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络穴位按摩速查图解
- 国医养生堂组织编写
- 292字
- 2020-08-27 12:46:52
第四节 按摩治病的原理与作用
按摩治病就是根据疾病发作的原因和症状,运用不同的按摩手法,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从而起到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补虚泻实、活血化瘀、理筋整复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治病的目的。
平衡阴阳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与否,是决定人健康与否最根本的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由此可见,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其病理变化都离不开阴阳二字。按摩就是根据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作用于机体不同的部位,通过刺激经络以维持机体阴阳平衡。
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它就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将身体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的功能,所以要保持身体健康,就得使身体的气血经络通畅;反之,若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如肌肉紧张、痉挛等,就会导致气血失调,疾病则乘虚而入。按摩则通过刺激相应穴位,直接作用于体表,进而引起局部的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并通过经络途径进而影响所连属的脏腑,最终达到百脉疏通、五脏安和的效果,从而使身体健康。
调和营卫
根据中医理论学说,负责营养功能的“营气”与具有保卫功能的“卫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由此可见,若营卫失调,则气血不通,使得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机体发生病变。而按摩则依据中医的理论原则,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经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以达到调和营卫、增强机体健康的效果。
补虚泻实
关于虚与实,早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由此可见,虚与实其实是针对精(正)气 与邪气而言的。具体表现在人体方面:所谓“虚证”,常表现为内脏功能的低下;若为“实证”,则体现在内脏功能的亢进。对此,传统医学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补虚泻实。现代医学也认为,按摩效果会根据按摩力度的不同而随之变化。举例来说:同样是胃病,若表现为虚证,则可以通过小力度的轻柔按摩来缓解病症;若表现为实证,则需要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较强力的按摩刺激。总之,按摩通过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体表,从而使得人体气血、津液、脏腑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起到补虚泻实、维持机体健康的效果。
活血化瘀
医学上认为,若筋骨或关节受损,则会导致气血不通,致使脉络损伤,从而使受损部位产生痛感,即所谓的“不通则痛”。那么如何才能活血化瘀,保证气血畅通呢?《医宗余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记载道:“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也就是说,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局部气血循环,改善血液流速,减少血液流动阻力,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祛病健身的目的。
理筋整复
人体一旦出现筋骨移位的现象,就会导致脉络受损,气血不通,从而影响肢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我们必须使移位的筋骨恢复到原来的生理状态,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理”,而按摩则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特定的按摩手法,作用于局部受损机体,从而起到消肿祛瘀、理气止痛的效果,并促进气血运行。此外,对于关节脱臼、骨质增生等所产生的疼痛感,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法得以减轻甚至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