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逆境雄起

当我们走入了困境,陷入在眼前的迷雾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时,不如将这逆境中的考验看作是走下去的必然过程。

【站在人生的路口——坚持还是放弃】

当你走在马路上时,很明确地朝着前面的方向前进。可是,走到一个路口时,突然发现多了许多条路,有的从左边延伸开去,有的从右侧一直铺开,向前看,茫茫一片,向后看,身影斑驳,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是继续勇敢地前进,脚步不停,还是干脆拖着疲倦的身影原路返回?

在人生路上,前方的未知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抗拒的,艰难的抉择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当我们遇到困境时,或者被艰难的现状折磨得体无完肤时,真的想说:“干脆算了,怎样不都是人生吗?”当然,也会有另外一个声音说,“难道这样的困难你就被吓跑了吗,你的理想呢,你的追求呢?”

人生路上的困难有很多种,有的像一颗圆滑的鹅卵石,轻轻一迈就过去了;有的像西绪弗斯的巨石,推上山又滚下山,周而复始,永无尽头;有的困难甚至没有解决之法,求助于人也是无济于事,只能默默地忍受……面对这些情境,这些困难,人穷其一生都在不停地做这样那样的决定:向左还是向右;要强还是认输;坚持还是放弃……

桃丽丝在她二十七岁时,遭遇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事。她的哥哥从战场上归来,带着一条残缺的腿。哥哥非常痛苦,每天需要注射吗啡才能减轻疼痛。为此,她每隔三个小时就要为他注射一次,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每次给哥哥注射时,她都会为男友祈祷。她希望男友不要遭受哥哥这样的命运,每天陪伴他的不要只有孤独和痛苦。可是,两个星期后噩耗传来,桃丽丝的男友战死沙场。正如桃丽丝祈祷的那样,他真的无须遭受像哥哥这样的痛苦,却从此再和快乐、幸福无缘。

从小和哥哥相依为命的桃丽丝,一下子就走入了人生的困境。此时,她刚刚到镇里的中学教授音乐课,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调皮的学生,她毫无办法。男友的去世和哥哥的病情,也成为她忧心忡忡的原因。

有时候,上课途中,桃丽丝就会接到邻居的电话,因为他们听到哥哥痛苦的叫声。桃丽丝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回家给哥哥注射,然后再返回学校继续上课。有时候甚至连续一个星期,她每天需要往返家和学校三四次。辛苦的奔波让原本脆弱的桃丽丝变得更加绝望了。她曾经一度想过自杀,或者抛弃哥哥,离家出走。

在她最苦闷的时候,哥哥的冰淇淋给了她希望。哥哥知道桃丽丝从小就喜欢吃冰淇淋,当他的腿不那么疼的时候,他就将牛奶放在窗外,让它结冰,然后做成妹妹最爱吃的冰淇淋。每当闹钟响起,桃丽丝会先为哥哥注射,然后享受窗外美味的冰淇淋。

为了不去想那些烦恼,桃丽丝让自己变得更加忙碌起来。除了每天为学生上课之外,她还申请了社区的兼职。这样,原本每天只有八个小时的音乐课变成了十二个小时。忙碌的生活让桃丽丝没有时间想什么是痛苦,什么是伤心。当她感到难过时,她还会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我要一直向前走,只要我还能走路,还能吃饭,也没有患上大病,我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了。”

八个月后,哥哥的腿伤彻底痊愈,安上了假肢,还在社区医院获得了一份工作。桃丽丝和学校的一位体育老师恋爱了,生命又重新恢复颜色。不过,桃丽丝还是会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在我遭遇困境的时候,我变成了整个镇上最勇敢、最坚强的女人。”

那些从过去失败或痛苦经历中走出来的人,都习惯用“我学会了坚持”、“我没有放弃”解读当时的举动,事实上,这样的话并非真相。他们只是在当时的处境中对困难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是坚持还是放弃?如果最后证明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当事人便可以云淡风轻地谈论当时的感受,实际上,我们知道,他们不过是站对了边。

其实,困难的并不是选择的那一刹那,而是为了这一选择而付出的另一半人生。如果你选择了坚持理想,就可能过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清苦生活,同时失去平庸之下富足的日子和安逸的生活。如果你选择了本本分分,做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也可能一辈子都在为曾经那个不敢尝试的梦想揪心。

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勇气。在人生的路上,坚持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精神,黯然放弃同样值得尊重和敬佩。不过,坚持到底的声音常常更让人振奋,更让人看到前方的光明。

1940年,欧洲的战事正酣。伦敦被德国轰炸后,整个英国都沉浸在悲伤、忧郁的情绪中。1941年10月,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剑桥大学做了他一生当中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在二战期间的最后一次演讲。

那是剑桥大学的毕业典礼,校长本想请丘吉尔先致辞,丘吉尔却说:“不,我打算到毕业典礼结束前20分钟再讲。”当典礼进行到最后20分钟时,丘吉尔登上主席台,从容地脱下大衣,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视着台下的几千名学生。一分钟后,他只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在几分钟里,他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告诉所有人,不要放弃。随后,丘吉尔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大步离开了会场。

一时间,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几分钟的寂静之后,学生们才回过神来,一时间掌声雷动,大家纷纷站立起来,热泪盈眶,目送着远去的首相。

演讲的第二天,英国所有的报纸头版都引用了这句话。这句话也让迷茫的英国民众重新看到了希望,成为英国战胜法西斯的精神力量。

【眼前的迷雾——迷路只是暂时的】

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时,总有那么一两个时刻突然发现,“我迷路了”。迷失道路时的我们,一时间看不到自己的所在,也看不清脚下的道路,好像变成了升空的风筝,飘飘然飞到远方去了。

迷路的确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人生路上有很多岔口,有岔口就意味着有很多的选择。一旦外界的环境,比如名利、掌声或者困境影响了我们的内心,我们就难免会迷失原本的自我,偏离原本的人生轨道。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迷路并非一件坏事。美国诗人贝里说:“当我们不再知道该怎么做,真正的工作才会开始,当我们不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真正的旅程才会展开。”有时候,承认自己正陷入迷雾,正走在一条迷失的道路上,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见身边的世界,并且试图弄清楚自己的具体位置。

薛刚是一名从事电子行业的工程师,毕业后一直想要在电子行业有所作为,可是在这个行业摸索了几年之后,他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怎样了。

从学校出来后,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实际的动手能力也不强的新人,薛刚只找到了一家小公司,没有任何保障,工资也很低。从事研发的只有两三个人,都是像薛刚一样的应届毕业生。硬着头皮摸索了半年后,他觉得工作非常吃力,于是换到另外一家公司。

这是一家台资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职业规划。薛刚欣喜地感觉到,他的人生准备正式起步了,于是他更加努力,培训的课程,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实践操作,他从来都没有缺过课。

可是,好景不长。金融危机的到来阻断了公司的通路,也影响到了公司的培训课程。公司为了节省开支,像薛刚一样不满一年的新员工要么被裁掉,要么被分配到其他部门。薛刚躲过了被裁员的命运,却被分配到一个文职部门,从此再也没有设计研发可以做了。

薛刚再一次进入了两难的境地。毕业快四年了,没有真正学到什么东西,也没有真正设计完成什么作品,兜兜转转地又回到了原点,未来的道路不知何去何从。

其实,像薛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毕业生都是带着头脑中美好的人生规划进入工作的,可是,生活中难免有些障碍会阻挡我们对美好的追寻。于是,我们开始感到迷惘,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开始徘徊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不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

当我们为了“我为什么迷路”、“我怎么可以迷失方向”这样的问题苦恼时,不如干脆承认“我正走在一条迷失的道路上”。我们唯有先为自己的处境找到合适的定位,才能拥有重获方向的机会。

要相信,每个人都曾经迷路,而眼前的迷雾只是暂时的。如果我们能放开胸怀,坦然接受眼前的一切,或许最后就像德索萨说的那样:“到最后,我豁然领悟,这些障碍就是我的生活。”

在汪洋的大海里,有一只不甘平庸的虾。它看到红蟹身上的颜色特别漂亮,在太阳底下还泛着光,很是羡慕。于是,虾问红蟹说:“我怎样才能像你一样穿上一身红衣服呢?”红蟹告诉它说:“这个简单,你只要常常跑到沙滩上晒晒太阳,当强烈的阳光照耀着你的脊背时,就会呈现出好看的红色了。”虾听后兴奋不已,一个跳跃就到了沙滩上,学着红蟹晒起了太阳。结果,它被太阳晒死了。

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和那个羡慕红蟹的虾一样呢?对美好的追寻,对荣誉的向往,让我们偏离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迷失在一片炽热而伤人的沙滩里。

《穿普拉达的女王》被印度翻拍时,原本时尚杂志编辑部的故事变成了模特和T型台的故事。

一个来自乡村的姑娘,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只身一人来到了孟买。她的梦想是成为世界名模。在孟买,她没有钱,没有背景,更没有人际关系,一个模特的梦想看起来是那么脆弱。

经过了给当红模特做陪衬的日子,经过了在时尚聚会上的点缀生涯,经过了遭遇困难和被人奚落的过程,最终,一个有钱人的赏识让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模特界的NO.1。与此同时,她在默默努力的过程中,也收获了青涩的爱情,认识了一群真诚的朋友。

可是,当她开始享受成功时,却渐渐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为了出人头地,她抛弃了爱情,背叛了朋友,成为了有钱人的情人。当她在繁华、美艳中头晕目眩时,却开始陷入了争宠、嫉妒的旋涡。

当她失去一切的时候,回到了乡下的家中,家人接纳了她,给她鼓励和支持。这时她才明白,只有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在家人的鼓励下,她重新找回了自己,并且重新回到了T型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世界名模。

迷失道路是如此的容易,但原谅自己和找回自己总是难上加难。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过程,或许是在刚刚接触一个全新的世界时,或者是在遇到了工作上的困难时。不过,这都没有关系。迷路只是暂时的,迷雾总会散去,太阳会照常升起。

【循序渐进——通过小进步来保持自信】

有一位能力超强的保险业务员,用了五年的时间,从一个对保险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发展成为保险公司的大区经理。他的所有成就,都来自饱满的自信心。

他的自信心,来自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天早晨出门前,他都会在衣柜里选出最得体的一套西装,然后在镜子前整理好自己的妆容,检查皮包和鞋子的整洁度,对着镜子说:“你是最棒的保险业务员。”

面对潜在客户时,他喜欢用肯定的语气推荐公司的产品,以此证明自己的专业性。事实也的确如此,他用所有的业余时间来研究保险的业务清单和保险行业的发展。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针对客户的要求提出自己的建议。

当他最终成为行业内的精英,到各个分公司举办培训和演讲时,很多人都问过他这样的问题:“是什么让你取得现在的成绩?”他回答说:“在每一个细节上的自信。”

自信心,可以在言谈举止中给人带来力量,也可以在平凡小事中给人希望。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没有许多成功的大事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于是我们需要循序渐进,通过每一次的小进步,来保持自信的状态。

通用的前CEO韦尔奇曾有句名言说:“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凭着自信,韦尔奇在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20年中,显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但是,他并不是从小就拥有了作为领导者的自信,而是在后天的成长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韦尔奇个子不高,而且口吃。因为说话口齿不清,所以经常闹笑话,身边的朋友都嘲笑他。为此,韦尔奇的妈妈鼓励他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于是,他从小一直相信:我的大脑转得比别人的舌头快。在这样的信念之下,韦尔奇从来没有在意过这一缺陷,相反,他常常自信地觉得自己是班里最聪明的小孩。后来,当韦尔奇任职通用时,甚至有人对韦尔奇开玩笑说:“杰克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

读小学时,韦尔奇像所有的男生一样酷爱体育运动。虽然个子矮小,他却报名参加了篮球队。他的身高只有其他队员的四分之三,这却丝毫没有影响韦尔奇的运动热情。因为妈妈曾经对他说过:“你想做什么就尽管去做好了,你一定会成功的!”韦尔奇在篮球队里度过了愉快的小学时代,直到几十年过去,他才从当初的球队合影中看到,原来自己是整个球队中最弱小的一个。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种人,一个长得并不算美的女子,或者个子并不够高挑的男子,远远地走过来,一眼看上去却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惊艳。其实,这美丽正是来自自信。

自信是一种心理素质的内在反应,也是一种日常修养的良好再现。当我们每天对着镜子说“你真棒”时,内心的变化一定会体现在脸上,让整个人看起来意气风发,英气逼人;相反地,如果每天对着镜子说“我为何这么丑”,时间久了,原本自信的人也会渐渐颓靡,自此消沉下去的。

聪明的人,能够将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都拿来培养自信。让自己时刻活在一种自我激励的良性循环中,不断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定位和评价。这样的我们才能永远向着阳光,永远带着一颗坚强而自信的心,快快乐乐地生活。

【强壮心脏——不要害怕批评】

所有人都会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当有人对自己说些好听的话时,都会不自觉地在一瞬间心花怒放。可是,无论一个人是否具有强烈的自尊心,都不会愿意听见批评自己的话。比如同事有一天告诉你说“你的裤子太瘦,显得屁股很大”,或者老板突然找你谈话,告诉你说“你的头脑不够灵活,根本没有做股票的天赋”,任何人心里都会不好受的。

但是,这些批评往往基于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比如你真的很胖,或者你的工作业绩的确很差。批评的内容虽然是否定的、负面的,我们仍然需要直面可能的批评,因为它们往往很中肯,而且一针见血,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改正。

乔是一家网络公司的计算机专家,也是技术部的主力。公司中任何关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大事小情,都要请他帮忙解决。因此,公司里每一个人都对他推崇有加。可是,年终绩效评估后,他却悄悄地离职走人了。

原来,由于同事们对他的依赖和赞美,他开始享受这种被人拥戴的感觉,忽视了自身的缺点,也放任了自身的懒惰。当交给他的项目没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时,乔总是会推脱说“我在帮助小王的时候耽误了时间”、“每天都有许多事情找我,没法专心啊”。如果没有领导监督,他甚至会在上班的时间打网络游戏,还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在年终绩效考核时,乔懒散和拖延的毛病被人事经理指了出来,项目经理非常生气,他对乔说:“我很抱歉,看着你从一个计算机专家变成了一个懒汉,如果继续下去的话,你可能会变成一个彻底的笨蛋。”项目经理扣发了乔的年终奖金,并要求他利用圣诞假期的时间将剩余的项目完成。始终被同事称赞的乔从来没有受过如此严厉的批评,一气之下,乔决定辞职走人。

其实,当他人在批评我们时,往往是针对具体的某一件事,而不是针对个人。就像我们在批评他人的时候,如果不是恶意的人身攻击,那就只是针对某一件事的看法。所以说,当别人批评我们时,如果不是无理取闹,我们大可不必像乔那样冲动行事,为了受到伤害的自尊而感到愤怒。在回应批评之前,或许我们可以耐心地让自己平静下来,仔细地审核一下这个批评的价值,然后再做出决定。

墨理是一家制造公司的销售经理,手下带着一个偌大的销售部,几十号人的员工团队。始终自信满满的墨理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从来没有被上司挑过毛病。可是,新来的运营经理却告诉墨理说:“你的交际能力不够强,根本无法和潜在客户打成一片。”

墨理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上司无理取闹,而且这个意见既浅薄又空洞,根本毫无说服力。不过,这个批评毕竟是墨理任销售经理以来受到的最严厉的批评,事后好长一段时间,墨理都陷入否认和郁闷的状态之中。

反思了一段时间后,墨理最终改变了原本的看法。虽然他很不情愿承认,但是他已经不把上司的话想象得那么令人痛苦了。至少,上司的话提醒了墨理,让他看到了一个自己忽略掉的地方。他问自己:“交际能力对我目前的工作很重要吗?”“我是否愿意为了工作,让自己勉强地出现在社交酒会?”思考过后,墨理终于明白了:如果要完成新一年的销售计划,到各种社交场合挖掘客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他又不愿意委屈自己的性格,让自己变成一个乐于交际的人。最终,墨理递上了职位调动申请,换了一个不需要乐于交际,同样得心应手的工作。

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批评的话说得再委婉,依旧会让人感觉心里难受。大多数人也像墨理一样,第一个反应就是否定。无论对方评判的有没有道理,都认为那是无中生有,甚至是针对个人的挑剔。还有一种反应就是像乔那样,直接用行动表示愤怒,抬腿走人。

面对批评,我们不需要马上做出回应,或者马上表达自己的态度。将批评接受下来,然后慢慢地思考其中的道理。如果对方说得有理,大可细致分析其中利害,然后做出理智的决定。如果对方的批评纯属无稽之谈,将其扔到一边就好,何必理它呢?

【笑对失败——随时准备重新开始】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一生当中也充满着成功和失败。顺境和逆境,幸福和不幸,往往都是同时存在,兼容并包的。顺境常常让人感到欣喜和高兴,逆境也不是一定悲伤和痛苦。笑对失败,带着一种轻松、随意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挫折,或许比成功带来的喜悦更加难得。

拿破仑·希尔在他的十七条成功法则中,有一条就叫做“笑对失败”。因为他深信:“失败”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严格考验,它借此烧掉人们心中的“残渣”,从而使人类这块“金属”变得更加纯净。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腊最有名的演说家。人们都称赞他知识渊博,口才绝佳。因此,德摩斯梯尼的每次演说,都能征服听众的心。可是人们并不记得,这样一位出色的演说家,曾经是一个说话不流利、发音不标准的口吃者。

德摩斯梯尼从小就喜欢学习,对各类知识都颇有兴趣,他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演说家。可是,当他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原本平静的听众一下就躁动起来。人们大声地批评着这位口吃的演说者,有的人甚至大声喊着“下去,下去”。

德摩斯梯尼知道自己失败了,可是他没有灰心,相反,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弱点,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说家。

为了训练自己的声带和肺活量,德摩斯梯尼每天早晨会上山跑步,用一边爬山,一边呼喊的方式练习演说。爬到山顶时,他还会将树木和山林当成观众,对着空旷的远方大声地演说。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去看话剧,认真地研究演员在台上表演时的姿态、手势、神情。回到家中练习时,他就模仿演员的动作,在演说中注入自己的感情。

他在纠正口吃毛病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继续看书学习,积累各种知识。与之前的默读不同,德摩斯梯尼选择了朗读的方式,将书本的内容高声地读出来,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口齿清楚,发音正确为止。

当德摩斯梯尼再一次登台时,他的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完全征服了台下的听众。当他演说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热烈欢呼。德摩斯梯尼也从一个口吃者变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演说家。

可以说,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失败对每个人来说却是一件普遍的事。成功地完成一部作品,成功地开发出一个软件,成功地学会一门外语,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的所得。因此,在迎接成功之前,我们更应该学会笑着面对失败。谈迁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历史学家。他从二十九岁便潜心著书,历时二十七年,终于完成了《国榷》这部五百万字的巨著。然而一天夜里,他家被盗,丢失了许多名贵物品不说,《国榷》的书稿也不幸丢失了。几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谈迁肝胆欲裂。

不过,他并没有在悲伤和抱怨中度过余生。不久后,谈迁冷静下来,又从头开始写起。九年后,他终于写成了这部传世巨著。书稿比前一次更加完美。

无法接受失败的人,往往因为他们过于脆弱,纠结于过去的所得和拥有,不愿意接受失败的事实。否认、逃避、放纵都不是面对失败最佳的状态,反而会让自己始终处在失落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其实,如果失败和成功同样占有50%的概率,我们能满心期待成功,为何不能笑对失败呢?

许晨毕业两年后,带着工作中仅有的一点积蓄,只身来到了年轻人的梦想之地——上海。初来乍到的他,和朋友租住在即将拆除的公寓里,每天为了工作和生活奔波。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却又那么凄凉。

找工作屡屡碰壁,生活马上就要难以为继,家乡的父母还在催他回老家,所有糟糕的事情都碰到了一起。面对在梦想之地的窘境,许晨对自己说:“大不了就回老家,两年之后再来。”第二天,他接到了一家科技公司的面试邀请。

顺利地通过了激烈的考核,许晨开始了在上海的生活。高速的生活节奏和紧张忙碌的工作,让他每天分身乏术。不过,他仍旧凭借出色的技术在第一年的年终考核中留了下来。

转眼到了第三年,许晨第二次被列入中层干部的培养名单。上一次因为下属的失误,造成了软件测试时bug过量,许晨失去了审核的机会。这一年中,许晨都在做技术把关,极力地避免重蹈覆辙。同时,他依旧带着最低的心理预期,对自己说:“大不了再来一年,我随时都能重新开始。”很幸运,许晨通过了最终的评估,顺利升任公司的技术总监。

当许晨在上海工作了十年后,他动了创业的念头。此时,他刚刚结婚不久的妻子怀孕待产。他和当初一起来到上海的朋友商量了一番,便开始注册公司,选办公室,招聘员工。妻子担心地说:“金融危机刚过,创业的风险太大了吧?”许晨说:“没关系,大不了从头再来,我是两手空空来到这,最多两手空空回老家。”

两年后,许晨的科技公司渐渐走入正轨,两个人的日子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这些都得益于他“随时准备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的乐观态度。

【峰回路转——等待谷底反弹的机会】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以经营旅馆为生。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继续学业,而是找到了一份杂志社的工作。随后,他带着成为作家的远大梦想,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几年过去了,他一直在撰写新闻和评论类的文章,在报纸的豆腐块中,尽力压缩着自己的野心。

27岁那年,他出版了一篇评论集《尼采教了什么》,他在书中详细地撰写了尼采的生平,并且对尼采的书籍进行评论。可惜,作品出版后反映平平。他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获得预期的名声。他一下子消沉了下去,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后来,性格乖张的他被杂志社开除,从此开始了彻底的沦落。他四处求职,却屡屡吃闭门羹。身上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工作却还是没有着落。就在他越来越潦倒的时候,人生中的灾难再次降临——他病倒了。

医生说,他的病短期内无法痊愈,需要经过长期的住院观察。这一次,他彻底绝望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病情却不见好转。他每天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胡乱地思考着过往二十几年的人生,无论如何都理不出头绪。有一天,他无所事事,便随手翻开了几本推理小说来打发时间。这一看,从此就沉浸其中。

两年后,他病情痊愈,顺利出院。在收拾行李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他已经读了两千多册的推理小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开始尝试自己写推理小说。不久之后,他就写好了初稿。他将书稿战战兢兢地交给了一位编辑,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所有人对这本书都没有过多的期待,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篇小说竟然大受欢迎。

这篇小说就是范·达因的推理处女作《班森杀人事件》。随后,范·达因创作的《菲洛·万斯探案集》,成为世界推理小说史上的经典巨著。他本人也因为对推理小说的重大影响,被誉为美国推理小说之父。

从范·达因的经历看来,贫穷、失业、患病,似乎都不是坏事。许多时候,当人生跌入谷底时,才能够真正地远离喧嚣,真正地看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走什么样的路。沉静地思考过后,我们才能在重新启程后,不再人云亦云,不再随波逐流,坚定想要的方向,直到达成目标为止。而这段人生的低谷,就变成了一次转折,让人生换上了新的颜色。

乔治·巴顿说过:“成功是你坠落到底时反弹的高度。”陆游也曾写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的能力不再被他人相信,当我们遭遇事业的瓶颈,当我们在一瞬间失去了身边所有的支持……不用害怕,只需要在这难得的沉静中慢慢思考,终于一天,会让我们找到谷底反弹的机会。

1997年,在外“漂泊”十二年的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公司,不计前嫌,开始挽救垂危的苹果。

乔布斯大胆决断,将产品的项目从原来的十五种降低到四种,继而将苹果重新定位为家庭计算机。当时,苹果公司正控告微软侵权,两家公司在这场官司里耗损巨大。乔布斯以公司的前途为首要考量,选择了一条最务实的解决办法:与微软和解,从而换取微软注资苹果的机会。

原本奄奄一息的苹果公司,经过乔布斯的管理后,渐渐有了起色。一年后,苹果公司推出iMac产品,上市后在美国和日本热卖,成为乔布斯回归后最漂亮的一仗。自此,苹果不仅渡过了财政危机,也让原本市值不足20亿的公司上升至520亿。随后,乔布斯推出了iPad和iPhone产品,不仅让消费者眼前一亮,更让苹果品牌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神话。

回想当年,乔布斯曾因经济原因未能念完大学,在工作期间只能住在朋友家的车库,开创苹果初期,他和朋友没日没夜地工作,每个星期工作66个小时。直到公司遭遇经营瓶颈,他本人也被领导层扫地出门。

在人生最困难的一段时期,乔布斯才开始真正地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思虑再三后,他觉得自己还是喜欢计算机,喜欢在一段段程序编码中创造奇迹的感觉。于是,他重新开创NEXT公司,继续在计算机领域寻找机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无论是天才还是伟人,都有人生跌入谷底的时候。同样,每个人都有谷底反弹的机会。重点是,当我们走入困境时,永远不要忘了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每一次的挫折和困境都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我们是不是更要珍惜陷落的机会呢?

【何必纠结过去——有一种态度叫放手】

艾伦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小男孩,他常常为了自己犯的错自怨自艾。他总是想:“如果我考试前多看点书,那该有多好啊!”“如果我从来没有说过伤害艾米的话,那该有多好。”“如果去年夏天我没有生病,就能够跟随姑妈到夏威夷过暑假,那该有多好。”

一次,艾伦在实验室里打碎了一个培养皿,虽然没有造成危险,艾伦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里,闷闷不乐好几天。给艾伦上实验课的老师鲍勃观察到艾伦的反常,于是他在实验室里给艾伦上了一堂“人生教育课”。

鲍勃在桌子上放了一瓶牛奶,艾伦没有猜到他的用意。突然,鲍勃将牛奶倒进了水槽中,然后对艾伦说:“不要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接着,鲍勃将艾伦叫到水槽边,说:“你看,现在牛奶已经漏光了,你即使着急、抱怨,也不能让它回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将它忘掉,然后去想别的事情。”

在未来的人生中,艾伦虽然遇到了许多比鲍勃更优秀的老师,却始终记得他说的话:“如果你能在事先预防,就不要让牛奶打翻;如果牛奶已经翻了,就试着将它忘记。”

“不要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这是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讲的正是不要为了过去无法改变的事而惋惜,更不要沉浸在对过去的悔恨中,反复咀嚼,不停懊恼。

莎士比亚说:“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自己的失去上独自悲伤,他会高兴地去寻找治愈创伤的办法。”对于过去的失误、过去的坎坷,纠缠不如忘记。如果始终停留在过去的阴影中,当下的美好生活也要变成虚妄了。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为了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将错过群星了。”

徐浩哲决定出走时,他已经是一个丈夫和父亲。不过,美满的婚姻并没有让他走出自责的深渊,同时,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也让他觉得更加辛苦。一切痛苦,都来自多年前的那起车祸。

那年徐浩哲二十岁,刚刚拿到驾照的他,开着爸爸的车子飞快地行驶在公路上。初次上路,激动兴奋的心情让他忽视了路面的情况,当两个小女孩从公交车尾部走出来时,他根本没有看到。事情发生后,他在看守所待了两个星期,等他赶到医院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从此以后,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无法面对死者的家属,也无法面对以后的生活。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被内疚和自责折磨着,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

好哥们的妹妹敏之在车祸后给了他极大的关怀,并且愿意陪着他留在外地工作。最后,他们结婚了。可是,车祸的内疚和自责依旧如影随行,他知道,因为对过去的耿耿于怀,他忽视了眼前的幸福,对妻子和孩子的关怀也不够。但是他没有办法控制,就像他无法控制因为抑郁而不断飙升的体重一样。

当经营的培训公司倒闭后,徐哲浩决定开始他的全国行。他想出去走走,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落脚之处。本来担心妻子会觉得他的想法太疯狂,没想到敏之非常支持他的决定,并且主动帮助他准备路上需要的设备和食物。

他没有做出行计划,只拿着一张全国地图,开着车就出门了。在远离高速的乡村小路上,他遇到过断水的难题,也遭遇到风沙弥漫的天气。长路漫漫之中,他有时候甚至希望迎头过来的车辆将他撞死,让他能够彻底地解脱。

三年中,徐哲浩只有过年的时候回过家,其他时间都在路上。他像一个浪子一般将自己放逐在广袤的大地上,感受孤独、无助和内心中翻腾的故事。他甚至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吧,走到老,走到死。

突然有一天,他想起了家中的刚满五岁的儿子。也许他会在旅途中因为饥饿或者疾病而死掉,彻底从那个遥远的噩梦中解脱出来。可是那时候,敏之会因为失去丈夫而受到伤害,儿子会因为失去父亲受到伤害,所有的家人都会因此而生活痛苦。为了不再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徐哲浩决定回家。他要健康乐观地活下去,为了自己的亲人,更为了那些死去的人。

徐浩哲用长达三年的孤独行走,摆脱了折磨他十几年的梦魇,最后终于忘掉过去,勇往直前地开始了新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路都不会是坦途,我们有时会遇上顺境,有时也会遇上逆境。即使是拥有大智慧的人,也会遇到不好解决的难题。我们要勇敢接受逆境的考验,学会积极地面对挫折,将阻碍和逆境都当成一种生命的过程。苦辣酸甜都有了,生命才真正开始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