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毕业五年,富人穷人的分水岭(2)

在生活中,多数穷人都仅仅把成功停留在“想”的阶段,把一切不如意归为“不肯给他们机会”;而少数富人却制造机会,创造生命的“如意罗盘”。如何把遐想转化为梦想,转化为行动的野心,恰恰是少数富人能成功制造机会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生胜者占总数的1%,抑或更少,但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与他人截然不同,就是生活和奋斗的鲜明的目的性,即是由欲望和梦想演化而成的行动目标。

毕业几年后,有些同学能摇身一变,跨入富人行列,大多是因为他们能够给自己制造成功的机会,让自己的成功志向转化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场,让成功机会和成功因素不断地向他们身边聚集。

一个失去梦想的人,是最不值得同情的“穷人”,毫无斗志,觉得生活百无聊赖,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具有富人野心,并付诸行动

动画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一个这样的情景:爱丽丝在仙境里面对着一条又一条的路,有这么多的选择她却迷失了。她问树上那只若隐若现的大花猫:“我应该走哪条路?”大花猫唱着歌说:“走哪条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哪儿,怎么去。”

没错,重要的是要去哪儿,要怎么走好这条路。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在同一个起点——憧憬人生,那就是自己要做什么,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渴望。

生活:20岁生日时给自己买一台数码相机;1年后给自己买台电脑;10年内去北京和上海旅游……

事业:2~3年内要拿到3000~4000元的月薪;3~5年内要做经理;10年内自己要拥有30万元资产……

学习:每星期都去书店看书,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家庭:35岁之前在一线城市拥有一套价值160万元左右的房子;40岁之前拥有一辆10多万元的小车;有了新房就要装修得温馨舒适……

这是一位23岁江西姑娘李雨琪的“打工规划图”。

她说:“其实这里记载的只是我人生计划的一部分,我还有很多很多的计划和梦想没有填上去,而是写在了心里,有待我努力地去逐一实现。”

她还说:“没有想法的人生就没有意义,更无法支撑我挺过困难。这些人生计划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很幼稚、很好笑,但这就是我的梦想和追求,也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她坚信,只要脚步不停,生活就将继续,而所有的梦想也都将变成现实,终会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毕业后,有些同学能逐步与他人拉开距离,这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由他自己决定的,关键是要问自己:有没有想过自己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有没有一种自己所认可的理想生活,有没有想过要为达到这种生活而做点什么。穷人最缺乏的不是成为富人的野心,而是成为富人的行动。这辈子干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成就,能不能打破穷人的命运的怪圈,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有没有行动。

毕业后的前途,三分靠机遇,七分靠打拼,相信有梦就“会红”,爱拼才会赢。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我们去高飞的翅膀。给自己一双翅膀,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给自己一双水晶鞋,灰姑娘能变成美公主——命运,总是青睐于不服输、自强不息的人。

1.3 富人,专注职场生涯

小简至今难忘自己毕业时的风光:名校的热门专业,研究生——他又是导师重点推荐的优秀人才,和不少同学的到处碰壁相比,他被几家单位争抢。最后,经过反复挑选,喜欢踢球的小简进了一家国内相当出名的电视台,做体育新闻。

然而,就从入职开始,小简改变了。

首先,因为这家电视台的出名,人员编制相当紧俏,正式的“台聘”已基本绝迹,通常都是和频道签个临时合同先干着,慢慢再“转正”。接着,小简被分配在了早间新闻组。每天早上9点的节目,7点之前就要到位,然后迅速编译各大通讯社稿件,由主持人配好音,再拿到机器上合成,变成播出节目。在偌大的城市里,还未就近找到新住处的小简,为了不迟到,每天早上5点半就得起床。

因为在机器上合成节目的技术还不过关,小简主要负责编译和写稿,这对他倒不难,也完成得不错。但是,当直播开始时,他负责的竟然是推字幕——坐在直播室的一角,用鼠标控制提示屏上的主持人串词——纯粹的体力活。小简觉得现在的这份工作和自己理想的工作相差太远,因此开始消极起来,做事情不干脆,有时干脆能推就推,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工作上。

与他同时进公司的小金最初也是做同样的工作。但是因为小金坚持了下来,并且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去,因此,她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很快被提升,而小简则一直在原来的岗位做着重复的工作。

其实,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体会到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从入校就开始了。可是,这与进入职场的落差相比,恐怕还有差距。想要干出名堂,想要灿烂辉煌,首先要耐得住寂寞,集中得了自己的专注力。除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善尽美地把领导交给你的小事完成,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自己认真去做了,才能够真正地了解公司的各种业务,也是取得上司信任的最有效的途径。

专注,成就富人

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刚开始时他还很用心对待这件差事,后来,他渐渐认为晨昏各撞一次钟,简单重复,谁都能做,钟声仅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没什么大的意义。

可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小和尚很不服气:“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方丈告诉他说:“你撞钟撞得很响,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有力量。因为你心中没有体会到‘撞钟’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为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是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老方丈一语道破天机:对待每一份工作,如果不用心、不投入,心是懒散的,又怎能聚集成功?时下不少毕业生心态浮躁,工作换了一份又一份,跳槽的理由五花八门,“我觉得干这个没啥意思,不如辞职算了……”“怕迟到了挨批评……”“跟女友分手了,没心情……”

这些人大多数并不缺乏聪明才智,他们中有的甚至聪明过人,智力超群,但是却不能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专注的习惯。集中精力几个小时对他们来说就是难事,集中精力在同一项工作更是一种煎熬。他们有太多的理由、太多的欲望、太多的想法,唯一缺少的就是专注于一件事、一份职业的能力,这种人是聪明的傻瓜,是聪明的失败者。

富人却恰恰相反,他们会尊重自己的工作,用心对待每一份工作,把每一份工作都当“目前的唯一”,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真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们起点低时,不埋怨、不放弃,感谢公司提供了工作机会与机遇;他们扶摇直上时,用诚挚感恩的心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主人公杜拉拉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有社会经验,但她勤劳,愿意从低做起。刚进公司的她,专注而无怨无悔地做了很多的工作,干了很多的活,正是因为专注于工作这一点,她的老板和她的恋人王伟都注意到了她,最终她才能从一名朴实的销售助理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HR。

在工作面前,我们来不得半点虚假,应该要专注对待工作中的一点一滴,用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哪怕它是极其微小的事情;切不可把工作当儿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别人当傻子,自作聪明,到头来劳累吃亏的还是自己。

工作,不着眼于“钱”途

工作要“唯利是图”,但“利”绝不等于“钱”,在职场中磨练的成功人士要的绝不仅仅是“钱”途。

也许是耳闻目睹太多别人被老板无情解雇的事实,现在的毕业生们往往将社会看得比以往更冷酷、更严峻,因而也就更加现实: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报酬,等价交换,仅此而已。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用尽一切手段,只为了工作时少说一句话、少写一页报告、少出一次差、少干一个小时的活……他们只想对得起自己目前的薪水,从未想过是否对得起自己将来的薪水,甚至是前途。

某公司有一位员工,在公司已经工作了十年,薪水从不见涨。有一天,他终于当面向老板诉苦。

老板说:“虽然你在公司待了十年,但你的工作经验却够不上一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这名可怜的员工在他最宝贵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年的新员工工资外,其他一无所获。

这是只为薪水而工作的可悲之处。现在不少刚跨入社会的年轻人因为不满足于自己目前的薪水,而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也放弃了,如兴趣爱好、专业知识等等,可到头来连应得到的薪水都没有得到。

世界上最卑微的人,就是那些只为了薪水而工作的人。其实,刚开始工作之时,不必太顾虑薪水的多少,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本身所给予的“报酬”,比如发展技能、增加经验、塑造职场品质等等。富人要的不仅仅是“钱”途,当发现老板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努力,更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时,他们会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现在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人生并不是只有现在,而是有更长远的未来。老板所交付的工作可以锻炼才能,工作本身可以训练职业品质,企业“潜规则”更是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富人知道工作的价值不能仅仅为了面包,而是要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只有自己才能给予自己用之不尽的“黄金”,而老板给的永远都是屈指可数的金钱。因此,富人绝不会把自己扣死在“钱”途上,老板可以控制我们的工资,却无法遮住我们的眼睛,无法阻止我们去思考、去学习。

薪水算什么?珍视工作本身带来的价值才最重要。

巧用优势,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替代它。”黄金之所以地位崇高,是因为它不可替代。

在职场中何尝不是如此,潜心经营几年,有可能让我们从“新人”变成“红人”,从“红人”变成“达人”。想要成为在职场里“红红火火”的“达人”,就要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为自己提升价值,让老板舍不得放走自己。

亚德里恩是巴黎一家五星级大酒店的小厨师。他做不出什么上得了大场面的菜,只能在厨部里当下手。但是,他会做一道非常特别的甜点:把两个苹果的果肉都放进一个苹果中,那个苹果就显得特别丰满,可是从外表上看,一点也看不出是两个苹果拼起来的,就像是天生那样,果核也巧妙地去掉了,吃起来特别香甜。

这道甜点被一位长期住在酒店的贵夫人发现,她品尝后,十分欣赏。虽然她一年中在这里度过的日子加起来不到一个月,但是,她每次到这里来,都会指名点亚德里恩做的那道甜点。

酒店里年年都要裁去一定比例的员工,经济低迷的时候,裁员的规模会更大。不起眼的亚德里恩却年年风平浪静,就像有特别硬的后台和背景似的。后来,酒店的总裁告诉他,那位贵夫人是他们最重要的客人,而他,“可爱”的亚德里恩,是酒店里不可或缺的人。

自己的手艺就是自己最坚实的后台,如果你从事传媒,那你是不是那个最敏锐的发现者?你是不是那个点子出来后满堂彩的资深编辑和记者?如果你是在事业单位工作,你是不是那“支”写发言稿不用修改的“笔杆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必须找到我们擅长的“一门手艺”。如果你是一名司机,就要把驾驶技术练得“炉火纯青”;如果你是一名打字员,就要把打字速度练到“无人之境”……

企业青睐的人才,永远不是那些什么都会一点“皮毛”,却又什么都做不好的员工。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那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以取而代之。富人深深明白:想要在职场生涯中求得一席之地,就要有一门独家绝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在职场安身立命的资本和成功的理由。

1.4 危机,打开富人的财富之门

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当企业破产、工资缩水等经济负影响频频出现时,一位来自温州的打工青年却与次贷危机“结缘”,利用此次危机,靠卖保险箱“狂赚”1400万元!

众所周知,美国是崇尚超前消费的国家,美国人没有在家存钱的习惯,但经济危机爆发后,许多美国人再也不敢相信银行,他们宁愿将现钞、黄金等放在家里自己保存。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他们把贵重物品放在家里,安全吗?

一个在美国务工的温州小伙子,敏锐地从当地居民的需求中发现了这个商机:他发现美国家庭普遍都没有一个可以保证财物安全的保险箱!于是,他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想到了致富的点子,果断地从中国进口一种小型的保险箱,希望打入美国的市场,让美国居民能够“安心地在家里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