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岁宝宝喂养全图解
- 朱前勇
- 510字
- 2024-12-21 16:36:33
婴幼儿所需具体营养成分
婴幼儿营养均衡原则
婴幼儿期,孩子生长发育迅速。例如,足月出生的正常儿体重平均3.2千克,5个月之内就将增加1倍,1周岁时达到3倍。身高也是这样,足月出生儿平均为50厘米,长至1周岁,即为初生时的1.5倍。
此外,婴幼儿的新陈代谢也远比成人旺盛。例如,婴幼儿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血液循环系统对养料的运输,各脏腑组织对养料的吸收及废物质排泄,呼吸系统对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等,都比成人紧张繁忙。孩子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与此同时,孩子体内各组织机能的发育也一刻未曾停止。所以,婴幼儿所需要的营养,相对的比成人更多一些。
专家提倡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但是如果母亲乳汁少或没有乳汁,则要进行混合喂养。不能单一地食用奶粉或乳制品,必须使营养摄入达到供需平衡、搭配合理,以满足婴儿期对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因此合理营养是保证他们生长发育、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宝宝营养既要全面也要均衡
合理营养是保证宝宝生长发育、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辅食也需要科学喂养
父母应掌握较丰富的营养知识和烹调技巧,在婴儿断奶后精心制作膳食,以适应婴幼儿的胃口,给孩子提供充分合理的营养。但是,并不是说要给孩子吃价格昂贵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而是根据现有的条件,用科学的方法合理搭配和烹调食品,花钱不多还能使婴幼儿吃得好,得到充足的营养,从而健康地成长。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中的肌肉、血液、膜、腱、骨骼、头发和牙齿等,都含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种含氮的物质,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实际上就是氨基酸的重要性,食物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经胃和胰液中蛋白酶的作用,合成氨基酸后被机体吸收。
婴幼儿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整个新陈代谢过程,都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还有调节生理的功能,婴幼儿正处于身体的生长突增阶段,蛋白质的质和量都对其有重要影响,一旦食物蛋白质供给失常或体内蛋白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就会给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障碍,使孩子生病,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婴幼儿在生长发育时期需要9种必需氨基酸,即: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组氨酸。这些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只能由食物供给,多种食物混合食用时,各种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就能在体内互相补足,所以婴幼儿的饮食应该多样化。
当蛋白质摄取不足时,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肌肉松弛、免疫力下降,出现贫血及水肿,甚至影响智力发育;如供给量过多,则大便秘结、食欲不振。
蛋白质的吸收
宝宝需要大量蛋白质
合理营养是保证宝宝生长发育、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婴幼儿对蛋白质的需求
婴幼儿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因喂养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千克体重每日需要蛋白质2.0~2.5克,人工喂养者需3.5~4.0克(幼儿需2.5~3.0克)。混合喂养的婴幼儿,动物蛋白质最好不少于蛋白质总量的一半。
脂肪需求
脂肪是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在身体里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能、减少体热散失、维持体温;保护脏器不致震动受损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供给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不仅如此,脂肪还是构成大脑的重要成分。大脑中除水外,约一半干物质是结构脂肪,而结构脂肪就是由脂肪、胆固醇、磷脂、糖脂等组成的。
由于以上原因,婴幼儿食物中一定要有充足的脂肪。如果婴幼儿每天吸收的脂肪不够,日久就会造成体内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出现皮肤干燥、大脑发育不良、眼干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夜盲症。
实际上,婴幼儿对于脂肪的需求相对于成人以及学龄儿童更多。周岁以内的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脂肪为4克左右,由脂肪供给的热能占膳食总热量的35%~50%,因此要保证供应充足。不过,婴幼儿也不应该过量摄取脂肪,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有研究表明,脂肪中含有维生素B12和DHA,都是大脑发育的重要组成元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足,就会引发脑损伤,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在为婴儿制作菜肴时,可以适当食用豆油、菜油、花生油或色拉油,不仅可以使饭菜更加可口,也可以促进婴幼儿的食欲。
婴儿所需脂肪比大人多
实际上,婴幼儿对于脂肪的需求相对于成人以及学龄儿童更多。
婴幼儿不要摄入氢化处理过的油
虽然婴幼儿所需的脂肪量比较大,但是,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摄入氢化处理过的油,如植物油加工的黄油、氢化花生酱、凝固的食用油以及用椰子油和棕榈油加工的食品等。这些虽然也含有脂肪,口味也很好,但是,对婴幼儿的身体却没有好处,还是尽量避免食用。
糖类需求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能源物质,它是膳食热能的另一种主要来源,是婴幼儿一切内脏器官、神经、四肢、肌肉等内外部器官发育及活动的强大动力。
糖类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脂肪,也可以转化成部分氨基酸,但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
糖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其中单糖是糖类的基本构成单位,双糖和多糖分别是由两个单糖和几百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的。
婴幼儿大脑细胞的增殖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都需要大量葡萄糖;糖类也是维护心脏及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婴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糖类12克,婴幼儿饮食所供糖类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50%。
保证婴幼儿身体糖类的供给,保持肝脏含有丰富的糖原,既可保护肝脏本身免受有害因素的损害,又能保持肝脏正常的解毒功能。同时,糖类还具有抗酮作用,能帮助脂肪氧化,使婴幼儿机体免于酸中毒。
婴幼儿如果糖类供给不足,则导致婴幼儿血糖偏低,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这势必要由蛋白质来补偿,使体内蛋白质消耗增加,导致蛋白质缺乏症,身体消瘦,没有力气,发育不良等。宝宝天生喜欢甜味,因此对糖水比较容易接受,但糖水应控制在4个月之前,过了4个月,就要减少糖水的供应。这是因为,一方面,糖水有助于帮宝宝补充碳水化合物,宝宝小的时候,体内刚好缺碳水化合物,因此前三个月可以给宝宝多喂糖水。但另一方面,当宝宝4个月之后,随着宝宝各项器官的发育,宝宝对碳水化合物已经不那么需要,如果再喂养糖水,会引起宝宝发胖。
矿物质需求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营养元素。根据人体每天需要量的多少,矿物质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常量元素是参与人体组织构成和功能形成的元素,又被称为人体必需的元素。常量元素包括人体中含量较多的钙、磷、钾、钠、镁、氯、硫七种元素,人体每天的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上。
占人体含量0.01%以下,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人体中有70多种元素是微量元素,但仅占人体总含量的0.05%,主要的包括铁、碘、铜、锌、硒、锰、铬、钼、钒、钴、氟、硅等十几种元素。其中,铁和锌的日需要量在几十毫克左右,其余的需要量大多在几微克至几毫克之间,甚至更低。
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及精神状态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婴幼儿营养方面最重要的矿物质有钙、磷、碘、锌等。婴幼儿最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和铁,常因缺钙和铁发生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性贫血,所以必须注意及时补充。
在正常情况下,钠、钾、氯不会缺乏,但当婴儿腹泻或呕吐时,容易大量损失钠和氯,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所以在消化不良并发脱水等病症时,必须补充这些元素。
一般的宝宝,只要正常进食,合理搭配膳食,就不容易发生缺乏矿物质的现象。缺乏某种矿物质,可通过饮食或营养元素片来补充。当宝宝7~8个月后能添加肉食时,可将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做成泥状煮粥给宝宝吃。当食补不能满足宝宝需要时,可遵照医嘱摄入微胶囊。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在补充矿物质的时候,某种元素每日摄入总量不可超过该营养素可耐受最高摄入量;补充单一元素时应配合着膳食;补充几种矿物质时,要注意各元素之间可能会发生的相互作用。
婴儿成长需要矿物质
矿物质是宝宝成长发育所需的重要物质,任何一种矿物质都不可缺少。因此,家长要及时为宝宝补充各种矿物质。
钙的需求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约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内,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其余的1%存在于软组织、血液和细胞外液中,与血液、体液酸碱平衡、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及心动节律均有密切关系,发挥着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
新生儿体内有25~30克的钙。膳食中的钙主要在小肠上段和中段吸收。
钙的吸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乳糖和多种氨基酸均可促进其吸收,维生素D可激活钙结合蛋白,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元素;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和纤维素会妨碍钙的吸收。婴幼儿的身体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钙,混合膳食的钙,婴幼儿吸收的只有25%左右。
0~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需要摄入300毫克钙,人工喂养的婴儿则需要摄入400毫克钙;6~12个月婴儿每天需要摄入400毫克钙质。
缺钙会使婴幼儿患佝偻病及牙齿发育不良、心律不齐和手足抽搐、血凝不正常、流血不止等症。如果长期钙摄入量不足,再加上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婴幼儿发育迟缓、骨骼变形、骨结构异常等,从而引发佝偻病。
磷的需求
磷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矿物质之一,人的骨骼和牙齿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磷或有机磷复合物,约占人体中磷总量的87.6%。其余的磷有10%与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构成软组织,另外一小部分主要参与骨膜的形成及某些辅酶和核苷酸的形成。
磷是体内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特别是三磷腺苷和磷酸肌酸中的磷,具有储存和转移能量的作用。磷酸盐对调节维生素D的代谢和维持钙的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磷酸盐从尿中排出时,既能释放能量,又能保持体内磷的数量和形式,有助于调节机体内的酸碱平衡。
多数膳食均含有足量的磷,以供生长和代谢所需,因此一般很少缺乏。
磷对宝宝也很重要
在矿物质中,除了常见的钙、铁、锌以外,磷也很重要,家长一定不能忽视宝宝对磷的需求。
铁的需求
铁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分布极广,功能非常重要。它是人体血红蛋白(血色素)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带着氧输送到全身组织。铁在体内的功能,主要是完成氧的运转、交换和组织的呼吸过程。
食物中的铁经胃酸作用释放出铁离子,然后与肠中某些氨基酸结合,在十二指肠和小肠上段吸收。
膳食中铁的吸收率约为10%~20%,铁的吸收率因生理、病理状况及食物的性质而异,机体缺铁时其吸收率较高。食物中的铁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大类。前者吸收率达25%,且不受其他膳食因素的影响;后者吸收率较低,且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无机铁比有机铁易于吸收,二价铁比三价铁易于吸收,动物性食品中的铁比植物性食品更容易被吸收。
新生儿体内含0.25~0.30克铁,由于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快,每日需铁10~20毫克。婴幼儿缺铁时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严重者在活动后会大哭,或出现呼吸困难、心跳过速等症状。不仅如此,婴幼儿缺铁还影响各种含铁酶的活性,从而妨碍生长发育、降低肌肉收缩力、影响消化吸收、削弱机体防卫功能,并可导致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理解力降低、智能发育迟缓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孩子缺铁会造成细胞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下降,容易导致注意力减退和智力下降,不利于智能发育。
一般来说,在酸性环境中,铁会在胃内形成一种复合物并在肠内维持可溶状态,因而有利于吸收。而当膳食中磷含量过高而钙含量过低,则不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要想孩子拥有一个足够聪明的头脑,必须为其大脑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家长要常常为给宝宝化验一下血中的铁元素含量,以此为依据为宝宝补充。
在具体补足的时候,应根据“轻者食补,重者药补”的原则,优先通过食物补充,多让孩子吃可口的水果、蔬菜、肉食等含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果孩子已经严重缺铁,有异常表现,家长在食补的时候,可服用铁剂药物。
碘的需求
碘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密切相关。碘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一种激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作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及精神状态都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有些十字花科植物(如卷心菜、萝卜)含有硫脲类物质,会妨碍碘的利用而引起甲状腺肿,使人的神经发育产生障碍,孕妇和新爸爸妈妈们应注意这一点。
婴幼儿每日需碘35~70微克,如缺乏,甲状腺素就会分泌不足,表现为皮肤厚而干燥、头发粗而稀、身材矮小肥胖、脸宽头大、鼻梁下陷、乳齿生长较晚,走路像鸭子。最重要的是,缺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使孩子头脑愚笨、表情呆滞。
碘缺乏对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造成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一旦形成,就会造成终身的遗憾。在我国,因为出产的食品中所含的碘很低,所以碘缺乏的现象很严重,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儿等更是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海蜇、海参、苔菜、虾、蟹、贝类、柿子等。此外,碘盐也是一种很好的增加碘的方法,因此,在选购盐的时候,一定要选购碘盐。
碘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锌的需求
锌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人体中的锌仅2~3克,不足人体重的万分之一,含量虽然很少,但是对生命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锌在人体内构成许多金属酶,人体中已发现100多种含锌的酶,它们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维生素A的转运、激素的代谢、免疫功能的成熟均有密切关系。锌还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是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
人体中的锌主要存在于骨骼、皮肤和头发中,血液里的锌有75%~85%分布在红细胞中。锌主要经肠道排出,少量经尿排出。头发中的含锌量一般认为可以反映膳食中的长期供给量。
人的一生中最需要锌的时期是生长最快的时期,如胚胎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锌参与人体生长激素的合成过程,婴幼儿缺锌可影响神经、免疫和消化等系统的正常功能,影响生长激素合成及脂肪与蛋白质的合成、吸收。这会引起生长迟缓、味觉差、食欲不振、异食癖、创伤愈合不良、性发育延迟、智商低等多方面的异常改变,还会使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差、易患疾病、体重下降、营养不良或者引发口腔溃疡、舌炎、皮炎、低蛋白血症等,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造成婴幼儿缺锌的原因主要是膳食不合理,锌长期摄入不足或排泄量增加(肾病、过度利尿等)均可造成缺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幼儿挑食,每天吃的零食如巧克力、冰激凌、冰棍、雪糕、糖果之类过多,不肯按时进三餐,同样会导致缺锌。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宝宝缺锌的表现
食欲减退,偏食、挑食等。
乱吃东西,如指甲、玩具、泥土、纸片等。
生长缓慢,体重轻、个子低。
视力下降,近视、远视等。
反复出现口腔溃疡。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
皮肤容易出现溃烂。
孕妇补充足够的锌有助于胎儿发育
孕妇补充锌就是为了控制胎儿的细胞分化和基因的表达,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增强胎儿的免疫能力,不至于出现基因突变或心脑器官发育不良,一般每天的摄入量在6毫克左右。
人体的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它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增强身体抵抗力。
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其中,B族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叶酸;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或抗坏血病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状出现得比较迅速,过量时一般不易发生中毒。对于此类维生素,要注意每天补充一定的量。
维生素是宝宝成长的必备元素
维生素是宝宝成长的必备元素,因此,家长要及时为宝宝添加维生素,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四种,因为它们都能溶于脂肪、乙醇、氯仿等脂溶剂,所以叫做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排泄缓慢,缺乏时症状出现较迟,但过量又容易中毒。对于此类维生素,补充时一定要注意剂量,防止发生中毒。
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而不产生热能。虽然人体需要的量不多,但因绝大部分不能由人体自行合成,所以必须从食物中得到供给。若供给不足,婴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都将受到明显影响。
总之,维生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如果在喂养婴幼儿时,某种营养成分长期供给不足,或各种营养素之间长期比例失调,就会发生营养障碍,使婴幼儿生长发育不正常。但是,维生素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如果吃的过量也会发生急慢性中毒性疾病。
维生素的种类及作用
维生素A需求
维生素A又称为视黄醇,它的功用甚广。在视网膜的杆状细胞中,维生素A经氧化成视黄醛,然后与视蛋白结合成视紫质。受光照射后视黄醛变构,使视蛋白释放出钙离子,从而造成电压波动,经视神经传入脑中产生光感。维生素A还具有维护上皮组织,间接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促进骨骼与牙齿的正常发育等作用,所以它对于婴幼儿来讲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A,可妨碍视紫质的合成而导致夜盲。此外,还可造成皮肤角化过度,黏膜干燥,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不足时,可导致婴儿骨骼和其他器官畸形、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等疾病。
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应经常食用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维生素A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中,其中动物肝脏是含维生素A最多的食物。它常与食物脂类相结合,一般的烹调方法对其损耗不大。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在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时,最好和脂肪一同食用。
事实上,通常人们每日所需维生素A的60%是由胡萝卜素提供的。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够转化成维生素A,其中以β-胡萝卜素具有最高的维生素A原活性。
胆汁能协助脂肪乳化,维生素E能防止维生素A过度氧化,所以,它们都能帮助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吸收。
维生素B1需求
维生素B1又叫硫胺素,是保证热能代谢正常进行的重要维生素,它还能保护神经系统、增强消化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维生素B1对胎儿和婴儿的脑起作用,是通过帮助蛋白质代谢而促进脑活动的,是脑力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助手。
身体每代谢1000千卡(1卡=4.18焦耳)热能就要消耗0.5毫克维生素B1。因此,婴幼儿膳食中,如果糖类过多,热能过高,将会使维生素B1缺乏。
婴幼儿如缺乏维生素B1,热能会代谢不完全,产生丙酮酸性物质,损伤大脑、神经、心脏等,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迟缓等病症,严重缺乏时易患脚气病、水肿、肌肉萎缩、心跳减慢等症。
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不可缺
任何一种维生素对于宝宝来说都很重要,维生素B1对于宝宝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体内有充足的维生素B1才能维持正常的身体运转。
维生素B2需求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是机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其中黄素单核苷酸及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两种辅酶,在离子传递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B2还参与组织呼吸和氧化还原过程,具有维持神经、视觉和消化器官健康以及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功用。维生素B2是人体很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促进幼儿的脑发育。
维生素B2与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在体内的正常代谢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1岁以下婴幼儿每天需要0.4毫克,1~3岁每天需要0.7毫克。
维生素B2六大作用
◎ 促进发育,有益细胞的再生。
◎ 有益皮肤、指甲、毛发正常生长。
◎ 有效消除口腔内、唇、舌的炎症。
◎ 缓解眼睛疲劳,有益视力。
◎ 有益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 参与药物代谢,可以有效增强机体对环境应激的适应能力。
同维生素B1一样,人体每代谢1000千卡热能需消耗0.5毫克维生素B2。婴幼儿如果缺乏维生素B2,物质代谢就会紊乱,出现生长停滞、口角糜烂、舌炎、眼角炎、阴囊炎等症状。
维生素B6需求
维生素B6又叫吡哆醇、抗皮炎维生素,有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种形式。
维生素B6是制造抗体和血红细胞的必要物质,它参与多种其他代谢过程,可能是所有B族维生素中最重要的一种。
维生素B6是一个很有“合作精神”的维生素,它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合作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分解及对皮肤的帮助;它与铁合作可防治贫血;人体内60多种酶需要它的支持;没有它,维生素B12等就不能吸收。
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具有合成维生素B6的能力,但尚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婴幼儿如果缺乏维生素B6,会出现生长停滞、失眠、四肢无力、皮炎、贫血等症状,严重缺乏时容易导致惊厥甚至精神紊乱、胆小、对其他幼儿的正常活动缺乏反应和兴趣等。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未成年人在缺乏维生素B6时仍旧大量摄入高蛋白食品,会使维生素B6缺乏程度加重。
孕妇不宜大量服用维生素B6
虽然维生素B6具有镇静、止吐的效果,但是也不能大量服用。尤其是孕妇,如果大量服用维生素B6,就会使胎儿产生依赖性,当小儿出生后,维生素B6来源不像在母体内那样充分,会导致系列异常表现,如容易兴奋、不安,若诊断不及时会留下智力低下的后遗症。
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
土豆、豆浆、大豆
豆腐、香蕉、动物肝脏
比目鱼、鸡蛋、牛奶
牛肉、猪肉、谷物
叶酸需求
叶酸又称抗贫血维生素,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它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
叶酸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全过程,是合成人体DNA的必需维生素,对人类孕育生命影响重大。它还参与各细胞的生长,对细胞的分裂生长有特殊作用,是血细胞生长和胃肠黏膜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宝宝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叶酸
如果宝宝体内缺乏叶酸,会严重影响宝宝的发育,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维生素C需求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它能促进细胞间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在细胞间起一种黏合作用,对维持组织和器官的完整有重要作用)的生物合成;促使组织胺分解,具有一定抗过敏作用。它促进体内抗体的形成,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还能使高价铁在肠中还原成低价铁,以利于铁的吸收。它是维持微血管组织正常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牙齿、骨骼、肌肉的正常功能及抗病能力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C是所有维生素中是最不稳定的,尤其在碱性溶液中遇光或热更易变质,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只能依靠从食物中摄取。
婴幼儿每天需要30毫克维生素C。缺乏时,容易造成幼儿牙龈肿胀充血、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皮下出血、骨钙化不正常、伤口愈合减慢、对疾病抵抗力弱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坏血病,特点是下肢疼痛不能站立,两腿屈曲外展,抱起时哭闹不止,眼睑有淤斑,小腿骨前肿胀,皮肤有点状出血点,并可扩大成片状。
维生素D需求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含量,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以构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齿。这对生长期的婴幼儿极为重要。
婴幼儿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磷代谢就会发生紊乱,血中钙、磷含量降低、比例失调,致使钙盐在骨组织中沉着发生障碍,导致佝偻病。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D主要靠太阳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在体内自己合成。因此,婴幼儿必须经常在户外活动,以维持机体中维生素D的含量,避免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
学会区分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E需求
维生素E又叫生育酚,是一种淡黄色油状物质。维生素E抗热性特别强,即使加热到100 ℃,也几乎不受影响。
自然存在的维生素E主要有7种,有用的有4种,它们分别是: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
维生素E被誉为血管清道夫,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显著效果,并且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更具有延缓衰老、常葆青春的功效。
维生素E的作用
合成DNA及RNA。
保护脑下腺、肾上腺、性腺等激素不受氧气破坏。
可以治疗疤痕,保护皮肤。
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跟胎儿进行必要的沟通
有效预防凝血。
婴幼儿缺乏维生素E,将会使红细胞膜的脆性增加,体内过氧化脂质和过氧化自由基增多,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出现氧化损伤,从而致使红细胞受损,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溶血性贫血和脊髓小脑病。
维生素K需求
维生素K又叫止血维生素、凝血维生素、抗出血维生素,它是形成凝血酶原不可或缺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之一。
维生素K有3种,即维生素K1、维生素K2、维生素K3,在日常应用中,人们统称为维生素K。
缺乏维生素K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受伤流血时或发炎内出血时,血液不会凝固;人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出现全身多部位出血,甚至因颅内出血而死亡。
一般说来,新生儿都会缺乏维生素K,尤其是吃母乳的婴儿。因为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少,只有牛奶的1/4,而且婴儿肠道中双歧乳杆菌占绝对优势,肠道内缺乏能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基本不能合成维生素K。此时若从母体获得的维生素K不足,就会发生颅内出血而死亡,幸存下来的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
水的需求
水是人体不可缺乏的物质,是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水在人体内的含量约占体重的60%以上,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及血液、淋巴液、消化液、汗液、内分泌液和尿液等体液的主要成分。
水是人体内一切细胞的成分,但在不同组织内含量不一样。血液中含量最多,高达97%以上,肌肉中含72%,脂肪中含20%~35%,骨骼中含25%,牙齿中含量最少,约10%。
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所有的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活动必须要有水的参与才能完成。水最大的功能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然后把它们运往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和细胞中,使它们发挥各自的作用。水不但能运输养料,还能排泄代谢物和毒物,调节体温。各种代谢产物包括有害废物,也同样以水作溶剂,随体液从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宝宝要及时补水
为宝宝补充水分需要科学合理,妈妈们要学会观察宝宝,看宝宝是否缺水,如果缺水要及时补充。如果不缺水,则不要额外添加,以防发生水肿。
婴幼儿体重的65%~80%是水,并且由于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较多,肾脏浓缩功能较差,使水分的排出量增加,因此所需的水量相对要多。
在正常状态下,身体细胞内所含的水分是固定的,正常婴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水120~150毫克。水分不足时,婴幼儿会口渴、尿少,时间长了,导致血液浓缩,体内代谢紊乱,水盐代谢失去平衡。假若失水量超过体重的20%以上,就会引起死亡。当然,水分也不是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婴幼儿摄入水分过多的话,可发生皮下水肿,甚至肺水肿和循环衰竭。
人体中的水液
科学喂养宝宝
科学喂养宝宝并不只是让宝宝每天吃饱就行了,还要考虑其他方面,如宝宝的智力增长、宝宝的营养均衡、宝宝的心理健康等。
科学喂养宝宝需要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的营养。
合理的营养包括两点,一是营养充足,就是提供足够的营养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二是各种营养成分搭配合理,不要某几种营养过多,而另外的几种营养又不足。如果只强调某一种或某几种营养的摄入,会导致宝宝营养失衡,影响其生长发育。
科学喂养宝宝
科学喂养宝宝,可以避免盲目喂养给宝宝带来的伤害能够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足够的耐心。
宝宝还小,很多事情都需要学习,而学习是有过程的。对于吃饭这件事,父母既不可以全程包办,一直都喂宝宝,也不可以在宝宝吃不利落的时候,责怪、呵斥宝宝。这就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宝宝渐渐学会自己吃饭,这样会增强宝宝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很有益处。
舒适的环境。
宝宝吃东西的环境应该是舒适而安静的。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宝宝才会安心吃东西,这对于宝宝的消化、宝宝心理健康都有益处。
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要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早晨按时起床、三餐按时吃、吃饭要专心、不挑食、晚上按时睡觉等。好习惯受用终生,也是成就事业的必备素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更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当然,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宝宝的自制力又差,这需要父母长期不懈的监督与教导。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时期,培养宝宝终生受用的好习惯。
给宝宝养成定时喂奶的习惯
最初给宝宝定时喂奶的时候,宝宝可能一下子不能适应。较好的做法是:在喂奶半小时之前不要再喂其他食物,连水也不喂。如果宝宝饿了不高兴,可以用谈话或动作来逗引宝宝,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直到到了喂奶的时间。这样不但有助于帮助宝宝养成定时定量的好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宝宝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
喂养方式的选择
喂养宝宝有三种方式: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就是给婴儿吃妈妈的奶。现代科学强调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不光具有方便、省力、经济实惠的优点,而且母乳还是宝宝必需和理想的食品。
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营养比例最适合婴儿消化吸收。母乳所含蛋白质组成成分合理,其成分及比例还会随着宝宝的生长和需要呈相应改变,即与婴儿的成长同步变化,以适应婴儿不同时期的需要,这是其他代乳品所不及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婴儿都应该用母乳喂养。
喂养宝宝的方式有很多种
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一样,妈妈们要根据宝宝自身来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就是既喂婴儿母乳,又喂婴儿其他奶类或代乳品。混合喂养一般适用于有以下情况的妈妈。
(1)妈妈奶水不足。
妈妈的奶水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这时可以采用混合喂养方式,母乳和其他代乳品间隔喂宝宝。奶水不足的妈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喂养次数要均匀分开,不要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喂母乳,而且,夜间最好选用母乳喂养。
(2)妈妈有特殊情况。
如果妈妈要上班,就可以考虑混合喂养。妈妈在上班之前把宝宝喂饱,下班后回家给宝宝喂母乳,晚上尽量坚持哺乳,上班的时间,由别人喂宝宝牛奶或代乳品。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的主要特点是:调整了牛奶中的某些成分,使酪蛋白、无机盐含量减少,使之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和肾脏功能;添加了一些重要营养素,使其营养成分尽量接近于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