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
  • 刘新阳
  • 4907字
  • 2024-11-04 20:48:03

“同光十三绝”

京剧作为一个戏曲剧种,自1840年左右形成以来,一直以旺盛的活力在京师的戏曲舞台上呈现着勃勃生机。在经过道光、咸丰时期以来出现的“老生三鼎甲”后,在同治、光绪时期,京剧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京剧代表性的演员可简单概括为“同光十三绝”。

所谓“同光十三绝”,实际是一幅工笔重彩的戏曲人物肖像画《同光名伶十三绝》,画的署名是沈容圃,沈是一位生卒、经历均不可考的民间画师。沈容圃曾以写实手法,为当时很多京剧演员绘制过戏曲人物肖像画,目前可知的有《群英会》、《思志诚》、《雁门关》等。据说沈容圃曾选择同治、光绪时期,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十三位京剧演员的戏曲人物画像统一绘制在一幅长卷中,命名为《同光名伶十三绝》。下面对照图片,对这十三位演员的姓名、工习行当、剧目、剧中人物以及从艺简介,由左至右依次做以说明。

1.郝兰田(老旦),饰《行路训子》中的康氏;2.张胜奎(末),饰《一捧雪》中的莫成;3.梅巧玲(旦角),饰《雁门关》中的萧太后;4.刘赶三(丑角),饰《探亲》中的乡下妈妈;5.余紫云(旦角),饰《彩楼配》中的王宝钏;6.程长庚(老生),饰《群英会》中的鲁肃;7.徐小香(小生),饰《群英会》中的周瑜;8.时小福(旦角),饰《采桑》中的罗敷;9.杨鸣玉(丑角),饰《思志诚》中的闵天亮;10.卢胜奎(老生),饰《战北原》中的诸葛亮;11.朱莲芬(旦角),饰《琴挑》中的陈妙常;12.谭鑫培(武生),饰《恶虎村》中的黄天霸;13.杨月楼(老生),饰《探母》中的杨延辉。

郝兰田(1832—1872),祖籍安徽,为“通天教主”王瑶卿之外祖父。原系徽戏演员,初习青衣,又改老生。清道、咸年间入京,入三庆班,班中缺少老旦演员,郝改工老旦,吸取各家之长,把老生唱法糅进旦角唱腔,创出风格独具的老旦新腔,提高了老旦行当的地位。以《钓金龟》、《行路哭灵》、《滑油山》、《目连救母》、《游六殿》、《徐母骂曹》等最为出色,享誉一时。与谭志道均为京剧老旦的奠基者。后学者谢宝云、龚云甫等。

张胜奎,生卒年不详。又名张奎官,北京人。先后搭双奎班、四喜班、胜春班、同春班,曾自组阜成班。他继承“奎派”京字京音的风格,嗓音却又接近余三胜。精于念白,做派逼真,擅演《一捧雪》、《天雷报》(《青风亭》)、《徐策跑城》、《四进士》等末行应工的“衰派老生”戏,有“活莫成”(《一捧雪》中的人物)之誉。

同光名伶十三绝

梅巧玲(1842—1882),正名芳普,字筱波,号慧仙,成名后寓所名为“景和堂”,绰号胖巧玲,江苏泰州人。梅巧玲幼年入福盛班向杨三喜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又向罗巧福学花旦,艺成后崭露头角,为四喜班主要旦角,三十多岁即掌管四喜班。他擅演剧目有昆曲《百花赠剑》、《刺虎》、《思凡》、《小宴》等,京剧《盘丝洞》、《梅玉配》、《浣花溪》、《虹霓关》、《胭脂虎》、《彩楼配》等,尤为出色的是《雁门关》、《四郎探母》等一类的旗装戏。梅巧玲的长子梅雨田是著名京剧琴师,号称胡琴圣手。次子梅竹芬,工旦行,早逝。梅竹芬之子即是后来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同光名伶十三绝

京剧小百科

末:原为戏曲行当之一,位置在生、旦、净和丑之间,今天可以理解为剧中次要的生行角色,主要以念白和做表为主,例如京剧已经将末行并入生行的范畴。

刘赶三(1816—1894),名刘宝山,字韵卿,号芝轩,天津人。刘本是商人子弟,但因求取功名屡考不中,遂由票友转而“下海”成为专业演员。他先学老生后改丑行,先后搭永胜奎社、三庆班、和春班、双奎班、春台班、四喜班等戏班。因他同时在三个戏班“赶场”演出,被同行讥为“赶三”,他便以此为艺名。刘赶三嗓音清亮,做表传神,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可以根据剧情编写唱词。刘赶三的擅演剧目有《请医》、《连升店》、《刺汤》、《逛灯》、《法门寺》、《十八扯》、《拾黄金》等戏,尤擅演出“丑婆”戏,如《探亲家》的乡下妈妈,堪称一绝。他演此剧时骑真驴上台,据说这匹驴全身漆黑、四蹄皆白,故名“墨玉”,经过训练,“墨玉”上台演出向来听从指挥,故刘赶三每演此剧,北京观众必争相前往。

《探亲家》中刘赶三饰乡下婆婆,刘骑的驴即是传说中的“墨玉”

京剧小百科

赶场:指演员在同一天里到不同的戏院、剧场演出,即在一个戏院演出完后又要赶到另一个戏院演出。

余紫云(1855—1899),名余金梁,谱名科荣,字砚芬,湖北罗田人。“汉派”老生余三胜之子,工青衣、花旦。余紫云幼年随父进京,入“景和堂”从梅巧玲习花旦,并私淑胡喜禄的青衣表演。他唱做兼善、戏路宽广,“跷工”堪称一绝。他的擅演剧目花旦戏有《打面缸》、《虹霓关》、《梅龙镇》等,青衣戏有《彩楼配》、《三击掌》、《探寒窑》、《宇宙锋》、《玉堂春》等,均极出色。余紫云兼取花旦、青衣的表演技巧,对京剧旦角表演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余紫云之子余叔岩,是民国年间著名京剧老生演员。

程长庚因在“老生三鼎甲”中已对其有了详细的介绍,故在此从略。

徐小香(1832—1912),原名徐馨,字心一,号蝶仙,寓所名“闻德堂”,后改“岫云堂”,祖籍江苏常州,生于苏州吴县。幼随其父居京,酷爱小生艺术,私淑曹眉仙。后投“吟秀堂”潘氏门下习艺,满师后搭四喜班,后入三庆班。能戏甚多,昆乱不挡、文武皆能。擅演剧目有《拾画》、《惊梦》、《奇双会》、《举鼎观画》、《八大锤》、《雅观楼》、《起布问探》、《辕门射戟》、《罗成叫关》、《监酒令》、《孝感天》、《借赵云》等,与程长庚、卢胜奎等合作演出连台本戏《三国志》,饰周瑜一角,有“活公瑾”之誉。他的演唱融汇了老生和青衣的旋律,又加以变化,强化小生“刚音”,突出了人物的阳刚之气。徐小香弟子颇多,王楞仙等曾受其教益,以程继先最为神似。

余紫云便装照

时小福便装照

时小福(1846—1900),原名时庆,字琴香,江苏吴县人。四喜班的著名青衣演员,在梅巧玲之后任四喜班班主,兼“精忠庙”会首。时小福昆乱皆精,嗓音高亢嘹亮,唱腔是私淑胡喜禄,但吐字行腔仍有徽戏味道。时小福擅演悲剧,代表剧目有《彩楼配》、《三娘教子》、《桑园会》、《二进宫》、《汾河湾》、《武家坡》、《探寒窑》、《祭塔》、《南天门》等。他肯与传艺,弟子颇多,均以“仙”字排名,其中梅兰芳的开蒙老师吴菱仙,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杨鸣玉(1815—1894),本名杨阿金,号鸣玉,因排行三,人称杨三,祖籍江苏扬州。幼年入苏州昆腔科班,先学昆生后改昆丑,奠定扎实的文武功底。道光年间,杨鸣玉进京搭四喜班,武戏能演《盗甲》、《问探》等,文戏能演《借靴》、《访鼠》、《风筝误》等,另如《活捉》、《下山》、《教歌》、《扫秦》、《打花鼓》、《思志诚》均是他的杰作,足见杨是一位全才的苏(昆)丑演员。在杨病故后,曾有“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的说法,其中“李二”指的是签订《马关条约》的李鸿章,由此足见杨鸣玉在丑角中的影响。

京剧小百科

猴戏:专指戏曲舞台上主要角色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剧目,如《水帘洞》、《闹龙宫》、《安天会》、《三打白骨精》等均是知名的猴戏。猴戏在脸谱、扮相、表演各有不同,又分南北两派,北派代表人物有杨小楼、郝振基、李万春、李少春等,南派代表人物有郑法祥、盖叫天、张翼鹏、张二鹏、小王桂卿等。

卢胜奎(1822—1889),卢胜奎是他的艺名,绰号卢台子,原籍江西(一说安徽潜山)。他出身官宦人家,因科考不中,又酷爱戏曲而入三庆班,时值张二奎风靡一时,故他取艺名胜奎,意思是要胜过张二奎。卢胜奎在三庆班尊程长庚为师长,凡程长庚不演的戏多由卢演,如《空城计》和薛平贵的戏等。卢胜奎唱腔平整稳练,擅演剧目有《盗宗卷》、《空城计》、《琼林宴》等,尤擅长扮演诸葛亮,有“活孔明”之誉。同时,由于卢胜奎有文学根底,他还是一名出色的编剧,三庆班的36本连台本戏《三国志》和24本《龙门阵》及其他一些剧目,均出自卢胜奎的手笔,很多经他编演的京剧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京剧保留剧目。

朱莲芬(1837—1884),原名朱延禧,字水芝,号福寿,寓所名“紫阳堂”,祖籍江苏元和。朱莲芬幼学昆旦兼习皮黄,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入四喜班,擅演《思凡》、《琴挑》、《寻梦》、《寄扇》、《相梁刺梁》、《金山寺》、《盘秋》、《双拜月》、《双沙河》、《贪欢报》、《虹霓关》、《小放牛》等。朱莲芬弟子有陈德霖等,朱子朱桂秋,初学老生,后改学花旦,名震一时。

谭鑫培(1847—1917),是继程长庚之后,对京剧艺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京剧功臣,对于这位号称“梨园汤武”的一代宗师,我们将在下一章节中做详细的介绍。

杨月楼(1844—1889),原名杨久昌,谱名杨久先,字月楼,安徽怀宁人。因演猴戏驰名,又得外号“杨猴子”。杨月楼于咸丰年间随父杨基旺(杨二喜)到北京,被张二奎收为弟子,习老生并兼习武生,与俞菊笙并称“忠恕堂文武双璧”。同治年间到上海搭班,声誉大振,后因故返京,在春台班演老生。光绪初年赴沪,不久又回京搭三庆班,为程长庚青睐,程逝世后,继任三庆班班主近十年,兼任“精忠庙”会首。光绪十四年(1888年)入升平署,兼领三庆班。杨月楼嗓音洪亮,文武兼备,擅演《打金枝》、《四郎探母》、《五雷阵》、《长坂坡》、《恶虎村》、《连环套》及《安天会》、《水帘洞》、《泗州城》等猴戏。杨月楼之子杨小楼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京剧武生演员,与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京剧三大贤”,被尊为“武生泰斗”、“国剧宗师”。

有关“同光十三绝”的艺术经历,暂时先介绍到这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等其他资料,对他们的艺术经历做进一步详细了解。

从《同光名伶十三绝》中的人物来看,“十三绝”中共收录了三个行当的演员,即六生(含老生、小生、武生、末)、五旦(含青衣、花旦、老旦)、二丑(含文丑、武丑),由此可以看出,在同、光时期,京剧行当的发展与划分已经相当完备,京剧剧目的构成也相当丰富,与此同时,“四大徽班”及京中其他戏班的京剧演出也已名副其实地体现了“文武昆乱不挡”的艺术特征,这些都是京剧走向成熟的标志。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同光名伶十三绝》虽然展现了京剧形成后,进入第一个发展高峰期的代表人物,但这十三位艺术家并不能完全代表和展现同光时期北京京剧舞台上的杰出艺术家。最突出和明显的是,其中没有一位同、光时期的净行(花脸)演员。其实,此时饮誉京城并开宗立派的花脸艺术家尚不止一位,像庆春圃、徐宝成、钱宝峰、何桂山、穆凤山、黄润甫、金秀山等都是这一时期京剧净行中的杰出代表人物。除此之外,像老生中的汪桂芬、孙菊仙、刘鸿昇、许荫棠等,武生中的黄月山、李春来、俞菊笙等,小生中的鲍福山、德珊如、朱素云、陆华云等,旦行中曾与梅巧玲同时齐名的胡喜禄,以及稍后的方松林、陈宝云、余玉琴、杨朵仙、路玉珊、朱文英……均是同、光或光绪年间京剧的杰出代表人物,所以,《同光名伶十三绝》虽然展现了这一时期京剧舞台上的部分著名演员,却并不能完全体现出这一时期京剧舞台上的实际风貌。

此外进一步推查,这幅《同光名伶十三绝》长卷最初“现身”是在日伪统治北京的1943年,当时为北京琉璃厂集粹山房经理周殿侯所获,后由《三六九画报》总编朱复昌以400元购得,朱氏将其缩小影印并附《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由朱所在的《三六九画报》发行出售。尽管朱复昌曾遍请京中名伶为《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作序说明,然而在1943年《同光名伶十三绝》“惊现于世”之前,该长卷却从未被人发现或见于任何文字记载,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这幅戏画真伪的怀疑。

据前辈京剧专家翁偶虹回忆,他的老师胡子钧先生曾看见过沈容圃绘制的若干种戏曲人物画的单人册页,其中就有何桂山、钱宝峰、俞菊笙等勾脸戏人物的戏画,且脸谱画得精细逼真。而据皇室后裔、京城名票溥侗(红豆馆主)说:“这张‘十三绝’,本不是沈容圃的初稿,是把沈容圃所画的单人册页拼凑成图的,可能是那几幅勾脸的人物已被嗜者购藏,寻觅不到,因而缺少净角。不然,何桂山、钱宝峰都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净角,俞菊笙的昴日鸡,武生勾脸,也很名贵,沈容圃不会有所偏见,遗弃了他们。”(翁偶虹《泛谈“十三绝”》)由此可见,这张“同光十三绝”集体“现身”的长卷是否真的出自沈容圃本人之手,还是由后人托沈容圃之名将沈氏若干不同的戏曲人物画集中绘在一幅长卷上,还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