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子 扮鹿取奶,供奉双亲

春秋时期,在当时的北方有一个荒凉闭塞的村庄,村庄里有一个叫郯郯:读tán。子的少年。郯子和村庄里的很多少年一样,穿的是棉麻做成的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他却有一样过人之处,那就是特别孝顺父母。郯子常常对村里的人说:“父亲、母亲生我养我,吃了不少的苦,我一定要像他们爱我一样爱他们!”

郯子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见父母年岁越来越大,还要耕作织布、日夜忙碌,来换取全家的一日三餐,而自己却无所事事,等吃等喝,因此非常内疚,便决定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自此之后,每天东方天空刚露出鱼肚白鱼肚白:这里指像鱼肚子的颜色,白里略带青,多指黎明时东方天空的颜色。,郯子就早早穿衣起床。简单地洗过脸后,就开始去附近的河里担水,将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最后再生火做饭。这样等父母起床以后,就有清凉的河水可洗脸,有热乎乎的饭菜可吃,看到干净的庭院也会心情舒畅。

一家人吃过早饭后,郯子就背起绳索,拿着锋利的斧头,上山去砍柴。郯子进了大山以后,选定一棵枯死的大树,像猴子一样矫健灵活地爬上去,用斧头砍下一根根树枝。斧头砍树发出的声响在大山里回荡不绝。

大山里常常有成群的野鹿出没,郯子在砍柴的时候,也能遇到它们。刚开始的时候,鹿有些害怕郯子,总是用惊奇的眼神望着他,后来郯子来的次数多了,鹿也就不担心了。往往郯子在砍柴时,鹿也能安心地在一旁吃草。时间久了,郯子还学会了鹿叫,和鹿们成了好朋友。

四季轮回,岁月更迭迭(dié):交换,轮流。,郯子父母的年岁越来越高,身体也愈来愈虚弱,后来二老的眼睛失明了,什么也看不见,这下可把郯子急坏了。郯子在山上砍柴时,曾经见到过一些草药,因此就带着锄头等工具,跑到山上为父母采药。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郯子每天为父母采药、煎药和喂药,可父母的眼睛仍不见好转。

一天,郯子的母亲对他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一位猎人捉到过一只母鹿。猎人挤下鹿奶分给村里人,我家也分到一些,由于我年龄最小,因此鹿奶都被我一个人喝了,现在我还记得那鹿奶的味道。要是现在能喝上一口鹿奶,我也就知足了。”

郯子的父亲也补充说:“我听人说过,鹿奶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而且对人的眼睛也很有好处。”

郯子听完父母的话,非常想满足父母的愿望。可是上哪去弄鹿奶呢?就在这时,一个主意在郯子的脑海里冒了出来。原来,郯子想到了大山里的那群鹿,只要自己披上鹿皮,扮成一只小鹿,或许就能从母鹿那里取到鹿奶。打定了这个主意后,郯子怕父母担心自己的安危,没敢告诉他们,一个人偷偷去隔壁村的猎人那里借来了一张鹿皮。

第二天天一亮,郯子就带着鹿皮和一个小罐,去了大山里。来到山中后,郯子远远看到那群鹿在安静地吃草,于是郯子就披上鹿皮,装成一只鹿,慢慢地混到了鹿群之中。他来到一只母鹿的身边,拿出准备好的罐子,用手轻轻地往罐子里挤奶。郯子担心惊了母鹿,因此动作非常轻柔,而母鹿只当是小鹿在喝奶,没有发觉。没过一会儿,郯子就挤到了满满一罐子鹿奶,然后蹑手蹑脚蹑(niè)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地准备离开鹿群。

就在郯子披着鹿皮将要走出鹿群时,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原来是一群猎人在这里围猎。受到惊吓的鹿群四散而逃,而郯子由于披着鹿皮,再加上手里还拎着一个装满鹿奶的罐子,因此走得非常慢,落在了后面。猎人们看到有一只落单的鹿,就拉弓要射,郯子见状赶忙掀掉鹿皮,站直身大喊:“请别射箭,我不是一只鹿,而是一个人!”

猎人们大吃一惊,庆幸没有射箭,不然就闯祸了。猎人们下马把郯子扶了起来,询问事情的缘由,郯子就把自己扮鹿取奶的事说给了他们听。猎人们听后,被郯子的孝心所感动,拿出刚打的一些猎物赠送给了郯子,并用马送郯子回家。

郯子回到家后,让父母品尝了装在罐子里的新鲜鹿奶,完成了他们的心愿。

郯子扮鹿取奶的故事被猎人广为传颂,最终传遍了十里八乡。

·人物档案·

郯子(生卒年不详),己姓,少昊(hào)后裔。生在春秋时期一个贫穷的山村之家,不仅有孝行,而且还富有才华和仁德。郯子扮鹿取奶后,贤名不胫不胫(j ìng)而走:形容传布得很快。而走,人们纷纷慕名而来,孔子也曾前来求学,聆听教诲。因为前来求学的人太多,郯子的家乡最终成了邦国,即郯国,而郯子则被大家推举为郯国的国君。当周王室衰败的时候,天下大乱,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只有郯国可以安然无事,这主要都归功于国君郯子的仁孝之德。

你还记得他(她)的故事吗?

▲鹿乳奉亲(人物: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