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没有阻碍,才“活”得过瘾
- 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生活
- 赵彤彤
- 8968字
- 2017-08-04 11:08:33
坏习惯,正在吞噬着我们的大好时光,改掉它,就等于清除了障碍,我们才能活得精彩!
1.拖拖拉拉
如果你做事时总是拖拖拉拉,那么你可能是“拖延症”发作,“拖延症”让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让你为生活疲于奔命。
“拖延症”有一大特点,吃、喝、玩、乐的时候一点不拖拉,学习、工作、劳动的时候绝对拖拖拉拉到最后一刻:工作要拖到下班才做,房间要拖到无处下脚才开始整理,什么事情都要到迫在眉睫的节骨眼儿才开始做,当做完后种种问题频发时,你或许才会开始后悔如此恶习不改,将会令你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之中陷入恶性循环。
一首警示世人的《明日歌》表明,“惜时”二字极为重要——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能够做到珍惜光阴、活在当下的人,几乎都功成名就,而无法做到者,只能“老大徒伤悲”了。“闻鸡起舞”“凿壁偷光”“悬梁刺股”,中国的祖辈们为现代人做出了表率。现代人也许做不到像他们一般废寝忘食,但至少应该向他们看齐,尽量收敛懒散之心。倘若仅仅是这一点都做不到,何以谈国学、孔孟之道?也更别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挂在嘴边了。
《你能赢》中曾有这样一段话:当我成为一个大男孩时,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而当他成为一个大男孩后,他又说,等我读完大学后,我会做这做那,我会很快乐;当他读完大学时,他又说,当我找到第一份工作时我会做这做那,并会得到快乐;当他找到第一份工作后,他又说,当我结婚时我会做这做那,然后就会得到快乐;当他结婚时,他又说,当孩子们从学校毕业时,我会做这做那,并得到快乐;当孩子们从学校毕业时,他又说,当我退休时,我会做这做那,并得到快乐。当他退休时,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生活已经从他的眼前走过去了。书中的虚构和浮夸都来源于生活,或许只是夸大了。不过,为什么一定要“当……之后,我要……”呢?很多事没必要拖到以后,你现在就可以做!
还有很多人会说:等以后,等时机成熟,等有条件了……这些想法都是达成目标的阻力,都是谬误。梦想不能等,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生命短暂,等不得。当生活中的人不懂得惜时,他们就会成为书中的那个男孩。
从古到今,如那个男孩一样的人不计其数。在岁月的流逝中,他们默默无闻地成了成功人士向上攀登的基石,从来没有想过翻身。如今,大部分人就是这样,他们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他们习惯了让自己的拖拉思想支配自己,他们宁愿做一个傀儡。一位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女孩在找工作时产生了困惑,当她到人才市场扫视了一圈后,发现自己与招聘单位的要求相差很远,很多单位都要求有计算机二级证,英语也要达到四级的水平。一霎时,这位女孩感到了生存的压力。
为了改变现状,为将来谋出路,这位女孩很快给相关部门打电话咨询自学的情况,并在书店买了很多书籍,同时制订了详细的自学计划——周一、周三、周五学习英语,周二、周四、周六学习电脑,周末到成人教育学院旁听。这一切计划完毕后,这位女孩开始幻想未来的一片坦途。
梦想是美好的,但它需要实践才能成真,否则只是一个七彩的肥皂泡。几个月过去了,此前知道这位女孩自学的一位朋友来看她时,发现她的书籍整齐地摆在书架上,上面落了一层灰尘。书没有看过,就连英语磁带也原封不动地放在一边。朋友在仔细地询问过后了解到,这位女孩每天都和自己说“明天开始学习,明天一定开始学习”,但一到“明天”,她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琐事,致使她根本找不出时间来学习。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女孩亲手勾勒的梦想蓝图又被她亲手撕碎了。很多人都听过《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之初,性本惰”。惰性是人类的天敌,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需要与之做斗争。时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明天再弄吧”。明天有明天的事情,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可多少人做到了“今日事今日毕”?即便今天的事情可以用明天的时间完成,长久下去,催生出的心态即是永远都有明天,明天永远会为今天负责,会把今天该做的事完美地收尾。一句流行话说:“早上上班,睡昨天的觉,花明天的钱。”这已经不单单是拖拖拉拉了。
本该完成的不马上完成,拖泥带水,会留下尾巴;该做到位的不到位,蜻蜓点水,会留下死角;该细致的不细致,粗枝大叶,会留下后患;该准确的不准确,似是而非,则会留下疑问。凡此种种,是对时间的不负责,也是对生命的轻视。
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行动起来”而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它的维度,用速度和效率让时间加倍!这样简单的道理需要耗费几十亿个脑细胞才能明白吗?
马上行动起来,战胜“拖延症”,你定能体会到按时完成任务的巨大喜悦,当大家都在时光中漫步时,你的生命却会大放异彩!
2.坏习惯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工作上、生活上……有人做过一项科学实验,表明一个正常人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早上起床后,小A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嘟囔道:“又得上班了,真烦人!”说着,洗脸刷牙。这时,门铃响了,房东例行公事般来找没交租的房客收租,他已经连续好几天来催缴房租了。小A还没有发工资,好不容易打发走了房东后,连饭都没吃就跑下楼,朝着站牌跑去。一路上,他都在想要怎样解决房租的问题。到了公司后,老板把小A叫到办公室,询问他合作的客户为什么走了。小A习惯性地回答说:“他没交房租……”小A的故事让人发笑,但也很好地说明了习惯的威力。
优秀是一种习惯,恶劣也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助人走向成功,更关键的还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省时间。相反,坏习惯燃烧了大量时间,留下的却只是一团脏兮兮的灰烬。范德比尔特(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航运、铁路、金融巨头,美国史上第三大富豪)生前是一个很守时的人,他觉得蔑视时间是一种难以宽恕的罪过。一次,有一个小伙子有求于他,希望他能为自己介绍一个职位。范德比尔特答应后,与小伙子约定某天上午10点钟在办公室见面,为其联系一个铁路方面的职位。
可是,在约定的那天,小伙子却并未在范德比尔特的办公室看到他,因为他迟到了20分钟。几天之后,当小伙子再次找到范德比尔特,希望他为自己再次介绍工作的时候,范德比尔特问他那天迟到的原因。小伙子说:“范德比尔特先生,那天我是在10点20分来的!”
范德比尔特一本正经地说:“但是约定的时间是10点钟啊!”小伙子虽羞涩却不以为然地说:“迟到20分钟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范德比尔特绷紧了脸,严肃地说:“谁说没有关系?你要知道,能否准时赴约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就这件事而言,由于你不守时,所以你已经失掉了你所向往的职位,因为就在那天,铁路部门已经接纳了另一个人。同时我要告诉你,你没有权利看轻20分钟的时间,以为我白等你20分钟是不要紧的。告诉你吧,在那20分钟时间里,我正要应付两个重要的约会呢!”在这个小伙子眼中,区区20分钟算不上什么,甚至他会认为时间是无限的,并且认为别人的时间也是可以被自己挥霍的。殊不知,这种想法和坏习惯让其错过的不只是一次机会,他很可能因此错过美好的人生。
坏习惯是成功的杀手之一,它时常如小偷一般悄悄地溜到你身边,在你不知不觉中窃走一寸寸珍贵的光阴。
看电视是中国老百姓几十年来的老习惯,有人喜欢看,回到家就要立刻打开电视;也有人根本不看,只是习惯性地打开电视,之后就去做其他事了;更有甚者,睡觉前要一直开着电视,否则睡不着。在20世纪,电视给我们单调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你看电视的时间占据了你回家后的所有时间,那么只能说这是一个不良习惯了。
看电视,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尤其是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过量的信息充斥着世界,我们要不停地接受电视强力灌输的内容。电视节目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还有N多台可以选择,几乎24小时不间断地吸引你沉浸其中。毫无疑问,电视会让你变得越来越没有时间,它就像窃贼一样一点点地霸占了你所有的时间。有一个人,他很爱看电视,为了控制自己,特意在节目插播广告的时候关掉声音,广告结束后又打开声音。然后,他努力把这个时间从15秒变成30秒。渐渐地,他尝试选择想看的节目,其他时间关掉电视做其他事情。就这样,他的意志力不断提升,两个月后他不再被电视所左右。他在每星期都提前勾选想看的电视节目,有选择性地看电视。坏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就要怎样去改变。要改变自己,首先要制订计划,从小的改变开始,循序渐进。不仅仅是看电视,你需要经常站到高处俯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嗜好,即古人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
心态作为一种隐性习惯,不容易更改,却极易养成。不良的心态可演变成不良的习惯,想改掉它就像让吸毒者戒毒一样困难。何苦要像瘾君子那样难受呢?不如趁早远离不良心态,摒除坏习惯。不良的心态带来的不只是职场上无法超越自我的悲观后果,更会缩短你的寿命,让你把更多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想要有效地利用时间,就务必借助自制力去改掉坏习惯。你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越强,坏习惯停留在你身上的时间便越短,你掌控时间的能力也才会越强,你就越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3.别人说的对吗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当你打定主意做一件自认为明智至极的事情时,同事、朋友甚至亲人会跳出来长篇大论一番,推翻你原本的意见,像老中医一样给你“号脉”,然后把他们的点子免费赠予你。而你,怀着“他们是不会害我的”的想法,开始亦步亦趋地依照他们赠予的点子行事,最后竟然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不但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还因此浪费了大量时间。如果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在你身上,希望你能够警惕——前面就是深渊了。一天,一对父子赶着一头驴去集市。途中,父亲骑在驴背上,儿子跟在后面走。父子俩心情极好,谈论着到集市上要买些什么东西。这时,路人开始指指点点了。有人说:“你这个人真是狠心,自己长得这么强壮,却还骑着驴,让可怜的孩子在后面走。”
父亲听罢,觉得很有道理,他不好意思地赶忙从驴背上下来,让儿子骑了上去。可是,刚走不远,又有路人指指点点了:“这个孩子真不懂事、不孝顺,自己骑着驴悠然自得,而父亲却在后面跟着。”
孩子听罢,脸一下子红了,他马上从驴背上下来跟在父亲身后。经过了路人的两次议论后,父子俩最后决定谁也不骑驴——赶着驴走。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做也遭人非议。路人说:“这两个人真是够愚蠢的,他们走路,而那头驴却没有东西可驮,太浪费了!”
路人说的话让父子俩茅塞顿开,对啊,不能光是让驴空走不驮人呀。想到这儿,父子俩决定一同骑在驴身上。然而,他们还未在驴背上坐稳当,另一个经过此处的路人惊诧地说:“太残忍了!两个人骑在那可怜的驴身上,这头驴实在是太遭殃了。”听了路人的话,父子俩傻了眼,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原本到集市的路程只需要一天,可是这对父子却整整用了两天时间。那些一路上议论这对父子的路人到了集市后,快要回返时才看到那对父子。他们惊讶地发现,这对父子是抬着驴到集市来的。故事很有趣,但看完后别只是抿嘴一笑。谁也不能否认在生活中曾充当过那对父子,对于别人的意见“唯命是从”,结果自己不但未达到目标,反而耗费了几倍的时间。如果你有过在别人的意见中最终迷失自我的时候,从这一刻开始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别人说的不一定全对,借鉴是可以的,照搬是不可取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既然要听从别人的意见,何不选择那种中听又积极向上的呢?假如别人给你出主意,一定会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听阳光的意见绝对不会错。有一年科举考试,一位书生信心十足地前往京城赶考,最后下榻于一家客栈。在考试前的一天晚上,这位书生一连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他梦见自己戴着斗笠还打了一把伞;第三个梦,他梦见自己和小姨子背对背地睡在床上。醒来后,他对自己的梦耿耿于怀,于是一大早便离开下榻的客栈,到外面去找圆梦的术士。
找到术士后,书生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做的三个梦讲给了术士。术士听完书生的梦后,沉思了一会儿后便告诉书生尽快收拾行囊回乡,以免浪费时间。他告诉书生,从梦的角度看,他这次一定名落孙山。
书生疑惑不解,希望术士把梦的含义告诉他。术士说:“你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这不是说明白费劲吗?你梦见自己戴着斗笠还打了一把伞,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你梦见自己和小姨子背对背地睡在一张床上,这哪里还会有戏呢?”
听了术士的一番解析,书生认为很有道理,同时也极为失落。他想,自己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考取功名,怎奈天不遂人意。垂头丧气的书生离开术士便回到了客栈。很快,他开始打点行囊准备回乡。
客栈老板见书生收拾包裹,不解地问:“科举考试还没有开始,你怎么收拾行囊了?是不是不舒服?”书生低头想了想,便把找术士解梦的事情告诉了客栈老板。客栈老板听完,不禁哈哈大笑,他说:“这次你必中!”书生诧异地看着客栈老板,询问缘由。客栈老板说:“你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这不是‘高种(中)’吗?你梦见自己戴着斗笠还打伞,这不是‘冠(官)上加冠(官),有备无患’吗?你梦见和小姨子背对背地睡在床上,这不是说你‘翻身的时候到了’吗?你一定要去参加考试,必中无疑!”
在客栈老板的再三劝解下,书生寻回了信心,待考试之日,胸有成竹地出发了。结果,他果然应了客栈老板的话,中了探花。很多情况下,当我们畏首畏尾的时候,一定会出岔子,就像“墨菲定律”一样,担心什么就可能会发生什么。相信自己的选择,那么,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果像书生那样,听完术士的悲观之论便一棒子把自己打死了,哪里还会有什么“翻身的时候”呢?
人一定要学会并坚持独立思考,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想法里。如果你一直过分在意别人的想法,瞻前顾后,还有什么时间干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的想做事就够忙一辈子了,怎么还能浪费时间去想东想西?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类例子不胜枚举,留心观察,也许你就是那个书生。因此,在相信自己之余,要多听听鼓舞自己的话,少听信打击士气的言论,如若不然,时光飞逝,你的未来就只能是梦。
4.你太顽固了
顽固这一词汇,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落脚点便是“领导”身上,因为领导受到的关注度显然比下属多,所以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曝光率都是最高的。人们形容一个人“顽固不化”,是指某个人坚持自己的错误,不肯悔改,也有“太犟”的意思。引申来说,还有固执己见、不听他人劝解等义。总之,这一词汇本身和衍生义都不是人们爱听的。
领导因为位高权重,掌握着所有下属的“生死”,所以,长期持有权力的他们逐渐变得超级自信起来,认为自己的任何决定都是极为明智的,是不容反对的。由此,“顽固”成了他们性格中必然的特质之一。当然,人人都会顽固,别人不说出来,不是你没有,而是因为你不是“名人”。
某人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同事W先生,他把“我永远不会错”当作座右铭,视为真理。他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周围人的眼中,W先生似乎仅仅为了自信而活,他生命中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一旦发生的某件事情证明他此前说的某句话是正确的,他就会不住地提醒身边的同事,这句话他早就说过了。更离谱的是,如果发生的事情同他的预料产生了偏转,他就会顾左右而言他,极力地否认。
如果不是经常性的,他的同事和下属们也不会对他有诸多微词,可是几乎每件事情的背后都有他的“预测”。即便绝顶聪明的他可以把95%的事情都做对,可那区区5%的失误却是致命的。而且他也不愿和下属好好沟通,当时间的推移让W先生的顽固性暴露得更加明显后,周围的同事和他的下属就不再信服他了,而W先生也为自己的顽固付出了代价,悻悻地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W先生的顽固与日常生活中的你是否相似?如果你是一位主管,对于自己所坚持的事情是否会因为同事的好言相劝而改变呢?W先生的顽固不仅让他失去了工作,而且在进入下一个工作岗位之前,并在职场上有所提升之前,他的时间都等于做了“无用功”。可W先生损失的仅仅是时间吗?
也许,从正确到错误只要简单地迈出一步即可,但从错误迈向正确,这之间相隔可谓十万八千里。加之你在意识到错误后,因为自己的顽固而暂时不愿意更正,这期间耗费的时间便会成倍增长,到头来,损兵折将的代价只能你自己承担。三国后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可谓是忠心耿耿,当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每天他早起晚睡,军中事务无论大小他一概插手,生怕出现纰漏,甚至文书中的小小错误他都会亲自更正,士兵被处罚20军棍的小案子他也要细细复查。
为了统一天下,诸葛亮率领蜀军七出祁山,将军队驻扎在五丈原,与老对手司马懿形成掎角之势。期间,诸葛亮屡次派兵讨敌骂阵,可是司马懿却按兵不动,稳如泰山一般。为了能与司马懿一决雌雄,诸葛亮派使者给他送去了一套女人的衣服,希望能以此激怒他。岂料,司马懿不但不中诸葛亮的圈套,反而收下了那套女人的衣服。
吃饭的时候,司马懿向使者询问诸葛亮的情况。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凡是处罚20军棍以上的事情,都亲自处理。但是,每天吃饭,连半碗都吃不下。”司马懿回头对手下将领说:“诸葛亮如此操劳,却吃这么少,还能坚持多久?”
使者回到营中后,把在司马懿营中的事情说了一遍。其话中,亦有规劝诸葛亮切勿再如此劳累之意。诸葛亮焉能不知,他流着眼泪说:“我深受先帝白帝城托孤之重,一旦放手那些事情,唯恐他人不如我这样尽心啊!”
不久之后,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病死营中,蜀军也自五丈原撤兵。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有限,即使是机器,也需要停转、维修。诸葛亮为蜀国操劳之心日月可昭,但整个蜀国中当真如他所说,没有能如他一样尽心的人吗?其实不然,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有些听不进人言。设想一下,诸葛亮若能抽出部分精力培养下属,并听从人劝,把诸多琐碎之事交付于他人手中,蜀国的命运也许会改变,诸葛亮本人也就不用落到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田地了。
现在想一想,当别人给你提出某个积极正面的建议的时候,你秉持着什么样的心态?如果你认为他多管闲事,或者把他的话当作耳旁风,那么,做某件事情耗时费力的人一定是你。
曾有人这样形容自己:“我做事情一向雷厉风行。”其实,即便认为自己雷厉风行,也不要用“一向”来形容自己。用惯了这个词汇,无须雷厉风行的事情你也会按照这个标准来做,“帮倒忙、费力不讨好”之类的结果就是“一向”引起的。同时,“一向”暴露了你是顽固的,除非你这样形容自己:“我一向守时,能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很好。”
5.有话就“直”说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帮人代写书信等,一个卖驴人找到他,希望他帮忙写一个“广告”,以便把驴卖出去。这位书生也许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才气,也许是其他别的原因,总之,写完三页纸后,竟然只字未提“驴”。
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如同在费时费力地做无用功。浪费一天的时间写出三纸废话,一生得浪费多少时间?书生不仅浪费了他自己的时间,也是在浪费卖驴人的时间。同样的时间,为什么不做些更有用的事情?!
在人际交往中,一方请托另一方时词不达意;在工作中,上级给下级传达的任务不甚明了;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不能一语中的,总是讲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这类交流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时间被大量浪费了,而且不仅耽误了时间,事情却还一点儿进展都没有。
喜欢看电视的人也许都有这种感受,电视在播出某一则广告的时候,人们从头看到尾却根本不知道宣传的是什么产品,广告制作者反而视其为“有深度、有水平的作品”,而一些叫卖式的直白广告,却会被同行所不齿。广告的目的是对产品进行宣传,让人们知道一种产品的名称、功效。推销员在推销的过程中,主要是把产品的相关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最简练的语言传递给消费者,这样才不会浪费彼此的时间。说白了,有话就直说,别有太多铺垫。有的时候,过多的铺垫会成为双方沟通的障碍,一旦沟通出现问题,时间就会溜之大吉了。小丽被市里评为“少年标兵”后,全家人喜气洋洋。小丽想,市里举行颁奖大会,场面一定很宏大,于是她想穿得漂亮一些。为此,小丽的妈妈特地给她买了一条新裤子,让她在颁奖大会上穿。
裤子买回来后,小丽忙不迭地试穿起来,她很感谢妈妈为她做的一切。裤子的样式和颜色都是小丽中意的,可美中不足的是,裤子长了两寸。第二天就是颁奖大会了,小丽可不想穿看不合体的裤子去参加,于是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全家人。
小丽的妈妈平时睡觉很晚,临睡前忽然想起小丽的裤子还没有裁剪,于是把裤子剪短两寸后放回原处。半夜,外面狂风四起,一会儿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姐姐被惊醒了,她起床后跑到阳台收衣服。这时,她想起了白天小丽说裤子长两寸的事情。随后,姐姐把小丽的裤子剪短了两寸后放回原处。
小丽的奶奶有早起的习惯,她猛然间想起孙女裤子长的事情,就悄悄地把小丽的裤子剪短了两寸,然后放回原处。
小丽起床后,满心欢喜地把裤子穿上,却发现裤子一下子短了很多。经过询问,才知道一晚上的时间发生了“那么多事情”。沟通是这个故事表达的一个重点,我们可以想象出小丽无法穿着新买的裤子去参加颁奖大会的场景。或者,她若坚持要穿新裤子的话,妈妈就只能迅速地跑到街上再买一条,而后再剪短两寸了。如果这样的话,就会以时间和金钱作为代价——小丽的妈妈最初为何不直说女儿的裤子由她全权负责呢?
不用怀疑,“剪短的裤子”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比如,公司的报表需要马上送到会议室,小张觉得勤快的小李在不用吩咐的情况下就会送去,而小李觉得小王专管打印工作,这种文件送抵的工作根本不用安排。小王呢?也许他认为公司会议与一个打印员关系不大,定会有专门人去送。结果可想而知,当公司领导已经开始开会时才发现,文件竟然尚未送到,接着再派人去催,这无疑会白白浪费时间。说不定,公司的领导会因为这一件小事而影响了心情,导致情绪变坏。
这或许可以称之为“蝴蝶效应”——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主帅;伤了一位主帅,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可见,不能把任务明晰,不能把语意明晰,不能把责任明晰,不能把……结果必然是花费双倍甚至几倍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而最终的结果仍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有话就直说,不必转弯抹角,这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而且能达到的效果也可能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