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艾灸疗法的种类

艾灸法是将艾绒置于体表穴位或患处烧灼施灸的方法,是中医最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包括艾炷灸、艾条灸、艾饼灸、艾熏灸4类。

艾炷灸

艾炷灸是用艾绒制成圆锥形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施灸时,用火柴或燃着的线香点燃艾炷顶部即可。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直接灸:直接灸是把艾炷直接安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又称着肤灸、明灸。直接灸又分为瘢痕灸、无斑痕灸和发疱灸3种。

瘢痕灸:用小艾炷直接安放在穴位上施灸,灸后局部皮肤被烧伤,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故又称化脓灸。施灸时穴位上涂抹蒜汁粘牢艾炷,点燃艾炷施灸,待艾炷燃尽,除去艾灰,更换新炷再灸。当燃艾炷烧到皮肤,患者感到灼痛时,施灸者可用手轻轻拍打施灸部位四局,以减轻疼痛。这种灸法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肠胃病、肺痨、瘰疠、痞块、癫痫以及久治不愈的皮肤溃疡病,同时可以防治高血压和中风。

无瘢痕灸:将艾炷直接安放在皮肤上灸治,但以不烧伤皮肤为度。施灸时,在选好的穴位上涂些凡士林黏附艾炷,从上端点燃。当艾炷燃烧至患者感到皮肤发烫时,即将艾炷压灭或用镊子取下,更换新炷再灸。适用于治疗哮喘、眩晕、慢性腹泻等一般性虚寒病轻证和疥癣、龊疹、痣、疣及皮肤溃疡。

发疱灸:用小艾炷施灸,待患者感到发烫时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1~2小时后局部发疱,一般不需挑破,3~4日后可自然吸收。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疾病,如哮喘、瘰疬及疖疮、皮炎、疥癣、白癜风等。

间接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某种物品而施灸的方法,又称隔物灸。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葱灸、隔盐灸等方法。隔姜灸:是用姜片作隔垫物的一种施灸方法。施灸时,取鲜生姜切成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扎数孔,放在施灸穴位上,然后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过程中患者感到灼烫不能忍受时,可将姜片略提起或缓慢移动,待灼烫感消失后放下再灸。这种灸法对寒性呕吐、腹痛、遗精、早泄,阳痿、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疗效较好。

隔蒜灸:是用蒜片或蒜泥作隔垫物的一种施灸方法。取独头大蒜切成厚0.2~0.3厘米薄片或捣成蒜泥,制成蒜饼,中间用针扎数孔,放在施灸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为防止起疱,施灸过程中可将蒜片向一侧提起或缓慢移动。用来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胃溃疡、皮肤红肿、瘙痒、蛇蝎毒虫所伤等。

隔葱灸:是用葱作隔垫物的一种施灸方法。将葱白切成0.2~0.3厘米厚数片或捣成葱泥,平敷在脐中及周围,或者敷于患处,上面放置大艾炷点燃施灸,灸到局部温热舒适,不感灼痛为止。适用于治疗虚脱、癃痛、尿闭、疝气、乳痈等疾病,疗效很好,还可用于减肥、保健美容和抗衰老。

隔盐灸:是用盐填平脐窝作隔垫物的一种施灸方法。又称神阙灸。取纯净干燥的盐填平脐窝,在盐上置大艾炷点燃施灸,或在盐上放置姜片、药饼等隔垫物再施灸。施灸过程中患者稍感灼痛时需更换新艾炷。常用于治疗中寒、腹痛、吐泻、痢疾、淋病、阳痿、滑泄、中风脱证、不孕等,还有强壮保健、美容,抗衰老作用。

艾条灸

艾条灸是用棉纸把艾绒包裹卷成圆筒形的艾卷,点燃一端,在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灸的一种施灸方法。艾条灸包括悬起灸、触按灸、间接灸3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悬起灸。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穴上的一种施灸方法。悬起灸又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喙灸3种方法。

温和灸是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3~5厘米进行熏灸,每次10~15分钟,施灸过程中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灸皮肤稍起红晕为止;多用于风塞湿痹及慢性病。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其方法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距皮肤3~5厘米处,平行往复回旋施灸20~3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风湿痹痛、软组织劳损、神经性麻痹及皮肤病等。雀喙灸是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一上一下摆动,像麻雀啄食一样,忽近忽远地施灸5~20分钟。施灸时应避免烫伤皮肤。多适用于治疗急性病、昏厥急救等需较强火力施灸的疾病。

艾饼灸

包括熨灸和日光灸两种。熨灸是将艾绒平铺在腹部、穴位上或患处上面,然后覆盖几层棉布,用熨斗或热水袋在布上面温熨。多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寒性腹痛、腹泻等。日光灸是将艾绒铺在患处或穴位上,在日光下曝晒,每次10~20分钟。适用于风寒湿痹、小儿五迟、皮肤色素变性及虚弱性疾病。

艾熏灸

艾熏灸包括烟熏灸、蒸气灸和温灸器灸3种。烟熏灸是把艾绒放在容器内燃烧,用艾烟熏灸患处或穴位的一种治病方法。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及痿证。蒸气灸是把艾叶或艾绒放在容器内用水煮沸,用蒸气熏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可边煮边熏,也可煮开后倒入盆中再熏。适用于风寒湿痹。温灸器灸是利用专门器具施灸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长时间连续连续给患者以舒适的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热,有利于气血运行,使用方便,适用于风寒湿痹、胃痛腹胀、腹痛泄泻、痿证等。

非艾灸法

除了以上艾灸方法还有一些非艾灸法,这些方法也是灸疗过程中能够用到的。以下对这些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非艾灸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热源灸法,一类是无热源灸法。热源灸是指不用艾灸而用其他材料作为热源的方法。热源灸中有的是直接用植物茎干作为材料施灸的。如灯草灸,是用灯心草蘸香油点燃后,快速接触穴位淬灸;桑枝灸,是将桑枝点燃后,用炭火在疮口上施灸以治疗疮疡。还有的是将草药捣碎制成类似艾炷或艾条的药锭,放在穴位上点燃进行施灸地方法,如麻叶灸是用天麻叶和花捣碎作炷,类似艾炷灸的灸法;药捻灸是用多种药物粉末制成药捻进行施灸。

无热源灸法是指用一些对皮肤有刺激性,能引起发疱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的一种方法。古称“天灸”“自灸”,现在被称药物发疱灸。使用无热源灸时先敷上灸药,药效发作后能使局部皮肤潮红、充血,甚至起疱,感觉如同火燎。这种灸法所用药物大多是单味中药,但也有用复方的。常用的有大蒜、斑蝥,白芥子、鲜毛茛、巴豆、细辛、甘遂、天南星、蓖麻子等。

艾灸分类图解

艾灸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如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