第2章 第一课 仁爱之道——国学中最大的美德
-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 谢寒梅
- 10302字
- 2018-03-30 16:32:46
孔子开创的儒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核心就是“仁”,而“仁”的本质就是“仁者爱人”。
孔子所说的“仁”,不仅是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更是他的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
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了孔子对“仁”的态度和观点。例如,在《颜渊》篇提到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学而》篇提到的“泛爱众,而亲仁”、在《八佾》篇中提到的“人而不仁,如礼何”等,都是孔子对“仁”的解说。
按照这种解说,我们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仁”的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就是“爱人”,即爱护、尊重、关心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所以,“仁”可谓是国学中最大的美德,我们学习国学,先要从“仁者爱人”开始。
1.以德报怨,不念旧恶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治长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从来不记别人过去的罪恶,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很少。”孔子一直都非常欣赏伯夷、叔齐的高尚品格,对他们这种不念旧恶的博大胸怀更是备加推崇。
《菜根谭》中提到:“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涵垢纳污的力量。”宽容就是用一颗悲天悯人的爱心,平静地接受所遇到的一切。
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把椅子,他一看便知肯定是有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
不一会儿,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小和尚才发觉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被吓得张口结舌、惊慌失措。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骂他,只是以平静的语气说:“天凉夜深,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的话让他的徒弟备感内疚,在这种无声的宽容中,小和尚受到的教育不可谓不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当他人犯错时,需要我们以包容的心态来审视他人的错误,接受他人诚恳的认错,谅解他人无意的过失。人生是漫长的,人生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这时如果能以宽容来加以感化,那这个人就还有重新走上正确道路的机会。
你的宽容能为他人送去一缕阳光,使他人从黑暗的深渊里爬起来。宽容别人,才能被别人宽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发生激战,最后两名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士兵之所以能在激战中互相照顾、不分彼此,是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小镇。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和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大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猎到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能度过几日了。也许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森林中的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除了那只鹿,他们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动物。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龄较小的那位士兵身上。
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一番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以为已经安全的时候,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士兵中了一枪,幸运的是只是肩膀受了伤。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过来,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伙伴痛哭不止。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两眼直直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谁也没有动那剩下的鹿肉,他们不知道彼此在那一晚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第二天,部队找到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士兵说:“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当初他抱住我的时候,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原谅了他。我知道他是想独占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
“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家。战争结束后,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在他母亲的遗像前跪了下来,请求我的原谅。我没有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原谅他。”
一个人若没有宽容心,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就会放不下,进而感到痛苦。所以,生活中要有“容忍的雅量”,才不会有“怨憎的痛苦”。做事要做难做之事,处人要处难处之人,做事处人,都必须宽容忍耐。
记住:要宽容蔑视你的人,因为他唤醒了你的自尊;要宽容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要宽容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要宽容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韧劲;要宽容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要宽容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劲了你的双腿;要宽容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是,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减少一些不幸,回归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2.走出宽恕的第一步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过:“君子有三恕:有国君而不能侍奉,有臣子却要役使,这不是恕;有父母不能孝敬,有儿子却要求他报恩,这也不是恕;有哥哥不能尊敬,有弟弟却要求他顺从,这也不是恕。读书人能明了这三恕的根本意义,就可以算得上行为端正了。”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辨证法——“恕”,从字面来看,是“如心”,就是要以自己的感受推想别人的感受,也就是俗话说的“将心比心”。所谓“恕道”,就是推己及人的宽恕之道。也就是说,在替自己着想的同时也要替别人着想;想到自己所要东西的同时,也要想想这东西别人是否也需要,是否比自己更需要。
孟子对“恕道”也有过论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物都为我准备好了。通过反省自身而抵达真实,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努力地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没有比这更近的追求仁的道路了。”
对于那些伤害你的人,如果你紧抓着自己的伤痛不放,只会更加增强那些伤害你的人的力量,让他们控制你;而当你原谅他们时,你就切断了跟这些人的连结,他们将再也不能打击你。
宽恕别人的错误,不只是放他人一马,更是对自己的善待。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在结束了长达27年的监禁生活后,第二天就投入到了自己钟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并在南非首度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当时,有5万人参加了就职典礼。面对3名前狱方人员的到来,他邀请他们站起身并将他们介绍给大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当其中一位美国特使团成员、当时身为第一夫人的希拉里问他如何在激流险壑、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保持一颗博大、宽容的心时,曼德拉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以自己获释出狱当天的心情回答了她。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他没有深陷于心的监狱而成为自己的囚徒,而是宽恕了别人,进而善待了自己。
报复会使仇恨者和被恨者双方都陷入仇恨越结越深的痛苦深渊中。佛陀说:“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即使他伤害过你,你也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时,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了。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慧清法师见状,过来询问。小沙弥将事情对慧清法师详说了一番,法师问事发地点在哪里,小沙弥说在寺院北坡的草地上。
慧清法师又问道:“你的伤口还疼吗?”小沙弥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蛇?”
“因为我恨它!”
“它咬疼了你,你就恨它,那你踩疼了它,它也恨你,也该咬你。你们双方因恨结怨,可你是人,你该早些放下心头的仇恨。”
小沙弥一脸不服气地说:“可我不是圣人,做不到心中无恨。”
慧清法师微微笑道:“圣人不是没有仇恨,而是善于化解仇恨。”
小沙弥抢白说:“难道说,我把被蛇咬当做被松果打中脑袋,我就成圣人了吗?”
慧清法师摇摇头,说道:“圣人不仅只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更善于化解对方的仇恨。”
小沙弥怔住了,呆呆地望着慧清法师。
法师说:“世人对待仇恨的做法有三种。第一种是记仇,在心里搁了一块土坷垃,自己总是生活在恨意带来的痛苦中;第二种是忘掉仇恨,还自己平和与快乐,等于把土坷垃弄碎,在上面种上花;第三种是主动与仇人和解,解开对方的心结,等于是把花朵赠给对方。能做到第三种,就与圣人的境界差不远了。”
听到禅师的话,小沙弥点了点头。
不久,北坡草地上出现了一条高于地面的窄窄的石板路,那是小沙弥修建的,之后,这里再也没有发生过蛇伤人的事情。
当然,消除内心的仇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你心中充满怨恨时,如果一味地强迫自己忘记,恐怕会适得其反。所有,不妨换一种思路,暂时承认心中的仇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视自己心中的怨恨,就意味着你走出了宽恕的第一步。
仇恨只能带来更多的仇恨,唯一能消灭仇恨的只有宽恕。所以,要学会“以恕己之心恕人”,凡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即使对方做出了某些伤害我们的事情,我们也要想想他当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是出于无心还是有意。
3.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孟子》
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人们可能会埋怨上天不公平,抱怨社会的黑暗,感叹自己命运多舛,于是否定自己,放弃自己,觉得自己注定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其实,这一切都是人生的常态。人生历程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对困境,如何在困境中调整心态,将困境转变成力量之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接受挑战的勇气、解决困难的魄力,同时还要有忍受孤寂的耐力。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可塑之才,除了看他的为人处事之道,也要考察他被放任无所事事时的表现。
曹雪芹在创作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时,恰好经历了自己“赫赫扬扬”达百年之久的家族由盛及衰的过程,由“锦衣纨绔”,降为落魄的“寒士”,过着“蓬牖茅掾,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让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也让他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于是,他决定把这些深刻而痛苦的回忆写进自己的书里。
然而,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的唯一“正路”是读经书、考科举,写小说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再加上当时又是清朝文字狱盛行的时期,在写作中稍有不慎,就会触怒统治阶级,轻则充军流放,重则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上层统治者和文人学士已经习惯于从小说中捕风捉影,猜度其中“影射”何人何事。所以,曹雪芹此举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某些章节不断流出,其内容引起了族人的不满,也遭到了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猛烈攻击。除了二三好友支持外,世人都认为曹雪芹是“傻子”、“疯子”。统治者甚至用拆毁他的房屋,令他几度搬迁来阻止他写作。面临这样的逆境,曹雪芹没有消沉退却,而是把逆境化作动力,“披阅二载,增删五次”,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写作上。
人生不会一路坦途,获得幸福之路也不是通畅无碍的。在逆境中,矛盾更集中,成败的抉择更为迫在眉睫,生死的较量、善恶的较量、伟大与渺小的较量也更为迫切。逆境犹如悲剧的高潮,它最能考量出一个人的意志和品质,也最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潜能。我们应该将困境看成一种恩赐,一种推动我们获得成功的机遇,这样,我们才能积极面对它、战胜它,从而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保持容宽、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言谈举止中,要表现出自己淡定的风度,培养自己把冷板凳坐热的耐心,把它当作一个磨炼意志、休养生息、提高个人能力的机会。
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农夫想把它救出来,但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几个小时过去了,驴依旧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不愿意再把精力浪费在这件事上,于是请来左邻右舍帮忙,想将枯井中的驴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众人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上时,驴的反应出奇的冷静和理智,它没有让泥土将自己掩埋,而是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土堆上面,将这些泥土踩实。
就这样,驴将大家铲在它身上的泥土全部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随着脚下泥土不断加高,这只驴成功地上升到井口,反而因为泥土的帮忙而重新获得了自由。
在漫漫的人生旅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多磨难,难免会陷入“枯井”中,可能还会被各种外在施加的“泥沙”所覆盖。这时,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怨天尤人,而应该以一种正确而积极态度去应对,将泥沙抖落在地,把它当作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在困境中破茧成蝶。
世界是复杂的,既有黑暗,也有光明。不要说自己无可奈何、没有选择,不要以环境不好、现实黑暗来为自己的怯弱找借口,更不要一边诅咒黑暗,又一边加入黑暗。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即使不能照亮别人、照亮周围,也能照亮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看得起自己,激励自己顽强地奋起,去争取幸福!
4.敞开心胸,善待不喜欢自己的人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人的一生,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没有犯过错误?仅仅因为一个错误就去否定一个人,未免有失偏颇。
但是,很多人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延伸。世上人有千百样,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不喜欢自己的人,冲突亦是在所难免。这个时候,我们要温和地对待别人的无礼。若是以无礼反击无礼,只会引起更激烈的人际冲突。
保持温和,能够有效化解别人的强硬态度,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假如别人无礼的态度使你很受伤,那固然说明对方缺少修养,但也说明你的内心过于软弱。
所以,与其仇视对方,不如努力训练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人说人生会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可以智慧地远离,而不应烦恼和计较;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但是,真正的智者,即便是面对不喜欢自己的人,依旧可以感化他、善待他。
心宽了,路自然也就宽了。敞开心胸善待不喜欢自己的人,是一种勇气和智慧。假如我们一遇到不喜欢自己的人,就以怨报怨、以牙还牙,冷落他、侮辱他、仇视他,也许结果会很糟糕。
据《资治通鉴》记载,狄梁公与娄师德曾经一同担任宰相,而狄仁杰非常不喜欢娄师德。
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说:“你知道我重用你的原因吗?”
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非依靠别人而庸碌成事。”
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之所以能做到如此高的官位,全仗娄师德举荐。”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份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他看。
狄仁杰读了之后,陷入了愧疚中,不停地自我责备。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公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自夸的神色。”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每天免不了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难免会有不喜欢你的人。面对这些人,你将厌恶写在脸上,对其视而不见或是恶声恶气,只能说明你气量狭小。能容得下不喜欢自己的人,并与之和睦相处,体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修养,还有气度和胸怀。
已踏上社会的我们早已不是单纯的孩子,至少要懂得与人为善、不轻易树敌的道理。遇到不喜欢自己的人,适当地忍让,保持表面上的和谐,才是顾全大局。要知道,在当今社会,很多事都必须通过与人打交道,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虽然人的某种本能趋势就是与喜欢、欣赏自己的人靠近,而远离那些不喜欢自己,而自己也不愿与之打交道的人,但现实注定了我们无法如此随心所欲。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经常要与不喜欢自己,甚至与自己相敌对的人来往,这时就需要一些技巧: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包括不喜欢自己的人。
被后世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矿产工程师”的哈蒙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在德国弗莱堡大学攻读了3年硕士。当毕业后的哈蒙向美国西部矿业主哈斯托求职时,脾气执拗、注重实践、不太信任专讲理论的人员的哈斯托说:“我不喜欢你的理由就是因为你在弗莱堡做过研究,你的脑子里一定装满了一大堆傻子一样的理论。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
这时,哈蒙没有怒气冲冲地为此事争执,反而假装胆怯,对哈斯托说道:“如果你不告诉我的父亲,我将告诉你一句实话。”当哈斯托表示守约后,哈蒙便说道:“其实在弗莱堡时,我一点学问也没有学回来,我尽顾着实地工作,多挣点钱,多积累点实际经验了。”
听完哈蒙的回答,哈斯托连忙笑着说:“好!这很好!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
哈蒙在了解了哈斯托的偏见后,并没有去斤斤计较,反而尊重他的意见,维护他的“自尊心”,并巧妙地消除了他的顾虑。
学会和不喜欢你的人相处,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难,摒除自己的偏见是最关键的。
只要我们试着摆正心态,主动一点,就一定能将可能形成的敌对局面变成一片和谐。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增加接触的机会,对对方好一些。也许你的选择是躲避这些人,但多接触有助于改善关系。
第二,不要来硬的,要投其所好。如果对方喜欢喝点小酒,那就私下请他喝点,如此可改善关系。
第三,主动活跃气氛。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多讲讲笑话,让大家一起乐一乐,虽然这样做可能不太容易。
第四,保持适当的距离,与不喜欢自己的人相处时尽量不要表现出对他的排斥,适当的距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树敌。
第五,在关系僵持或恶化的时候,要主动表示友好,不要碍于面子、难为情。
第六,包容和忍让是最重要的。即便对方对你的善意视而不见,你也依然要继续保持与对方友好的态度。连草木、动物都有感情,更何况是人呢?只要心存善念,不断地付出,对方一定会有所改变。
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在对待不喜欢自己的人时,也会示以尊重,笑脸相迎,与之友好相处。这是气度,更是胸襟。
5.最高贵的复仇就是宽容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格言别录》
在面对曾经有过恩怨的人前来求救的时候,有的人不仅冷眼旁观,还会出言讽刺,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付出代价,否则岂不便宜了犯错的一方?
然而,念念不忘过去的伤害是伤痛的延续,并不能把我们从伤害的阴影中解救出来,而痛苦却像魔鬼一般,总是如影随形地纠缠着我们。
避免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宽恕曾经伤害我们的人。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们的过错,不计前嫌地帮助他们,这样,你内心的伤痕也将慢慢抚平。
“文革”期间,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被扣上了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被打成了“反革命”,遭到迫害。其中,很多季羡林曾经的学生也参与了对他的批斗。之后,季羡林虽然被从牛棚中放了出来,但很多人都对他避而远之,因为谁也不愿意跟“反革命”有所关联。
“文革”结束后,季羡林得到了平反,他不仅恢复了原来的地位,还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推崇。这时,当年参与批斗他的学生中,有一位学生写了一本20多万字的书稿,想请季羡林题名推介。但这位学生想到曾经对老师做的事情时,心里总是惴惴不安。
当这位学生怀着忐忑的心情将书稿寄给季羡林时,季羡林非常认真地读完了书稿,没有半点怨气和怠慢。季羡林觉得此书颇有价值,于是欣然题名,丝毫未提及当年的事。
季羡林的举动将学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亲自上门向季羡林道了歉。季羡林却摆摆手,告诉他不用在意过去。
原谅别人的过错并不容易,但有时你计较得越多,失去的也会越多。只有宽容对待,才能将自己受伤的心缝补起来,坦然面对身边的一切。事已至此,再怎么仇视愤恨也无济于事,只有宽容才是让你重新释怀的路径。
世上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本来就说不清楚,如果人人都秉持着“有仇不报非君子”的态度,恐怕整个世界都会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既然已是过去的“前嫌”,何必如此在意?伤口已经快要愈合了,我们却还要故意撕开伤疤,让其再次流血,这样做,于人于己没有丝毫益处。
在这方面,我们的古人就做得很出色。
某一晚王璟夜读时,有个冤家持枪隔窗刺杀他,王璟躲开了,没有被刺中。刺客以为自己在夜里行刺,一定没有人看见他,于是扬长而去。其实,王璟就着窗外的月色,已经认出了这个人是谁,但他却保密了30多年,从未向任何人讲起这件事情。
后来,王璟做了大官,而那个刺客却遭人诬陷,锒铛入狱。那人,向王璟求救,王璟毫无难色,满口答应,为他主持了公道,使他免于一死。
事后,那人要送王璟厚礼,却被王璟谢绝了。王璟笑着对他说:“你那天晚上要是把我刺死了,现在谁来救你?以后可不要再害人了!”听到这番话,那人痛哭流涕,向他谢罪而去。
做人要不计前嫌,有容人海涵。不计前嫌地原谅别人、帮助别人,能展现出我们的广阔胸怀,对方也同样会对我们“报之以李”。
建安二年(公元前197年),屯兵南阳的张绣率部投降曹操。可才过了十几天,张绣又突然反叛,袭击了曹操的兵营。曹操措手不及,被打得大败,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遇害,他最得力的大将典韦也在此战中身亡,而他自己虽然逃得性命,可右臂被箭射伤,所骑的名马“绝影”也被射死。
第二年,张绣又和刘表联合,在安众(今河南镇平县东南)分兵前后夹攻曹操,使曹操又一次陷入险境。曹操让士兵连夜开挖地道才逃得性命,并用奇兵把张绣打败。
后来,张绣在他的谋士贾诩的劝说下又一次投降曹操。曹操没有计较杀子之仇,盛宴欢迎张绣,还为自己的儿子求得张绣的女儿为妻,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后来,张绣在官渡之战和南皮破袁谭有功,先迁破羌将军,后增邑至二千户。
那时,天下户口减耗严重,十家往往只剩一家,曹操自己的将领封邑都还没有满千户的,却给了张绣最丰厚的封赐,足可见曹操对张绣的宽容。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复仇就是宽容。确实,冤冤相报何时了,别人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我们去报复,然后给对方造成伤害,仇恨加深,对方再来伤害我们,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如果能用宽容去面对,结果将完全不一样,因为宽容可以化解恩怨,化敌为友。我们伸出友善的手,对方得到原谅,我们得到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6.常涌慈悲心,视万物与“我”为一体
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
——佛家典籍《宝鬘论》
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是这么理解上面的话的,他说:“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一定会好。如此,我们反复思索,所谓的冤亲、贤愚,这许多差别的概念,自然就会渐渐淡了。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一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盘硅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很多误入迷途的人都因他的感化而获得了新生。
他的一个学生有偷窃的坏毛病,禅师多次教诲,学生都没当回事。后来,学生因为行窃被人抓住,面对找上门来的失主,禅师的众学生感到羞愧难当,纷纷要求禅师严惩那个学生,但盘硅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学生。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学生又一次因偷窃而被抓住,众学生觉得忍无可忍,为了寺院的名声,他们一致认为要把那个偷窃的学生赶出去。于是众人联名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硅看了他们的联名上书,把他的学生们都叫到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这让我很欣慰。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得不对,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他,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教他,谁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都离开了我,我也不能让他离开,他需要我的教诲!”
众学生听后,不满在不知不觉间消散,心中只剩对禅师的敬意。而那个偷窃者也早已感动得热泪盈眶。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从本性上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弘一法师也曾说过:“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有一次,弘一法师到他之前的学生丰子恺家中做客,丰子恺忙请他在一把藤椅上就坐,他却先把藤椅轻轻摇动了几下,然后才慢慢地坐下去。丰子恺对此感到十分不解,却也不好意思多问。
可从那以后,法师每次坐下来之前都要重复相同的动作,都是先轻轻摇动几下藤椅之后才肯坐。一天,丰子恺忍不住问法师为什么要这样,法师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两下,再慢慢地坐下去,好让他们避走。”
弘一法师在离世之前4个月,就已谢绝医药,有条不紊地交代后事,其中一件就是身体火化时,在周围四角放四只装满水的小碗,以免蚂蚁进去被焚化……
佛家认为,同情弱者是人的一种天性和本能,也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佛陀怜悯一切众生,以清净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即是大慈悲心。弱者很多,能帮一个是一个。
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和尚走进了一个小饭馆。饭馆的老板布施给他们每人一个饼,他们正准备坐下吃饼时,店里又进来一个人。那人穿着一件破烂的上衣,弓着背,缓慢地走向狼藉的饭桌,寻找残羹剩饭。当他拿起别人吃剩下的东西时,小和尚不解地向老和尚道:“师父,那人为什么吃别人剩下的饭菜?”
“他饿了,但是没有钱买饭菜。”老和尚小声告诉小和尚。
“我们能给他一个烧饼吗?”小和尚怜悯地看着那个人。
“他是个有骨气的人,只吃别人不要的东西。”老和尚摇头道。
小和尚突然拿起手中的饼咬了一小口,然后跑到那人面前,把饼放在他眼前的桌子上,又很快跑了回去。那人很惊讶,感激地看着小和尚,拿起了那个“吃剩的饼”开始狼吞虎咽。
看到这些,老和尚欣慰地拍了拍小和尚的头。
对于不及我们的人,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即使不能帮助也要懂得包容。如果人人都能有一颗慈悲心,这个世界会越来越温暖,处处充满爱和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