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的起源及概念
哲学(Philosophia)是距今2500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最早使用philosophia(爱智慧)和philosophos(爱智者)这两个词语的是毕达戈拉斯。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哲”有两种解释:①有智慧,②有智慧的人。也就是说,哲学是关于聪明、智慧的学问,字意是智慧之学。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文献《尚书》中《皋陶谟》记载大禹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孔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这门学问在中国古代曾称为“道”、“道术”、“玄学”、“道学”、“理学”。
真正的哲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哲学来源于对生活中自然现象的思考。它不是在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少数学者们创造的,而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以及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换言之,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哲学还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原始社会就已经孕育着哲学的萌芽。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日益关注一些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作用,并积极地思考一些自然想象的由来。比如说做梦现象。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几乎人人都做过梦。原始社会,人们对做梦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由此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精神灵魂世界中的上帝神仙创造安排的”。当人类遇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由于无法从科学上予以解释,自然就把这些现象的发生说成是上帝的惩罚,认为刮风、打雷、下雨、海啸、地震、瘟疫等等现象都是由神灵世界的神仙安排的。这些观点的出现是由于人们对现实的许多自然现象无法理解无法解释时,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一种主观臆断,是人们的科学知识低下时的产物。但也由此激起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产生了人类哲学思想的萌芽。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为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形成,奴隶社会产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创立了国家、警察、监狱、法庭等一整套国家机器来镇压奴隶的反抗。随着剥削制度的形成,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被奴役的氏族部落反抗征服者的斗争,日益激烈。但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方式,更为经常的是消极怠工、逃亡、破坏生产工具或杀死个别穷凶极恶的奴隶主。在反抗奴隶主剥削和奴役的斗争中,奴隶有时与自由民中的平民联合行动。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生产技能的积累、劳动分工的发展,奴隶占有制的生产关系日益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矛盾。在斗争中,统治者们发现,一些人提出的关于“世界是有神灵控制的”的思想对于巩固他们的统治有着极大的作用,于是,他们组织了一些从事文化科学活动的人,专门宣传他们的思想,研究他们的学说。一些代表劳动人民的文化科学工作者,为了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不断提出相对的观点进行反驳,不断地研究自然界、社会发展的规律,最早的哲学由此产生。因而,在哲学体系中,先有唯心主义哲学,后有唯物主义哲学。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首次用中国的“哲学”二字表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学说,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在中国通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指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在出生以后,不断地观察世界,随着思想的逐渐健全,都会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工作者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指示,把人们自发形成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就形成了哲学。因此,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生活中,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会受世界观的支配,依据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去行动,去对待生活,因而世界观对人来说总是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在世界观的指导和指引下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生活中,有的人总觉得社会不公平,缺乏生活的激情,在困难面前消极等待,自暴自弃;有的人懂得人定胜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因而总能乐观地面对生活,努力探索,奋发图强,就是世界观起着不同的方法论作用。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有具体知识、哲学知识之分。具体知识包含自然知识(如物理、化学、数学等)、社会知识(如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和思维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哲学是人们通过对具体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后形成的学问。它不是具体知识的简单相加,但又包含着具体知识。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贯穿于所有哲学问题之中,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往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非科学性的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提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第一,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必然要对思维和存在(或意识与物质)两大类现象及其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一派哲学的基本倾向和性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的出发点和理论前提对它的思维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定着它的基本性质。而对基本问题的回答,就具有出发点和理论前提的意义。
研究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其次,它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竭力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最后,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作了生动的运用和具体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有许多重大的理论成果,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不管是从理论本身还是从实践效果来看,马克思主义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