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言(2)

十五年之后,《萨克拉门托蜂报》(Sacramento Bee)派出两名年轻的记者戴尔·马哈里奇(Dale Maharidge)和克尔·威廉姆森(Michael Williamson)启程上路。他们搭乘货车走了好几个月。长辈们曾向他们讲述过三十年代的事情。他们自己也研究了多罗西亚·兰格(Dorothea Lange)、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和其他人的摄影作品。他们看到了同样的面孔。威廉姆森说:“穷困潦倒的人看上去都差不多。”

他们也看到了挤得无法动弹的货车车厢。这些新的流浪者来自“铁锈带”、废弃的农场以及破产的小店铺。其中的许多人都曾投票给里根,因为“他让我们感觉不错”。现在,他们感觉不那么好,但很少有人怪到总统头上。他们讨厌被称作“失败者”,但现在别人就是这样叫他们的。在三十年代(至少回想起来是这样),他们被称作“受害者”。如果说当时和现在之间存在什么主要的差别,那就是在语言上。当时,在失意者面前,意气风发的人的言语透着不安,现在则是些微的蔑视。

一名流浪者说:“我不知道在美国贫穷也是违法的。”你知道在路易斯安那州在车里睡觉是违法的吗?你知道在波特兰在天桥下睡觉是违法的吗?你知道在劳德代尔堡从垃圾箱里找吃的是违法的吗?有人告诉马哈里奇和威廉姆森,那些垃圾箱里会投放老鼠药。

这并非像它看来那样令人吃惊。在三十年代,流浪是逮捕和拘留最常见的罪名。盗窃紧随其后。现在,根据联邦调查局(FBI)的数据,当工厂倒闭成为常态,盗窃和抢劫案件增加了一倍。

一位越战老兵带着他的妻子、两个小孩子和一顶帐篷四处奔波。他正在盘算一些自己难以接受的事情。“我他妈的努力去当一个好市民,之前从未干过违法的勾当,现在却想着去打劫那家7-11便利店。我不会为了给孩子弄口吃的,就去朝别人开枪。”

艾德·保尔森能理解他的想法。“在三十年代,每个人都是罪犯,真是该死!你总得活下去。从晾衣绳上偷衣服,从后门廊偷牛奶,偷面包。我还记得搭着一辆货车穿过新墨西哥州的图克姆卡里。我们短暂停留了一下。那里有一家杂货店,相当于现在的超市。我下了车,搞了些面包卷和饼干回来。那个男人贴着窗户冲我挥拳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激发了我们的狼性。你从别人那里抢东西,你不得不这么干。”

现在的报纸又在报道股市上又一个破纪录的日子。财经专栏欢欣鼓舞:“经济即将上交一份上佳的成绩单,让其他一切都只称得上‘平庸’。今年将比许多经济学家(其中一些在华尔街上班)愿意承认的要好上许多。”

唯有《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不那么乐观。它刊发了一篇封面文章《赌场社会》(The Casino Society)。在这篇令人惊愕的文章中,作者以与其他知名期刊截然不同的笔调写道:“不,这不是拉斯维加斯或是大西洋城。这是美国的金融体系。交易额已经远远超出支撑经济所需的数额。借贷(好听一点儿的话,可称之为杠杆)正在失控。因为期货的存在,人们无须拥有股票便可投机倒把,操纵市场。结局便是:金融体系从投资转向投机。”[7]

这篇文章给未来敲响了警钟。假如阿瑟·A.罗伯逊(Arthur A.Robertson)还在,他一定能分辨出丧钟的声音,至少能听出警告的意味。他是一个实业家,“一个清道夫。曾买下那些因为破产而被银行接手的企业”。他二十四岁就成了百万富翁。他认识市场上所有的传奇人物,这些人“将一只股票的价格抬到高得离谱,然后转手给毫无戒备的普通民众”。

“1929年,那确确实实是一个暗中搞鬼的赌场。为数不多的骗子从众多上当的人那里占尽便宜。交易就像是用昂贵的狗来换昂贵的猫。失去理智的金融市场让庞兹(Ponzi)[8]看上去就像个业余玩家。一切都是赊账买的。”

西德尼·J.温伯格(Sidney J.Weinberg)回忆起1929年10月29日那天,他惊愕地吹了声口哨:“那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华尔街的人也普遍觉得困惑。他们并不比其他人知道得多。他们觉得会宣布点儿什么。”我不忍心问他谁来宣布点什么,是埃米尔·库埃(Emile Coué)?是上帝?还是罗杰·巴布森(Roger Babson)?温伯格是高盛(Goldman-Sachs)的高级合伙人,同时还是总统顾问。

“不可能再出现经济萧条了,至少不会严重到1929年那种程度,除非通货膨胀失控,价格远超真实价值。没错,股市的深层反应会引发经济萧条。政府当然会立即回应——暂停交易。但在恐慌之中,人们会乱卖一气,不顾其真实价值。现在,拥有股票的人数超过了两千多万。当时,这个数字只有一百五十万。股市现在的跌幅要比1929年深。”

现在有一种政府行为,但不是温伯格所想的那样。1929年股市崩溃后制定的条规已经放宽了许多。对我们的银行尤其如此。

潘妮·乐培霓(Penny Lernoux)在作品《我们信银行》(In Banks We Trust)描述了这令人心寒的一幕幕。1982年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宾州广场银行(Penn Square Bank)倒闭,这可能就是个象征,当时马克斯兄弟(Marx Brothers)和W.C.菲尔兹(W.C.Fields)正当流行。这条小鱼在疯狂追逐高利息债务人的过程中,吸引了一群群更大的鱼。我们永远不知道大通银行(Chase Manhattan)、伊利诺伊大陆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和花旗银行(Citibank)有多侥幸才逃过一劫。因为太侥幸反而让人感到不安。政府救了它们一命,但与1929年帮助那些被大萧条击垮的银行所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

罗斯福新政(New Deal)的监管机构因为里根革命(Reagan Revolution)而瘫痪,激进的银行业务(这个词是自由市场经济主义者所乐见的)成为常态。在营造出来的投机氛围中,银行成为了布鲁斯特(Brewster),慷慨地借出他们(我们)的资金,期望得到更丰厚的回报,结果是血本无归。

拉美国家是最大的债务国,欠着好几家美国银行的钱,数额高达3500亿美元。如果它们当中有一两个国家无法还上欠款(比如说巴西、阿根廷或墨西哥),就可能清空我们九大银行的资金。我们来谈谈恐慌,谈谈两三家或者全部九家银行的挤兑。

大卫·肯尼迪(David Kennedy)在多年之前被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任命为财政部长,三十年代初他曾就职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Board)。他表示:“1929和1930年,数千家银行倒闭。纽约有一家银行——美利坚银行(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在它倒闭之前有两百家小银行破产。因为它的存款来自于这些小银行。”

潘妮·乐培霓得出一个结论:“这样下去的结局会让1929年就像是一场生日派对。”

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不同的声音,告诉我们不管现在和当时有多像,未来根本没那么糟糕。詹姆斯·内桑森(James Nathenson)是芝加哥建筑商协会(Chicago Homebuilders Association)的前任主席,他和美国的现任总统一样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内桑森是芝加哥熊队的超级球迷,持有他们的季票。“如果熊队赢了比赛,我会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都当作芝加哥楼市的一个积极信号。”他指的是即将开赛的超级碗(Superbowl)赛事。(熊队当然赢得了比赛。)

幸好,这座城市(这个社会)有着沃尔特·佩顿(Walter Payton)[9]的双腿、吉米·麦克马洪(Jim McMahan)的胳膊以及威廉姆·佩里(William Perry)的块头。别管南芝加哥那些不冒烟的烟囱和木板条搭建的店铺,别管那两百多个排着长队求职的年轻人,也别管什么历史。内桑森的乐观丝毫未减:“在芝加哥,一旦我们成为赢家,就会在生活中开始像赢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如果成了输家,我们的态度难免会染上失败者综合征。”[10]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也说不出比这更精辟的话。

有很多人起先像“赢家”一样思考的人,直到突然有一天变成了输家,令人猝不及防。他们的说法会出现在下面的章节中。西德尼·温伯格回忆道:“就像是晴天霹雳。”风向标是被拆除了吗?暴风雨来得征兆全无?我们是否从之前的痛苦经历中吸取教训?对有些人来说,这经历仿佛就在昨天;对另一些人而言却像是过了好几个世纪。一位年轻姑娘的祖父母曾向她讲过大萧条时候的事情,她说:“对我来说就像童话故事一样,有点儿像睡前讲的那种故事。”

吸取了教训?就像那个站在法官面前的醉汉,当被问道是否承认有罪,他的答复就是:保持缄默。

我们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在回忆中可能是最穷的。也许过去一个时代的幸存者的记忆可以用来提醒他人或者他们自己。

注释:

[1]1930年—1936年期间(个别地区持续至1940年),北美发生了一系列沙尘暴侵袭事件。

[2]《芝加哥太阳报》,1986年2月8日。

[3]《支离破碎的腹地》(Broken Heartland),作者鲍勃·迈克布莱德(Bob McBride),刊登于《国家》(The Nation)杂志,1986年2月8日。

[4]Okie,原指俄克拉荷马人,泛指破产农户。

[5]《农场乡村的新右翼骑士》(Farm Country's New Right Knight),作者詹姆斯·里奇韦(James Ridgeway),刊登于《乡村之声》(Village Voice),1986年2月4日。

[6]米洛·雷诺是三十年代一个武装农民组织“假日协会(Holiday Association)”的领袖。

[7]《商业周刊》,1985年9月16日。

[8]查尔斯·庞兹(1882-194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波士顿的的一个投资家,以“庞氏骗局”而著称。他的“帝国”垮掉了,许多人破产,他自己也进了监狱。

[9]这三个人都是芝加哥熊队的超级球星。——译者注

[10]《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1986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