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出版硕士(MP)考试《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专用教材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考研网
- 12728字
- 2020-06-24 17:18:13
第一章 中国古文化常识
1.1 大纲详解
【大纲要求】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知识,以大学本科毕业生应知应会知识为主。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要点详解】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
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化,有悠悠五千年历史。
1.原始时代
原始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初始阶段。远古中华文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部落联盟。经过征战,华夏部落联盟确立了在中华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这对后世文化发展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2.夏、商、周时代
夏、商、周时代,中华文化的发展迈出了重大一步。周人的改革,完成了一次文化转型,使上古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
3.春秋和战国
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战国诸子,出于“救时之弊”,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景象。诸子学说中重要的有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各家学说相互批判,相互融合,共同构建起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
4.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定型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华思想文化趋于一统,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汉代乃至汉以后各朝各代的统治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相融共存、共同发展,形成生动活泼的多元文化发展局面。
5.隋唐时代
隋唐时代,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并以博大的胸怀广为吸收域外文化,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宏、史诗般壮丽的隆盛时代。
6.宋明时期
宋明时期,文化特有的风貌是理学及心学的建构与发展。总的来说,这个时期,中华文化趋于成熟和精密。
7.清代至“五四”时期
从清代至“五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日薄西山,在西学东渐的撞击下,开始了向近代转变的步伐。
二、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国度性和民族性。
(1)中华文化是中国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2)中华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广泛吸收了世界文化的营养,有不断创新、不断更新的过程。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不衰,表现出其极强的生命力。
(4)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务实力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5)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伦理本位的道德品格。
第二节 天文和地理
一、天文、历法
1.天文
(1)“三光”、“七曜”
日、月、星这三种常见的天体称为“三光”。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
金星古称“明星”、“太白”、“启明”(因其在黎明时见于东方)、“长庚”(因其在黄昏时见于西方)。木星古称“岁星”、“岁”。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并据此纪年,所以有“岁在某某”的说法。水星又名“晨星”。火星古称“荧惑”。土星古称“镇星”。
但古书中提到的“水”“火”星名,并不是指水星和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和“大火”。《诗经》中“十月流火”的“火”即指“大火”,而不是火星。
(2)“二十八宿”
人们把黄道和赤道附近的星空分为二十八个区域,称为“二十八宿”,并把二十八宿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想象成苍龙,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为白虎,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为朱雀,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为玄武,这四种动物称为“四象”。
(3)“分野”
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分别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2.历法
(1)日、月、年、阴历和阳历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季节的变化周期称为“年”。以地球绕太阳一周期为单位制定的历法称为“阳历”,以月亮绕地球一周期制定的历法称“阴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古代称为“四时”。又以孟、仲、季分别表示一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如孟春、仲春、季春。
(2)二十四节气
中国阴历(农历)按天时和气候的变化,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它们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将二十四节气编成一首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均不变,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这里“每月两节”是就阳历而言的,具体到阴历中又有变化。
(3)纪年法
古时用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就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两相配,以纪年历,六十年一循环。天干与地支一个循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只能与地支相配,而且是天干的单数与地支的单数相配,天干的双数与地支的双数相配。
十二地支也用来表示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两个小时。
二、地理、政区
因光照不同,中国古代取名常将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政区,即行政区划,它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性组织系统,将地理和人口结合起来划分区域以便管理。
传说在上古时期,大禹便将天下分为“九州”。关于“九州”的划分,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将全国划分为冀、豫、青、徐、荆、扬、兖、雍、梁九州。舜时分为十二州。到东汉又分为十三州。而唐代有三百多州。汉代至南北朝,州基本上是监察区,至唐,州就成为行政区划单位了。需要注意的是,“州”与“洲”容易搞错。
从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的是“郡县制”,即中央以下设郡和县两级。
唐宋时期主要实行的是“道路制”。唐代根据山川自然形势把全国划分为若干“道”,宋代则改“道”为“路”。“道”和“路”相当于现在的省。
元明清三代基本是实行“行省制”,或简称“省”。从明代开始,“省”就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专用名称,而且许多“省”的名称基本上沿用到现在。
历代王朝定都的城市主要有六个,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常称为“六大古都”。
第三节 官制和科举
一、官制
从夏代到清代,中央官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1.巫史制时期
包括夏商两个朝代。这一时期,国家的君主称“后”(沿用氏族首领的称号)、称“王”。在王的左右,权力最大的是一些称为“史”的官员,古书里又称作“巫”。巫史的职务一般是世袭的,他们在整个国家机构中居重要地位。
2.公卿制时期
包括西周、春秋两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最高统治者仍称“王”,又称“天子”、“天王”。在君王之下,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在“三公”之下的是若干卿和士。
3.丞相制时期
包括战国、秦和西汉初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从秦代开始称皇帝,国君之下,处理政务的最高职官是宰相。秦统一后,宰相的正式官称是丞相。汉初沿秦制。
4.尚书制时期
从汉武帝时开始,直到明初。这一时期的政府权力执掌者逐步由“三公九卿”向“三省六部”过渡。
5.内阁制时期
包括明清两个朝代。明初废除中书省及丞相等官职,设立华盖殿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清初仿照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清末改官制,成立责任内阁,所辖十部。
(1)在历朝职官制度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官名变迁问题
①官名相同,但不同朝代其职掌或含义不同。
②官吏职掌相同,但名称不同。
(2)除了职官的设置和选举外,古代职官体系中还包含相当丰富的内容
①爵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一种尊号,多根据血缘亲疏或功劳大小来授予。
②品阶,是表示官员的等级。
③俸禄,是给予官吏的物质待遇。
④考课,即对官员定期进行考核,并依考核的结果进行奖惩。
⑤致仕,即辞去官职的婉转说法,就是“把禄位还给国君”。
(3)古代职官任免升降的专门术语
①有关任职授官的,如任、授、除、拜、封、征、辟、荐、举等。
②有关提升职务的,如擢、加、超迁等。
③有关降级免职的,如罢、免、解、贬、谪、革、褫、开缺等。
④有关调动职务的,如移、调、徙、量移、补等。
⑤有关兼职的,如领、摄、权、行、署等。
二、科举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员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制度。
(1)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实行的是禅让制。
(2)夏商两代,从最高统治者到各级奴隶主贵族,其权位是由自己的后代理所当然地世袭继承,这就是世卿世禄制,即“大人世及以为礼”(以子继父称为世,以弟继兄称为及)。
(3)西周时代,实行的是“乡举里选”,即由地方选拔出能者贤士推荐给朝廷。
(4)春秋时期,“任人惟贤,因功受禄”。
(5)战国时期,实行军功爵制度。
(6)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和“征辟”制。
(7)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方法称为“九品中正制”,就是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进行品评,然后按等录用。九品实际上成了门第高下的标志。
(8)隋朝,九品中正制被废除,而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这就是科举制的开始。
科举制度,就是分设科目考取士人的选官制度。
(9)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
(10)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趋完备,形成严格的三级考试形式,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①院试,即各省童生参加由学政主持的考试,考取的称生员,俗称秀才(与汉代“秀才”的含义不同)。
②乡试,是生员参加三年一考的省级考试,考取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③会试,是举人参加由礼部举行的考试,一般在乡试后的第二年举行,考取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④殿试,是贡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取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由于殿试基本上是定名次的考试,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所以会试和殿试可合称为最高一级的考试。俗话说的“连中三元”,是指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和殿试第一名“状元”。
第四节 儒释道文化
一、儒家文化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六艺教弟子。“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为当时的几种课程。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死后,儒家分成八个派别,其中最杰出的是孟子和荀子两派。孟子一派被视为儒家正宗。
1.汉代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先秦儒家的基础上吸收融合法、道、阴阳各家,对儒学进行了重大改造,建立了一套君权授于天的儒学体系。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魏晋时期
传统儒学与道、名、法诸家学说会通,形成玄学。玄学的基本特征是崇尚“玄远”,探讨“有无”、“本末”、“体用”等范畴。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向秀、郭象等。
3.隋唐时期
朝廷奉行以儒教为本的基本国策。在儒学的研究上,学者注重对儒家经典的阐释,形成注疏之学,颜师古、陆德明、孔颖达等是著名的注疏家。
4.宋代
儒学发展到宋代,演变为理学的新形态。北宋是理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重要的理学家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南宋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期,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书集注》等。
5.明代
明代,理学开始向心学演变。明初,程朱理学仍居统治地位。明中期以后,理学开始向心学转化,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心学因空淡心性而落入空疏,逐步走向衰落。
6.清代
清初学者提倡征实之学。传统儒学走上朴学考据之路,考据学在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鼎盛。由于形势的变化及考据学本身的缺陷,乾嘉以后考据学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道咸时期的今文经学。今文经学至康有为发展到顶峰,随之走向衰落,也预示着传统儒学走向终结。
二、佛教文化
佛教起源于印度,创始者为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理论极其复杂,主要有四谛说、十二因缘说等。“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佛经分为经、律、论三部分,合称“三藏”。经是佛的言教,律是佛为他的信徒制定的守则戒律,论是诸佛弟子的著述。
佛教在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距今约有2000年。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仅限于上层阶级。《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流行的佛经。
佛教在汉及三国时期发展缓慢,以翻译、解说、介绍佛经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有了极为迅猛的发展。
唐代皇帝除唐武宗外,均信佛,佛教得以鼎盛。这个时期,佛教宗派林立,主要有天台宗等,尤以禅宗和净土宗最为兴盛。
宋、元、明、清是佛教的衰落时期。但在这个时期,佛教典籍得到很好的刊刻和流传。
三、道家文化
道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个大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代表作是《老子》和《庄子》。
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表现出儒、道之争,有时又表现出儒、道的融合。
道家学说在汉初受到帝王重视,形成黄老之学。汉初统治者遵黄老之学,行“无为而治”,政治上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
与道家相关的一个概念是道教,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尊奉老子为始祖,以老庄著作为经典,道教脱胎于道家。道教是中国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其内容吸收了民间的鬼神崇拜和神仙传说,以及老庄著作中关于修身的思想,形成了一套包括鬼神祭祀、占卜、炼丹、符篆在内的宗教体系。
唐宋时期,道教最为兴盛。唐代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借与老子(李耳)同姓依托附会,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至明清,道教渐趋衰微。
道教的经典收集在《道藏》中,内容包括道家书、方书、道经和有关的传记。现存完整的道藏是明代的《正统道藏》和《续藏》。
第五节 姓名和称谓
姓名和称谓作为文化符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的身份、地位和人际关系。
一、姓名
姓名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用以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识别符号。
1.姓氏的来源
(1)以动物为姓,如马、牛、羊、龙等。
(2)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韩、赵、魏、燕等。
(3)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司空、上官等。
(4)以居地特征为姓,如东郭、西门、杨、柳等。
2.名和字
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一个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为表尊敬,在社交场合,就不能直呼其名。但尊长对于侄晚辈,照例称名不称字。
古人取名和字有很多讲究,“名”和“字”的意义有一定的关联: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
3.名和号
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还有自己的号,以表明自己的意向或特征等。名与号之间不一定存在意义上的联系。
二、称谓
我国的家族承袭关系,一般认为,自高祖至玄孙为九族。《三字经》中就写道:“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乃九族。”
1.官称
以所任或曾任官职称呼,这就是官称。
2.地望称
以其出生地或族望地或为官地来称呼,统称为地望称。
3.讳称
古时候,为了尊重某人,不直接书写或称呼他的姓名,而采用一定的方式加以回避,这就是避讳。以避讳的方法称呼人,即讳称。
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改字法;②空字、省字法;③缺笔法。
4.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用以褒贬善恶的称号,即谥号。
谥号分三类:①表扬的,如文、武等;②批评的,如厉、炀等;③同情的,如哀、怀等。
5.庙号
庙号,它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
因为谥号、庙号是人死后才有的一种称谓,所以它不可能出现于其人在世时。
第六节 藏书与版本知识
一、藏书
早在周代就出现了专门的藏书机构,具体藏书之所有宗庙、藏室、盟府等,还有专门的执掌官员,如天府、太史、柱下史等。
现在一般认为私人藏书大概是春秋时开始的,当时诸子都富有藏书。孔子可以说是先秦时期最大的藏书家。
秦统一天下后,中央专门藏书的地方有石室、金匮等。秦朝不许私人藏书。
汉初,政府把所得秦代的藏书藏于未央宫的石渠阁。管理藏书的官员有校书郎、兰台令史。
隋唐时期,国家藏书机构与职官的体制更为完备,由秘书省典司图籍,下设著作局和太史局,主官称为秘书监。隋代还对搜求到的图书补续残缺,重缮正副,藏于宫中。
宋代国家图籍多藏于崇文院、秘阁等处,并设专官管理。宋内廷藏书最丰富的地方是崇文院三馆及中秘阁,收藏天下图籍。
明代帝王也非常重视藏书,明成祖永乐六年(公元1409年)编成《永乐大典》,藏于文渊阁,后迁都北京,《永乐大典》贮于文楼。
清代官府藏书处有“北四阁”、“南三阁”、“天禄琳琅”、武英殿、国子监、翰林院等。
明清时期,地方上有很多著名的藏书家及藏书楼,清代藏书家中以瞿、杨、陆、丁四家最为有名,号称天下四大藏书家。
有些藏书家还喜欢收藏“善本”书籍,“善奉”必须具备两方面的价值,一是实用价值,二是文物价值。现在“善本”一般是指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具有某一方面特殊价值的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
二、版本知识
古籍版本,类型繁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写本和刻本。
1.写本
写本可分为手稿本、清稿本、抄本、影抄本四类。
2.刻本
刻本大致又可分为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三类。印刷术发明后,书多刻本。
(1)凡官方负责刊印的书称为官刻本。官刻又有中央刻本和地方刻本之别。
(2)私刻本多由学者或藏书家所刻。
(3)凡书坊刻的书称为坊刻本。
第七节 经史子集与四部分类
一、古代图书分类
1.“七分法”
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是“七分法”。“七分法”创始于《七略》。《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全国综合性目录书。《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分,其中“辑略”是综述学术源流的结论。所以《七略》虽以“七”为名,实际上只有“六类”。
2.“四分法”
“四分法”指的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方法。“四分法”起源于魏晋,定型于唐代,直到唐初《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四部名称。从此,四部分类法便成了我国古典目录分类法的主流。不管是国家图书目录,还是史志目录、私家目录,都采用四部分类法。《四库全书总目》为四部分类法的集大成之作。
二、经史子集概说
1.经
“经”一般指的是传统儒家具有权威性的经典著作。
(1)“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书籍。
(2)“五经”
秦代“焚书”以后,《乐》亡佚。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艺”,正式定儒家的五部书《诗》、《书》、《礼》、《易》、《春秋》为“经书”,统称“五经”。
(3)“十三经”
到了北宋中叶,形成“十三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四书”
南宋时,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2.史
(1)“二十四史”
从西汉开始,直到清代,官、私所修的史书有二十四部,即(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朝梁)沈约《宋书》、(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齐)魏收《魏书》、(唐)姚思廉的《梁书》和《陈书》、(唐)李百药《北齐书》、(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唐)魏徵等《隋书》、(唐)房玄龄等《晋书》、(唐)李延寿的《南史》和《北史》、(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元)脱脱等《辽史》、《金史》和《宋史》、(明)宋濂等《元史》、(清)张廷玉等《明史》。
以上二十四部史书,加上民国柯绍忞主修的《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再加上民国赵尔巽等主修的《清史稿》,合称“二十六史”。
(2)史书体裁
①纪传体。以上正史都是纪传体。
②编年体。现存编年体史书以《春秋》为最早。“通鉴”类史籍是编年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首开此体例。
③纪事本末体。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首创“纪事本末”体,其后出现了一系列纪事本末体史籍。
④典制体。典制体史籍记载历代典章制度,以“三通”为代表,即唐杜佑的《通典》、宋郑樵的《通志》和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再加上清人编纂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共“十通”。
3.子
子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九流十家”。“九流十家”是指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和小说家。古人认为小说家是“街谈巷语”,不能与其他九个学术思想流派等观,故有“九流十家”之说。子书就是以“九流十家”为主体发展起来的。
(1)儒家
儒家尊孔子为宗师,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故儒学又被称为“孔孟之道”。儒家崇尚“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从此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2)墨家
墨家由墨翟创建,在战国初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的思想主要是“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主要代表人物有墨翟、禽滑厘等。代表著作《墨子》,现存53篇。
(3)道家
道家又称“道德家”,由老子创立。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代表人物除老子外还有庄子、关尹、杨朱等,代表作有《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列子》等。
(4)法家
法家以重“法”而著称。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代表人物除韩非子外,还有管仲、申不害、商鞅、李斯等。代表著作有《申子》、《韩非子》等。
(5)名家
名家在战国时称“刑名家”或“辩者”,西汉始称“名家”。名家以善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而著称于世。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等。现在流传下来的名家著作有《尹文子》、《公孙龙子》等。
(6)阴阳家
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家”或“五行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此派学者大多由古代天文学家和占星家演变而来。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末齐国的邹衍等。
(7)纵横家
纵横家是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苏秦和张仪为最著名的纵横家,其学说散见于史书之中。
(8)农家
农家重视农业生产,主张与民同耕。许行是先秦农家的代表人物。
(9)杂家
杂家是兼采众家之长的学派,以吕不韦及其《吕氏春秋》为代表。
(10)兵家
兵家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等。
诸子百家之书大多散佚,后人对其辑佚钩沉,影响较大的有清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的《逸书考》等。
现在通行的阅读与查考诸子的书籍有中华书局标点本《新编诸子集成》等。
4.集
“集部”主要是指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四部书籍之中,集部书最多,其内容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
第八节 古代科技成就
一、古代地理学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上》。
1.地理学专著
《尚书·禹贡》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地理学专著,提出了一些系统性的地理观念,如其中提到的“九州”,是古人依照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把中国划分为九个大的区域,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以“九州”泛指中国。
2.地图
有关地图的记述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汉、晋时代,地图制作有很大发展,裴秀的《禹贡地理图》代表了当时地理制图的最高水平。隋唐时期,官修地理图记大为盛行,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和贾耽的《海内华夷图》为其代表。其中贾耽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第一部世界地图。
3.地方志
地方志起源于东汉。西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是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南北朝时,修志之风盛行。到唐代,盛极一时,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宋以后的地方志,通称府志或县志。郡县修志在明清特别发达,现存约7000种。
4.游记类地理著作
游记类地理著作较早的是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该书叙述了玄奘西游印度的所见所闻。
二、古代历算学
1.数学
(1)远在四五千年前,先民就已使用十进位值制。
(2)先秦时已有简单的数学仪器,如规、矩、准、绳、算筹等。
(3)中国较早的数学专著有《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这两部书都是先秦遗文,经汉人整理增补而成书。两书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历算成就。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已有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
(5)宋元时期,古典数学发展到顶峰,出现了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等著名数学家。他们的主要成就有开元术、四元术、高阶方程的数值解法等。
(6)清代梅文鼎被誉为“国朝算学第一”,其成就在于把西算中国化和整理古算学等。
2.历法
(1)秦汉时期的《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2)魏晋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的《甲子元历》,又称《大明历》,第一次把岁差值引入历法,使得历法更加精确。
(3)隋唐时期产生了两部集大成的历法,即隋刘焯的《皇极历》和唐僧一行的《大衍历》。《大衍历》系统周密,标志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4)元代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最精密的历法,该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精度与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格里历)相当,比西方早300多年,是世界历法史上一项惊人的成就。
(5)清代王锡阐的主要贡献在历法方面,他以“中法”自制一部历法,精度与“西法”历法相类。
三、古代医学
中国古代医学以其完整、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典籍著称于世。
(1)早在石器时代,中国就有针砭技术。
(2)商朝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药物的性能。
(3)周代已经有较完备的医疗机构,有专门的医师。
(4)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基本疗法大体齐备,有砭石、毒药(汤剂)、灸焫、九针、导引等法。扁鹊于此时出现,他被奉为脉学之宗。
(5)中医体系形成于汉代。与扁鹊并称为中医三大祖师的华佗、张仲景就是汉代人物。
华佗被誉为“外科之祖”,他在手术中使用麻沸散作为麻醉剂,在麻醉史上领先日本1600多年。
张仲景为“内科之祖”,后世尊他为“医圣”,他的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及《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三部医学著作,对中医一直起着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6)古代的医疗机构在隋唐时趋于完善,尚药局和太医署为中央政府的两大医疗机构。
(7)唐代重要的医学著作有《千金药方》、《唐本草》、《外台秘要》等。
《千金药方》又名《千金方》,是“药王”孙思邈所著。《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8)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医学著作,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四、古代纺织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
(1)从考古资料看,我国7000年前就开始养蚕纺线。
(2)商周时期,手工机械纺织技术已初步完善。
(3)西周设有专管纺织的官员。
(4)汉代,皇后每年要在上林苑亲自举行“亲缫”和“亲蚕”仪式。
(5)唐代的纺织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印染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所染颜色达30种之多,而且开始使用套染技术。
(6)棉花在宋元时期被广泛种植,棉纺织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宋代除了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外,还出现了大型水力纺车,比欧洲早4个多世纪。
(7)纺织业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由于养蚕业的发展,明代出现专以桑叶出售给养蚕户的农民。
五、古代建筑技术
1.古代建筑师
古代建筑师在先秦古籍《考工记》中称为“匠人”,秦设官名“将作少府”,西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隋改将作官府为“将作监”,长官为将作大监,唐天宝十一年定名为“将作大监”。古代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建筑的设计和管理,周代是“司空”,秦汉是“将作少府”,魏晋是“民曹尚书”,隋以后至清是“工部尚书”。
2.古代建筑著作
《考工记》是我国最早记载关于建筑分工、建筑技术门类等百工之事的文献。
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是第一部国家建筑工程设计和管理的法典。
3.古代建筑技术发展
(1)我国古建筑典型结构之一的斗拱式在周时已经萌芽;夯土技术在夏、商、西周较成熟,表现为高台建筑的大量出现。
(2)汉朝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体系基本形成的时期,山东历城县的东汉石祠,是现存古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
(3)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技术、建筑样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为寺、观、石窟的大量出现。
(4)隋唐五代时期,建筑技术较为成熟。隋宇文恺绘制成《明堂图》,是已知的我国最早按比例绘制的建筑图纸。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最早的大型敞肩拱桥,为隋李春所造。
(5)宋元时期,桥梁建筑特别繁盛,仅临安一城就有桥梁12000座,而且风格多样。著名的有泉州洛阳桥、汴桥、芦沟桥。
(6)明、清时期,中国古建筑发展达到辉煌的顶点,在建材、装修、园林设计、建筑群体布局等各方面非常成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南私家园林得以迅速发展。
六、古代陶瓷技术
中国为“瓷器之国”。中国瓷器有“白色黄金”之称。
(1)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制陶业。
(2)东汉晚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真正的瓷器,即青瓷,这之前的只能算是原始瓷。
(3)唐代青瓷技术已经成熟。
(4)宋代龙泉青瓷则是传统青瓷的最典型代表,闻名世界。
(5)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最重要的瓷器产地。
(6)明、清时期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从事陶瓷生产的工人达10万余人。清代唐英的《陶冶图说》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陶瓷工艺学专著。
七、古代四大发明
1.造纸术
纸发明之前,作为书写的材料主要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等。纸发明之后,大约与竹木、缣帛并存了数百年。东汉宦官蔡伦是造纸技术的发明者。
我国古代的纸种类繁多,用于书写和印刷的主要是麻纸、竹纸和皮纸。隋唐五代印刷多用麻纸,其次用皮纸,宋以后多用皮纸和竹纸。皮纸是最好的印刷用纸。
两汉是造纸术的奠基期,主要生产麻纸。
魏晋南北朝是造纸术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主要生产的还是麻纸,但皮纸已经出现。对纸进行染色开始于汉代,染色可防蠹蛀。
隋唐五代时期,造纸原料比前代增加了多种,并发明了竹纸。五代南唐所造的澄心堂纸,被认为是天下第一纸。
宋代大量使用竹作为造纸的原料。
明清时期,造纸技术处于传统技术的总结性阶段,出现了造纸和加工技术的专门著作,如《天工开物》、《造纸说》和《造竹纸图潜》等。
2.印刷术
印刷术被称作是“文明之母”。
(1)唐初是印刷术的起步阶段,主要是雕版印刷。
(2)五代时,印刷内容除佛经和历书外,还包括道家和儒家的经典著作、文选、历史以及百科类书。
(3)宋代为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及单版多色印刷的彩色印刷技术。毕昇又发明了泥活字印刷。
(4)元代印刷业继续繁荣,北方的平阳和南方的建安是最昌盛的商业性印书中心。元代印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常由地方上的书院及学校联合刊印书籍,二是盛行刊印通俗小说和杂剧。
(5)明代印书的内容比前代更广泛,除刊印传统书籍外,还印行了大量关于西洋各国风貌及航海术、造船术等方面的书籍。技术方面,明代开始使用金属活字,变木版双色套印为五色套印。
(6)清朝“殿本”享有盛誉,由武英殿修书处刊印。清代有四种门类的书籍得到大规模的编印:①地方志;②宗谱、家谱;③个人文集;④丛书。
3.指南针
东汉王充的《论衡》,是最早记载有关司南的典籍。
司南是指南针的前身,指南针又称磁盘针或罗盘针。罗盘有堪舆用的水罗盘和旱罗盘之分。水罗盘至北宋得到广泛应用,一直到明清时期还在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
4.火药
“火药”一词最早见于1044年(北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中。
火药的发明,可以追溯到汉代,源于汉代炼丹家的炼丹实践。炼丹术的不断发展,直接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唐代末年,火药被应用到了军事上。曾公亮、丁度撰修的《武经总要》,记载了火炮火药法、蒺藜火球火药法、毒药烟球火药法三种火药配方,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三个军用火药配方。
宋代的冯继昇和岳义方是现知最早的火器发明家。
经宋、金、元三朝,到明代,中国古代火箭技术达到高峰。明初至明中期发明了二级火箭,这是古代火箭技术的最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