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内科疾病(10)
- 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名方(珍藏本)
- 周德生 刘利娟
- 4965字
- 2017-01-17 11:50:35
慢性胆囊炎
胆囊炎是由于细菌感染,浓缩的胆汁或反流入胆囊的胰液的化学刺激所引起的胆囊炎性疾病。急性者发病急,症状明显,治疗则迅速痊愈,或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超过3个月则为慢性胆囊炎,病程长,症状时隐时现,反复发作。临床症状主要是上腹部不适,持续性钝痛或右肩胛区疼痛,胃部灼热,嗳气,泛酸,厌食油腻等所谓的“消化不良”症状,但是许多慢性胆囊炎患者可持续多年无临床症状。本病常与胆道结石合并存在,根据有无结石可分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病史可达10余年或更长。
本病中医学属于“胁痛”、“腹痛”、“胃脘痛”、“呕吐”、“黄疸”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湿、热、瘀等邪阻滞于胆,或因情志郁怒等刺激,使胆气郁滞不舒而致。现在国家标准的病名定义中,本病归属于“胆胀”范畴。
【必备名方】
1.疏肝利胆汤加减:柴胡9克,郁金9克,赤芍15克,姜半夏9克,青皮9克,陈皮9克,金钱草15克,生山楂15克,槟榔9克。水煎服。
2.柴金调和汤加减:柴胡12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金钱草15克,茵陈10克,木香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甘草6克。水煎服。痛甚者,加延胡索;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克;伴结石者,加海金沙30克,鸡内金15克。
3.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15克,车前子12克,生地黄12克,当归10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泽泻10克,柴胡12克,大黄10克。水煎服。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郁金,以理气止痛;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姜半夏、旋覆花,以和胃降逆;热偏盛者,加金银花、蒲公英,以清热泻火;兼见胆石而黄疸者,加茵陈、金钱草、海金沙,以利胆排石退黄。
4.金茵汤加减:金钱草15克,茵陈15克,陈皮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柴胡6克,延胡索10克,丹参10克,广藿香10克,半夏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口苦者,加龙胆;发热者,加生石膏;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食欲减退者,加焦三仙、鸡内金。
5.一贯煎加减:南沙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2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0克,茵陈10克,虎杖10克,佛手12克。水煎服。头目眩晕者,加熟地黄、桑椹、女贞子,以补益肝肾;脾虚腹胀便溏者,加茯苓、白术、炙甘草,以健脾益气。
【名医指导】
1.应根据病情低脂肪、低胆固醇半流质饮食或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软食,宜少量多餐。
2.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不宜吃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
3.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4.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代茶饮。
5.大量饮水。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的摄入,以利于胆汁的稀释,减少胆汁滞积。
6.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7.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烦躁易怒。避免经常熬夜。
8.生活规律,争取做到定时定量进餐。
9.有胆囊炎病史或爱吃高脂肪饮食的中年妇女,在采取避孕措施时最好不选用口服避孕药。更年期不滥用和长期服用雌性激素类药物。
10.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
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管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其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胃、食管反流,咽下困难,出血及贫血,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蚀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
本病中医学属于“反胃”、“嘈杂”、“吐酸”范畴。现在国家标准的病名定义中,本病归属于“食管瘅”范畴。
【必备名方】
1.顺气降逆汤加减:赭石15克,炒白术12克,蒲公英12克,白及10克,海螵蛸10克,木香10克,乌药10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炒白芍10克,郁金6克,吴茱萸3克,黄连3克,甘草6克。水煎服。兼见虚寒表现者,去黄连、蒲公英,加干姜、砂仁;胃阴不足者,加麦冬、石斛;气虚者,加党参。
2.丁香柿蒂散加减:丁香3克,柿蒂2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半夏9克,紫苏梗15克,枳壳12克,延胡索10克,生姜10克。水煎服。胸膈满闷者,加薤白、厚朴,以宽胸理气;脘腹满闷、纳呆便溏者,加苍术、广藿香、豆蔻,以和胃化浊;兼手足不温、脘腹胀闷、喜暖喜按者,为脾胃虚寒,可将生姜易干姜,加吴茱萸、补骨脂,以温肝补肾。
3.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6克,白芍12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生地黄15克,瓜蒌15克,薄荷8克,石决明15克,赭石15克,竹茹15克,天花粉12克,大黄10克。水煎服。疼痛较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疏肝止痛;腹胀便结者,加大腹皮、枳壳,以通便消胀;脘胀痞闷、不思饮食者,加赤茯苓、茵陈,以化浊祛湿、醒脾清肝。
4.启膈散合陈皮竹茹汤加减:太子参20克,茯苓15克,丹参20克,浙贝母15克,郁金12克,砂仁6克,荷叶蒂15克,桃仁10克,当归12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甘草5克,生姜6克,大枣15克。水煎服。津伤较甚者,加麦冬、玄参,以增液润燥;大便不通者,加大黄与甘草合用,以苦降缓下;阴虚内热较重者,加生地黄、南沙参、牡丹皮、知母,以滋阴清热。
5.养阴益胃汤加减:太子参20克,黄芪15克,麦冬12克,旋覆花10克,莲子10克,天花粉12克,半夏10克,大黄3克,甘草3克。水煎服。
【名医指导】
1.餐后直立,避免负重和穿紧身衣。
2.改变体位:睡眠时抬高床头10~15厘米或用楔状海绵垫肩背。
3.减少进食量,饱食易导致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进食应细嚼慢咽,少量多餐。晚餐尤其不宜饱食,睡前4小时不宜进食;避免进餐后立即平卧。
4.少喝酸性饮料等;忌烟、酒。少吃巧克力,烹调少用香辛料如辣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
5.减少脂肪摄入,烹调以煮、炖、烩为主,不用油煎炸。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牛奶、豆制品、鸡蛋清等。
6.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因过度肥胖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
7.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8.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乱服药物产生副作用。
9.保持心情舒畅,增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功能性胃肠病分类中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上以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尤其餐后加重,上腹饱胀、嗳气、胃灼热、恶心、呕吐、反胃等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本病中医学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呕吐”、“纳呆”、“腹胀”、“反胃”范畴。系脾胃运化失常,中焦气机壅滞,胃失通降所致,其病机总属虚实夹杂。
【必备名方】
1.新加三仁汤加减:苦杏仁6克,薏苡仁15克,豆蔻10克,炒枳壳12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淡竹叶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焦麦芽15克,焦谷芽15克,焦鸡内金15克,砂仁6克,炮姜4克。水煎服。湿重者,加苍术;脾虚者,加白术。
2.枳实消痞汤加减:枳实15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茯苓10克,厚朴10克,法半夏10克,麦芽10克,干姜3克,姜炒黄连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腹胀便结甚者,去党参、白术,加大黄;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食积甚者,去党参,加六神曲、莱菔子。
3.调胃汤加减: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郁金15克,苍术15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半夏15克,陈皮10克,砂仁6克,厚朴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胃脘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兼呃逆者,加竹茹、旋覆花、赭石;大便不通者,加大黄、火麻仁。
4.加味七味胃阴汤加减:南沙参15克,丹参15克,山楂10克,山药15克,石斛12克,麦芽10克,冬瓜子10克,天花粉10克,佛手6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姜黄10克,郁金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嗳气频繁者,加甘松、紫苏;便秘者,加决明子、火麻仁。
5.加味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克,党参15克,丹参10克,白芍10克,桂枝12克,豆蔻10克,生姜12克,炙甘草6克,大枣10枚。水煎服。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便溏者,加白扁豆、木瓜;便秘者,加肉苁蓉;口苦者,合用四逆散。
【名医指导】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戒烟、酒。
3.饮食中应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及睡前进食过量,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不宜食用豆类,包括豆浆、豆奶;避免进食产气饮料和食物,如汽水、可乐、萝卜、洋葱、白薯、蜂蜜、蔗糖等;不宜食用香蕉。
4.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适当体育锻炼等。
5.适当的按摩有助于预防或缓解消化不良。方法如下:
(1)推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而下,从第七颈椎起,下达腰椎。
(2)捏脊法:两手拇指分推两侧季肋部,再推脐旁两侧。还可用搓热的手掌揉脐部。最后用指掐和拇指平推足三里穴。
6.需要注意与器质性疾病鉴别,注意随访跟踪。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指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形状异常而又缺乏生物化学和形态学可解释的综合征。本病好发于18~45岁人群,以女性为主。发病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状态、激素分泌和机体对激素的应激异常等因素有关,是消化内科中常见且难治的一种疾病。临床特点以腹痛、腹胀为主,或伴有腹泻,或伴有便秘,或伴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
本病中医学属于“泄泻”、“腹痛”、“郁证”、“阳结”、“阴结”、“脾约”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脾胃素虚、情志影响、精神紧张,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导致胃运化失常而致功能紊乱。
【必备名方】
1.痛泻要方加减:炒白术12克,生白芍12克,防风9克,炒陈皮10克,柴胡9克,木香6克,炒枳壳10克,制香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腹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加强止痛作用;嗳气频繁者,加沉香、豆蔻,以理气降逆;泄泻甚者,加党参、乌梅、木瓜;腹满胀痛、大便秘结或欲便不得者,加槟榔、枳实、大黄,以顺气导滞、降逆通便;气滞已久、腹痛有定处、舌黯有瘀点者,加五灵脂、丹参、桃仁、延胡索,以化瘀止痛。
2.乌梅丸加减:乌梅10克,细辛3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炒花椒6克,制附子5克,黄连6克,炒黄柏10克,茯苓10克,炮姜10克,木香10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少腹疼痛、胀满恶寒者,去黄连,加荔枝核、小茴香;胃脘灼热、口苦者,去炒花椒、炮姜、制附子,加栀子、吴茱萸;腹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湿邪内阻、腹满后重者,去党参,加厚朴、山楂炭、槟榔、广藿香。
3.麻子仁丸合增液汤加减:生地黄15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枳壳10克,火麻仁10克,白芍10克,厚朴10克,苦杏仁6克,当归10克,瓜蒌子6克,甘草6克。水煎服。
4.少腹逐瘀汤加减:蒲黄6克,五灵脂6克,当归9克,川芎9克,延胡索9克,没药6克,肉桂3克,小茴香6克,干姜6克,赤芍6克,甘草6克。水煎服。大便脓血或夹有赤白黏冻者,加白头翁、秦皮、黄连。
5.四神丸加减:补骨脂10克,五味子10克,肉豆蔻6克,吴茱萸6克,生姜6克,大枣3枚,甘草6克。水煎服。腹痛甚者,去五味子、吴茱萸,加小茴香、木香;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加炙黄芪、诃子、赤石脂。
【名医指导】
1.饮食规律,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的食物为主,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2.多食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谷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不宜吃冰冷、油炸食物。
3.应限制产气食物的摄入,如碳酸饮料、豆类、薯类、甘蓝、苹果和葡萄等。
4.养成每日按时排便习惯,多做提肛、摩腹运动,劳逸适度。
5.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避免紧张、焦虑、抑郁。
6.保持大便通畅;如伴有腹泻时,注意多补水。
7.不饮酒,不喝咖啡。
8.应对患者耐心解释本病,以消除其心中疑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