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同人群的说话法则:因人而异
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可以显示他的力量。口才好的人,说话说得使人钦服,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与人交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交际活动。通过交谈,可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加深友谊,增强团结,促进工作,激励斗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愉悦心灵。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情趣横溢、健康有益的交谈可以给人以莫大的精神享受;而枯燥乏味、单调无聊、死气沉沉的谈话,只能是浪费时间,令人厌烦。为了进行有益和有趣的交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人而异”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
在一般情况下,进行“因人而异”的交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性别的差异。对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劝说语言;对女性,则可以温和一些。
(2)根据年龄的差异。对年轻人,应采用煽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
(3)根据地域的差异。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劝说方式也应有所差别。比如,对于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的态度;对于南方人,则应细腻一些。
(4)根据职业的差异。不论遇到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要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紧的语言与之交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5)根据性格的差异。若对方性格直爽,便可以单刀直入;若对方性格迟缓,则要“慢工出细活”;若对方生性多疑,切忌处处表白,应该不动声色,使其疑惑自消。
(6)根据文化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说,对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应简单明确,多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例子;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则可以采取抽象的说理方法。
(7)根据兴趣爱好的差异。凡是有兴趣爱好的人,当你谈起有关他的爱好这方面的事情时,对方都会兴致盎然,同时,对你无形中也会产生好感。因此,如果你能从此入手,就会为下一步的劝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寥寥数语,控制谈话的尺度
在生活中,我们大都有与陌生人说话的经历。与陌生人说话要恰到好处,才能显出你的说话水平,使你的谈话深入人心。那么这种恰到好处的“水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是说话不到位不行,说不到位,说不到点子上,别人可能悟不明白,理解不透,琢磨不出你的真实用意,你提出的想法或要求也不会被人重视和接受,非但事情办不成,也常常被人瞧不起,这样怎么能换取别人的欣赏与亲善呢?怎么能赢得别人的友谊和器重呢?二是话说得太过头不行,要求太高,言辞太尖刻,让人听了不愉快,觉得你不识大体,不懂规矩,不知好歹,这样你就会常常被人敬而远之,也同样无法与人正常交往。与陌生人说话讲究分寸、恰到好处是一种很重要的说话艺术。
(1)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任何人在交谈时,总是在以一定的身份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想使彼此交流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要有对象意识外,还要有自我身份意识,就是说话要得体,言语形式的选择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保持自我本色。如以下级的身份向上级汇报思想工作,当持敬重的态度,注意措辞的严肃性和应有的礼节性。与同辈亲友交谈,则以亲切、自然为宜,不宜过于“一本正经”,否则便有故作姿态之嫌。说话不得体,不注意身份,听的人总感到不是滋味,甚至引起反感,这就必然要影响到交际效果。
说话形式的选择要符合自我角色身份,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角色身份要与称谓、口吻相适合。身份在话语交际过程中首先表现为称谓,它有对人、对己两种。身份在交际过程中还表现为说话的语气。比如,一位在国内颇有名气的企业家,在一次代表本厂与另一厂家厂长洽谈业务时,姗姗来迟。且一见面就一本正经地说:“我忙得不得了,只能用很少的一点时间接见你。”此话一出,举座皆惊。对方厂长更不是滋味,一笔几百万元的生意,便一语告吹。厂家洽谈生意,双方的地位是均等的,姗姗来迟便是不礼貌,而“我实在忙得不得了”、“接见”等语气的潜信息则是:傲慢和盛气凌人。
②说话形式的选择要与场合相适应。言语交际必须注意言语行为的时空性。不同的交际场合,有不同的言语表达,不可将言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变成僵死的程式。
(2)介绍自己要注意场合和目的
自我介绍是人们社会交际的一种手段。由于交际的目的、要求不同,自我介绍的繁简分寸也应有所区别。
在有些情况下,自我介绍的内容很简单,只要讲清姓名、身份、目的、要求即可。例如某建筑公司采购员到某钢厂买钢材。他一进供销科的门,就对坐在办公桌边的一位先生说:“您好!我是某某建筑公司的采购员,来您厂买圆钢,希望您能帮忙。”说着掏出介绍信。那位先生接过介绍信看一下,赶忙说:“我叫张小峰,是厂里的推销员,咱们坐下来谈谈。”通过这样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钢材贸易的大门打开了,洽谈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自我介绍的内容就需要较详尽了,不仅要讲清姓名、身份、目的、要求,还要介绍自己的经历、学历、资历、性格、专长、经验、能力、兴趣等等。为了取得对方信任,有时还得讲一些具体事例。近几年来,许多企业实行租赁,公开招标。投标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招标单位的负责人做详尽的自我介绍。下面是租赁××汽车油泵厂的许××的自我介绍:
“我是许××,工业大学机械加工专业1976届毕业生。1991年起,在××汽车制造厂油泵车间当技术员,负责产品质量检查。1997年晋为工程师。从1998年起,承包厂服务公司的汽车修配厂,直到现在。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国内外关于机械加工方面的先进技术,对汽车油泵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工艺流程、销售情况也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我今年4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期,很想干一番事业。我的思想比较开放,对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很有兴趣,想一试身手。关于上述情况,如果有必要,你们可以去核实。我今天来就是要和其他的招标者展开一场竞争来了,就是要和其他的招标者展开一场竞争,我相信我是能够胜利的。我这个人做事果断,敢于拍板。只要给我十天的时间,就能把厂里的情况搞清楚,拿出办厂的具体方案,提出上缴的利润指标。”这个自我介绍就比较详尽、有力,因而赢得了招标单位的初步信任,为后来的中标创造了有力条件。
什么情况下做简单的自我介绍,什么情况下做详细的自我介绍,这没有定规,只能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地说,以联系工作为目的的自我介绍,宜简;以用人交友为目的的自我介绍,宜详。
(3)和陌生人愉快聊天的技巧
成功地搭讪是顺利进行交谈的基础。那么,想和陌生人愉快地进行交谈,该如何确定话题呢?如下几种寻找话题的方式值得借鉴:
①中心开花。面对众多的陌生人,要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把话题对准大家的兴奋中心。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有话,自然能说个不停了,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导致“语花”飞溅。
②即兴引入。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取得好的效果。“即兴引入”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联想。
③投石问路。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如在聚会时见到陌生的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你和主人是老乡呢还是老同学?”无论问话的前半句对,还是后半句对,都可循着对的一方面交谈下去;如果问得都不对,对方回答说是“老同事”,那也可谈下去了。
④循趣入题。问明陌生人的兴趣,循趣发问,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如对方喜爱象棋,便可以此为话题,谈下棋的情趣,车、马、炮的运用,等等。如果你对下棋略通一二,那肯定谈得投机。如你对下棋不太了解,那也正是个学习机会,可静心倾听,适时提问,借此大开眼界。
引发话题方法很多,诸如“借事生题”法、“即景出题”法、“由情入题”法,等等。可巧妙地从某事、某景、某种情感,引发一番议论。引发话题,类似“抽线头”、“插路标”,重点在引,目的在导出对方的话茬儿。
⑤适时切入。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适时的改地“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谈是双边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适时切入,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⑥借用媒介。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如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可问:“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对别人的一切显出浓厚兴趣,通过媒介物引发他们表露自我,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4)话如其人,忌夸夸其谈
朴实无华的语言是真挚心灵的表达,是美好情感的展现。因而,语言的朴素美来自相互的处事态度,话如其人,言为心声,平时为人处世质朴真诚,说话也就自然不会扭捏做作。古语说:“其行也正,其言也质”,正是说以真诚的态度为人,永远是语言朴素美的前提。
语言的朴素美贵在保持个性,该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或严肃,或幽默,或直率,或调侃,或委婉,只要是发自内心,保持本色。
有的人开口“当然”,闭口“绝对”,武断得惊人。这样,别人就无话可说了。有人说,武断是交谈的毒药,这话一点不错。谁也不愿和这样的人多谈几句的。
即使同一个词,修饰后也有程度的差别,如“一切”、“根本”、“多数”、“一些”、“凡是”,要根据实际来选择,万万不能掉以轻心。把“部分”说成“一切”,把“可能”说成“肯定”,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实际上是一种“虚张声势”,说了会碰钉子的。
当然,强调“语言的朴实无华”不等于反对含蓄。含蓄的说话时一种艺术。把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故意隐藏起来,或说得不显露,却又能让人家明白自己的意思,这就是所谓“只需意会,不必言传”。我们推崇的语言技巧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顺应对方意愿,控制对方的情绪
含蓄是一种说话的艺术,是因为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驾驭语言的技巧,而且也表现了对听众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信任。如果说话者不相信听众丰富的想象力,把所有的意思全盘托出,这种词意浅陋,平淡无味的语言会使话语逊色,甚至使人生畏。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含蓄呢?
仔细研究事物之间内在联系不直说,无非是利用同义词语来表达,这些话如何寻找呢?首要的是仔细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个古代笑话说,有人请客吃饭,自己吃掉了大鱼,用小鱼招待客人,却疏忽地把大鱼眼睛留在菜盘里。客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开始时碍于主人的面子不便当面揭穿,但越想越不服气,便说:“你家养的鱼?能让我带两尾回家做鱼种吗?”
主:“这是一种小鱼,怎么做鱼种呢?”
客:“这鱼虽小,难得一双眼睛大得可爱。”
客人的讽刺亦是含蓄而尖刻的,他也是运用事物的联系,大鱼大眼,小鱼小眼,这是一般规律。现在小鱼却大眼,说明其中有诈,于是故意把这种荒唐的联系说出来,让对方一听心知肚明。
在日常管理中,常有些事情,不必直接点出来,只需指出一个较大的范围或方向,让人家根据你提示去深入考虑,寻求答案。
例如,有人向一位领导反映本单位某个人坐车不买票,被罚了款。领导在了解情况时,不宜开口就把事情点出来。因为既没有调查清楚,一旦说错会使对方接受不了,所以应含蓄一些。你不妨这样提示:“今早你上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意外的事情?”对方避而不答的情况下,你可以把范围缩小,再问:“乘车的时候呢?”在没有确实的答复时,再收小范围:“你和售票员有没有引起什么争执?”层层深入,步步缩小,看看对方反应再随机应变。这样做起码有两个好处,一是启发自觉,对方可能在你的启发下把事情说出来,不会有对立情绪;二是问话含蓄,留有余地,万一是误会,可以随时补救,做解释工作,不至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运用多种修辞格能表现含蓄的很多,这里仅略举几种。
(1)比喻
在中国的古代,这种用比喻来劝谏君主的例子俯拾皆是,如《楚策》中:江乙以孤假虎威对楚宣王,苏代以鹬蚌相争说赵惠王,苏秦以桃梗和土偶谏孟尝君,庄率以晴蛉黄雀说楚襄王,汗明以骥服盐车说春申君等等类比手法,都为说理增强了极大的说服力。
(2)双关
双关是用一个词语同时关联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它主要利用音类同,音形类同,音、形、意类同的方法。例如:有一个幽默是讽刺金钱社会的。一个人的手电筒坏了,怎么也弄不亮。另一个人说,在电池屁股垫一个铜钱就行了。果然,一垫就亮。手电的主人叹了一口气说,唉,在这里,样样都少不了钱。
(3)反语
说话者口头的意思与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的,叫反语,一般有两种情况,或因隐情难言,或嫌忌怕说,只好将正意反说了。在《红楼梦》74回的大搜查里,有这么一段对话,探春见凤姐带来一大群人,故意问她何事?凤姐说:“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儿。便是洗净她们的好法子。”
探春说:“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她们所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
探春说丫头都是贼,自己“是头一个窝主”都是言不由衷的,但出于对凤姐淫威的不满,用反语发泄胸中的积郁。
使用含蓄的话要注意,含蓄不等于晦涩难懂,它的表现技巧首先是建立在让人听懂的基础上,同时要注意使用范围,如反语等,但如果不分场合,会引起不良后果。
掌握对方心理需求,尽量予以满足
在生活中,成功地与别人进行交谈对你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使交谈顺利进行、双方都感到愉快呢?这就要了解和掌握交谈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1)端正态度,充分尊重对方
与人交谈,首先要尊重、体谅别人,对人要谦虚谨慎,诚恳率直。不要妄自尊大,盛气凌人;不要自以为是,武断专横;不要虚心假意,恭维奉承。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和谐融洽地相处,推心置腹地交谈。态度不端正,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思想上一旦形成鸿沟,交谈就很难进行。
(2)全神贯注地听
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让人家尽情地讲,你要恭恭敬敬地听。即使你不同意人家的看法,也不可匆忙打断他,要等他讲完再阐明你的意见。要善于听讲,要分析话中之音,做到既明白对方谈话何时达到高潮,又知道对方言谈何时接近尾声。这样,你的发言才能适时、稳妥,而无需打乱别人谈话,影响他人思路。
(3)适当地发言
交谈是一种有来有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的双边或多边活动。参与谈话的人,不但要“听”,而且还要“讲”。听人说话,要做到聚精会神,心领神会,切不可漫不经心。与此同时,还要做出积极反应,有什么想法和感受,通过点头、微笑、手势、体态等不同方式随时表露出来;不要消极活动,呆头呆脑,无动于衷。
全神贯注地听,仅是交谈中的一个方面。谈,在某种意义上说,显得更为重要。谈的方式多种多样,你可采用任何一种:直截了当地陈述事实,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委婉地表示不同意见,进行评论。这些方式都能使谈话顺利进行。
对某一话题,你可能有很多东西要讲,但他人也可能有高见要谈,要做到使大家都有发言机会。说话要干净利落,简明扼要,发言冗长,使人烦躁。
(4)跟上交谈的节拍
当话题几分钟以前已由乒乓球赛转到篮球赛,如果你再谈乒乓球赛,显然是跟不上谈话节拍;当大家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篮球赛,假若你把排球赛也塞进来,显然是不识“火候”;当大家正评论球类比赛,你却谈起织毛衣、逛超市一类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显然是离题十万八千里,那只会使人觉得难于接茬。
密切注视谈话进行的情况,要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正谈论的东西上。只要头脑清醒、目光敏锐,只要跟上谈话的“节拍”,就不会出现那种对方需要你作答、而你却未听见的尴尬局面。
找准话题,获取更多兴趣点
任何年纪的人都需要聊天。许多人在正式谈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喜欢以轻松的话题作为开场白,然后再逐步导入正题。
善于聊天的人之所以能把谈话的气氛营造得很热络,并不仅仅是靠自己比别人懂得更多,或声调比别人高,或最会讲笑话,或懂得“控制”谈话的方向。聊天聊得好,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一点也不困难。首先,你的谈话态度一定要放轻松,然后再设法找出对方喜欢的话题,尽量让对方发表。至于你,“不妨装出”有兴趣的样子,仔细地倾听。
“沉默是金”在社交场合根本行不通,而且是非常不礼貌的。反之,善于打破沉默、谈笑风生、能带动会场气氛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这种人不会让会场沉默太久,也不会让“无聊分子”一直强迫别人听他的训话。这种人懂得适时转变话题,让大家都有台阶下。社交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话题一直继续下去,使得宾主尽欢。
我们在聊天这件事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见面就从对方所从事的工作谈起。我们总以为,和医生谈开刀,和运动员谈打球,和商人谈生意经,和公务员谈政策,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殊不知,他们一年到头做同样的事情,已经够烦的了,如果你再不识相地和他谈这些事情,表面上他不会发作,内心很可能把你当成是“无聊分子”。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谈哪些事情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阅读报纸和一般性的杂志,以增加各方面的常识。不然,除了“你好吗?”“今天天气不错啊!”之外,接下来你就不知道要聊些什么了。
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增进聊天的技巧:
(1)在和朋友的聚会当中,不要站在一个地方不动,这样会给“无聊分子”可乘之机,抓住你不放,大谈他的得意事情。你最好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听听他们在谈些什么,这样你也有机会发表你的意见。等到有趣的话题谈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找个借口离开,另寻聊天的对象。这种游击式的方法,很容易找到真正可以聊天的对象,也可以认识许多朋友。
(2)如果是家庭式的宴会,势必要坐等聊天。这时,你有“义务”和左右及对面的人聊天,不要冷落任何一个人。还有,在主菜上来之前,不要把聊天的话题一下子用光了,免得上了菜之后,大家都在干瞪眼。一位女士非常懂得聊天的技巧。她和初次见面的女士聊天,用的都是同样的一套:“你戴的这串项链(或手镯、戒指)真漂亮,是别人送的,还是……”几乎没有一次例外,被她问到的女士都乐意诉说得到这串项链的故事。
(3)聊天的话题是否有趣,所谈的一定要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人和事物。如果你谈的是一个谁都不认识的人,必然引不起大家的兴趣。
(4)如果你发觉听众已经不耐烦了,最好赶快闭嘴,听听别人的高论,何必一定要硬撑下去呢?
(5)每一位男士都喜欢听到别人说他很风趣,每一位女士都喜欢别人称赞她很漂亮。尤其是来自异性的赞美。因此,在聊天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并大声地说出来,这样,对方聊天的兴致就会高得超出你的想象。
做最好的倾听者,让对方畅所欲言
为了使交谈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下去,积极倾听和适时插嘴都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交谈过程中应该如何插话,才能有助于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呢?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策略:
(1)伺机说一两句安慰的话
当对方在同你谈某事,因担心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显露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你可以伺机说一两句安慰的话。“你能谈谈那件事吗?我十分想了解。”“请你继续说。”“我对此也是十分有兴趣的。”
此时你说的话是为了表明一个意思:我很愿意听你的叙说,不论你说得怎样,说的是什么。以消除对方的犹豫,坚定他倾诉的信心。
(2)用一两句话来疏导
当对方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在叙述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时,你可用一两句话来疏导。“你一定感到很气愤。”“你似乎有些心烦。”“你心里很难受吗?”
说这些话后,对方可能会发泄一番,或哭或骂都不足为奇。因为,这些话的目的就是把对方心中郁结的一股异常情感“诱导”出来。当对方发泄一番后,会感到轻松、解脱,从而能够从容地完成对问题的叙述。
值得注意的是,说这些话时不要陷入盲目安慰者的误区。你不应对他人的话作出判断、评价,说一些诸如“你是对的”、“他不应该这样”一类的话。你的责任不过是顺应对方的情绪,为他架设一条“输导管”,而不应该“火上浇油”,强化他的抑郁情绪。
(3)“综述”对方话中的含义
当对方在叙述时急切地想让你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你可以用一二句话来。“你是说……”“你的意见是……”“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这样的综述,既能及时地验证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理解程度,加深对其的印象,又能让对方感到你的诚意,并能帮助你随时纠正理解中的偏差。
以上三种交谈中的插话技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对对方的谈话内容发表判断、评论,不对对方的情感做出是与否的表示,始终处于一种中性的态度上。不过,有时在非语言传递信息中你可以流露出你的立场,但在语言中切不可流露,这是一条重要界限。
如果你试图超越这个界限,就有陷入沟通误区的危险,从而使一场谈话失去了方向和意义。
感同身受,积极配合对方的话题
保持对方的谈兴,才能使沟通顺利愉快地进行下去,下面的几点技巧非常有效:
(1)要善于进行心理安抚
在与人交谈时,我们应积极配合,以示对方的话题正在引起我们的兴趣,也暗示我们在注意对方。还可以顺着他的话题,以积极倾听和从容不迫的态度鼓励他继续讲下去,或者为他倒上一杯茶,或者适时表态:“我也这样认为。”“确实是这样!”“你的观点和我的完全相同。”这种心理安抚的行为,似乎示意着一种积极的配合,使对方向你滔滔不绝地讲出内心感受。
(2)要积极鼓励对方
在与人交谈时,我们应该表现出有兴致的、关心的和赞同的态度,使对方有一种自己被你认同的强烈感受。这时你主要是鼓励对方多说,如果他又提出让你发表看法,一般不要因为插话而中断对方的思路,当然,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可以重复对方的语句,以表示重视、肯定和强化其感受,“是的,只有当自己也处在这样的境地才能理解别人的难处。”这样的语句的重复是对对方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支持,也是对他高谈阔论的助兴。同时,还可能为对方能够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和内心世界起到提示“台词”的作用,如帮助归纳,结出一个恰当的形容,从而使对方保持较高的谈话兴致。如果你想使对方进一步敞开胸襟,多给予同情、理解和共鸣感是十分必要的。让对方知道,你是在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你可以常提到“你谈到这一点我也有同感”,“虽然我不这样认为,不过却觉得你把道理讲清楚了”。这样便于双方彼此间加强共同点,促进彼此理解和沟通。
(3)要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与人交谈时,如果对对方的每一句话都随声附和,不说一个“不”字,不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人云亦云,这会被看作是无主见和滑头的人,别人也不会愿意与你交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得体地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同观点,不仅不会得罪人,而且还会大受欢迎,使对方知道你是在认真地考虑他提出的问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所谈论的事情,许多都是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的,只要我们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许恰恰是从另一个侧面去分析问题,对方一般来说也会通情达理地接受,以完善他的设想。
(4)要注意适时转移话题
再好的话题都有谈完的时候。当交谈者的兴趣减弱后,只是重复一些没有新意的内容的时候,就应该换个话题了。转移话题方法很多,如你可以停止谈论旧话题,沉默片刻,让其他人谈一些话,从中引出新的话题,也可以在谈话中断后,再谈一些有关旧话题里涉及的问题,当然还可以直接转移话题。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如果其他人仍对某个话题有兴趣,你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不感兴趣就去打断别人谈话。
动之以情,“良言一句三冬暖”
我们常说,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就是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如事业受挫,家庭不和,病痛缠身,亲人故去等等。在这种时候,既需要自己面对现实坚强振作,也需要别人的安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友人的关心与体贴,不啻于雪中送炭,会使当事者的痛苦得到一定的缓解。面对别人的痛苦,送去真诚的安慰,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1)缩短认识上的差距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得了重病,有的人乐观豁达,有的人则整日忧思;面对困难和挫折,有的人顽强拼搏,有的人则悲天悯人。这说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认识、感受不同,作出的反应也就不同。
在安慰别人的时候,要了解当事者的痛苦之所在,如果与当事者在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那么就应该努力缩短这种差距。当然,这并不是说与当事者采取同样的看问题的方法,而是尽力去理解、体谅当事者的心情和处境,努力站在他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而不是主观地“以己度人”。
(2)送去同情与体贴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安慰人首先是人的情感的一种活动。对当事者给予同情和体贴,要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从而从感情上与当事者发生共鸣。只有情相同,才能心相通。这样说出的话才能使对方感到亲近,才能被对方接受。同情和体贴被安慰者,可以是说一些亲切、安慰的话;也可以是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要耐心地听当事者的感情宣泄,不能表现出着急和不耐烦。要知道,在知心人面前诉说出自己的痛苦,或者是痛哭一场,有时会胜过许多安慰的话。
(3)启发对方自我解脱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个道理在安慰人的时候同样适用。我们无法代替当事者去经受痛苦,但却可以帮助他分析问题,启发他正确对待发生的事情,从而达到解脱。人们常说的“劝劝他”、“开导开导他”即是这个意思。
人在痛苦的时候,考虑问题往往容易不及其余,这时就需帮他转变思维方式,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如久病的亲人故去,人们在劝慰当事者时常常会说“他走了,也免受病痛的折磨”;有人丢了东西,安慰者会说“破财免灾”,就是这个道理。对待因不同的问题引起的痛苦要采取不同的安慰方法。
比如,有的人工作不顺,家庭失和,那么就不仅仅是说一些安慰的话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从主观上、客观上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并给予鼓励,帮助他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可以说,安慰人的过程,就是启发当事者自我节哀、自我解脱的过程。
将心比心,理解对方的人最得人心
马丽接受乳房肿瘤切除手术时,她的亲人都给予她种种支持和帮助。“母亲替我照顾孩子,妹妹替我上市场买东西,我丈夫每天在医院陪我,”她说,“可是我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即使在我动了手术以后,也没有来看我。等到她们终于来了,却喋喋不休地无所不谈,就是不谈我的病,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似的。我觉得很不是味儿。”
当我们认识的人遭遇不幸时,我们的反应总是不大得体。我们偏偏说出他们不愿意听的话,令他们难过;他们需要我们时,我们却不在他们身边;或者,就是和他们见了面,我们也故意回避那个敏感的话题。既然我们并非存心对他们无礼或冷漠,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在其实愿意帮忙的时候有那样的表现呢?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无意中说错了一句话,巴不得能把它收回。我们怎样才能在某个人处于困难时对他说适当的话呢?虽然没有严格的准则,但有些办法可使我们衡量情况和作出得体而真诚的反应,这里是一些建议:
(1)留意对方的感受,不要以自己为中心。当你去探访一个遭遇不幸的人时,你要记得你到那里去是为了支持他和帮助他。你要留意对方的感受,而不要只顾自己的感受。
不要以朋友的不幸际遇为借口,而把你自己的类似经历拉扯出来。要是你只是说:“我是过来人,我明白你的心情。”那当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不能说:“我母亲死后,我有一个星期吃不下东西。”每个人的悲伤方式并不相同,所以你不能硬要一个不像你那样公开表露情绪的人感到内疚。
(2)尽量静心倾听,接受他的感受。丧失了亲人的人需要哀悼,需要经过悲伤的各个阶段和说出他们的感受和回忆。这样的人谈得越多,越能产生疗效。要顺着你朋友的意愿行事,不要设法去逗他开心。只要静心倾听,接受他的感受,并表示了解他的心情。有些在悲痛中的人不愿意多说话,你也得尊重他的这种态度。一个正在接受化学治疗的人说,她最感激一个朋友的关怀。那个朋友每天给她打一次电话,每次谈话都不超过一分种,只是让她知道他惦记着她,但是并不坚持要她报告病情。
(3)说话要切合实际,但是要尽可能表示乐观。泰莉·福林马奥尼是麻州综合医院的护理临床医生,曾给几百个艾滋病患者提供咨询服务。据她说,许多人对得了绝症的人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们说些“别担心,过一下就会好的”之类的话,明知这些话并不真实而病人自己也知道。
“你到医院去探病时,说话要切合实际,但是要尽可能表示乐观,”福林马奥尼说,“例如‘你觉得怎样?’和‘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这些永远都是得体的话。要让病人知道你关心他,知道有需要时你愿意帮忙。不要害怕和他接触。拍拍他的手或是搂他一下,可能比说话更有安慰作用。”
(4)主动提供具体的援助。一个伤恸的人,可能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感到不胜负荷。你可以自告奋勇,向他表示愿意替他跑腿,帮他完成一项工作,或是替他送接学钢琴的孩子。“我摔断背骨时,觉得生活完全不在我掌握之中,”一位有个小女孩的离婚妇人琼恩说,“后来我的邻居们轮流替我开车,使我能够放松下来。”
(5)要有足够的耐心。丧失亲人的悲痛在深度上和时间上各不相同,有的往往持续几年。“我丈夫死后,”一位寡妇说,“儿女们老是说:‘虽然你和爸爸的感情一直很好,可是现在爸爸已经过去了,你得继续活下去才好。’我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我,好像把我视作摔跤后擦伤了膝盖而不愿起身似的。我知道我得继续活下去,而最后我的确活下去了。但是,我得依照我自己的方法去做。悲伤是不能够匆匆而过的。”
在另一方面,要是一个朋友的悲伤似乎异常深切或者历时长久,你要让他知道你在关心他。你可以对他说:“你的日子一定很难过。我认为你不应该独立应付这种困难,我愿意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