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模块 核心讲义

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基础

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人格及其理论

一、人格的概念

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是一个人在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格是理解员工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和工作的态度的重要因素。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1.遗传

遗传并不是直接决定人的人格,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潜在地影响人格的形成,遗传奠定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

2.环境

教养方式、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体验等环境因素对人格起着塑造作用。在这些因素中,文化的作用尤其重要。

3.情境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是指在不同情景中随条件改变而采取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反应方式,从而维系人格的本质特征。


【例题】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是由( )奠定的。[2013年真题]

A.遗传

B.环境

C.情境

D.文化

【答案】A

【解析】遗传在决定个体的人格特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直接决定人的人格,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潜在地影响人格的形成,遗传奠定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

三、人格、情境与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

1.人格是一种结构化的内在系统,它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且对个体的反应特点和体验特点进行调控。

2.人格是稳定的,虽然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体验特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其贯穿一生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3.行为的跨情景一致性,这并不是说在所有的情景下人们的行为都保持一致,而是说个人的目标和行为倾向会保持相对的稳定。

四、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对人格的看法

1.精神分析对人格的看法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的核心是一个人思想中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是产生行为的动机。人格的差异在于人们对待基本驱力的方式的不同,人格的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和谐,是健康人格的前提。

2.人本主义对人格的看法

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成长潜能整合的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是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动力。个体先天或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五、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结构有三个层面:

(1)枢纽特质,指那些渗透于人格以致遍及此人全部活动的特质。

(2)核心特质,指渗透性差一些,但还是相当概括的有一般意义的特性,它是人格的建筑构件。

(3)次要特质,指不明显,不受人注目,一致性和一般性较低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认为,各种特质不是零散的,而是有组织的。

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分类学的方法研究人格,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就是特质。在他看来,特质就是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一致的行为模式。他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众多的人格特质合并为35个特质群,并称为表面特质。之后又进一步分析出了16种根源特质,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

3.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艾森克对人格维度的划分采用了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艾森克采用维度而非单个特质来划分人格,他认为:特质并非各自独立,相互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分出维度更能准确描述。


【例题】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属于人格的建筑构件的特质是( )。[2013年真题]

A.枢纽特质

B.核心特质

C.次要特质

D.基本特质

【答案】B

【解析】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结构有三个层面:①枢纽特质,又称基本特质,是指那些渗透于人格以致遍及此人全部活动的特质;②核心特质,是指渗透性差一些,但还是相当概括的有一般意义的特性,它是人格的建筑构件;③次要特质,是指不明显,不受人注目,一致性和一般性较低的人格特质。


【例题】艾森克提出的划分人格的维度包括( )。[2013年真题]

A.外倾

B.宜人

C.神经质

D.责任心

E.开放

【答案】AC

【解析】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人格问题,并从对特质的研究转向对人格维度的分析,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维度。他对人格维度的划分采用了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

六、“大五”和“大七”人格理论

1.“大五”人格理论

表1-1 “大五”人格模型

【例题】根据“大五”人格理论,( )高的人具有健谈、精力充沛、果断的特质。[2014年真题]

A.外向性

B.和悦性

C.公正性

D.情绪性

【答案】A

【解析】“大五”人格理论认为人们用来描述自己和他人的特质时仅有五个基本维度,如表1所示,其中每一个维度都是两极的——与维度名称意义相似的项目描述的是较高的一极,而意义相反的项目描述的是较低的一极。

表1 “大五”人格模型

2.“大七”人格理论

表1-2 “大七”人格维度及其含义

七、人格特质在组织管理中的价值

人格特质在组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领导的研究上,由于领导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非同一般,而特质又比较容易总结,所以早期的心理学家在看待领导问题的时候从特质论入手。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人格特质与能否成为领导的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

1.早期的领导特质理论

(1)吉伯(Gibb)认为,要想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特质包括:身强力壮;聪明但不能过分聪明;外向有支配欲;有良好的调试能力;自信。与吉伯的思路相似。

(2)斯道格迪尔(Stogdill)进一步扩大了特质的范围,认为领导者应该具有的特质包括:对所完成的工作有责任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热情并能持之以恒;解决问题时勇于冒险并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自信;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忍受挫折等。

随着人们对领导特质的深入研究,心理学家认识到这种思路的局限性,哈恩特(Hunt)在总结这一方面的研究时指出,决定一个人可以成为卓越领导的特质少得可怜。

2.领导特质理论的新发展

(1)伯恩斯(Burns)提出的改变型领导者(transformational leader),是这一理论的最新发展,

(2)豪斯(House)把改变型领导者称为有魅力的领导者(charismatic leader),这种领导能依靠自身的影响力改变下属的行为,像为印度独立做出贡献的甘地等。

(3)巴斯(Bass)等人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区分出了有魅力领导者的四个特征:

魅力(charisma):是指那些被下属信任,看作楷模加以认同并模仿的特征;

激发动机(inspirational motivation):领导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下级的激情和对预期目标的理解;

智力激发(intellectual stimulation):领导激励下属检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构想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方法;

个人化的考虑(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领导者能给下属提供学习的机会。

魅力型领导者理论只能解释小部分领导者的行为特征,而这些人只有在社会发生变革或危机的时候才能出现,在社会稳定的时候以及对大多数领导者而言并非如此。


【例题】下列特质中,不属于巴斯等人用调查和访谈方法区分出的有魅力领导者特征的是( )。[2012年真题]

A.魅力

B.激发动机

C.智力激发

D.用于实践

【答案】D

【解析】巴斯等人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区分出了有魅力领导者的四个特征:①魅力;②激发动机;③智力激发;④个人化的考虑。

第二节 智力与能力

一、智力

智力是一般的心理能力,是个体从事心智活动的要素,包括言语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演绎能力、关系类比能力、记忆力、空间认知能力和知觉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例题】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则并能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2013年真题]

A.推理能力

B.空间认知能力

C.数学能力

D.知觉能力

【答案】A

【解析】B项,空间认知能力是指判断物体的位置和排列,以及当物体的空间位置变化时,可以想象出物体形状的能力;C项,数学能力是指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D项,知觉能力是指辨认视觉上的模式和发现模式内以及模式间关系的能力。

二、智力结构的基本理论

1.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结构可以分为一般智力因素(G因素)和特殊智力因素(s因素)。完成任何工作都需要G因素和某种s因素共同作用。

2.瑟斯顿把智力分解为各种原始的能力,他确定了七种因素作为原始能力: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计数、空间知觉、记忆、知觉速度和推理。

3.吉尔福特确定了智力的三个维度:智力操作的方式(如记忆、认知等)、内容(如语义、行为等)、产品(如关系、门类等),构成一个智力的立体三维结构模型。

4.加德纳认为智力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他归纳出八种智力: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社交和自知。

三、躯体能力

躯体能力包括九项基本能力:持续或重复发动肌肉力量的动态体能、躯干力量、对抗外力的静态体能、爆发力、伸展躯体与肌肉的能力、重复而迅速扭曲躯体的能力、躯体各部位协调的能力、平衡能力、长时间启用最大体力的能力(即精力)。每个人都具有这些能力,只是程度不同,管理者应当根据工作的特性仔细地挑选具有相应体能的员工,以便作出最佳的人事安排。

四、能力与工作的匹配

员工的能力结构和水平与工作绩效有直接联系,不同的工作要求员工具有不同的能力。将工作与员工的能力进行最佳的配置,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并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五、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的区别

知识和技能这两个概念和能力有关但又有所不同:知识是概括化的经验系统,技能是概括化的行为模式,而能力则是概括化的心理特征。


【例题】关于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知识是概括化的心理特征

B.技能是概括化的行为模式

C.能力是概括化的经验系统

D.知识可以不断积累

E.技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

【答案】BD

【解析】知识是概括化的经验系统,技能是概括化的行为模式,而能力则是概括化的心理特征。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定型,但知识和技能却可以不断积累。

六、领导者的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反映的是个体适应环境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麦克里兰提出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就和行为;服务意识;管理才能;认知能力;个人效能。

在麦克里兰理论的基础上,威尔逊进一步把领导者的胜任特征简化为三个方面:预测变化;寻求支持;驱力水平


【例题】威尔逊提出,领导者的胜任特征包括( )。[2013年真题]

A.预测变化的能力

B.寻求支持的能力

C.管理才能

D.驱力水平

E.服务意识

【答案】ABD

【解析】麦克里兰提出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的能力包括:①成就和行为;②服务意识;③管理才能;④认知能力;⑤个人效能。威尔逊进一步把领导者的胜任特征简化为三个方面:①预测变化;②寻求支持;③驱力水平。


【例题】麦克里兰理论中的领导者胜任特征包括( )。[2014年真题]

A.服务意识

B.寻求支持

C.个人效能

D.驱力水平

E.管理才能

【答案】ACE

【解析】麦克里兰提出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成就和行为,领导者应该有高的成就动机和抱负,对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自我检控能力,能够创新并且不断地寻求新的信息和机会;②服务意识,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使自己适应他人的兴趣和要求;③管理才能,能够为他人创造条件,使他人有成长的机会;④认知能力,包括分析与抽象性的思维方式、认知深度等;⑤个人效能,包括对自我的控制、自信和工作中的灵活性,并且具有较高的组织承诺。

第三节 情绪

一、情绪和情感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被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感则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

(2)从产生顺序来看,情绪反应在先,情感体验发生在后;

(3)从引起原因上讲,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带有冲动性和爆发性,并伴有生理变化,而情感则与人对事物的深刻体验和认识联系在一起。

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

(2)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制约,在特定的时候,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因为受情感的社会内容的影响而改变它的原始形式。

二、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的两极性是指人的每一种情绪都可以找到与它对立的一极,如爱与憎、喜与悲等对立的情绪。

1.情绪的两极性的区分

根据对人的意义来划分,我们可以把情绪分为积极的、增力的、肯定的情绪和消极的、减力的和否定的情绪。

根据快感度,情绪被分为愉快和不愉快。

根据紧张度,情绪分为轻松和紧张。

根据激动度,情绪分为平静和激动。

根据强度,愤怒分为一般愤怒和大怒、暴怒等。

三、情绪的表现——表情

情绪往往通过表情来表现,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心理学家常把人类的表情分为三种: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

四、情绪状态

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人的情绪还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又称心情,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2.激情,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当客观事物与人的要求发生异乎寻常的冲突时,常常会使人产生激情。

3.应激,是指由于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例题】下列情绪状态中,长期持续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害,甚至引发疾病的是( )。[2012年真题]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激动

【答案】B

【解析】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人的情绪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其中应激是指由于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与激情相比,应激的激动水平更高,更强烈,而认知范围更窄,理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下降。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免疫系统的作用会受到损害,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例题】看到喜爱的球队赢得比赛时,球迷欣喜若狂。此时球迷的情绪状态是( )。[2014年真题]

A.应激

B.心境

C.热情

D.激情

【答案】D

【解析】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人的情绪分为:①心境,又称心情,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②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比如狂喜、绝望等,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③应激,是指由于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与激情相比,应激的激动水平更高,更强烈,而认知范围更窄,理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下降。由题意,“看到喜爱的球队赢得比赛时,球迷欣喜若狂”,这种情绪属于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符合激情的情绪状态。

五、情绪的基本理论

1.威廉·詹姆斯和卡尔·兰格各自分别提出了强调外周生理活动的情绪理论。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兰格则强调血液系统的作用。

2.汤姆金斯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他否定了把动机归结为内驱力的看法,指出内驱力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来激发有机体的行动,这种放大的媒介就是情绪过程,而且情绪是比内驱力更加灵活和强有力的驱动因素,本身可以离开内驱力信号而起到动机作用。

3.拉扎勒斯认为,情绪的体验不能简单理解成在个人或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而要考虑评估环境的交互作用。他还强调评价通常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这是一种认知评价理论。

六、情绪在理解个体上的作用与局限性

现今普遍的结论是,全世界的人们,不管文化、种族、性别和教育差异,都会以相同的方式表达基本情绪,同时,可以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推断他们正在体验的情绪。但是这种普遍性的主张是针对七种基本情绪的,并不是所有的表情都有普遍性,也不是所有文化都以同种方式来表达所有情绪。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在一致普遍的背景下表达情绪是有差异的,所以情绪在理解个体上有一定局限性。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的概念与成分

1.态度的概念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定义。

2.态度的成分

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态度包含三个组成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二、态度形成的理论

1.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态度和其他行为习惯一样,都是通过联结、强化、模仿等机制后天习得的。

2.诱因理论

该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是对利益或损失进行衡量的过程,一个人采取的态度受他对于收益多少的判断而决定。

3.认知一致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一致性并赋予意义,因此,普遍倾向于采取符合他们总体认知结构的态度。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2)时间因素;

(3)自我意识;

(4)态度强度;

(5)态度的可接近性。


【例题】关于态度预测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态度的特殊性越高,用态度预测行为越准

B.个体内在自我意识越强,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效率越低

C.态度的强度越弱,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越大

D.态度的可接近性越大,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小

【答案】A

【解析】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该注意:①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②时间因素,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越大;③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④态度强度,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⑤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对我们来说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

四、态度改变的理论

1.海德尔的平衡理论

海德尔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实施了一种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感情。为了克服这种不愉快,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认知失调: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认知的重要性;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


【例题】小赵最近正在减肥,恰好遇上部门同事聚餐,打破了他的减肥计划,这使他非常不开心,小赵开导自己:“跟同事交流感情,并在聚会中表现得放松、合群,比减肥重要多了”。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小赵采用的减轻认知失调的方法是( )。[2013年真题]

A.改变态度

B.增加认知

C.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D.减少选择感

【答案】C

【解析】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其改变认知的方法包括:①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②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③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④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选择。⑤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本题中,小赵开导自己,改变自己的认知,认为聚会中的表现比减肥更重要。


【例题】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 )。[2014年真题]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消除认知

D.改变行为

【答案】C

【解析】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实施了一种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感情。为了克服这种不愉快,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具体方法为:①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②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③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④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选择;⑤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五、说服与态度的改变

对说服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1.说服者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说服者的可信度,主要取决于专家资格和说服者是否可靠。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也对说服效果产生影响。

2.说服信息的因素

即说服者说话的内容,与说话内容有关的因素可以总结为三点:差距、恐惧和信息呈现方式。

3.被说服者的因素

包括被说服者的人格、心情、介入程度、自身免疫和个体差异等。

4.情境因素

包括预先警告和分散注意。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而当人们对该问题了解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分散注意能减少抗拒,对改变态度有利。


【例题】小罗拟向主管请假一周回家探望家人,为了说服主管改变态度,同意自己的请假要求,小罗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2013年真题]

A.趁主管心情好的时候提出请求

B.向主管承诺,假期之前加班完成工作任务

C.向主管说明,几天后是自己父亲的60岁生日,回家探望老人意义重大

D.采用多种方式反复向主管提出申请

E.趁他人在场时提出申请,使主管不好意思拒绝

【答案】AB

【解析】说服信息的因素包括:差距、恐惧和信息呈现方式。被说服者的因素包括被说服者的人格、心情、介入程度、自身免疫和个体差异。D项不符合被说服者因素的自身免疫: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困难;CE两项应考虑被说服者的个体差异。

六、偏见

1.偏见的概念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形成的对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和影响。

2.客服偏见负面影响的办法

(1)对抗刻板印象;

(2)平等接触;

(3)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例题】关于偏见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偏见与态度中的情感成分没有关系

B.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会导致偏见的产生

C.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D.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

E.偏见主要与态度的认知成分有关

【答案】BCD

【解析】偏见是指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形成的对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和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指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

第五节 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分类

1.奥尔波特的六分类

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在《人的类型》一书中,把价值观区分为理论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宗教的六种。之后,奥尔波特和弗农根据斯普兰格的六分类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

2.罗奇克的工具性与终极性价值观理论

终极性价值观是指欲达到的最终存在状态或目标,如和平的世界、舒适的生活等。

工具性价值观是指为达到上述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如对责任的自我控制等。

3.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

莫里斯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目标的憧憬,而且价值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因此他将人们的价值观归纳为13种生活方式。

4.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理论

霍夫斯塔德认为,个人主义是从团体、组织或其他集体主义中的情感独立;而集体主义指在组织中重视成员资格,对组织有情感依赖,强调忠于本集体的那些价值观。


【例题】根据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

A.“价值”一词包含三种基本含义

B.实际价值是指一个事物实际具有的价值大小

C.客体价值强调对象本身的属性

D.价值观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憧憬

【答案】B

【解析】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认为“价值”一词包含三种基本含义,分别是:①实际价值,是指对不同事物所表现的差别喜好的倾向;②想象价值,是指局限于能够预见后果的选择行为;③客体价值,强调价值对象本身的属性。莫里斯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目标的憧憬,而且价值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


【例题】关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2年真题]

A.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应独立于团体和组织

B.集体主义强调成员应对组织有感情依赖

C.个人主义强调在组织中应重视成员资格

D.集体主义强调成员应忠于本团体的价值观

【答案】C

【解析】霍夫斯塔德认为,个人主义是从团体、组织或其他集体主义中的情感独立;而集体主义是指在组织中重视成员资格,对组织有情感依赖,强调忠于本集体的那些价值观。

二、工作价值观

1.工作价值观的概念

工作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包括工作倾向性、工作需求以及职业道德取向等。作为一般性价值观在工作领域的具体反映,工作价值观无论对于个人的职业选择还是具体工作中的职业行为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一种标准。从价值观的主体角度来考虑,它既是一种个体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来看,它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从价值观的功能来看,多数研究者认为价值观对行为具有解释、预测和导向的作用;从价值观的层次上看,它具有超越情景的特点。价值观要比态度更抽象更概括。

2.工作价值观的分类

(1)内在工作价值:指的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一些因素,包括利他主义、独立性、审美、创造性、智慧激发、成就感和管理权力七个类别。

(2)外在工作价值:指的是与工作本身无关的一些因素,包括工作环境、与上司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和变化性四个类别。

(3)外在报酬:包括生活方式、声望、经济报酬和安全感四个类别。


【例题】关于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价值观既是一种个体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B.价值规随情境不同而改变

C.价值观不是内隐的,而是外显的

D.价值观比态度更形象、更具体

E.价值观对行为具有解释、预测和导向作用

【答案】AE

【解析】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一种标准。从价值观的主体角度来考虑,它既是一种个体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来看,它既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从价值观的功能来看,多数研究者认为价值观对行为具有解释、预测和导向的作用;从价值观的层次上看,它具有超越情景的特点。价值观要比态度更抽象更概括。

三、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1.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

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被认为是对传统中国人价值观的最深刻、最贴切、最形象的阐述。费孝通认为,中国人以“己”为中心,就像把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水面出现的波纹一样,最中心的是自己,然后“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

杨中芳对“中国人是集体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中国人价值体系背后的主导思想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与其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状态是中国人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和谐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2.以社会、关系、情景为中心的价值观

中国人的“自己”是可以扩展的,不仅包括个体自身,还可以推及到家庭、亲戚、朋友甚至家族和宗教。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人是社会取向、关系取向和情景取向的。

杨国枢认为在这个生活圈中人们有两种不同的运作方式。

(1)自我取向,这种取向以自主性为重,强调的是个体如何经由支配、控制、改变及利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满足自我欲望;

(2)社会取向,这种取向以融合性为重,强调的是个体如何经由顺服、配合、融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与环境建立和谐关系。

四、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1.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基本内容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社会性的动物,除了基本的生存倾向之外,一生都在试图建立解释他人和世界的体系,并解释自我存在和自身行为的理由,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

2.自我价值的取决因素

具体来说,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取决于两个因素:

(1)自我价值定位,即选择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自身的价值;

(2)自我价值支持,即客观的自我价值依托资源,如家境优越、高社会地位、高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