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碰撞:“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青春对话
- 刘冰
- 656字
- 2021-03-24 02:43:52
分享三句话,共勉“网导”人
(2013年11月14日)
本周前三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北京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边听报告边思考,有几点启发分享如下,借与每位兢兢业业、各显神通的“网导”(主动运用网络开展辅导员工作)们共勉:
第一句话:媒体思维,教育情怀。
全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万变不离媒体宗。辅导员运用网络,也当首先树立媒体思维,善于创设话题、吸引关注、传播能量,而不能简单地把日常的通知安排搬到网上。当然,“传媒外衣”之下应是一颗纯粹的教育之心,不能刻意“卖萌”、盲目“跟风”、一味“给跪”,而应让富有真情实感的思想和设计“落网”。
第二句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网络就是一种环境,就是一种生活,有其特定的语言、话题。辅导员运用社交网站发通知、写日志、传状态,不带几句“高大上”、“土豪”显得out,但说多了,又让人感到不符合教师的身份。这时就应像文学创作一样,给同学们生活中时尚流行的语言注入具有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气质,使形式和内涵实现统一。这样的“网导”才能得到同学们长久的信任和追随。
第三句话:心心相印,返璞归真。
我们的同学们已进入“网络化生存”时代,每日必网、时时有网、无网不欢已是常态。但仍应清醒地认识到,辅导员的根本职责是育人,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长导师,只见网上声浪滚滚、不见平日促膝言欢是不可取的。人终归要活在面对面、心贴心的现实关系中,网络本身也存在知识碎片化、需求感官化、审美娱乐化的特点,因此辅导员既应亮在网上、更应扑在网下,夙夜在教,正本清源,把可爱的学生们关爱好、激励好、培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