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砖砌体工程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924—2014

6.1.1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Omm,但不应小于8mm,且不应大于12mm。

【条文解析】

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既是对砌体表面美观的要求,尤其是清水墙,又有利于砌体传力。水平灰缝过薄,有时难起上下块材的垫平作用,也不满足配置钢筋的要求;灰缝过厚,会影响砌体的抗压强度。试验表明,普通砖砌体12mm水平灰缝的砌体抗压强度比10mm水平灰缝的砌体抗压强度降低5%,多孔砖砌体,其强度降低幅度还要大些,约为9%。

6.2.1 混凝土砖、蒸压砖的生产龄期应达到28d后,方可用于砌体的施工。

【条文解析】

考虑到混凝土砖、蒸压砖早期收缩值大,如果这时用于砌筑墙体,将会出现明显的收缩裂缝。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将混凝土砖、蒸压砖放置一个月左右,可使其收缩大为减小,这是预防墙体早期开裂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6.2.4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其中普通砖砌体的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h)的2/3(图6.2.4),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高度。

图6.2.4 砖砌体斜槎砌筑示意图

【条文解析】

砖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的砌筑和接槎质量,是保证砖砌体结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之一。通过对交接处同时砌筑和不同留槎形式接槎部位连接性能的模拟试验分析,证明同时砌筑的连接性能最佳;留踏步槎(抖槎)的次之;留直槎并按规定加拉结钢筋的再次之;仅留直槎不加拉结钢筋的最差。上述不同砌筑和留槎形式连接性能之比为1:0.93:0.85:0.72。因此为了不降低砖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墙体的整体性和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确保砌体结构房屋的安全,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6.2.6 砌体组砌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组砌方式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三顺一丁(图6.2.6)。

图6.2.6 砌体组砌方式示意图

(a)一顺一丁的十字缝砌法;(b)一顺一丁的骑马缝砌法;(c)梅花丁砌法;(d)三顺一丁砌法

【条文解析】

一顺一丁、梅花丁、三顺一丁砌筑形式在砌体施工中采用较多,且整体性较好,可有效避免产生竖向通缝。

6.2.10 砌砖工程宜采用“三一”砌筑法。

【条文解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使用大铲的地区,较多采用“三一”砌筑法,这种方法不论对水平灰缝还是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都是有利的,故本条强调砌砖工程宜采用“三一”砌筑法。

6.2.11 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条文解析】

铺浆长度过长,对水平灰缝的饱满度有不良影响,且关系到砖与砂浆的黏结,根据有关单位对铺浆后不同时间砌筑的砌体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在气温15℃时,铺浆后立即砌砖和铺浆后间隔1min和3min再砌砖,砌体抗剪强度相差10%和29%;气温为29℃时,则相差29%和61%。

6.2.12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

【条文解析】

多孔砖的孔洞垂直于受压面,能使砌体有较大的有效受压面积,有利于砂浆结合层进入上下砖块的孔洞中产生“销键”作用,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和整体性。

6.2.14 砌体接槎时,应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条文解析】

墙体连接的质量与留槎、接槎都直接有关。本条对接槎的要求是为了增强砌体连接部位的黏结力和整体性。

6.2.15 拉结钢筋应预制加工成型,钢筋规格、数量及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且末端应设90°弯钩。埋入砌体中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条文解析】

连接墙体的钢筋和因抗震需要而设置的钢筋都起拉结作用,是保证砌体整体性和抗震共同工作的关键。钢筋不平直,影响受力作用;任意弯折拉结钢筋的外露部分,易松动钢筋,从而影响锚固效果,故施工中应高度重视。

6.2.17 砖柱和带壁柱墙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 带壁柱墙的壁柱应与墙身同时咬槎砌筑;

3 异形柱、垛用砖,应根据排砖方案事先加工。

【条文解析】

砖柱、带壁柱墙均为重要受力构件,必须确保构件的整体性。据以往多地调查发现,发生过砖柱倒塌事故的多与采用包心砌法有关。另外,也出现过较多带壁柱墙的柱与墙之间出现多皮砖砌成纵向通缝的事故,最严重者曾发生过19皮砖的纵向通缝,致使两者不能共同受力,从而成为某工程整体倒塌的原因之一。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异形柱、垛、墙体设计不断出现,对用于这些部位的表面用砖应进行专门加工,方能满足设计要求。

6.2.18 实心砖的弧拱式及平拱式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灰缝的宽度,在拱底面不应小于5mm;在拱顶面不应大于15mm。平拱式过梁拱脚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m,拱底应有1%起拱。

【条文解析】

砖平拱过梁是砖砌拱体结构的一个特例,是矢高极小的一种拱体,从其受力特点及施工工艺考虑,必须保证拱脚下面伸入墙内的长度和拱底应有的起拱量,保持楔形灰缝形态。

6.2.19 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灰缝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75%时,方可拆除。

【条文解析】

过梁底部的模板是砌筑过程中的承重结构,只有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过梁部位砌体方可承受荷载作用,才能拆除底模。

6.2.20 采用板类保温(隔热)材料的夹心复合墙应沿墙高分段砌筑,每段墙体施工顺序应为砌筑内叶墙、施工保温层、设置挡板并留置空气间层、砌筑外叶墙、设置拉结件,每段砌筑高度不应大于600mm(图6.2.20)。

图6.2.20 板类保温夹心复合墙施工顺序

(a)Ⅰ工序循环;(b)Ⅱ工序循环

1—内叶墙;2—保温板;3—外叶墙;4—预留空气间层;5—放置拉结件

【条文解析】

由于留置空气间层对墙体排出外叶墙渗入和冷凝水的作用非常关键,为了确保后砌外叶墙过程中砂浆不堵塞空气间层,要求设置砂浆挡板。

6.2.25 砌筑夹心复合墙时,空腔侧墙面水平缝和竖缝应随砌随刮平,并防止砂浆和杂物落入两片墙之间的空腔内及保温板上。

【条文解析】

该规定是为了便于保温板安装和防止形成“热桥”,影响墙体保温效果。

6.2.26 砌筑装饰夹心复合墙时,外叶墙应随砌随划缝,深度宜为8~1Omm;且应采用专门的勾缝剂勾凹圆或V形缝,灰缝应厚薄均匀、颜色一致。

【条文解析】

划缝便于二次句缝处理,二次匀缝砂浆一般掺加适量防水剂,凹圆或V形缝形式有利于排水。

6.2.28 砌筑水池、化粪池、窨井和检查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普通砖和水泥砂浆砌筑,并砌筑严实;

2 砌体应同时砌筑,当同时砌筑有困难时,接槎应砌成斜槎;

3 各种管道及附件,应在砌筑时按设计要求埋设。

【条文解析】

水池、化粪池、窖井和检查井等施工,在防渗方面较一般砖砌体高,故应用普通砖和水泥砂浆砌筑。这类构筑物的施工工作面比较小,一般均能同时砌筑,如同时砌筑确有困难,留置斜槎也完全可以做到。管道及预埋件必须在砌筑时埋设,是为了避免事后开凿补埋而产生渗漏现象。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5.1.3 砌体砌筑时,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块体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条文解析】

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普通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早期收缩值大,如果这时用于墙体上,很容易出现收缩裂缝。为有效控制墙体的这类裂缝产生,在砌筑时砖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使其早期收缩值在此期间内完成大部分。实践证明,这是预防墙体早期开裂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此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普通砖的强度等级进场复验也需产品龄期为28d。

5.1.7 采用铺浆法砌筑砌体,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条文解析】

砖砌体砌筑宜随铺砂浆砌筑。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影响明显,在气温15℃时,铺浆后立即砌砖和铺浆后30min再砌砖,砌体的抗剪强度相差30%。气温较高时砖和砂浆中的水分蒸发较快,影响工人操作和砌筑质量,因而应缩短铺浆长度。

5.1.8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的外皮砖,应整砖丁砌。

【条文解析】

从有利于保证砌体的完整性、整体性和受力的合理性出发,强调本条所述部位应采用整砖丁砌。

5.1.9 弧拱式及平拱式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拱底灰缝宽度不宜小于5mm,拱顶灰缝宽度不应大于15mm,拱体的纵向及横向灰缝应填实砂浆;平拱式过梁拱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m;砖砌平拱过梁底应有1%的起拱。

【条文解析】

平拱式过梁是弧拱式过梁的一个特例,是矢高极小的一种拱形结构,拱底应有一定起拱量,从砖拱受力特点及施工工艺考虑,必须保证拱脚下面伸入墙内的长度,并保持楔形灰缝形态。

5.1.10 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灰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条文解析】

过梁底部模板是砌筑过程中的承重结构,只有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过梁部位砌体方能承受荷载作用,才能拆除底模。

5.1.11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半盲孔多孔砖的封底面应朝上砌筑。

【条文解析】

多孔砖的孔洞垂直于受压面,能使砌体有较大的有效受压面积,有利于砂浆结合层进入上下砖块的孔洞产生“销键”作用,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和砌体的整体性。此外,孔洞垂直于受压面砌筑也符合砌体强度试验时试件的砌筑方法。

5.1.13 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条文解析】

砖砌体的施工临时间断处的接槎部位是受力的薄弱点,为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必须强调补砌时的要求。

5.2.1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烧结普通砖、混凝土实心砖每15万块,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灰砂砖及蒸压粉煤灰砖每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1批计,抽检数量为1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本规范4.0.12条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查砖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条文解析】

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砖砌体的强度取决于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为保证结构的受力性能和使用安全,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烧结普通砖、混凝土实心砖检验批的数量,系参考砌体检验批划分的基本数量(250m3砌体)确定;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灰砂砖及蒸压粉煤灰砖检验批数量根据产品的特点并参考产品标准作了适当调整。

5.2.3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普通砖砌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4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且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120mm墙厚放置1 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应放置2 φ6拉结钢筋);

2 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

3 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O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4 末端应有90°弯钩(图5.2.4)。

图5.2.4 直槎处拉结钢筋示意图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条文解析】

砖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的砌筑和接槎质量,是保证砖砌体结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之一,地震震害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根据陕西省建筑科学院对交接处同时砌筑和不同留槎形式接槎部位连接性能的试验分析,同时砌筑的连接性能最佳;留踏步槎(抖槎)的次之;留直槎并按规定加拉结钢筋的再次之;仅留直槎不加设拉结钢筋的最差。上述不同砌筑和留槎形式试件的水平抗拉力之比为1.00、0.93、0.85、0.72。因此,对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上地区,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斜槎。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处,允许留直槎并按规定加设拉结钢筋,这主要是从实际出发,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留直槎加设拉结钢筋时,其连接性能较留抖槎时降低有限,对抗震设防烈度不高的地区允许采用留直槎加设拉结钢筋是可行的。

多孔砖砌体斜槎长高比明确为不小于1/2,是从多孔砖规格尺寸、组砌方法及施工实际出发考虑的。多孔砖砌体根据砖规格尺寸,留置斜槎的长高比一般为1:2。

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高度的规定,主要是为了尽量减少砌体的临时间断处对结构整体性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