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文化之路:新传播视阈下的企业文化传播和企业形象构建
- 曹月娟 胡勇武
- 3572字
- 2021-04-05 06:52:45
第四节 企业在未来经济中的架构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崛起将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更多挑战。经济文明决定了经济模式,经济模式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市场空间,市场空间又决定了企业的模式与经营标准,经济文明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提升的。因此企业经营模式和标准也是不断提升的,经济文明、经济环境、经济模式、经济动态空间及资源配置机制下所有的经济环节组成了一条庞大的经济时间轴。从这条轴线上可以看出,在过去经济整体环境里所产生的传统模式下,企业还停留在以盈利为核心目的,企业通过提高商业竞争力的方式来获取市场的经济回报,大部分企业在开发、生产、销售等领域,均以同类企业为竞争对手的前提下,对目标市场展开的商业行为,是企业对企业的竞争。这种模式的特征表现为:
(1)把竞争的对手设定为同行业。
(2)把市场理解为渠道。
(3)把使用者定义为消费者。
(4)把利益寄托于商品中。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把生存的根本完全投向了利益结构体,而且利益的结构又主要表现为占领渠道和提升商品利润空间。因此传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放到渠道的占有率上和商品的利润空间上。换句话说要在这种模式下发展,只要做好推广和商品差价空间就可以了,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都只是围绕这两个目标。因此传统模式下就出现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种现象。
而随着国际市场地融入,新兴行业的快速兴起,尤其是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科技产业等创新产业的突破,及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真正的市场经济被快速激活,中国的市场经济被动地被拉上了国际市场经济的竞争舞台之中,传统模式无法快速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经济模式发生了快速的转变。虽说过去传统经济模式存在一定的需求空间,但并不代表社会已经认可了这种经济模式。人类诉求的本源并不是如此,人类对经济文明的诉求是不断提升的。使用者的本源诉求在于有效地获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诉求,对生活有着丰富的文化诉求空间。在新兴市场经济形成后,大家就快速接受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市场经济一经产生,便成为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载体。迄今为止,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纷纷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这种经济体制的趋同,一方面表明市场经济具有极强的吸纳能力和兼容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经济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传统经济模式也开始转向到真正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资源配置本源诉求之上的,计划和市场成了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及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也呈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特点,这种模式的特征表现为:
(1)企业把自身发展设定为发展目标,企业的竞争变成了企业自身价值供应力的提升。
(2)把市场的理解转向了是一种具有调控机制的资源配置体,也就是市场的本身。
(3)把使用者定义为用户。
(4)把利益的主体放在了企业产品的性价比和用户需求度上。
这种模式的转变给传统型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困难。因为企业回归到企业的本身、消费者回归到使用者的本身、市场回归到资源配置中、产品回归到体验和需求度上后,企业在没有作好各项转型准备的前提下,是很难发展和生存的。因此,当前市场经济中也呈现出主要竞争力在企业的系统运作能力和企业各方面专业度的竞争中。同时在世界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市场经济的模式也出现了多样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大同时代的到来,人类对文化的诉求标准是建立在国际环境大背景下的。通过对国际国内各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对比后可以看出,国际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大环境,而国内市场经济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特有的分配方式,也是未来国际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快速满足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发展要求和满足未来国际市场经济大环境的经济诉求,是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要共同面对和考虑的问题。
由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的丰富实践,使得经济模式在多样化的基础上日益走向互相整合。各国家各地区已经处在世界经济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经济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些模式间又具备共性及多样性。
以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新兴市场经济从过去的市场渠道已逐步走向真正的市场化。通过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供需分配,以使得经济行为达到最良性和最适度的状态,不再是以习俗、习惯来配置资源,因此真正的市场化后,也使得消费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完全已转入到市场的自由分配当中。在经济运行中社会各种资源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市场,由市场供求形成价值,进而引导资源在各个部门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总结起来就是资源配置的市场自由度提高了,那么一方面也表现出市场的空间在扩大,这个扩大的空间主要是挤进了各领域的细分空间;另一方面则表现出整个市场空间通过细分空间的加入,而使得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呈现出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诉求特点。
从经济行为对主体的角度看,在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双重诉求标准下,各经济主体对权、责、利的界定更为分明。经济行为主体如家庭、企业和政府的经济行为,均受市场竞争法则制约和相关法律保障,赋予相应的权、责、利,成为具有明确收益与风险意识的不同利益主体。由于经济行为主体的权责利之间的界定标准提升了,那么作为自由性市场竞争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对企业权、责、利的要求变高是首当其冲的,因为企业是经济活动供给方的主要参与者。总结起来就是企业在经济行为中权、责、利的标准度提高了,那么一方面也表现出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优化空间提高了,也就意味着竞争力提升的空间变大了;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经济活动参与过程中的经济行为责任变大了,参与的配制结构变大了,同时对企业发展的投资领域也变大了,而这种投资也表现出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诉求特点。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是市场竞争,而不是过去的同行业的竞争、利润空间的竞争,竞争的配制面也从过去单一或少数面的竞争转移到多层面多领域的竞争,市场竞争的理念上也开始强调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在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下和法律制度等外部环境下,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如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德国的反对限制竞争法、日本的禁止垄断法等。通过各市场利益主体的活动再纳入到法律的框架内,产生有序性和有一定调控下的市场竞争。从这一角度也可以看出,在新兴市场经济作用下,企业在各领域的标准和要求都在不断地提高。
从市场环境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是在一定的宏观调控下相对自由的市场环境里,由于市场经济是相对自由和相对活跃的经济模式,是在一定的宏观调控基础下的自由性经济模式,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期,国家的经济职能主要是保护经济发展的秩序,不直接干预经济运行。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便成为经常的、稳定的体制要求,政府能够运用经济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控。其目的,一方面是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保证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弥补和纠正市场的缺陷。那么换言之,企业的发展对整体经济环境的把控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说明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信息面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也在提升,企业涉及的诉求领域也在变大。
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市场经济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特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它使各国经济本着互惠互利、扬长避短的原则进入国际大循环。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不仅表现在国际进出口贸易、资金流动、技术转让和无形贸易的发展等方面,还表现为对协调国际利益的各种规则与惯例的普遍认同和参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际眼光已经在各阶层各领域广泛性的开始延伸,国际化的诉求标准在逐步加强,这也是文化的广泛性所呈现出的发展特点,这也说明了,企业对文化的广泛性理解所产生的认知空间和认知差异也越来越大。
上一小节中所述的日本丰田汽车“召回门”,反映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恶性竞争,是企业对企业本源意识的逐渐偏离造成的后果,事实上这一企业本源意识就是企业的企业文化。未来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企业的任何架构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核心驱动作用。成功的企业不是表现在一段时期内取得多大盈利。如果不能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就谈不上企业远景,而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谨记企业的本源诉求和战略目标,建立、培养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强大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广大员工所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理念、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绝非标语或口号,它有一个实践和认同的过程。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文化。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内具有一定凝聚力,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和传播作用。未来全球化经济竞争中能成功的企业,将是善于采用新传播理论下的企业文化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