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导引(3)
- 当今社会不同群体心理研究
- 吕斐宜
- 4868字
- 2022-07-29 16:50:02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费一直居高不下,与其相对的是近年社会相对贫困差距拉大,二者使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呈增长趋势。教育部的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2300多万人,贫困大学生比例高达26%,有600多万人。如今,这个比例已经飙升到30%。这意味着每三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贫困生。而这些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和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有一些是因为家庭发生变故而失去经济收入。许多农村学生的家庭收入主要是农作物,而农作物带来的收入仅够解决他们家庭的温饱。要是遇到洪水或干旱等自然灾害,家里的收入接近为零。对这些家庭而言,一年近万元的学杂费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为了上学,有些学生的家里已是高筑债台。
由于我国心理教育远落后于文化教育,对心理素质的培养远远不够,这使得贫困大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差,甚至扭曲。贫困生为学费担忧,为衣食担忧,为每一次寝室和班级活动担忧。经济上的困难、物质上的不足和生活水平的偏低,使其与其他同学相比有一种直接的差距。经济因素对个人各方面发展的约束,使得一些贫困生在同学中处于落后位置或边缘地带。由于心理上缺乏必要的承受能力和驾驭自我的能力,加上以往失败所产生的挫折感,使其自卑、自我轻视、自我否定。常此以往,他们会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少,以至于与整个班级脱节,产生封闭、防御、回避的倾向,并因此承受折磨,给自己内心深处设置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除了贫困大学生群体外,农民工群体、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都面临着经济的拮据问题,经济上的拮据不一定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对许多人来说,的确很容易导致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对社会的仇视心理。这些群体的社会燃点极低,这些年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恶性事件,基本上都与经济贫困有关联。
经济贫困会影响人的心理,富裕也可能导致心理畸形。以网络炫富来看,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张,为人与人的交流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自2011年起,网络炫富作为热门社会话题,引起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郭美美微博炫富”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玛莎拉蒂、爱马仕成为了他们向社会炫耀的东西。富二代、官二代、炫富女、豪华婚礼在最近几年层出不穷,他们的行为代表着什么,为什么近年常会出现这种炫富行为呢?这种现象是财富成为成功标志的当下,人们对财富急速占有的欲望达到了顶峰的表现,从心理学角度看,炫富是一种攀比心理,炫耀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满足感,其行为背后则是渴望被人尊重。炫富的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并无成就及特长,长期得不到别人(包括家人)的认可和欣赏,心里特别渴望被人尊重。
炫耀的背后很多时候透出的是自卑和缺乏安全感,一方面,爱显摆的人很多属于“一夜暴富”。他们以前生活的并不如意,甚至被人看不起。一旦机缘巧合发了财,或者傍上有钱有权的人,有了“资本”,就像“打了翻身仗”一样,希望通过别人的赞美赶跑心底深处的自卑。另一方面,物质的发达使很多人过于追求名利,而疏于梳理情感、人际等精神财富。到最后,“穷的只剩下钱”,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不得不把自己仅剩的“财富”展示出来,从而获得安全感。
其实,真正自信的人,往往是低调的。不妨像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那样,提醒自己“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另外,与其通过“显摆”得到认可,倒不如给自己“充电”,加强自身修养和学识,用人格魅力赢得他人尊重。最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显摆的精力用来做一些公益活动,也许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从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郭美美”事件到最近被炒得火热的“副县长女儿”炫富事件,这些“炫富事件”在网络上一经爆出便引起网友的激烈反应。批评谩骂的有之、慨叹世风日下的有之、鄙视“官二代”、“富二代”的亦有之。而这些“炫富”者也多是“官二代”和“富二代”。网友对这些事件的关注和反应,其反应之迅速、言辞之激烈、情绪之高涨远高于其它新闻事件。一时之间,对“官二代”、“富二代”们的“批判”和“鄙视”似乎成了“主流”我们不可否认,“官二代”和“富二代”当中的确有骄纵跋扈、行为嚣张、狂妄自大者。即使媒体没有对这些事件报道我们也可以想象,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和90后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家庭环境优越。即使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言行放肆、目中无人的也不在少数。问题的关键是,平民百姓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顶多算是“不懂事”,要是“官二代”和“富二代”那就不一样了。首先,如果他们“炫富”,甭管真假,人们会想,你们父母这么有钱,是正当手段得来的吗?当官的会不会是贪官?做生意的会不会偷税漏税?其次,有人会说,就算你们父母的钱是正当手段得来的,凭什么我们还在为了买车买房“紧衣缩食”,你们就过得这么“奢侈”?
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许多所谓的“炫富”事件在网上大肆传播渲染。确有其事的有之、添油加醋的有之、蓄意造假博取“眼球”的亦有之。由于网络传媒本身的及时性、快速性,消息一旦发出,无论是否属实,只要点击率够高、反应够激烈其影响力都是巨大的。通过对此类事件的回应与参与,许多网友的情绪得到了发泄,许多人的“不满”得到了“补偿”。但是,这样的“发泄”也好,“迎合”也罢,能改变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来,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经历如此大的变化,好像昨天还挣扎在解决温饱的沼泽里,今天已经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大潮中“畅游”了。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是该高兴还是措手不及?社会转型时期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已。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矛盾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凸显。对于“炫富事件”的频繁报道乃至“造假”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矛盾表现的出口。一方面,人们都渴望自己富裕,也确实看到了富裕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经济转型时期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愤怒”。
总之,经济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对于转型期的中国人,不能忽视经济对人的影响,应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自觉提高思想境界,贫困时自强不息,富有时回报社会。
(二)文化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不同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文化在汉语中初期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也就是说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言。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们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转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文化在西方一方面是指耕耘土地,另一方面是指照料土地、饲养动物,照料人们的生活,如穿衣、装饰身体、关心和照料朋友及祭祀祖先的风俗,还意味着居住在城镇或市区,以及培养正确的道德和心智等。在中世纪晚期,文化开始指道德完善与心智、艺术成就。对于文化的构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三层次学说”。
1.“物质文化”
人类为了克服自然或适应自然,创造了物质文化,简单说就是指工具、衣食住行所必须的东西。以及现代高科技创造出来的机器等等。人类借助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获取生存所必须的东西。
2.“制度文化”
为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人类创造出制度文化、也就是道德伦理、社会规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典章律法等。人类借助这些社会群体与文化行动,构成复杂的人类社会。
3.“精神文化”
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比如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宗教信仰等。人类借助这些表达方式获得满足于安慰、维持自我的平衡与完整。
每个社会都有其文化,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心理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文化的生成,文化反过来也影响了个体心理的形成过程。关于文化对心理的影响,我们以“自我”这一心理概念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研究表明[2],东方人与西方人自我有很大差异。早在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人们就开始了对自我的探索。但真正较为科学而且系统地对自我的研究还只有近百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关于自我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而且研究的视角很广,涉及的领域也很宽泛,如哲学、伦理学、宗教、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并且现在关于自我的研究已经更加注重自我的文化性研究。西方学者曾研究东西方自我的跨文化性,发现东西方关于自我的概念是不同的,认为西方人的自我是一种独立的自我,即是个体主义自我,东方人的自我是一种关系自我,是一种集体主义自我。对于以上的观点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认可,并已经定型化为研究东西方文化的经典之作。如果我们把东西方文化比作一个平面的话,那么这个平面是由许多的线条和点所构成,并且线与点的密度也会有所不同。中国文化是一个面,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的人为了生存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影响着该区域内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比如文化地理学可以把中国分为不同的文化区域,两淮文化、湘楚文化、吴越文化、台湾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徽州文化、黔贵文化、陈楚文化、青藏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琼州文化和草原文化等24个文化区,这样区分的每一个文化区都可以说是一条线。而每一条线下我们则还会具体分出更多的亚文化集群,亚文化集群下还会区分出很多具体的点,即典型区域文化,包括省市间、乡村间的具体文化习俗。如果仅从宏观上把握的中国人的自我,实质上是将中国人的自我模式化、刻板化了,将所有中国人都看成是克己复礼、修身养性、自谦、自制、关系本为、共生取向的自我。
中国人的自我虽然会因主流文化而形成主流自我概念,但是中国区域文化类型、文化模式种类甚多,并不是只用主流文化自我就可以说清楚的。因地理区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会形成的特色文化区,每一个文化区背景下的人的性格是有区别的,自我是性格研究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文化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全方位的,所以,我们在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时,一定要考虑文化这一因素的作用,才可能全面正确的认识其心理。
(三)家庭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被称作社会化,一个人的社会化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个体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是家庭,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深刻且长远,家庭对儿童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思想、生活、工作、学习都会产生影响,以下我们以儿童青少年为例进行探讨。
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的学校教育就能顺利地进行;如果儿童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就会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就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它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成败。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这是因为:
(1)家庭是人们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家庭是人们连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有巨大影响作用,同时对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