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岁宝宝喂养全图解
- 朱前勇
- 718字
- 2024-12-21 16:38:29
人工喂养
新生儿的人工喂养,一种是因为妈妈还没有开奶,一种是因为妈妈无法哺乳而直接喝配方奶粉。在人工喂养新生儿的时候,首要的是选择好奶粉以及喂奶工具。对于新生儿来说,要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粉,如果在喂奶过程中宝宝不适应,则要中断喂养,另选其他奶粉。
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
母亲患以下几种常见疾病时,不宜或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如不加以注意,会给婴儿带来不良后果。
乳房疾病。患有严重的乳头皲裂、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等,应暂时停止哺乳。
感染性疾病。患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产褥感染病情较重者,或必须服用对孩子有影响的药物者,以及在梅毒、结核病活动期,也不宜哺乳。
心脏病。Ⅲ~Ⅳ级患者或孕前有心衰病史者不可哺乳。此类患者哺乳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可危及生命。心功能Ⅰ、Ⅱ级伴有心功能紊乱的患者,必须在纠正心功能紊乱后才能进行母乳喂养。
病毒感染。目前常见的肝炎分为甲肝和乙肝。甲肝是一种较多见的传染病,此类患者在急性期应暂停母乳喂养。可每日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的持续分泌,待康复后开始哺乳。乙型肝炎单纯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不必禁止母乳喂养,大三阳者因传染力强,不应母乳喂养。如确诊已受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原则上也不宜母乳喂养。
肺结核。对于患有活动性(传染期)肺结核的产妇娩出的婴儿,应当立即接种卡介苗,并与乳母隔离6~8周,不能母乳喂养。这样既可以减少产妇的体力消耗,又能避免传染婴儿。
癫痫病。由于抗癫痫药对婴儿危害较大,故多主张禁止母乳喂养,但小发作或用药量少的,也可母乳喂养。
为什么有的宝宝不能喝奶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牛奶或奶粉是母乳的最佳替代品。然而有的宝宝却不能喝母乳或牛奶,喝了以后,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应的症状。
这样的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这种情况被称为乳糖不耐受症,有乳糖不耐受症的宝宝不能喂母乳或牛奶,只能喂其他代乳品。
孩子拒绝吃奶的原因
★ 吃多了。
★ 原来的奶嘴和奶瓶已经不再适合,需要更换新的。
★ 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 刚刚接种过百白破疫苗。
★ 厌倦了一种奶粉的口味。
★ 辅食调价不当,消化不良。
★ 妈妈情绪不良,传染给宝宝。
能用豆浆代替牛奶吗
豆浆是一种高蛋白食品,含有较多的必需脂肪酸,所含B族维生素和铁均高于牛奶。而且,豆浆中含有大豆的许多营养成分,但是所含的纤维素和植酸很少,这一点牛奶又比大豆好。
所以,如果宝宝有乳糖不耐受症,可以用豆浆代替牛奶来喂。
不过豆浆的含钙量比牛奶少,所含的维生素D也很少。用豆浆喂的孩子,需要另外补充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
但是,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如果宝宝可以喝牛奶,就不要用豆浆来替牛奶。从营养成分来说,两者之间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含量都不相同。从母乳的接近程度来说,牛奶的成分最接近母乳,也是除母乳外最适合婴儿食用的食品。此外,豆浆也不能摄入过量,因为任何高营养的食物摄入过量都对身体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豆浆不能代替牛奶
豆浆也可以代替牛奶,但是,需要额外给宝宝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哺乳期妇女应注意补铁
我国成年妇女每日需要铁15毫克,孕期及哺乳期需18毫克。
一般膳食每日可以供给15毫克左右的铁,但人体只能吸收其中的1/10,其余来自对破坏后红细胞中铁的再利用。妊娠由于扩充血容量及胎儿需要,约半数孕妇患缺铁性贫血,分娩时又因失血丢失约200毫克的铁,哺乳时从乳汁中又要失去一些,所以产后充分补铁是很重要的。
补铁食物
哺乳期妇女应多吃的补铁食物:动物的肝(肾)脏及血制品、鸡胗、黑木耳、大枣、牡蛎、海藻、豆类、干果、桃、瘦肉、芝麻、红糖、蛋黄、谷物、荠菜叶、芦笋、菠菜、燕麦、蜂蜜等。
食用含铁多的食物时,最好不要同时服用含草酸或鞣酸高的菠菜、苋菜、鲜笋或浓茶,以免结合成不溶解的盐类,妨碍吸收。
哺乳期妇女应注意补钙
在我国,正常人平均每日需补充钙600毫克;孕期则大大增加,每天需1500~2500毫克;哺乳期更多,每天需2000毫克。调查表明,我国孕妇在妊娠晚期几乎全部缺钙。
100毫升的乳汁中含钙34毫克,如果每日泌乳1000~1500毫升,就要失去500毫克左右的钙。缺钙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轻者肌肉无力、腰酸背痛、牙齿松动,重者会出现骨质软化变形。
食物是钙的主要来源,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钙,乳类、豆类及豆制品含钙较多,虾皮、海带、发菜、紫菜以及木耳、口蘑、银耳、瓜子、核桃、葡萄干、花生米等,含钙也比较丰富,鸡、鱼、肉类含钙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含钙多的食物不能与含草酸多的蔬菜同时煮食,否则钙质会被结合成草酸钙,不能被人体吸收。菠菜、韭菜、苋菜、蒜苗、冬笋等含草酸多,因此这些食物都不能与含钙多的食物一起烹饪。
哺乳期妇女应注意补碘
哺乳妇女的碘对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十分重要。乳腺具有浓集碘的能力,可以保证婴幼儿摄取到足量的碘,这体现了母亲对婴儿的保护功能,这也是提倡母乳喂养的根据之一。碘的作用是能量代谢,促进胎婴儿等机体增长、体重增加、肌肉增长和性发育,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和细胞的髓鞘化。
如果哺乳期供碘不足,初期由于乳腺浓集碘而优先保证了婴儿的碘供应,而后乳母自身就会缺碘。随着缺碘时间延长,乳汁中碘含量越来越少,最终造成婴幼儿碘缺乏,从而影响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以及全身的生长发育。
哺乳期妇女更应该注重矿物质的摄入
哺乳期的妇女可以多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虾、紫菜、发菜、海蜇、海参、苔菜、蟹、贝类、柿子等。
未采用母乳喂养婴儿的父母尤其要注意对孩子碘的补充。还应注意,婴幼儿与其他人群不同,他们每日对碘的摄入量应大于排出量,才能满足其甲状腺储备碘要逐渐增加的需求。
一个足月婴儿的碘摄入量至少为15微克/千克/日,早产儿应为30微克/千克/日。为达到这一水平,理论上乳汁中碘含量对足月婴儿来说应为100微克/升,对早产儿应为200微克/升。
根据这些数据,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推荐婴幼儿的每日碘摄入量为:0~1岁为50微克,2~6岁为90微克;哺乳妇女同孕妇一样每日碘摄入量应高于200微克。
哺乳期奶胀的处理
如果乳母不经常为婴儿哺乳,或哺乳的方法不适当,就会出现奶胀的情况。奶胀是乳房内血液、体液和乳汁积聚所致,一般多发生在产后3~4天,最早可在产后24小时就出现胀奶。
奶胀通常表现为:乳房膨胀,摸之较硬、触痛,但一般不会发烧,即使体温上升,也不会太高。乳房过胀持续1~2天就会自然消退,乳腺也就会分泌乳汁。
妈妈涨奶要正确处理
如果涨奶异常,疼痛难忍,一定要及时就医,以防出现乳腺炎。
发生奶胀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要做到多让孩子吸吮而且要正确吸吮。哺乳前可以用毛巾热敷乳房3~5分钟,然后轻柔地按摩乳房,可用手或吸奶器挤出足够的乳汁,使乳晕部变软,以利于婴儿正确含吮乳头和吮吸乳汁。如果吸不完,可以挤出多余的乳汁。
其次,哺乳后要戴大小适合的胸罩,将乳房托起,减少乳房坠胀感,改善其血液循环。再次,按摩乳房:露出一侧乳房,用纱布包住乳头来吸收流出的乳汁。手上均匀的擦上爽身粉,然后放在乳房的根部,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每次进行1~2分钟。
如果乳房胀痛明显,并伴有持续体温超过38℃以上、乳腺局部有红肿、头痛等症状,就应注意有患乳腺炎的可能,应及早就医。
冷敷法通奶
此外,用冷敷法也可缓解乳房胀痛。当乳汁分泌较多,乳腺管尚不十分通畅时,冷敷法是安全快速的治疗方法。用冷水或冰水敷在乳房的周围,可以止痛,并暂时收缩血管,减少乳汁的分泌,为乳房按摩或挤奶赢得时间。
中药通奶
一些中药也可以散结通乳,如柴胡6克,当归12克,王不留行9克,漏芦9克,通草9克,水煎服。实践证明,这些中药可以改善乳汁积聚引起的乳房胀痛。
产后漏奶怎么办
有的产妇产后不久,在未经外界的挤压和刺激下乳汁会自动流出,民间俗称漏奶。漏奶是指乳房不能储存乳汁、随产随流的意思。医学上称为产后乳汁自出,属于病理性溢乳,需要治疗。
漏乳不但使婴儿得不到母乳喂养,还会给产妇带来很多苦恼。产妇常常穿不上干净的衣服,还容易感冒,有的产妇因气血旺盛,乳汁生化有余,乳房充满,盈溢自出,这不属病态,产妇应当分辨清楚。产后乳汁自出的原因,多为气血虚弱、中气不足,不能摄纳乳汁而致乳汁自出;或因产后情绪不畅、过于忧愁、思虑、悲伤,使肝气抑郁,肝经火盛,使乳汁外溢。其防治方法应根据病因而有所不同。
若属气虚不固者,宜加强食疗,可选用补气益血固摄的药膳。如芡实粥、扁豆粥、人参山药乌鸡汤、黄芪羊肉粥、黄芪当归乌鸡汤等。
若属于情绪不畅、乳汁自出者,产妇尤其应当注意调整情绪,应慎怒,少忧思,断欲望,避免各种刺激因素等。
凡乳汁自出者,除求医治疗外,还应当注意勤换衣服,避免湿邪浸渍。冬天可用2~3层厚毛巾包扎乳房,或用牡蛎粉均匀地撒于两层毛巾中间,药粉厚如硬币,包扎在乳旁,可以起到吸湿的作用。
若乳汁自出,经治不愈,应采取有效方法回乳。
乳汁自出食疗方法四例
产后漏奶措施
1 保持心情愉快
2 佩戴合适乳罩
3 用防溢乳垫将乳汁隔离
4 减少对乳房的刺激
5 乳胀时,及时将乳汁吸出
不要用奶瓶喂奶喂水
在哺育婴儿时,有时会出现一种比较反常的现象,孩子虽然很饿,但是不愿吸吮母亲的乳头,刚吸一两口就大哭不停。这样的孩子往往都使用过橡皮奶头。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奶头错觉”。
因为用奶瓶喂养与母亲哺乳相比,婴儿口腔内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用奶瓶喂养时,橡皮奶头较长,塞满了整个口腔,婴儿只要用上、下唇轻轻挤压橡皮奶头,不必动舌头,液体就会通过开口较大的橡皮奶头流入口内。
而吸吮母亲乳头时,婴儿必须先伸出舌头,卷住乳头拉入自己的口腔内,使乳头和乳晕的大部分形成一个长乳头,然后用舌将长乳头顶向硬腭,用这种方法来挤压出积聚在乳晕下(乳窦中)的奶汁。
新生儿不要用奶瓶喂奶
如果宝宝适应了奶瓶,或许就不想吸吮乳头了,因此,尽量不要让新生儿用奶瓶。
也就是说,用奶瓶吃奶,宝宝比较省力气。如果宝宝习惯了奶瓶和奶嘴,就会对母乳没兴趣了。因此,年轻的乳母一定要注意,不要用奶瓶或橡皮奶头给孩子喂奶喂水。
有些宝宝不愿意衔奶头,此时,妈妈应当鼓励宝宝正确地衔住乳房。母亲可以用乳头区别逗引婴儿的下唇,让婴儿张大嘴巴,等到他的嘴巴张到最大的时候,迅速地将乳头放到他的嘴里,压在舌头的上方。
不要过早用橡皮乳头
小宝宝是很聪明的,连吃奶都知道选择不费力气的方式。橡皮奶头和人的乳头无论在形状、质地及吸吮过程中口腔内的动作都截然不同:吸吮橡皮奶头省力,容易得到乳汁;而乳房必须靠有力的吸吮刺激才能促进泌乳和喷乳。没开奶前用奶瓶喂了宝宝,宝宝就不愿意再用费劲的方式吸吮母乳了。如果婴儿拒绝吸吮母亲的乳头,就会严重地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让宝宝用奶瓶喝水的弊端
宝宝长牙后会啃咬奶嘴,容易导致奶水渗透到牙齿根部,引起发炎或其他牙病,家长要及时让宝宝学会用水杯喝水。
奶瓶选购要点
选购奶瓶,应注意以下几点。
◇瓶身光滑,瓶底无毛刺。
◇奶嘴形状及流量适合婴幼儿需求。
◇奶瓶内盖旋转自如,无溢扣现象。
◇奶瓶外盖盖上后不会轻易碰掉。
◇瓶身透明度高,毫升数及刻度显示清晰。
◇瓶身图案不含铅、不掉色。
◇选择知名品牌,可保证用品设计合理、无毒无害。
奶瓶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变形、透明度差、刻度不清、内盖溢扣等情况,应该更换新的。
选购时,应查看产品标签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注方法及事项,是否标明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及相关说明。
选购奶瓶不能马虎
不合格或者是次品奶瓶,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喂养,还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危害。
奶瓶的清洗与消毒
奶瓶的消毒方法如下。
认真刷
喂奶后,立即用奶瓶专用刷彻底清洗每一个部分,然后用清水冲洗;奶嘴不仅要用专用刷刷洗外面,里面也要认真刷洗。
仔细煮
在消毒用的锅里盛满水,将奶瓶、计量勺、瓶夹子放进去,点上火,在开水里煮5~6分钟。用蒸煮器需要10分钟。奶嘴的消毒有3分钟就行,在停火前3分钟放进去即可。
擦干了再用
如果马上就要调乳的话,不管消毒用的是锅还是蒸煮器,都应在盘上铺上擦拭布,用消毒过的镊子或奶瓶夹将消毒过的喂奶用具逐个取出,把水控干才可使用。
奶瓶要及时清洗
奶瓶上容易产生细菌,因此一定要定时消毒。
奶瓶的辅助用品
使用奶瓶,应有以下辅助物品。
奶嘴穿孔器。用来扎奶嘴的圆孔,可根据婴儿的需要来增加圆孔。
奶瓶夹。奶瓶消毒后会很烫,用奶瓶夹取出奶瓶、奶嘴可避免烫伤。
奶瓶清洁剂。所用原料均为食物中的砂糖脂肪酸等中性洗剂,用于奶瓶、奶嘴等食具消毒。食具消毒后须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奶瓶刷。一套奶瓶刷包括一大一小两个刷子,大刷子用于刷瓶端,小刷子用于刷奶嘴。海绵奶瓶刷适合清洗塑料奶瓶,尼龙奶瓶刷适合清洗玻璃奶瓶,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奶瓶选择适宜的奶瓶刷。
奶瓶消毒锅。煮沸消毒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消毒方法,但通常需要以火源加热,比较麻烦。专用的消毒锅利用电能,13分钟自动断电,使用方便、安全。
蒸汽消毒煲。每次可消毒8个奶瓶及其配件,利用环绕各奶瓶的水蒸气消灭所有细菌。消毒后要及时取出晾干。
暖奶器。间接加热瓶装食品,方便、卫生、安全。食品放入暖奶器时间不能过长,不然食品会变质。
奶瓶专用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果汁中的杂质。消毒后使用,保证绝对卫生。
一次性奶袋。将奶袋与奶瓶内盖衔接,然后装入奶粉,冲水即可。这种奶袋为即用即弃型,免去了清洗消毒的步骤,适合外出使用。奶袋还有专门的奶瓶桶,为无底中空,比常用奶瓶稍大一点儿,有利于妈妈手拿哺喂宝宝。
母乳喂养到奶瓶喂养的过度
不要用洗洁精清洗奶瓶
在清洗奶瓶的时候,不要使用洗洁精,否则容易造成残留,给孩子带来伤害。在清洗的时候,最好用天然植物性的专用奶瓶清洁剂。
给新生儿调配奶粉不宜太浓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家庭会采用人工喂养方式,用全脂奶粉喂哺。需要注意的是,给新生儿吃的奶粉需要适当稀释,不可以调得太浓。
奶粉为什么要稀释呢?原因有以下几个。
避免新生儿吸收过多钠离子。
因为全脂奶粉或强化奶粉中都含有较多的钠离子,如果不稀释,就会使新生儿钠摄入过多,而钠摄入过多对新生儿的健康有影响。
适合新生儿的肠胃。
强化奶粉中由于补充了维生素和牛奶中容易缺少的元素,只有加以稀释,新生儿的肠胃才能适应。
减轻内脏负担。
新生儿的内脏功能还没完全成熟,喂新生儿浓奶,会使他小小的肾脏负担加重,有时还会引起婴儿轻度脱水。
好消化。
奶粉中的蛋白质不如母乳好消化,而新生儿的消化能力比较差。如果奶粉过浓,新生儿就会难以消化而影响健康,而且总喂给新生儿浓奶,会使新生儿产生厌奶情绪,所以必一般说来,奶粉袋或罐上都写有奶粉的使用方法和比例等,要按说明去做即可。
一般奶粉和水的比例是1∶60毫升或1∶30毫升,也可以根据奶粉包装袋上的说明来调配,不能随意的改变浓度。奶水浓度过浓或过稀,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幼儿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胃肠消化能力和肾脏的排泄能力难以承受,发生肾功能衰竭。如果奶粉浓度太稀,会导致蛋白质含量不足,引起营养不良。
奶粉的温度在以40℃为宜
口腔有一个适宜温度,对于宝宝来说,奶粉的温度以40℃为宜,不能过冷,也不能太烫。
调配冲奶粉的程序
怎样人工喂养宝宝
妈妈必须先洗净双手,提前15分钟准备好调制奶粉所需的用具,然后准备好消过毒的奶嘴、奶瓶、奶粉和所需水量。
把准备好的50~60 ℃的热水2/3量倒入奶瓶中,用奶粉罐所附的汤匙,按说明加入适量奶粉。
晃动奶瓶,让奶粉充分化开,不要有结块。将剩余的1/3热水加入奶瓶中。然后把奶瓶放平,通过刻度查看是否够量。盖上奶瓶盖后再轻轻晃动一次。不要太用力,以免起泡沫。
人工喂养宝宝的关键在于冲调奶粉以及喂养姿势
人工喂养宝宝一定要注意奶粉的冲调比例,浓了会导致消化不良,淡了则会容易导致饥饿。
调制好后,妈妈先在胳膊弯处滴几滴试试温度,稍感温热即为适宜。喂奶时,妈妈可以选择自己感到舒服的姿势,如坐在床边,可以放一个坐垫在腿上,以此来调整高度,避免手臂很快酸痛。一手拿奶瓶,另一只手让宝宝头枕在手肘上,用小臂支撑住宝宝的身体。
随着奶瓶中奶量的减少,妈妈要逐渐加大奶瓶的倾斜度。喂完奶后,竖着抱起宝宝,让宝宝的头靠在妈妈身上,轻拍宝宝后背,让其将吞进胃内的空气排出。
对宝宝来说,母乳的营养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母爱,在哺乳的过程中,母亲要注意将自己对宝宝的感情和关爱传递出来,如此对宝宝的身心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母亲因为选择人工喂养之后,就直接让宝宝躺在床上抱着奶瓶自己喝,或者是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做其他的事情,这样就像是奶瓶在喂奶,而不是人在喂奶,这对宝宝今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即使是人工喂养,母亲也要注意和宝宝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新生儿吐奶怎么办
新生儿吐奶一般是由于吃奶时吸入了空气。对常常吐奶的孩子要少喂一些,喂奶以后要把宝宝抱起来,使婴儿上半身直立,趴在大人肩上,然后用手轻轻拍打孩子背部,直到孩子打嗝将胃内所含空气排出为止。然后再轻轻把孩子放在床上,枕头略垫高一些,让宝宝保持向右侧卧的姿势,因为右侧卧位胃的贲门口位置较高,幽门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较容易通过胃的幽门后进入小肠,这样可以减少吐奶。
这种吐奶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必太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身体不断发育,以后就不会吐奶了。
如果宝宝吐奶频繁且呈喷射状,吐出的除了乳块还伴有黄绿色液体及其他东西,那就是生病了,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新生儿会经常吐奶
如果宝宝吐奶次数过多,且吐出物异常,则可能是生病了,要及时就医。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人工喂养宝宝,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吃牛、羊奶时,一定要加糖,因牛、羊奶中糖的含量较少,不能供给婴儿足够的热量,一般在500克奶中加25克糖为宜。
◇鲜奶要煮开后再吃,这样既消毒又可使奶中的蛋白质容易吸收。
◇每次喂奶时,都要试试奶汁的温度,不宜过热或过凉,可将奶汁滴几滴在手背上,以不烫手为宜。
◇以牛奶为主食的婴儿,每天喝牛奶不得超过1千克。超过1千克时,大便中会有隐性出血,时间久了容易发生贫血。
◇奶头的开孔不宜太大或太小,太大奶汁流出太急,可引起婴儿呛奶,太小婴儿不易吸出。喂奶时,奶瓶应斜竖,使奶汁充满奶头,以免婴儿吸入空气而引起吐奶。
新生儿喂鲜奶的量
牛奶脂肪颗粒粗大,不易消化吸收,容易被细菌污染,而且牛奶中不含预防感染的白细胞和抗体,人工喂养的婴儿较易得腹泻及呼吸道感染。新鲜的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偏高,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不合理,不易于宝宝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过多的服用新鲜牛奶还会导致宝宝体内缺少牛磺酸。
凡给新生儿喂养牛奶,必须加水稀释后才能喂食。一般一两周内的新生儿宜用2~3份牛奶加1份水;三四周小儿宜用3~4份牛奶加1份水;满月以后小儿不宜加水,可喂全奶。此外,喂牛奶可适当补充糖水和果汁。
羊奶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它与牛奶的营养价值近似,但所含维生素B12、叶酸量不足,长期喂羊奶不加辅食易发生营养性贫血(巨幼红细胞型贫血),如及早添加辅食就可以避免。
凡给新生儿喂哺羊奶,必须稀释后再喂。生后不到一周的婴儿,羊奶与水的比例为1∶3,也就是1份羊奶3份水;生后三四周的婴儿为1∶2;生后两三个月的婴儿为1∶1;以后水量可逐渐减少,待婴儿长到7个月后就可以喝全奶了。
喂羊奶时,必须将羊奶煮沸,在饮用时加入适量的糖,但不可加得太多,糖太多会使孩子腹泻。
鲜奶会增加新生儿胃肠道和肾脏负担,特别是新生儿及月龄较小的婴儿,最好不要服用鲜奶。配方奶粉在加工过程中对牛奶的成分进行了改造。调整了蛋白质含量及组成。加入了牛磺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成分更接近人乳,更合适新生儿食用。因此,在选择喂奶时,尽量还是少选择鲜牛奶。
新生儿不能喝酸奶
虽然酸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对新生儿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酸奶中含有乳酸,这种乳酸会由于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而不能将其处理,其结果是乳酸堆积在新生儿体内,而乳酸过多是有害的,所以新生儿不能长期用酸奶喂养,只能作为临时性喂养。
牛奶里适合加哪种糖
常见的糖有4种:乳糖、葡萄糖、白糖和红糖。牛奶里适合加哪种糖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种糖的特点。
乳糖是母乳和牛奶中天然存在的唯一一种糖分,但价格昂贵。葡萄糖属于单糖,能很快被人体吸收,不易在肠道停留发酵,适于新生儿,不过,葡萄糖甜度不高。白糖是家庭中通常采用的食用糖,主要成分是蔗糖,甜度高。红糖是一种未经提纯的粗糖,保留营养成分较多,但所含杂质也较多,不适合婴儿食用。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牛奶里加葡萄糖和白糖比较好,不过加白糖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多。因为白糖甜度高,长期食用有诱发龋齿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糖
适合加入牛奶的糖为白糖和葡萄糖。
不宜用暖瓶保存鲜奶
暖瓶是用来给开水保温的,但有的家长喂养婴儿贪图方便,将煮好的牛奶灌入暖瓶里保温,以为可随吃随取、方便省事,殊不知经常饮用存放时间长的牛奶对人体不利。
牛奶营养丰富,灌入保温瓶储放时间过长,随瓶内温度下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大量繁殖,用不了3~4小时,瓶中牛奶就会腐败变质,宝宝吃了这种牛奶,容易引起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中毒。
一般来说,加热过的牛奶,在完全没吃的情况下,常温中的存放不能超过2个小时,如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也不能超过24小时。如果是吃剩的牛奶,则应该马上丢弃,不能再吃。
牛奶的保存
经煮沸过的牛奶,最好立即分装到已消毒的奶瓶内,或放在原消毒锅内不动,但要加盖,防止空气中尘埃细菌污染,然后放在冷水或冰箱、冰库保存。冬天保存时间超过24小时,或是夏天超过12小时的,食前要加热煮沸2分钟。炎热天超过12小时的,食前要加热煮沸2分钟。此外,可在已消毒的牛奶中加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有杀菌作用),每100毫升牛奶加1毫升过氧化氢溶液。
怎样喂养双胞胎
绝大多数双胞胎不是足月分娩的,发育不成熟,双胞胎的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差,宜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养方法。
双胞胎出生后12个小时,就应喂哺50%糖水25~50克。这是因为双胞胎体内不像足月单胎宝宝有那么多糖原贮备,如果饥饿时间过长,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影响大脑的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第2个12小时内可喂1~3次母乳。此外,体重不足1500克的双胞胎新生儿,每2小时喂奶1次,每24小时喂12次;体重1500~2000克的双胞胎新生儿,夜间可减少2次,每24小时喂10次;体重2000克以上的双胞胎新生儿,每24小时喂8次,3小时1次。
双胞胎
一般来说,双胞胎的喂养大多采用混合喂养,喂养时,要根据宝宝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正确的奶粉以及喂养方法。
这种喂哺法,是因为双胞胎儿瘦而轻,热量散失较多,热量需要按体重计算比单胎足月儿多,每天每千克体重需35~60千卡热量。对于双胞胎,妈妈应坚持采用母乳喂养、少食多餐、均衡哺乳的哺乳原则。如果母乳不足,妈妈可以适当给宝宝喂配方奶粉。家长应精心呵护每个宝宝,不要存在任何偏倚现象。同时,家长还应经常让双胞胎互相玩耍、交流,以增进双胞胎之间的默契和情感。此外,还要经常抚摸宝宝,这样不仅有助于宝宝身体和智力的发育,也能起到增进家长和宝宝间情感的作用。
如何给双胞胎增加营养
对于没有母乳或母乳不够的双胞胎,可用牛奶和水配成1∶1或2∶1的稀释奶,再加5%的糖喂养。奶量和浓度可随孩子情况和月龄的增加而逐步调整。
在双胞胎出生的第二周起应补充鲜橘汁、菜汁、钙片、鱼肝油等,从第五周起应增添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泥糊、宝宝福等。但一次喂入量不宜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养成定时喂奶的习惯
最初给宝宝定时喂奶的时候,宝宝可能一下子不能适应。较好的做法是:在喂奶半小时之前不要再喂其他食物,连水也不喂。如果宝宝饿了不高兴,可以用谈话或动作来逗引宝宝,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直到到了喂奶的时间。这样不但有助于帮助宝宝养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宝宝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
如何进行混合喂养
当发现母乳喂养婴儿吃不饱时,就须加喂代乳品,如牛奶、羊奶、奶粉等,这个方法就是通常说的混合喂养法。采用此法喂养应注意以下两点。
应让孩子尽可能多吃母乳。每次应先喂母乳,让婴儿把乳汁吸完后,再喂代乳品。因为婴儿往往吃代乳品时吃得快、吃得香,而吃母乳时却不高兴,不是哭闹就是睡觉,使乳房不能排空,影响乳汁分泌,母乳会因此而越来越少。
另外,混合喂养最好不要一顿全部吃母乳,另一顿全部吃代乳品。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喂奶时,可用代乳品代替一次,但一天内用母乳喂哺不能少于3~4次,次数过少也会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
代乳品不能配得太甜。宝宝吃惯了比较甜的代乳品,就会觉得母乳淡而无味,不愿吃母乳。另外,橡胶奶嘴的孔不要过大,婴儿吃惯了容易吸吮的奶头,就不愿吃母乳了。
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所需要的奶粉配方是不一样的。通常宝宝的年龄阶段可以划分为半岁以内,半岁至一岁以内,1~2岁,2岁以上等。宝宝在生长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消化吸收能力不一样,所需要的营养比例也不一样,所以在选择奶粉的时候要根据宝宝的成长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奶粉。
现在的奶粉成分基本都很接近母乳的成分,只是在少数成分和数量上有所区别。根据国家标准,半岁以内的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必须满足12~18克/100克,3岁以下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15~25克/100克。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为6∶4是蛋白质的最佳比例,也是最接近母乳成分的。
母乳的保存方法
1 若是乳母上班工作,不便按时哺乳,则可进行混合喂养。
2 乳母最好仍按哺乳时间将乳汁挤出或用吸乳器将乳房吸空,以保证下次乳房充分泌乳。
3 吸出的乳汁在可能的情况下,放置在冰箱中或其他凉爽的地方,注意清洁卫生,煮沸后仍可喂哺。但要注意乳汁挤出后存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0分钟。
换奶粉注意事项
喝完牛奶后不宜给婴儿喂橘子汁
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大便干结,容易造成排便困难。其实,只要酌量减少奶量,增加一些糖,使肠内发酵反应增强,大便就会变软。有些母亲为了解决婴儿排便的困难,就在喝完牛奶后给孩子饮用橘子汁,结果使婴儿面黄肌瘦。其原因是,牛奶中某些蛋白质遇到弱酸饮料会形成凝块,既不利于消化,也影响其营养成分的吸收。
橘子汁的饮用,一定要注意与喝牛奶间隔一段时间,一般应在喝牛奶后一小时为宜。另外注意,6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不要吃橘子类食物,容易造成过敏,7个月方可喂食橘子。尤其是新生儿,更加娇嫩,最好不要喂食其他食物,以牛奶为主即可。
喝奶后不宜喂橘子汁
宝宝的辅食添加具有一定的规律,不能随意添加,对于4个月以内的宝宝,几乎不用添加任何辅食,尤其不能在喂奶后立刻给宝宝喂橘子汁。
给新生儿喂糖水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期若是母乳喂养,两次哺乳间不需要给新生儿喂糖水。因为母亲奶水里含有足够小儿生理需要的糖和水分。即使是炎热的夏天,母亲的奶水也可以为孩子解渴,而不需要再给孩子喝水。如果一定需喂水,可用小匙喂少量的白开水,切忌用奶瓶喂,尤其是在生后头几天。
新生儿若是人工喂养,也不能服用高浓度糖的乳和水。配制的牛奶、奶粉,一定要按比例放糖,千万不要放糖太多。
新生儿吃高糖的乳和水,易患腹泻、消化不良,以致发生营养不良。另外,还会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率增加,这是因为高浓度的糖会损伤肠黏膜,糖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肠腔充气,肠壁不同程度积气,产生肠黏膜与肌肉缺血坏死,重者还会引起肠穿孔。临床可见腹胀、呕吐,大便先为水样便,后出现血便。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新生儿喂糖水要谨慎
新生儿不能喂过多的糖水,否则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
为什么要给小宝宝补充维生素D
宝宝从出生后3~4周起,要每天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制剂。属于以下情况的宝宝,则要从生后2周起就开始添加维生素D,如宝宝属于早产儿、双胞胎、人工喂养儿、冬季出生的新生儿等。
小宝宝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呢?主要是为了预防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骨质发育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的发病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在发病早期患儿易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睡眠不好、夜间惊啼、头部多汗。严重缺乏维生素D时表现为关节或骨骼生长不正常、长牙较慢、肌肉呈现软弱状态、肋骨串珠和鸡胸、腹部膨大、前额凸出、长骨的骨骼增大、O形腿、膝外翻,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所以补充维生素D很重要。
其实人体的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不过需要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可是1个月内的新生儿太娇嫩,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阳光。而且,母乳中也没有足量的维生素D。因此,给宝宝添加维生素D很有必要。
添加维生素D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可能会使宝宝服用过量而造成维生素D中毒,或者相反,因为宝宝服用的维生素D剂量太少而起不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对于因维生素D缺乏性而出现佝偻病的宝宝,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症状较轻者可以每天服用0.5~1万单位维生素D;重度佝偻病患儿每天口服2万单位维生素D,一个月以后可以改为预防量,即每天口服400单位维生素D。而对于一些出现消化不良、肺炎或肝胆病的患儿,应实施突击疗法,即注射维生素D。根据患儿的病情,可以进行1~4次肌注,但是不能多于120万单位。同时,每天还应口服1~3克的钙剂。
维生素D中毒的症状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在食物的含量很小,一般来说,从食物中摄取的量几乎可以忽略。如果想要补充维生素D,不妨多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