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去热药

川贝母

别名 贝母、川贝。

性味 味苦、甘,性微寒。

归经 归肺、心经。

专家箴言

川贝母有清肺热、润肺燥、化痰止咳的功效,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多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症,是常用的清热化痰药。

古籍说法

《本草汇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

《本草备要》:“治虚劳烦热,咳嗽上气,吐血咯血,肺痿肺郁,喉痹……”

药材选料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其中,松贝为最优品,青贝品质亦优,炉贝次之。各品种均以质坚实、颗粒均匀整齐、色洁白、粉性足者为佳。

松贝

青贝

炉贝

常用搭配

川贝母可单用,也常与沙参、麦冬、百合、知母等药材同用,以加强润肺化痰、止燥咳的效果。

用法用量

可泡茶、煮粥、煎汤或入膏、丸。煎服用量约10克;研末冲服,用量为1~3克。

人群宜忌

茶饮 贝母莱菔茶

材料

川贝母50克,莱菔子50克。

做法

1将川贝母和莱菔子分别研成末,混匀后装瓶保存。

2每次取3克药粉装茶袋,用沸水冲泡饮用。

用法

每日1剂,代茶频饮。

专家箴言

莱菔子(萝卜子)可降气化痰,搭配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川贝母,常用于肺热燥咳、咳喘痰多等症。

宜忌

适合肺燥、肺热所致的久咳痰喘、咳嗽咯血者,最宜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饮用。

四季皆可,冬春最宜。

阳虚、气虚、寒痰、湿痰者不宜。

膏方 久嗽神膏

材料

白萝卜500克,生姜15克,川贝母粉30克。

调料

冰糖200克,蜂蜜100克。

做法

1将白萝卜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汤,过滤取汁。

2将冰糖、贝母粉加入汤汁,煮至浓缩,加入蜂蜜调成膏,盛瓶保存。

用法

每次服用15~30毫升,每日2次。

专家箴言

此方是经验方,有降气、化痰、补虚的功效,可用于咳嗽经久不愈。

宜忌

适合久咳不愈者,尤其是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燥咳嗽、肺虚咳嗽、气逆咳嗽、咳痰不畅、咽干口燥、气喘者。

四季皆宜服用。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

主食 贝母粥

材料

川贝母3~5克,粳米100克。

调料

白糖适量。

做法

1先将贝母研为细粉。

2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川贝母粉,再煮沸,调入白糖即可。

用法

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专家箴言

此粥有清肺化痰、散结除热的功效,常用于肺热燥咳、久咳不愈。

宜忌

适合肺热燥咳、肺痨咳嗽、久咳不愈、吐痰不畅、吐血及肺气肿、肺结核等患者食用。

四季皆宜,秋季食用对缓解秋季燥咳更为有益。

脾胃虚寒、有寒痰、湿痰者慎用。

汤羹 冰糖贝母汤

材料

川贝母3克,玉竹10克,冰糖25克。

做法

将川贝母研成粉末,与玉竹、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炖煮后,过滤掉药渣饮汤即可。

用法

每日1~2次,连服15~30天。

专家箴言

此汤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生津清热的功效,可用于肺燥阴伤引起的咳嗽。

宜忌

适合肺燥阴虚、低热、口干口渴、干咳无痰或痰少带血、咳痰不利者,肺结核等症者最宜。

四季皆可,秋季最佳。

阳虚、寒痰、湿痰者不宜。

汤羹 贝母秋梨汤

材料

川贝母粉3克,鸭梨1个。

调料

冰糖10克。

用法

吃梨喝汤,每日1次。

做法

1将鸭梨清洗干净,从上部1/3处横刀切开。

2挖去梨核,使梨呈内空的小碗形,放入蒸碗。

3把川贝母粉倒入梨中。

4再把梨上部盖好,用竹签固定,碗中加入冰糖和少许水,隔水蒸约40分钟即可。

专家箴言

此汤有润燥化痰、清肺止咳的功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肺病的防治均有益处。

宜忌

适合反复咳嗽、久咳不止、肺燥咳嗽有痰或痰少黏滞、气喘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气肿等慢性肺病患者均宜常食。

肺燥阴伤、阴虚内热、津干口燥、咽干口渴者宜多食。

四季皆可,尤其是秋燥季节及冬春季节食用更佳。

阳虚、脾胃虚寒、有寒痰、湿痰者慎用。

汤羹 川贝雪梨猪肺汤

材料

川贝母粉3克,梨1个,猪肺150克。

调料

白糖适量。

用法

每日分次温热服食。

做法

1将梨清洗干净,去核,切成大块。

2猪肺洗净,切成片状,焯水备用。

3梨块、猪肺片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小火熬煮1小时。

4放入川贝粉和白糖,略煮即可。

专家箴言

梨可润肺生津、清热化痰,是治疗热咳的天然良药,猪肺是补肺虚的佳品,二者搭配川贝母,可起到化痰散结、润肺补肺的作用,常用于慢性咳嗽、痰中带血,对热咳、虚咳均有效。

宜忌

适合肺结核咳嗽、老人干咳、燥热咳嗽、口干痰黄、咽干口渴者,肺虚咳嗽者也可食用。

秋燥时最宜,冬春老肺病发作季节亦可常食。

寒痰、湿痰者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