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关于人类文明史,我们认为应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文明时代、生命文明时代。

原始文明时代,以能够利用石器和火为标志,这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是进行简单的采集、渔猎。人类社会大约经历了一百万年的原始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以制造和使用铁器和青铜器为标志,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这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通过农业和牧业来进行。人类社会大约经历了一万年的农业文明时代。

工业文明时代,以十八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飞速进步,这时期各种能源利用与工业生产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大约经历了三百年的工业文明时代。

信息文明时代,以二十世纪后半叶计算机的发明与网络的使用为标志,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一个全新发展时代。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信息文明时代。

在这四种文明时代,人类的一个共同特征主要是在认识和利用外在的自然界为自己的生命而服务,这还是一种外在的物质型文明的发展。

我们认为,现在人类将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生命文明时代。在生命文明时代,人类认识与利用外在的自然界为自己生命的服务逐渐退居次要,开始向内在生命文明的转折,将逐渐进入认识与提升自己生命内涵的阶段。这一个转折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发展都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回顾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是以物理-化学的方法作为基础,人类的认识也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非生命体到生命体,从非生物到生物,从植物到动物,一直到近现代逐渐发展出了生物学、生命科学。西方的所谓生命科学,就是以物理学与化学的方法,去研究有关生命的物质构成。科学家们发现,生命的物质构成中96%是氧(O)、碳(C)、氢(H)、氮(N)四种化学元素,由它们构成了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能量的获得与释放是通过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完成的,基本机制是氧化还原的化学反应。在细胞代谢中,生物分子的形式互相转换,且遵循着能量守恒定律。染色体及基因是生命遗传的分子基础,染色体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DNA或RNA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等等。以上内容主要摘选于高崇明主编《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我们看到,无论生物学还是生命科学,都是在运用物理-化学的还原论方法对生物或生命的有形物质构成进行的研究。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每年在生物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做出特殊贡献并且获得诺贝尔奖的,几乎都是物理学家或化学家。

今天,生命科学已经成为了西方自然科学最前沿的研究课题。这种生命科学的研究,其研究对象仅仅是生命体的物质构成,其研究方法仍然使用西方自然科学的还原论,但是生命体的物质并不等于生命本身。

建立在西方生命科学基础上的现代西方医学,认为人体生命只不过是一堆物理-化学性质的集合体而已。这种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躯体解剖上的还原论方法;现代西方医学的诊断,主要是以物理-化学原理为主的各种医疗设备对于躯体的各种图像与指标的检测;现代西方医学的治疗,主要是对人的躯体进行各种物理作用与化学反应。

现代考古发现认为,在地球上,生物或生命的历史已经至少有35亿年了,人类的历史已经至少300多万年了。现代西方生命科学从细胞到基因等科研成果,对于揭示人体生命物质构成的奥秘,应该是成果非常辉煌了。但是,这所谓的“成果”也许只仅仅是人体生命奥秘的万分之一,或者亿分之一。建立在这基础上的西医,在“自身中毒论”、“病灶感染论”的指导下开始“努力找病”。西医在某个病灶上找到的某种被认为是病因的微生物,可能在几百万年甚至几十亿年以前就在人体生命中生存着,是与人类共生共演、物竞天择的“好伙伴”,如今在“细菌致病论”的指导下突然被宣布是“病菌”了,于是开始“除恶务尽”。“努力找病,除恶务尽”,是陆广莘对西医对抗疗法的概括。经常是对某个器官或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或用抗生素或化学药品等方法对某个“病菌”进行消灭,这种方法不仅破坏人体几百万年甚至几十亿年来的微生物群或菌群的生态平衡,而且用来消灭这些所谓“病菌”的各种抗生素或化学药品,进入生命体以后也许带来的是更多意想不到的变异与危害。因此,这种医源性与药源性的疾病,可能才是更危险的疾病。

有鉴于此,近年来一些现代西方医学界的有识之士也在反省、批评西医的弊端,并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为了避免西方自然科学还原论的缺陷,已经开始从理论上引进一批新兴学科,诸如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自组织论、模糊理论、系统工程、环境科学等。运用这些已经超越了还原论的新的科学知识,西医专家们也开始学习与研究顺势疗法、平衡疗法、补充疗法、整体疗法、替代医学、心理治疗等。我们相信,西医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革命性的飞跃。

关于人类文明史,一些专家认为,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接着的应该是生态文明。因为以化学工业为主的工业文明给人类的生存坏境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包括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甚至已经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人们提出生态文明的目的,主要是强调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证人类的生产活动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在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严重污染方面,目前人们只注意到了化学工业对人类生存坏境的污染。实际上,人们更应注意的是化学药品对人体生命的污染。如果现在只提倡生态文明,人体生命仍然会遭受着西医诊治过程中各种化学药品的严重污染。前者那些外污染,只是间接的危害;而后者这些内污染,则更是直接的危害。

我们认为,只有提出生命文明,将人类的发展重心转移到认识与提升自己生命的内涵上来,才能减少人类对外在自然界的贪欲与破坏,才能使人体生命的外部与内部都避免遭受工业文明的各种危害,才能真正地保护好人体生命。所以,人类只有发展好了生命文明,才能顺利地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在现代自然科技最前沿的研究中,除了生命科学,还有一个就是信息科学。在信息科学的研究上,西方自然科学原有的还原论方法已经无用武力之地。关于信息的本质,到底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也无法定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化的发展,使人类的科技研究、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文明时代。但是,我们发现,在信息的存储与交流的内容方面,现在仍然局限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之间的信息,还没有转换到人体生命内在信息的发现与研究。

生命科学是西方自然科学中最前沿的课题,是西方自然科学各种成果的集大成者。但是迄今为止,这个生命科学对生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人们自然地会质问:人体生命仅仅就是用还原论方法发现出来的这些化学元素的组成吗?仅仅就是那些结构有序、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与繁殖、稳态与适应、运动与应激性等各种外在特征可以说明的吗?

现代西医虽然是西方自然科技发展的最高成果,但是由于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的原理方法与之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主观判定其间的是非利弊。在中国古代,由于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使得一些智慧人士有机会在长期的虚静状态下,能够进行一种直觉内观式的研究。这种“古式”的研究,也许相当于《周易》的“寂然不动”,《道德经》的“致虚极、守静笃”,《黄帝内经》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以及李时珍《濒湖脉学》的“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以这种特殊的方法总结出来的东方生命文明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生命科学,有着其特殊的价值。这种“古式”的文明在中国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可以为我们人类迈进生命文明时代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在当代中国的民间,有一位八十岁的老中医潘德孚先生,一直继承与发展着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其五十余年的感悟与研究,提出了一个独特而精要的“生命”定义——“生命是信息运行的一个自组织过程”,同时将中医学总结为“人体生命医学”。他指出,人体生命包括三个系统:躯体系统、信息系统和意识系统。其中信息系统是躯体系统与意识系统的中枢,也是生命的关键与根本。意识系统是在躯体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自控系统,通过意识的自控,可以使信息系统的自组织力加强并有序,从而排除躯体系统的疾病而恢复健康。他初步阐述了人体生命具有的生成性、有序性、全息性、完整性、动态性、适应性、多层次性、多系统性与个体特异性等,诠释了人体生命医学的纲要。

有关中西医学的是非利弊之辩,潘老先生认为,近百年来有些西医一直在否定中医,甚至要求取缔中医,而为什么不允许中医也批评一下西医?因此,站在中医的立场上,对西医的学术批评是潘老先生已出版的系列著作的一个特色。他充分肯定了西医在诸如兔唇吻合、断肢再植、连体婴儿分离等外科手术,尤其是在外科手术中的发炎防范、传染性流行病的控制等方面,确有先进的技术。同时深刻分析了西医的原理方法,严肃批判了西医的缺点弊端,他还引用了囯外著名的医学专家批评西医危害、揭露西医骗局的大量论述。

潘老先生认为,中医的现代化绝不是用西医的原理方法来解释中医,而应该是用现代的语言和概念来诠释中医,所以他对生命的定义用了“信息”与“自组织”这两个最现代的词语。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健康就是生命信息运行有序,生病就是生命信息运行障碍”,同时强调西医是“躯体医学”,中医是“生命医学”,“是生命生病,而不是身体生病”,认为医疗的目的只是帮助人体生命的自组织力去克服信息运行的障碍,重新建立信息运行的有序性。我们认为,这些只是他把自己学到的、想到的,进行了粗放式、提纲式地阐述。对于人体生命医学而言,这本书仅为抛砖引玉,肯定还有待于更多的专家来完善与提高。

潘老先生强调,人体生命健康不取决于构成生命体的什么分子或元素等等。他经常爱举一个生动比喻:我们在治理一条河流时,如果去专门去分析研究河流里的水(或泥沙)的分子构成,这到底对治理河流有什么用呢?他认为,西医针对躯体的各种诊治,犹如是在水中捞月、缘木求鱼。他用这个人体生命医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已经在西医所谓的“癌症”、“艾滋病”、“白血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疑难杂症的诊治中取得了神奇的效果。

我们认为,潘老先生对生命的定义,是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文明时代、开始迈入生命文明时代之际,运用“信息”这一特殊“成分”而对生命作出的最有创新精神的阐述。这个生命的定义,凝聚了信息文明时代的精华内涵,指明了生命文明时代的发展方向。这个生命的定义,超越了以物理一化学为基础、以还原论、构成论为方法的西方自然科学之路,引导着人们进入到中国古代独特的整体论、生成论的“自然国学”之路。

“自然国学”是二十一世纪初由北京的一批科技界的老专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专指中国古代文明中的自然一科技方面的学问,是相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国学”而言的,也是相对于西方的现代科技而言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套与西方科技不同的认知方法与体系,它与西方科技一直在平行发展,并且没有中断。中国的“自然国学”在两千多年时间里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曾经一直在世界上起着主导作用。只是在最近的两百多年中,以还原论、科学实验与形式逻辑为唯一标准的西方自然科学以及工业文明的发展,才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一片新境界,才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主导地位。

我们非常尊重西方自然科技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界方面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的巨大成就,但是它在针对人体生命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正在明显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困境。面对人体生命这个特殊的对象,运用西方自然科学里那种物理一化学的还原论方法,已经显示出那么的低俗、笨拙,而中囯自然国学里的佼佼者——中医学的方法却表现出那么的高超、智慧。

有些学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西医是在西方军事侵略的基础上,作为教会、商业的先锋传入中国的。详见王吉民《伯驾利用医药侵华史实》:“欲介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士。医药是基督的先锋,而基督教又是推销商品的先锋。”转载自赵洪钧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学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不仅西方的思想文化界希望消灭与根除中医,包括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文化界(诸如严复、梁启超、鲁迅、陈独秀、胡适等)也提出否定与废止中医。中西医论争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这种大规模、长期的论争是中囯近代思想文化史上一个独特方面。在这种惨烈的社会环境下,中医之所以能够生存与发展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医疗效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我们认为,在医学上“疗效是硬道理”。分别作为中西科技代表的中医与西医,面对人体生命这一特殊的对象,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真正到了各显其能、各逞风采的时候。在中华传统文明中,其他的学科都已沉没在现代西方科技的汪洋之中了,现在只有中医可以与西医在对病人的诊治上进实证效果的比较。人们通过比较很快就会发现,当代也许只有中医可以为西医以及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发挥导航的作用。当代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曾说:“中医的发展,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说到作为中西方两个完全独立的医疗体系的中医与西医,我们也许可以比喻为中国的围棋与西方的象棋,或者中囯的古琴与西方的钢琴。所谓中医结合,是否可以比喻为围棋与象棋的结合?或者古琴与钢琴的结合?进一步而言,以西方的象棋与钢琴的原理方法指导中囯的围棋与古琴的研究与发展,那将会出现什么荒诞的情形?有关专家经过多年调研后确认,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是比直接消灭中医还残酷的一件事详见贾谦《中医战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虽然国家在大部分省市成立了中医学院,而多年来在教学与研究上主要是由西医来主导;也在大部分城市开办了中医院,多年来在诊断与治疗上也是由西医来主导。一些中医专家强调,要在中囯的中医学院与中医院进行“打假”,才能避免中医这种后继无人与逐渐衰灭的严重局面详见邓铁涛发表在国内各种报刊上的文章。。2009年囯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我们看到,在各中医学院与中医院里,已经开始在逐渐废止“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的错误方法。

虽然目前中医在世界地位、国家政策、经济实力、团队经验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西医。但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外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医的弊端,认识到中医独特的优势。如果说在认识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在医学上疗效就是检验中西医的唯一标准。人民的眼睛是明亮的,我们相信无论在中囯还是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必将逐渐认同与选择中医,中医必将逐渐在人体生命的健康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主流医学。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囯家之一,人口也仅有三亿。据有关统计,其医保支出占GDP比例的18%以上。关于医疗改革一项,已经使多位美国总统为之头痛不已,甚至黯然离职。庞大的医药费用支出,已经成为美国经济不可承受之重。而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囯家,人口有十三亿多,未来的医保问题更是不言而喻了。采取哪一种医学方式既能够缩减医药费用,又能够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这是世界各囯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我们认为,随着生命文明时代的到来,以中医药为主的人体生命医学必将为破解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做出独特的贡献。

论及中西医学,其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健康问题。无论对于个人与家庭的幸福,还是对于国家与世界的发展,人体生命的健康将是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与保证。我们相信,在为公民健康服务上,中医必将在中囯与世界各囯发挥越来越决定性的作用。在实现公民医保上,无论中国政府还是世界各国政府,必将选择中医来在节省医药费用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在日本,中医又被称为汉方医学,实际上是日本化了的中医药学。明治维新后,日本引进西方医学体系。受所谓的“西医是科学的,中医是不科学的”思潮所影响,曾立法取缔了中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日本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不仅对此束手无策,而且西药的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国民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现实“逼”着日本政府作出了历史性的选择,2004年日本正式为中医“平反”,中医学在日本被规定为全国各大学医学部的必修课程,从2006年起作为医生临床考试内容,2008年纳入医生资格考试的试题范围,后来还在日本富山县建设了“中医特区”。以上转引自新华网转发的香港《亚洲周刊》的有关报道。

在韩国,中医又被称为东医或韩医,并且已经开始向联合囯“申遗”。韩国的中医与西医是严格分开的两个医疗体系。韩国的中医医生不允许开西药和使用西医方法,西医医生也不允许开中药和使用中医方法,坚决反对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一个特别的现象是,在韩国下层民众多用西医,上层人士多用中医,贵族们把看中医、吃中药作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各国,韩国人开办的中医学院最多。在电视剧《大长今》里面,也充分地展现了中医在韩国的影响。

在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医学院迅速地发展起来。2002年,为了减少庞大的医疗开支,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美国政府批准将“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独立医学体系纳入美国补充和替代医疗体系。2007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文件,将中医药学从“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分离出来,正式认同中医与西方主流医学一样,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独立科学体系。2012年,已有45个州通过了针灸立法,美国约有50多所针灸学校,有针灸医生3万余人。针灸已进入美国医疗保险体系,美国的科研机构通过对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得出了可替代西药及其作用而且效果更快的结论。以上内容转引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有关报道。

潘老先生提出,中医的根源在中国,在中国更应该开展好中医教育。他认为,在西医学院里那种先学躯体解剖的方法,只会开始就把学生带进躯体解剖学的机械物质观。他提出了一条全新的医学路线:“先中医,后西医;先针灸,后中医药;最后才学西医各科知识(包括解剖学)”。潘老先生强调,学医(包括西医)首先要先从学针灸、辩经络开始。因为从针灸入手,才能领会信息在生命中的作用,才能体会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观。学好了针灸,再学中医中药。然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才可以去学习西医西药,包括解剖学与生理学。他希望中医应该“下农村”、“进社区”,要服务社会大众,中医普及教育应从少儿开始。

近两百年来,在西方科技生产出来的坚船利炮的打击下,中华民族一直处于落后挨打、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甚至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中医药不仅是开启中华古代文明的钥匙,也是延续中华古代文明的载体,已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囯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血脉。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积极地学习和掌握中医药文化,随着中医药文化在全世界的发扬光大,必将极大地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不仅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将对生命科学产生深远影响。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长期发展进程中融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可以成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与历史检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应该是我们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应是囯家积极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遵循着“先针灸,后中医药”的路线学习中医。现在全世界有四五百万人在运用针灸治病,针灸已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公认。潘老先生预见,不久的将来,针灸医生会有一个世界性的需求。我国是针灸的发源地,是针灸医学大国,无论在针灸理论或实践上,在世界上都遥遥领先。所以,培养一批针灸医生供应全世界,既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高疗效与低费用的医疗服务,又能为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幸福做出贡献。

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有益于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理解,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有益于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医药产业,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医药产业;有益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我们衷心地希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即将到来的生命文明时代,能为增强与扩大中华文化的囯际影响力开创新局面,能为世界发展与人类进步做出特殊的贡献。

石沅明

于癸巳年冬月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