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的碰撞——中西对话的开端

传教士的派遣,以及双方贸易交往(鸦片战争以前),西欧各国对于中国这块土地的认知,却仍然只是停留在茶叶、瓷器和遥远的中国园林之上。直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带着通商的野心最终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圣母领报图

这两幅圣母领报图展示了早期传教士是如何改编欧洲资料以适应中国信徒的。

想象中的世界

当欧洲的传教士们抵达中国的时候,中国对于西方世界仍然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一顾。而西欧诸国,由于马可波罗的缘故,对中国有了理想化的朦胧印象。两个不同文化底蕴的社会,在各自的想象中相互交往。

上等瓷器、漆器、象牙、玉器、屏风等等“中国珍品”,成了欧洲上层社会醉心收藏的对象。

这座充满西洋风格的海晏堂,是中国圆明园内的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

这幅中式园林的水彩画在表现西方人对宁静田园的向往时,也展示了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情调。

一根烟杆敲开中国的大门。

西方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以后,建立了大量的教会机构。从图中可看出上海天主教机构的众多。异国文化的强势倾入遭到了民众强烈的抵制。

两个世界的激烈交锋

由于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西方教会、学校、银行、洋货……大量涌入中国。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为发展工商业寻求的销售市场,不断出现的冲突使得中西世界相互对立。

西方列强对中国皇家财宝的疯狂掠夺。图中的这座“中国馆”中堆放的正是从中国抢夺的艺术品。

中国对外事件的屡次失败,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肆意掠夺,激起了中国人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中西交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矛盾,民众对对方世界的看法相互走向了极端。

1868年赴巴黎的考察团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后,中国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以及向西方学习的必要。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开始了解并学习西方世界。

中国人民对西方列强的强烈反抗,却成为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残暴的象征。他们认为中国人像图中那样野蛮而血腥。

欧洲的生活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中国,在咖啡馆中闲谈、吃糕点店(上图)里的面包、使用外国香水……

新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中国改良主义和革命运动的高涨,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的影响,中国与西方世界建立起了基于合作与交流的新型关系。虽然在文化与政治上存在着明显区别,但缓和下来的激烈斗争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女士烫卷发、打高尔夫,男士戴软呢帽、穿西装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林纾译本的小仲马小说《茶花女》封面。这种小说被改良主义者们称为“新小说”,希望借此呼吁改造社会。

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制度、革命经验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等纷纷传入中国,给中国的革命提供了新的活力。这些思想从文化、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中国人也开始在中西交往的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西方国家在中国创办了许多学校,这些学校往往运用本国的教育科目和教育方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图为法国在中国创办的震旦大学校内足球队。

在两个世界的交流中,各种极端的情绪都曾在中西世界里出现过。这种全盘否定或肯定的思维在两个世界的碰撞下还在不断发生,然而正是在这种碰撞下,两方的文化交流才能得以继续。

《人类的命运》的封面

解说 以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小说《人类的命运》的封面。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马尔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