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维修与制造企业文化
- 黄智亮 谢燕华
- 13字
- 2024-12-20 20:56:05
2.2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企业文化
2.2.1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简介
大众汽车(德语:Volkswagen),中国台湾译为福斯汽车,中国港澳译为大众汽车或福士汽车,马来西亚、新加坡译为大众汽车,意思是“人民的汽车”,故又常简称为“VW”。大众汽车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它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2009年5月,在经过长达4年之久的收购大战之后,保时捷和大众的控股家族达成了初步协议。这两家公司将合二为一,打造出一家拥有10大品牌的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
大众汽车公司由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创立于1937年,是德国最大的汽车生产集团,汽车产量居世界排名第五位。大众集团包括在德国本土的大众汽车公司和奥迪公司以及设在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7个子公司。由于大众车型满足不了美国人对大空间的需要,导致销路不畅,因此到后来撤销了在美的子公司,连设备一并卖给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继续生产高尔夫捷达。使大众公司扬名的产品是“甲壳虫”轿车(由保时捷汽车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设计),该车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生产了2000万辆。启动了大众公司的第一班高速列车,紧随其后的POLO、高尔夫、帕萨特、桑塔纳等也畅销全世界。
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当前仍设在沃尔夫斯堡。目前有雇员26.5万人,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600万辆左右。2003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集团销量总量增长至501.5万辆(2002年为498.4万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12.1%的份额。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西欧,大约每5辆新车中就有1辆来自大众集团。
2008年7月24日,欧盟正式决定,批准德国保时捷汽车控股股份公司收购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如果收购成功,合并公司将成为欧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汽车企业。
当费迪南德·皮耶希在2008年7月16日举行的奥迪百年庆生会上遇到文德林·维德金时,二人一番对视,最终还是握了握手。一周后,维德金——这个大众监事会主席皮耶希一生中最重要的对手让出了他保时捷CEO的位置;当晚,大众汽车与保时捷两家公司宣布合二为一。
大局已定,皮耶希率领的大众汽车在一番以战止战的猛烈回击后险胜保时捷,两家公司将在大众汽车的主导下步入合并之轨。正如皮耶希的座右铭,“决胜危难之中,要么死,要么赢”。
一场历时42个月的“蛇吞象”神话宣告破灭,而一场关乎新公司话事权的争夺却仍在继续。
大众汽车集团在2012年实现税前利润255亿欧元(2011年为189亿欧元),其中包括截至2012年7月31日,保时捷相关期权的最后结算收益以及已持保时捷股份重新估值收益共123亿欧元。集团税后利润219亿欧元(2011年为158亿欧元)。集团管理董事会与监事会计划在年度股东大会上提议将每股普通股股息增加至3.50欧元(2011年为3.00欧元),将每股优先股股息增加至3.56欧元(2011年为3.06欧元)。调整后的分配比率增至17.8%(2011年为15.7%),向30%的中期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大众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起初阶段
(1)当汽车首次出现的时候,它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服务的。两位德国的发明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本茨被公认为最熟练的汽车工艺师,但在汽车诞生的最初年代里只有富人才买得起这种新鲜而复杂的产品,而且还要司机来驾驶和维修它。那时候没有人认识到像这种精美的、机械上的奇迹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更没有人对它独特的机动性能赋予新的含义。
(2)正如我们所知,德国人可以宣称是他们发明了汽车,法国人则给这个混合物增添了民族的色彩(偶然之间也发明了汽车赛),然而正是美国人从整体上确认了轿车在社会上的地位。亨利·福特生产了一种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驾驶到任何地方的汽车(而且来去自由)。
不久,“平民汽车”的概念开始传播,而且政治家和商界人士也能接受这一概念。至于德国人,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仍然认为美国的做法是为了工业和政治上的利益。甚至在20年代,许多德国的工业家仍然坚信在未来的年代公共汽车才是真正意义的“平民汽车”。无论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满目疮痍,接之而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任何把汽车作为平民百姓买得起的希望都破灭了。
(3)1932年,由VonPapen领导的德国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驾驶汽车方面的税收,目的是降低拥有汽车的开销并刺激汽车的销售。然后是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并建立了一个国家至上的政府。他要使“平民汽车”的概念成为他自己的论点。这对弗迪南德·波尔舍来说是进入这一领域的极好时机。
1930年,波尔舍从戴姆勒-奔驰AC公司辞职,当离开这个带三角星商标的公司以后,波尔舍成为Steyr-Werke公司的一个主任,当这个公司被并入Austro-Daimler后他才放弃这一职务。
1930年12月1日,波尔舍采取了大胆的步骤,开设了他自己的“发动机、陆用车辆、航空与海军车辆设计室”,对于一直在寻找新的项目的他,很显然对于希特勒下令发展的“平民汽车”表现出兴趣,因为从长期来看是有利可图的。
1934年1月17日,波尔舍提出了建议在12个月内设计出德国的平民汽车,由“官方与民间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这对于波尔舍来说,相当于在扑克游戏中下了很大的赌注,然而他干了起来并且赢了。
1937年初,一项关于选址的研究也开始了。根据要求需把厂址设在德国的中部,有良好的通道与运输线相连接并且要有足够的空间,这不仅为了工厂本身而且也考虑到一个全新的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希特勒和波尔舍都认为这一点对于是否能把工人吸引到这一项目上来是十分重要的。
2.发展阶段
(1)1937年夏天,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个适合的厂址。在决定厂址时波尔舍的压力很大,尽管很多候选地有着优越的基础条件,但最终的决定倾向于FallersLeben。这意味着放弃了原先向“元首”提出的工厂于当年夏天建成投产的承诺。工厂于1938年5月26日奠基,一个很像汽车模型的巨大石阶上正式标以“KraftdurchFreude”字样(译为从力量到转向盘)。在典礼上,观众能看到弗迪南德的儿子弗里·波尔舍驾驶着一辆即将成批生产的敞篷车,希特勒坐在前排,老波尔舍坐在后排。
(2)组织销售的问题以及逐渐到期的储蓄金计划对于工厂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产生负面的影响。没过几个月的时间,战争的防线搞起来了,公众相当奇怪地发现他们在整个项目中的利益受到了损失。由于战争叫嚣,大约3000名建设工人从沃尔夫斯堡调遣到西部防线。这也顺便说明了一个信号,政府既没有关心新的工厂,也没有考虑它未来的产品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如果当时大众和它的分厂真的被划入这个范畴,也许会面临更大的压力以便尽快建成它的生产设施。
(3)一个汽车厂如果不制造汽车,怎么样才能继续活下去?管理层的办法是接受几乎任何一种任务。1939年末,工厂开始制造炸弹,以后接着做飞机油箱、油罐、弹壳及其他车床传动配件。从1941年开始,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还建了一条生产Ju88飞机机翼的生产线。这些合同不仅使公司有一些收益,而且当解决了原材料以后,工厂的处境也好多了,通过这种途径促使工厂逐步建成。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个夏天,占领军也在考虑对这个遭受严重破坏的国家进行重建的最有效政策。美国人在玩弄一个要把德国从那时起变成农业国家的激进的摩根索计划。另一方面,英国人对这类方案则很少感兴趣。各国的盟军都确信这个国家将必须迅速重建起来而且要解决好难民问题,但英国人认识到,把一个国家变为农业国将很难建立一种在他们自己的占领区牵制俄国所需要的政治机构,而占领区一直延伸到沃尔夫斯堡和它的工厂几公里以内。因而他们致力于恢复地方工业的活动,当然是处于严密控制之下,同时把行政管理的职责交给民政占领当局。
很明显,这是由于军队不能管理工业,而且大批士兵经过六年战争后对此也毫无热情,因此如果其他任务把他们拴在异国太长的时间与他们尽快复员的愿望正相抵触,于是必须找一些能够按照英国政府的意图管理大众工厂的人。结果找到了一个人,就是退伍的陆军上校LvanHirst,在德国管制委员会的明确指示下,他被派到沃尔夫斯堡恢复生产侦察车或者客车。当时对第一批车还没有卖给普通老百姓的打算,他们的销售目标主要是“占领军、地方政府官员、医生、警察、邮局及其他公用事业机构”,Hirst和他的同事Radclaffe从两方面着手进行工作,清点生产设施和寻找潜在的用户。把一辆军官车专门修好给英军使用,并在第27集团军总部展示前涂上英国陆军土黄色油漆。这辆车由四轮驱动,军事当局非常喜欢并且立即订货。工厂的货存设备情况都不够理想。制造侦察车仪表盘用的水压机从柏林的Ambi-Budd公司转移来以后已经不完整,并且许多地方损坏。另一方面,用于客车车身的水压机,深拉工具虽也有某些损坏,但是基本完好。水压机车间竟没有受到前几年的空袭,它还是敞开的没有房顶。有关各方都充分认识到如果在沃尔夫斯堡再生产车辆,开始启动只能从客车车型入手。
在这一重要关头,当局面前又冒出来一个问题:战后如何对待那些当年为了从“德国工人阵线”那里购买“平民汽车”,曾经老老实实地买了许多储蓄邮票的战败德国的336000名公民?他们曾经给那个组织的金库中贡献出大笔数目的钱,2.67亿马克,这些钱都付给了他自己银行的账户,而战后要找这笔钱时几乎全部丢失得无影无踪。除了持有者手上的那张贴上许多储蓄邮票的储蓄卡以外什么都没有留下。当公众发现他们苦心孤诣储蓄要购买的汽车真的生产出来了,显露出愤怒和不安,并开始考虑如何用这确凿的证据作为交换而得到一辆汽车。Nordhoff,一位大学毕业的工程师,接受了当局的聘请,于1948年1月1日走上了沃尔夫斯堡的领导岗位,委任一直继续到1968年4月12日。在担任两年沃尔夫斯堡的总经理以后,Nordhoff可以骄傲地宣布净利润达到5606026.47马克,对于一个原来从没有打算把产品在自由市场销售的公司来说这绝不是一次很差的开端。
(5)除了轿车、敞篷车和运输车无可挑剔的产品质量之外,公司还采取了通常的降价刺激销售的措施。Nordhoff非常了解在困难的时候如何能保持潜在用户的汽车购买力。对公司来说,那时的确相当困难,由于钢材供应紧张,而且由于沃尔夫斯堡还是一个单纯的制造基地,几乎不可能再动员更多工人来补充它的劳动力。当时在那里已经雇用了20000名员工,而在整个地区范围内几乎没有一个熟练技工。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日产673辆车对现有生产设施来说已达到绝对极限,因而监理委员会已经同意工厂再建一个新的运输车工厂。1955年1月24日做出这一决定时,原本设想这个设在Hanover-Stocken的工厂于年底开业,实际上到1956年3月8日才正式落成。
3.扩张阶段
(1)多年来一直有种推测,即大众是否会在甲壳虫的同时再搞第二种车型作为第二条腿走路。HeinrichNordhoff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同样固执的:“大众成功的秘诀不是去寻找一连串新的设计,无论这些是多么具有戏剧性和诱惑力,但是对于达到成熟和完美的甚至最小细节的合理改进则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做。难道有人居然会想我们会抛弃一种多年来曾给我们带来成功而且已经到达欧洲汽车工业顶峰的车型吗?”这并不是说大众没有时时刻刻在研究种种替换的车型,但是十五年来甲壳虫卖得这样好而且生产能力发挥得如此充分,因此根本就没有制造新车型的要求。
一个夏季的星期一,联邦德国政府通过一项法律,名为“关于管理大众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地位的条款”。这一条款的目的是允许政府把公司变为在政府控制下的股票上市公司。大众的股票是当时还年轻的联邦德国历史上首次发行的“民众股票”。德国的投资者以每股350马克争购这些股票说明甲壳虫汽车在市场上成功的信誉。
(2)1957年,“汽车大全”以同样的语调宣称:“大众的畅销主要由于它是一个老实车。它没有乔装打扮。它使买主为有这样一辆老实车而自豪。无论看什么地方,都能看到诚实的设计和坚实的工艺。”在占领美国巨大市场过程中,甲壳虫无疑表现非凡,然而运输车尽管在欧洲是成功的,而在美国销售却不那么好,从未达到目标。
1957年10月18日,在原“大众储蓄者”与公司之间的法庭诉讼以各方和解的形式终于有了结果,其之所以有了这个可能是因为联邦政府是原先柏林的两个KDF公司的继承者已承担责任使悬案了结。以前的领导单位鲁尔萨克森州政府已经没有责任,因为它只是按照英军当局发布的指示负责对大众的资产进行临时监督。大约8万储蓄者坚持的结果,终于有了回报,使他们高兴的是,公司同意送给他们100马克的支票,或者如果他们准备定一辆新的甲壳虫可以从订单上扣除3600马克。
几年过去,大众成为德国最高产值的公司,出口业务兴旺,而且令人高兴的是,它每年都对几乎早已完善定型的甲壳虫汽车做出新的改进。
(3)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个年代接一个年代,很明显可以看出一点,一种能够对保证就业和创造利润达到如此令人惊异程度的汽车也迟早会被取代。大众汽车的车型需要更新,即使有些沃尔夫斯堡的顽固派拒绝承认这一点。要找到一种当时销售量仍然很大的车型的后继者对公司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众认识到不能再长久躺在往日的成绩上,新车型确实迫切需要。在新的产品攻势中出现的第一个车型是“帕萨特”,其技术数据很大程度上源自奥迪80。帕萨特第一次证明了由Leiding和Kraus宣传的积木式设计理论已经取得了成果。为保证使将来的用户在一个主型上产生的两种变形之间能看到明显的区别,特地委托意大利知名设计师Giorgetto Giugiaro,为帕萨特设计了一种斜背式车身。正如预期的那样,帕萨特很快获得了新车注册图表中的最高地位。1974年首次推出“高尔夫”,带有1.5L、功率为51kW(70马力)的发动机,公众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甲壳虫的继承者,甲壳虫过去由弗迪南德·波尔舍一个人设计的方式已经过时,“高尔夫”则是现代集体创作的典型。“高尔夫”一出现就引起了真正的轰动,到1976年10月27日已经生产了100万辆。总之,“高尔夫”表现出了一种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一般的外表”与“高质量”的混合体,对动力机组可以有多种不同选择,而且得到世界上最大的销售机构的支持。大众并没有离开它的用于甲壳虫的神圣原则,即稳步改进设计中的每个细节,逐渐慢慢地而又确凿无疑地,“高尔夫”将会接过德国“平民汽车”的角色。甲壳虫不久只能存在于它的爱好者的收藏中,他们仍然满心地喜欢它,但不得不承认在现今汽车的景观中,它不过像一块令人喜欢的古老化石。
4.大众阶段
1975年3月,推出了一种设备规范但不是很齐全的波罗派生产品,发动机功率为29kW(40马力),随后采取的贸易措施令人惊讶,大众一反常规,不断改进波罗一直到它成功地迫使更为豪华的奥迪50于1978年7月退出市场。奥迪从它在小型轿车市场上受到冷落后一直没有复原,直到1996年推出它的成功车型新的奥迪“A3”。
在随后的一年中大众销售量下降了12%,主要原因是石油危机引发的许多问题。不过,这些严重的损失由于“高尔夫”和帕萨特销量特别好,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补偿,这进一步证明了大众减少了对甲壳虫的依赖。1975年首先给代理商一个销售波罗的机会,一种与奥迪50不那么相同的特殊的低标准姊妹车型。以后几年中,波罗也采用了奥迪50那样的功率更大的发动机。
在德国,“甲壳虫”仍然有它的潜在用户,但大众迫切需要用它的生产线生产其他车型,于是,1978年1月19日,最后一辆“甲壳虫”开下了埃姆顿的装配线。1979年“捷达”出现了,在“高尔夫”的基础上改用斜背式车身,也有双门和四门两种变型。
1983年8月,捷达第二次变型,大约生产了70万辆,与第一代“高尔夫”的上百万辆相比,不算了不起的数字。不过,捷达发挥了占领市场一席之地的作用,并保持了用户对大众的信任,因为用户要求有一种非常合适的行李舱,否则他们就会寻找其他车型了。
1999年7月,Lupo3LTDI的推出标志着首款耗油率仅3升/100公里的量产车问世,大众汽车公司再次在汽车业的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2002年8月,在VolkswagenSlovakia(布拉迪斯拉发),一款豪华越野车Touareg开始量产,标志着大众品牌正式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
2002年12月,“Auto5000GmbH”公司(经营着集团在沃尔夫斯堡的一间工厂)开始Touran小型厢型车的生产。
2003年,第五代Golf开始生产,旨在其设计中体现一种新的活力观。
大众的最新战略:TSI发动机的缸内直喷技术使雾化喷入的燃油与进气得到精确、充分、均匀的混合,并充满整个汽缸,全工况实现均质燃烧。燃油充分燃烧,也就充分发挥了每一滴燃油所储存的能量,使发动机产生高动力输出,并且发动机动态响应好,同时,燃油消耗也保持在较低水平。
DSG的核心部件“双离合器”分别与单数和双数挡位齿轮相连。在一个挡位运行的同时,下一个挡位则预选下一挡位的齿轮,并处于待命状态。达到换挡点时,在转瞬间完成2个挡位之间“离”与“和”的切换,快速完成换挡。DSG的换挡过程极为迅速,因此不产生动力间断,其换挡速度快过手动挡变速箱,而且没有顿挫感。
TSI与DSG是节能环保的汽车动力技术,让汽车跑得更快,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驾驶乐趣。TSI和DSG将越来越多地装备于大众汽车在华生产和销售的车型上。
手握2012年930万辆的销量,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文德恩对自己5年前提出的“2018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年销量提高到1000万辆,税前利润提高到8%以上”的目标(以下简称“2018战略”)充满了期待。
尽管去年集团受到了不利因素影响,对于销量和盈利预期谨慎,但文德恩近日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召开的2013大众汽车全球年会上表情轻松,这位欧洲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正在逐步接近自己的“2018战略”梦想。
2.2.2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核心文化价值
核心文化价值是指企业在历史中形成的价值系统,它等于企业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是指全体或多数员工都赞同,且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并能带来巨大的价值的企业观点。
德国大众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溯流求源——用户的愿望高于一切
德国大众得益于希特勒,起步时初衷是为宣传纳粹党的幸福观,能让德国大众都能坐上汽车。所以由费迪南德·波尔舍在1934-1939年设计了第一辆大众车,即甲壳虫的原型。1938年正式在沃尔夫斯基建厂,公司命名为大众。1930-1978年,德国本土共生产16255500辆甲壳虫。
随后又为了客户在1974年设计了golf,至今已经更新了六代。同时依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相继设计出商务车、敞篷车等车样。
2.对顾客负责
对顾客负责是大众的第二个价值观,大众将这视为己任。
大众对自己生产的汽车都会经过几千次甚至上万次的测试。大众对汽车的侧门顶部都会加以坚固,因为经过测试这两个部分是最易在撞击后变形阻碍乘客逃生的部位。德国车在这方面下的工夫要比日系韩系车多得多。大众在本就坚固厚实的外壳下又在侧门专门加装了防撞梁,在车顶部靠车架和激光焊接。同时优化刹车系统,采用ABS电子敢于刹车并装有ESP刹车辅助系统,提高了刹车的灵敏度。
3.品质造就价值
品质造就价值是大众一向的信念。
大众从一开始设计甲壳虫,到1938年甲壳虫,1981年甲壳虫,以及2003年纪念版甲壳虫和现代版本的甲壳虫的变形一直追求平稳、灵敏、便捷、节能,希望质量更优品质更佳。我们现在看到的golf的六代更新就是传承了这一理念。
4.创新即是生命
大众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创新,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大众最先利用柴油驱动,并发明“3升路波TDI”等技术;管理创新,大众各级公司只有一个主要主管,其他则是通过组成团队,平等协作,问题不用通过层层反应到领导,节省了创新时间;员工薪酬创新,员工薪酬除了工资性报酬外还有投资报酬和福利计划,投资报酬是1998年提出的时间有价证券和1999年提出的员工持股计划,这里的时间有价证券是指员工可以用工资缩短工作时间,福利计划是1996年提出的参与性退休金和2001年提出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这一系列的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缩短了创新时间,同时巩固了企业团队,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更加稳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企业的全球发展以及未来展望都是极其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