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有罪推定”

在法律中,有一个词叫“有罪推定”。在现代司法价值理念中,有罪推定是被否定的,但在以前,有罪推定就是刑讯逼供最有力的理由,那时人们认定的信条是“宁可错杀不可错放”。虽然现代司法已经不再进行有罪推定,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有很多恋人、夫妻还在沿用这个准则,他们认定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就坚定地认为对方改变不了,永远都是这样的人;他们认为对方做错了事,那对方就一定是个罪人。我的咨询客户晓刚就是这样。

在第一次咨询结束的两天后,他发短信跟我说:“小鹏老师,现在我还是对老婆和她前男友聊天的一些细节无法释怀。说难听点,我还是没那么大度,虽然我老婆发了他们聊天的三段截图给我,一直是说我做得挺好,他们的对话也是在肯定我,但我还是在想这会不会是她在想办法圆这件事,她还是出轨了?! ”

这条短信让我想起了第一次见到晓刚的情景,那时我就有种仿佛刚刚看到的蓝天白云瞬间阴霾密布,见不到丝毫阳光的感觉。在咨询室,晓刚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的焦虑。

晓刚结婚两年半,孩子现在两岁,晓刚说他的妻子倩倩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家里所有事的主导权都在倩倩手上,而他则小心翼翼地,生怕说错话做错事惹倩倩生气发火。晓刚越哭越难过,他说最近觉得倩倩变了,因为她总在说他俩三观不合,不知道怎么走到一起的。比如看电视剧,晓刚说这部剧里某某演得太垃圾,倩倩就觉得他这么评价不合适;看电影,倩倩想看爱情片,晓刚则认为这是小姑娘看的,不屑一顾,倩倩就说他没情趣。晓刚说,每次倩倩一不高兴,他就觉得自己会失去倩倩,但也不知道怎么哄她开心才好,所以只能什么都不说。

当初追求倩倩的时候,晓刚花了很多心思和工夫,那段时间晓刚几乎就是在随时被打击中度过的。那会儿倩倩一直说晓刚不是自己的菜,但晓刚一直没放弃,可能倩倩年龄大了,也想结婚了,所以最后还是答应了做晓刚的女朋友,并在不久后跟他结了婚。晓刚说,他从追求倩倩到两人结婚就用了10个月,但这10个月他过得并不开心,始终处于患得患失之中,所以晓刚心里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倩倩最满意的结婚人选。

晓刚说,最近这种感觉被证实了。他发现倩倩和前男友联系上了,虽然晓刚口中的这个倩倩前男友跟倩倩并没有谈过恋爱,但晓刚曾经把他当作自己的劲敌。晓刚偷看了倩倩的微信聊天记录,看到那个男生说“我昨晚梦到你了”,就这一句话,让晓刚联想到之前倩倩出差时的事。那几天,晓刚和她视频,第一天,倩倩接视频慢了些,第二天倩倩又说正在外面跟同学吃饭,也不让同学出镜。晓刚眉头紧锁,像侦探一般仔细揣摩着这两个细节,他一边揣摩一边自言自语:“那天肯定就是他们俩在外地见面,不然倩倩不会支支吾吾不让同学出镜。”晓刚认为他俩肯定有了不正当的关系。

整个咨询的过程中,我不停地问晓刚三个问题:你觉得倩倩是这样的人吗?你有确凿的证据吗?倩倩承认了吗?

不管我问多少次,晓刚都回答说,“倩倩不是这样的人”“我没有证据”“她一直否认我的猜测”。但即便这样,晓刚还是认定倩倩出轨了。在第一次咨询结束后,他还不停地寻找能证明倩倩出轨的蛛丝马迹。

晓刚的这些行为,就是典型的有罪推定,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什么晓刚这样的人要坚定地给对方“定罪”呢,这都是源自他们自己过往的失败经验和对失去的恐惧。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我们认定的事实,都是我们大脑加工的结果,这一系列的加工,就是为了让我们避免受伤。

果然,在后来的咨询中,晓刚说,他曾经被初恋女友伤害过,他们分手的原因就是女孩劈腿,她在和晓刚分手之前就和一个比晓刚优秀的男生在一起了。而且晓刚在他和初恋女友租的房子里撞见了他俩裸露的画面,这个场景在晓刚脑中一直不能散去。

当然,晓刚的这个问题,不是一两次咨询能够解决的,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他对倩倩的不信任,除了因为初恋女友曾带给他创伤,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无法跨越这些障碍,而且他对自己也不够了解,总活在消极的自我评价里。倩倩说,她和晓刚一起生活的这几年,就没怎么见晓刚笑过,她觉得晓刚活得很紧张,很焦虑。

你也可以看看你的周围,是不是也有很多像晓刚一样的人,他们总抱怨自己不幸福,抱怨他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一直生活在抱怨中。

这些人不停抱怨的内容,其实就像这堂课最开始讲的TAT测试一样,测试所呈现的,就是他们自己内心的世界,也就是所谓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比如,你觉得你的伴侣对你失去了热情,可能是因为你早已对他失去了热情;你相亲失败,抱怨对方在相亲中没有一个笑脸,可能是因为你也一样没有笑脸;你觉得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你,可能是因为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这样怎么可能让别人喜欢你呢?

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就会怀疑别人品德不好;一个对别人不诚实的人,就会怀疑别人对他不诚实;一个经常出轨的人,就会认为别人也会出轨;同样,一个讨厌自己的人,就会觉得所有人都讨厌自己。

更可怕的是,有的人会因此陷入墨菲定律,即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虽然很多事件是概率事件,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也不是无章可循的。比如我之前所讲的晓瑾,如果她一直怀疑丈夫,久而久之,她的丈夫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和信任,两人之间的感情最终也一定会被这样那样的争吵和矛盾完全吞噬。

晓刚呢,他要是一直怀疑倩倩,就可能随时查岗询问,会让倩倩觉得生活在“白色恐怖”中,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倩倩直接跟他提离婚,然后晓刚就会认定倩倩不爱自己,当初跟他结婚只是无奈地妥协。

当然,除了直接离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倩倩和晓瑾的丈夫都去外面寻找“关爱”,然后分别被晓刚和晓瑾发现。这样,事情的结果就恰恰验证了墨菲定律——你不想什么事情发生,这件事就偏偏发生了。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夫妻之间出现第三者的其中一个原因。

就像有一句话说的那样,“当你与自己为敌的时候,你就会认为全世界都与你为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够在开始的时候立刻给出答案,而我们的想法也不是别人能轻易改变的,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把问题想通。

回到我们本书的主题,你想要拥有幸福,最重要的是能够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曾经的经历,了解自己内心的需要,了解自己担心害怕的事情,当然,还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你首先要从你所看见的开始了解自己。

现在,让我来总结一下你总是看不到真相的原因:

1.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2.你看到的,是你过去的经历,不一定是真相;

3.你看到的,是你自己的担心和害怕,不一定是已经发生的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问我,小鹏老师,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看清真相,找到幸福呢?

之前我已经提到过,拥有幸福的能力需要先了解自己。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两面都拥有无限的潜能,而你需要认识和接纳这些潜能,只有这样,你才能认清真实的自己。那些可以包容和接纳自己的人,自然就能包容和接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