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序

唯有感恩

这是中国本土化的道氏理论,网友都称为“缠论”。

最近几年,我一直看这一本还未出版的书,就是缠中说禅的博客,具体看了多少遍,实战中应用了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只是日日研读、夜夜思索,终有所获。

因此,心中满满都是感恩,感恩于缠中说禅创造出如此精妙的理论,感恩于缠中说禅在病痛中笔耕不辍,临终之前将其公布于世,感恩于缠中说禅的菩提之心,愿缠中说禅立地成佛。

当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的时候,我希望完成缠中说禅的遗志,就是将他的博客编撰成书,并公开出版。他在博客中曾这样写道,如果把这套理论出版,书名可以是《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本理论的严密性以及对市场的意义,一点不比牛顿对物理学的意义差。

在研读缠论的过程中,我也遇到很多的问题,读者也可能会遇到,主要有两个:

一是博客的写法有点天马行空,像散文,而缠中说禅也会根据网友的提问,随机地插入很多内容,有时候,也会炫耀一下自己搞死庄家的故事。但投资注重的是逻辑,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缠论本身就非常难懂,加上这样的行文,就变得难上加难。因此,编者对于这108篇博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其中一篇还作为了本书的序言,除此之外,不做任何实质性改动。当然,博客里有一些错别字和一些有伤大雅的用词(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畴),还是进行了更正。对于仅有股票代码的表述,增加了股票简称。对于日期的表述进行了规范,并增加了年份,因为随着年份越来越远,读者对那段时期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我不想让这些东西成为阅读的障碍。

二是博客中很多语言十分晦涩,特别是对一些行情的描述,如果读者再打开软件,回顾历史走势,一个一个地参照,费时耗力。我尽力去比对制作这些行情图,实在无法找到的实时行情,就搜集了网友之前做的一些图形,插在文字描述的后边。特别提醒读者的是,部分图形是缠中说禅亲自做的,是博客中的原图,这些在文中都进行了区分。对于原图,可以仔细琢磨,对于其他配图,参照即可。

这样一来,投资者阅读起来就不至于那么太费劲,这就如同很多古书,例如《道德经》《黄帝内经》等,历代学者、医家都会进行点校编排,我能够做出的贡献也仅限于此。一方面这样做忠于缠中说禅的本意,而不是把自己的不成熟的理解强加到缠论之中。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两者的平衡,这就是我的“发心”。

最后和读者分享一下我读完缠论之后思想提升的过程:

第一个层次——无缘。我在证券行业从事股票研究多年,受到学院派正统观念影响颇深,当朋友介绍缠论给我之后,读了几篇就无法接着读下去了,最初的感觉就是“什么玩意,狗屁不通”,缠论与我“无缘”。

第二个层次——形似。过了一段时间,我再次重读缠论,稍微明白了三类买卖点的知识,并加以应用,结果喜出望外——“买卖点还真有用”,这部分内容放在了本书的第一部分实战篇“投机游戏”之中。这些技术有用归有用,但大多形而上学,并不了解其核心,就是形似而已。

第三个层次——神聚。我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说白了,性格上有点偏执。既然有用,我希望更进一步地了解缠论的核心内容,从分型、笔到线段、中枢这些缠中说禅的基本概念一点一点展开,搞清楚为什么缠中说禅的技术是不用预测的,因为技术分析的产生本身就是市场合力的结果,其核心就是将结果进行分类,这部分内容放在了本书的第二部分论证篇“万物生长”之中。命名为论证篇,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实用价值,只是表明其内容已经远远超过实用价值,如果掌握其核心,一切形而上的东西变得不再重要,这是就是神聚。

第四个层次——皆空。如果已经掌握了第三个层次,只能说是一个技术高手,可以赚钱,但要想成为缠中说禅一样的人,还要搞清楚缠论的投资心法,熟知如何战胜其他主力资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空”的境界,目前我也不能做到,但正在努力。

以上便是编者学“缠”的心路历程,每个人可能都不尽相同,学到的东西、对缠的理解也有差异,这正是缠论的魅力。正如缠中说禅所说,“人人是佛,无一人可度,无一人需救;人人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大地。”

付学军

2016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