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 科学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在现代科学逻辑和方法论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学研究总是同具体的对象发生关系。也就是说,同用科学拥有的手段所能够收集到的经验材料的可见数量发生关系;

(2)科学研究的种类繁多、方法各异,但它的基本步骤却是相同的,其中包括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推演结论。这些步骤实际上由两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归纳法和演绎法;

(3)科学研究的目的有三,即解释、预测和控制。解释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目的。解释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必须具备有关事物的实证知识,我们可以对尚未发生的事物提出有根据的预测。

2.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是一般方法论或广义方法论,即哲学世界观层次的方法论。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对这一学科发生影响的一般方法论体系主要有三:

①是实证主义方法论;

②是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③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2)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心理学这个知识领域采用的方法论原则的总和,即社会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它包括了社会心理学家借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假设、研究逻辑和原则。

(3)第三个层次就是具体方法,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技术和手段。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和跨文化研究法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实验室实验。

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术语

贝纠尔·费利普斯曾经提出,在科学研究的语言中,有三种主要成分,它们是概念、命题和理论。此外,编者认为还应该加上变量和假设两种成分。

(1)概念

它常常通过将一组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的现象,经过抽象和概括找出其共同属性并用词或词组表达出来,这个词或词组就是概念。

(2)命题

人们用它来指那些可以观察到并可以检验的现象。

(3)变量

研究者将同一概念或属性以不同的状态或分量表现出来的变动特点并将其进行量度的概念称为变量。

(4)假设

一个有待于检验或验证的命题就是假设,它是研究者在检验或验证之前提出的“对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一种预测性陈述”。

(5)理论

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定律。

①理论的功能

理论具有以下几种重要功能:

a. 整合现有的知识,即使现有的知识简约化、系统化;

b. 解释已有的事物;

c. 预测未来的事物;

d. 指导研究的方向。

②理论的形态

一般说来,理论的形态有三种:

a. 全部由定律构成的理论,是成熟的理论;

b. 由假设与定律共同组成的理论,这是理论最常见的形态,是不成熟的理论;

c. 全部由假设构成的理论,是理论的雏形。

二、社会心理学的观察法与实验法

在包括社会心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研究中,观察与实验是两种最为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人们获取客观的研究资料的基本手段。

1. 观察法

(1)概念

在社会心理学中,观察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直接观察,收集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各种非语言资料,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2)分类

观察法的观察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观察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例如,按照观察程序形式化的程度,分为非结构化观察和结构化观察;按照观察的地点和组织条件,分为实地观察和实验观察;按照观察的进行是否有规律,分为系统观察和随机观察;以及按照观察者的立场,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2. 实验法

(1)概念

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2)分类

常用的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主要有两种:

①实验室实验是指研究者在严格地控制诸种外部变量的情况下,使被试集中注意力于其所感兴趣的变量的一种方法。

②现场实验。在实际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即研究工作必须在自然环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中进行,但实验者可对自变量旋行某些控制。在有的情况下,实验者可能有一个对照组,即使用不接受实验刺激的另一种自然环境。

3. 实验法的功与过

(1)实验法的积极作用:

①实验法增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这使社会心理学有机会借鉴一些自然科学特别是一些精确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实验研究对于克服社会心理学中的本能论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③从实验法本身的特点来看,首先它是确立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最理想的方法。另外,实验法高度的可控性,减少了外界因素引起错误的机会,并且在实验中控制程度越大,就意味着研究者的发现越可信。再有,实验研究是纵向的研究,在实验中,研究者通常可观察、搜集一段时间的资料,在多个时间间隔中进行测定。

(2)实验法弊端:

①实验法割裂了社会心理学同现实社会的关系。实验法由其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很难将一些重大的社会历史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造成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活动的微观领域,而忽视了宏观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②造成了“价值中立”和“文化中立”的假象,使学者忽视了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背景等个人爱好对研究工作的影响。实验法强化了学者盲目相信社会科学也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达到纯粹的客观性。

三、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法

1. 概念

调查研究法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

2. 分类

社会心理学中使用的调查研究方法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有: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

3. 典型调查与个案调查

典型调查是“从研究总体中有意识的挑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以达到了解总体的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1)典型调查

①典型调查的基本含义

a. 研究者有意识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解剖

b. 通过对若干事物的解剖达到对一般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的了解。

②典型选择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a. 为了更好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研究者应选择相对纯粹性的典型;

b. 为了更好地探求事物的基本状况和特征,研究者应选择能在更多的基本面上代表一般情况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解剖;

c. 为了研究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研究者应选择那些有详实的历史资料的单位作典型;

d. 为了预测事物发展的方向,形成科学预见,研究者应选择那些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作典型。发现新生事物并作为典型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二是从文字材料中发现。

(2)个案调查

①概念

个案调查指的是个别地对于一个或几个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搜集关于这些特定对象的客观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及社会地位、教育影响、文化水平、职业经历、社会交往、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等历史资料加以分析,以阐明其社会行为的本质及规律。

②个案调查的优点:

a. 进行个案研究,容易把调查对象放到社会、文化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以便对调查对象进行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分析;

b. 个案调查收集到的内容资料是动态的,它特别强调历史状况与发展过程,这对于正确地解释某些社会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c. 在个案调查过程中,通过立案、访问案主、搜集证据等步骤,可以得到许多体验和感受,因而感性认识比较丰富。

③个案研究的缺陷:

a. 这主要表现为无法保证个案的代表性,难以从个案调查中导出普遍性规律;

b. 个案研究有助于揭示总体的类型,但无法揭示它的结构。也就是说,个案调查适合于定性的研究,而不利于定量的分析。

4.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全体调查对象中,选取一部分对象为代表加以调查分析,并依此推断全体调查对象的状况的调查类型。

(1)采用抽样调查技术的原因:

①研究的样本总体具有异质性;

②具有异质性的样本总体的数量过大,鉴于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法对每个对象单位都进行调查,此时就需要抽样调查,以通过局部研究总体。这样做的基本假设:

a. 在总体之中被抽出来的那部分与总体具有同样的特征、现象与过程;

b. 从总体中被抽出来的那部分样本可以更清晰地反映样本总体的各类特性。

(2)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

①抽样方法的选择

概率方法是最好的抽样方法,它既可以避免抽样者在抽样过程中的偏差,还可以对用样本推论总体时的误差作出定量的估计。

②对总体的界定与了解

总体是在理论上有明确定义的研究单位的集合体,只有在对总体的正确界定和精确了解的基础上,程序严格的概率抽样才可获得代表性较高的样本。

③样本的大小,即样本的容量

样本的代表性与样本的大小或日容量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样本越大,代表性越高,但抽样成本也越大。

5.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与实验法相比,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特点:

(1)调查研究法适合于大样本的研究。

(2)比之于实验法,调查研究显得简单、具体。

(3)调查研究方法还避免了实验条件下被试不自然的行为反应和故意迎合实验者而作出的表现,同时也避免了在实验中研究者的主观倾向影响对研究对象行为活动的解释。

四、社会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法

1. 文化研究法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应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其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跨文化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结果具有更大的普遍性。跨文化研究通常要把人类有关的行为特点,放到不同的文化中去加以对比和分析,这是保证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的关键所在。

(2)跨文化研究还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社会中有关变量的重要性问题。在不同的社会里,同样的变量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

2. 跨文化研究法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跨文化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调查、生活史分析、心理测验和民俗与艺术分析。

(1)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又称田野调查、田野工作、实地工作或实地调查,在跨文化研究中,现场调查指的是研究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部落从事收集实际资料的过程,这是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学者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和文化经验的重要来源。

(2)生活史的分析

对完整的个人生活记录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研究目的。

(3)心理测量

在不同文化内进行心理测验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罗夏墨迹测验。这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H.罗夏设计的一种投射测验法。

②主题统觉测验。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c.D.摩尔根和H. A.默里创立的一种心理投射测验。

(4)绘图分析法

即收集备不同部落中的人们所画的图画,如房子、树、人物等等,来研究文化与人格、文化与行为的关系。

(5)民俗与艺术的分析

通过研究当地的民俗和艺术,分析出内在的文化内容。了解当地人们的人格倾向、行为特征以及价值观和态度。

3. 文献档案法与跨文化档案的建立

(1)概念

文献档案法,就是调查者不是自己去搜集资料,而是使用在公开记录中已通用的文献资料来进行有关研究的方法。

(2)文献档案的重要意义

①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考察所有人类的群体。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和分析必须借助于已经建立的文献档案;

②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记载和分析,有时反映的只是某一研究者的观点,或者是某一时期内某种具有指导性的研究思想的表露,常常需要其他研究者的修正和补充;

③作为一个族群、一个部落的文化,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所以,文献档案的建立,就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资料,这样就有利于在跨文化的横向比较的同时,进行纵向的历史的考察和分析。

五、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 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1)存在的问题

①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

②个人隐私的侵犯问题;

③被试的痛苦问题。

(2)解决问题的办法

①应避免那些可能引起极大不安和痛楚的实验。即使使用其他方法得出的结果不太清晰,保护被试也是研究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②如果能找到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好在实验中不使用欺骗手段,比如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③如果被试的不安心情变得十分剧烈,实验者应给予他们退出实验的自由;

④实验结束以后,实验者应该尽一切努力去消除实验可能给被试造成的羞耻感及其他不适情绪;

⑤研究者对实验过程中有关被试个人的任何材料,负有保密的责任;

⑥如果允许的话,应将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尽量向被试讲清楚,然后征求被试是否愿意参加实验。

2. 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

(1)存在的问题

①实验者的倾向性问题;

②被试的倾向性问题。

(2)解决实验者倾向性的办法

①是采取实验中的“双盲法”;

②尽一切可能将实验情境同一化、规范化。

(3)消除被试者的倾向性的办法

①不暴露被试的姓名;

②伪装因变量的测量;

③让被试觉得自己是实验者而不是被实验者;

④利用非强迫性测量方法收集被试的反应材料。

3. 价值中立的可行性的探讨

(1)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观点认定只有摆脱了个人的主观偏见、驱逐了价值判断,社会学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2)当代著名的哲学家N.R.汉森、T.S.库恩、波普尔、霍克海默和费伊阿本德等人认为社会研究根本不可能排除主体的旨趣及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事实的接受、选择、描述和综合不可能没有重点和方向,概念的使用也不可能不牵涉到特定的主体旨趣甚至全部社会实践。

(3)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不完全否认个人的价值判断和主观因素对其研究的影响,他认为哪些具体问题吸引一个学者,他所寻求的是何种程度的解释,都取决于研究者的价值准则和主观兴趣是什么。问题的选择总是“与价值有关的”。但是,韦伯又十分强调,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作出结论时不应受自己的价值观和物质利益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