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小小茴香有大用

对于女性来说,每个月月经来了,就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时候没到就开始满脸长痘,皮肤油光,行经时有那种无法说出来的坠胀,浑身冰冷。许多女性还有不同程度的痛经,苦不堪言,其实这些都还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出现经水忽来忽断,有时痛有时又不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月经期间肚子痛,而且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有一些人简单地归结为痛经引起的宫寒,于是按宫寒治,天天喝红糖生姜水,虽然有所好转,但是红糖水一停,还是恢复原样。其实这和宫寒是截然不同的情况,用调理宫寒的方法调理此病,有点南辕北辙的意思。对这种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傅青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是由于肝气不舒造成的。有些人觉得奇怪,这肚子时痛时止、经水不正常怎么能和肝气不舒扯上关系呢?我们都知道,肝在五行中属木,具有藏血的功能,妇人在月经来时身体虚弱,最怕风寒。如果风寒入体,就会引起肝气闭塞,肝气闭塞则经水流行的道路也随之闭塞,就会造成月经时断时续、时痛时止的症状。要解决这种症状,首先要治疗肝气闭塞,需要通其郁而散其风,这是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把燃烧在锅下的柴火抽走,这样才能让锅里的水停止烧开。

我们可以试试用小茴香来调理月经时痛时止,忽断忽续。小茴香是我们常用的厨房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为它能除去肉中之腥臭,使之重新添香,故得名小茴香。它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最能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为什么它有此功效呢?因为它性温,温能散寒,外面的风寒盘踞肝内久久不散,就需要强有力的温暖驱赶风寒,小茴香的温偏于理气,味辛善行走,起到疏导寒气的作用,肝内的寒湿散发,肝气自然行走自如,藏血功能也随之恢复,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也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小茴香能祛寒湿还有另一层原因,寒湿停滞在肝中,肝自身被湿寒所困,无法自行缓解,所以藏血功能不良,经血时漏时固。小茴香是草本植物的种子,性温,禀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肝在五行中属木,可以说和小茴香是同气连枝。小茴香味辛无毒,用它的升阳功效去缓解肝的寒湿,有点通窍助攻的意思。

用小茴香辅助治疗这种病非常简单,用不着搭配什么名贵的人参、肉桂帮忙,月经前10天,取小茴香15克、生姜20克、红糖30克,水煎饮服,每日1剂即可。其实此方和调理宫寒的方子相比只是多了一味小茴香,疗效却天差地别,巧妙之处就是以小茴香温通开路把生姜、红糖的药性引入肝中,有点像大运河改道一样,隋炀帝开漕运干道,通济渠,引谷、洛二水入黄,东段北引黄河入淮,虽只是引水开道,却使全国水路通达,对后世影响深远。小茴香也是此理,以此代茶饮,最能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其实滋补并不需要刻意为之,在菜肴中放入小茴香调味,既能增加菜肴的鲜美味道,也可以滋补身体。可以这么说,小茴香对所有的寒证都有调理作用,凡是身体有寒冷症状的人,如手脚发凉、胃寒爱吃热食、小腹冷痛或夏天腹泻,吃小茴香都能缓解。

在月经来潮时,还可以将茶树根和凌霄花根切碎,置容器内,加入小茴香15克,放入纱布袋内,老母鸡1只(去毛及内脏),黄酒、米酒、食盐各适量,同炖2~3小时,待冷去渣,加入少许红糖即可服食。鸡肉味道辛香浓郁,非常适合痛经、不思饮食的女性开胃调补,此方出自《民间百病良方》,既能温经散寒,还能调理痛经和不孕症。

小茴香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借助其他方法来补气养血调经。取肉桂、丁香、乌药、当归、小茴香各15克,干姜、吴茱萸、食盐各6克,将诸味药材煎水后泡脚30分钟。泡脚前可先用热气熏蒸一会儿,等水温合适后再开始泡脚,最好能泡脚到全身微微出汗。泡脚时脚在药汤中搅动,让足底按压药渣,通过热熨脚底的穴位,通达气血,也可以缓解肝内寒湿,调理月经忽来忽断、时痛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