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猝死的预防与指针急救
- 黄钧跃编著
- 15字
- 2020-06-25 21:22:46
第四节 院前急救技术的普及和实施
一、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术的期待
专家指出,80%以上的心脏骤停都是由室颤所引起。它的致死率非常高,若是没有紧急救助,绝大部分的患者心脏骤停持续3~5分钟就没命了。即使在很多发达国家,公共场所里都设有体外除颤器,救治的成功率也仅为5%~1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周淑娴教授称,由于很多患者发病时都不在医院,而中国的公共场所还很少能见到除颤设备,故救治的成功率更加微乎其微。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室颤就意味着死亡。
随着猝死发生率逐年攀升,在社会普及院前急救技术也越来越引起了重视。幼儿园、中小学校老师都以及其他行业必须有人懂得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因为猝死多发生于城市白领,因此某些地区要求每个公务员必须掌握心肺复苏术。
近年,人们可以经常看到急救专家的科普文章,一般认为,心跳骤停1分钟内进行除颤或有效的心肺复苏,心跳复率成功率可达70%~90%,即距离最近的目击者在第一时间进行除颤或有效心肺复苏。说明心肺复苏术必须全民掌握。但要院外在1分钟内用除颤器除颤是不现实的。唯一能做的的是心前区拳击除颤和徒手心肺复苏。
二、人工呼吸的实施与修改
一些电影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剧中出现旧时救人方法:浇冷水促使其清醒。用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冷水能浇醒的,只是打晕过去所致,这种晕厥是疼痛引起的迷走反射或鞭打使表皮充血造成循环量下降所致,死了的是死于休克。我国民间急救原始方法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针刺急救和指针急救。现代医学人工呼吸普及后,传统的急救方法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大多数人会先观察患者是否能自醒,确认昏迷,就采用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为的方法,运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使呼吸骤停者得到被动式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础的生命。
口对口式人工呼吸法
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托起患者下颌,捏住患者的鼻孔。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口对口缓缓将气吹入患者的嘴里,待患者胸廓稍有隆起时,松开患者鼻孔,2~4秒后重复进行以上步骤。节律10~12次/分钟。直到患者呼吸恢复为止。适应于呼吸道无阻塞的患者。
仰卧压胸法
患者仰卧,腰部垫枕使胸部抬高,上肢放在身体两侧,头侧向一方。急救者跪在患者大腿两侧。两手掌贴在患者胸部两侧下方,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向胸部上方压迫,然后放松,使胸部自然弹回而吸入氧气。反复有节律地进行,10~12次/分钟,直至恢复呼吸为止。适应于一般窒息者,不适应于胸部外伤者或同时须做心脏按压者。
俯卧压背法
伤患者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防止口鼻着地),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救护者两腿屈膝跪地于伤患者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两侧下方: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用力压迫与放松,反复以10~12次/分的节律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此法适应于溺水者急救。
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一点对于施救者来说有一种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在事发突然的现场,目击者不可能有什么急救准备,如随身带有纱布、口罩什么的,对于一个不甚了解的人来说很难打破这种心理障碍,即使是患者嘴里无呕吐物的情况下也难做到。随着近年卫生观念的普及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口对口人工呼吸很难被人接受。
《重庆时报》:2012年10月15日有篇“有人昏倒?你不好意思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报道,看看接受培训的志愿者和专家怎么看。
“生命与死亡,有时候就是几分钟的事。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一旦遇到心脏骤停没有呼吸的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心肺复苏。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心理或者常识普及的原因,导致抢救没有及时进行。上周星期六下午,重医附二院举行的一场急救培训,告诉了我们不一样的心肺复苏。”
嘴对嘴让你纠结吗?别吹气了先胸外按压吧。
“心肺复苏,说白了就是大家说的人工呼吸,这一点都不神秘,可是,为什么有人愿意出来嘴对嘴救人,就成了英雄了?使点力都没啥子,关键是嘴对嘴,让人不太能接受。”在培训课堂上,一位女性市民一边听一边喃喃自语。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很多因为心脏骤停而死亡的案例。围观者中因为很少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普通人对嘴对嘴的人工呼吸持谨慎态度,这导致患者死亡率高达9成。重医附二院急救部王晓龙博士说,其实,如果大家肯积极施救,死亡率是可以大大下降的。
对于“嘴对嘴”的纠结,王晓龙博士说,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即使是单纯的胸外按压,不进行嘴对嘴的人工呼吸,在开始的几分钟内效果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的氧气在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暂停之后,还能支撑几分钟。而这几分钟对于患者来说却是相当的珍贵,很多患者都能在这几分钟内就能抢救过来。当然,如果需要长时间的心肺复苏,光胸外按压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人工呼吸。但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市民来讲,能做到胸外按压抢救,等待专业医务人员到来,这也能救回一条人命。《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也将先人工呼吸后按压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改成了先胸外按压后人工呼吸。
国外资料参考(来源,爱唯医学网)。
(1)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的Michael Hüpfl博士对3项随机试验的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共纳入3031例患者)。研究发现,当旁观者对院外发作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时,如果获得电话调度员指导,患者生存率更高(14%对12%),绝对增幅为2.4%。使用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可使患者生存率增高22%。但之后进行的第2项荟萃分析(共纳入7项观察性队列研究)发现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组和标准心肺复苏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2)鉴于过去数十年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极低(4%~8%),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在提高患者生存率(22%)方面的实际意义十分重大。在英国,优先胸部按压式心肺复苏已成为应对成人心脏骤停的标准推荐方案,英国心肺复苏理事会于2005年发布的心肺复苏指南在基础生命支持方案中扩大了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的应用范围,将其相对于人工呼吸的应用比例从15∶2扩大至30∶2。该指南推荐非专业人员在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时将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作为默认施救方案,但如果患者心脏骤停发作时恰好有专业人员在场,仍应该优先实施标准心肺复苏,因为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仅适用于疾病发作的前4~5分钟。
(3)在39健康网社区、中国急救网看到美国专家对心肺复苏的最新研究——单纯腹部按压式心肺复苏介绍。就是改胸外按压为腹部按压,以此解决“传统心肺复苏不仅成功抢救率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问题”的问题。
单纯腹压式心肺复苏虽然在实验中取得积极成果,但尚未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正如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李教授所说,传统心肺复苏的效果已经过40~50年的验证,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试验,都肯定了传统心肺复苏的作用。现在传统心肺复苏是被广泛公认的急救方法。当然,技术的进步需要时间。单纯腹压式心肺复苏在动物实验中得出了积极的结果,但是该研究缺乏有效的对照,仍然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的验证。
三、心肺复苏院外成功率
有关猝死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不知道是没有具体统计还是未曾透露,公众一直不知晓。因为猝死的院外抢救需要社会人员参与,想知道心肺复苏术成功率也是可以理解的。官方可能出于某些原因没有公布这个数据,引起社会公众的某些猜测。对比相关资料数据,发现出入非常之大,不知哪个真实。美国有部电影叫做《犯罪心理》,其中有关情节涉及美国民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评价,有人把这段评价发到网上,让人讨论。评论的网友不乏专业人员和曾经参与者,读一读,我们也许可以从中略知一二。
“果壳科技有意思”一名署名“狸毅”网名的发贴引起网友热议。
美国电影《犯罪心理》第一季第一集说的:“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你关于心肺复苏术的真相,在医院外,它只在7%的情况下有效。你的朋友有93%的概率会死,但你不断地试着,甚至在你弄断他的肋骨后,甚至在他的血布满你的双手后。”
下面是网友的评论:
软件工程师,小众软件爱好者:
注意是在医院外。非专业人士来操作成功率低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园听风,医学硕士生:
如果根据公众知晓程度来推测的话,院外,估计国内的成功率比国外还要低……
孤独旅人:
话说不能正确施救的话,造成患者受更多伤害的概率是多少?
没有更多伤害……直接就死掉。
……
据知识空间网《分析中国城市院外心肺复苏的现状,探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途径》一文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急救医学中心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接诊由120急救中心转送的呼吸心跳骤停病例153例的情况。结果表明,急诊复苏成功率3.91%,存活率1.96%;院外急救措施缺乏。各种急症从发病呼救至达到医院平均时间34.2~116.2分钟。文章得出结论: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加强院外急救人员除颤初级和高级救生培训和复训,提高现场和转运途中的复苏技术,改善急救设施,缩短呼救至到达医院的时间等是提高院内复苏成功率的重中之重。
网上的数据虽然不是那么可靠,但也折射了社会对当前院前抢救机制满意度。
四、院外急救成功率低的几种原因
据《健康报》2014年1月17日报道:宁波火车站售票处,一位男乘客休克倒地(晕厥倒地),此时,一位路过的男青年主动对其实施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待120急救人员到达,男青年已大汗淋漓。虽然男乘客经救治后还是不幸离世,但逝者家属没有忘记这位及时施救的青年医生,他们忍住悲痛表达了谢意……
报道中的院外人员猝死,有幸得到一位专业人员就地拼力相救,但最后还是未能挽救生命,人们在赞叹年轻医生风格高尚之余,不禁在想,不是说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很高吗?为什么看到的院外施救总是那么令人失望呢?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
1.受条件限制
院外抢救不像院内抢救那样有除颤器、药物等的支持,要单靠人工呼吸和徒手心肺复苏难以维持全身各器官血氧需要,这一时间的长短对生命的存续有直接的影响。而且院外心肺复苏术即使是成功,也只是心跳复率和肺循环的恢复,对于呼吸和意识的恢复作用微小。在心脏停搏三种类型中,只有室颤型复苏成功希望比较大,而且复苏的时机、技术熟练程度很重要。再有是持续按压耗费体力大,必须有人接力。如上述城市院外心肺复苏现状分析所说,“从发病呼救至达到医院平均时间为34.2~116.2分钟”。一般人都难以做到标准心脏按压持续那么长时间。再说以现在年轻人的体力,活动一阵子就气喘嘘嘘,如果没有人接替按压,这样强度的体力耗费难以支撑到专业人员到来接力。
2.操作的标准度与熟练度对效果有影响
心肺复苏术是医学的一种急救措施,其操作必须规范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准确地说,心肺复苏术是一门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技术,由专业人员操作比较合适。除非是经常参加援助自然灾害的志愿者,一般社会人员即使是受过培训操作也不一定那么准确。在野外发生猝死现场,很少有专业人员在场,一般社会人员即使懂得一点,但熟练程度要打疑问号。因为不像学习别的技术那样有后续的重复训练,可能培训过后一生难得遇到一两次这样的突发事件。因此,乱兵上阵的情况多。心肺复苏术标准施救操作要求很高。职业医生在进行基本技能考核培训时,对着橡皮人模型进行操作,初学者准确率在30%~40%,就是带教老师准确率也只有70%~80%。按压位置、深度、频率要达到标准确实需要一定的熟练度。如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将胸骨下压4~5厘米,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这些数据让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既难以掌握也难以凭感觉确定其准确性。这些足以使在现场目击者或“知难而退”,或者进行象征意义地按压施救,只能起到对患者安慰的作用。另外要指出的就是,标准心肺复苏术必须胸外心脏按压结合嘴对嘴人工呼吸。
3.抢救程序过于机械和胸外按压的滥用
目前抢救程序缺乏灵活机动性,如晕厥倒地者,按院前程序,有一个侧卧防止呕吐物倒吸,侧卧后再打120电话求救程序过程,而青壮年晕厥多数没有呕吐过程;当心脏骤停诊断成立,即使患者还在抽搐都必须进行胸外按压。
坐在电视机前看球赛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运动员被撞倒晕过去了,一会没有缓过神来,马上有人过去做胸外按压,结果运动员一下子就起来了,让人看上去像是胸外按压的作用。也有的运动晕倒后并没有完全丧失意识,但通过这一按压和后续抢救结果死了,说明呼吸停止心跳没有停止时(猝死先兆)使用胸外按压并不是那么可靠。其作用是有限的。医学对晕厥的定义是“短暂的脑缺氧所致,其意识丧失也具有自限性”。当一个平时身体健康者突然晕厥倒地时,没有人能够正确估计病情的走向与发展。对“围心跳骤停期”也没有得力的抢救措施,加上年轻一代只知道人工呼吸,多数是见有晕倒就行胸外按压,就难免不会出现滥用现象了。医学上在胸外按压应用指征上难以让非专业者界定清楚,有时也不便于有明确界定。因为“应用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多数情况下还需要鼓励大众去实施援手。我们通常看到急救宣传这样说:凡见呼吸或心跳停止,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其实对于呼吸骤停心跳尚在者,抢救还是有差别的,在院外急救中,人们往往会忽视这种差别。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关于心肺复苏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指南,对复苏者和健康护理人员心脏复苏技巧的差异第5条指出:健康护理人员应该学会,对呼吸骤停和节律紊乱(如脉搏)的患者实行人工呼吸而无按压。人工呼吸而无按压的节律应该保持成人10~12次/分钟,婴儿和儿童12~20次/分钟。这个“实行人工呼吸而无按压”应指嘴对嘴或嘴对鼻呼吸,可是现在院外的人工呼吸一般改为胸外按压。
4.摸动脉诊断容易造成判断错误
临床中遇到晕厥病例,倒地就没有了意识,此时在桡动脉处也很难摸到患者的脉搏,血压也多数难以测清。血压骤然下降幅度越大越快,症状越是严重。这时收缩压多数降到60毫米汞柱以下。这种情况下,有的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有的极度难受,语言困难,但意识尚存。不能测到的并不是没有了血压,显然不能断定心脏停止了跳动,可能只是室颤发生的先兆。脑出血、脑梗死也可由于脑缺血缺氧而意识丧失,但触摸大动脉搏动是明显的。当患者晕厥伴有意识丧失,脑部严重缺氧,有过几秒或几分钟自然缓解的,有晕厥一去而不复返的。晕厥走向很难在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能自然缓解的,缺氧症状改善后可在短期内恢复。意识不能在几分钟内自然恢复的,脑血流中断或近乎中断,颈动脉搏动已经摸不到或难以摸得到,但这种情况不是心脏骤停所独有,其他原因也可导致。
湖南都市频道2014年3月13日报道:江苏泰州街头有一位老太太突然晕倒,有位年轻路人立即上前施救。媒体采访时,他是这样描绘当时情况的:老太太倒在地上失去知觉,没有了呼吸,摸不到脉搏,他首先掐人中,没有反应,接着又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一阵子还是不见有反应,再掐人中,忽然老太太“啊”的一声清醒过来,后来经医院抢救恢复。医生说,是脑部挫裂伤引起晕厥。
晕厥倒地时躯干部位及四肢循环在短期内不一定就停止了,只要此时给予正确施救,可以立即出现转机。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对于平时没有摸脉习惯的非专业人员来说,仓促中要从触摸颈动脉断定心脏骤停确实有些困难。而在现场去摸人股动脉缺乏操作性,只能是纸上的东西。因此靠摸动脉判断心脏是否骤停并不是那么可靠。书中还有一个这样的病例:患者意识丧失伴抽搐,脉搏摸不到,仅通过指针升压抢救,出现转机,而后连续的指针按压得以恢复。如果此时按心脏停跳判断,仅胸外按压,抢救情况可能不会有这么顺利了。越是需要多的后续措施,情况就可能变得越遭。
五、120急救系统遭遇的尴尬
1.“8分钟医疗急救圈”难兑现
现在许多城市都提出要加强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提出打造8分钟城市医疗急救圈。
8分钟城市医疗急救圈
具体是以15千米为半径,城市8分钟、农村15分钟到达。按照要求,各急救点要实现1分钟调度、2分钟出车,农村15分钟到达,城市8分钟到达,并实现省、市、县联网运行。具体工作流程为:交接班→接受调度指令→2分钟内出车→现场急救→搬运患者上车→途中监护→送达医院→面对面交接→整理医疗文件、药品、器材和消毒→返回中心(站)待命。
8分钟城市医疗圈15千米半径内按时间推算应该没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有人说这可能是根据演练算出来的期待值。人们有时会埋怨120急救车为什么那么慢,如果我们看看现代都市的堵车大军也许能够理解一些。堵车绕道,投址问路,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120急救车不能按时到达的主要原因。以长沙市为例,有时近在咫尺尚需要漫长的等待,对于生命来说每分每秒是何等的宝贵!看看下面两篇报道就知道具体情况。
《三湘都市报》2012年9月12日讯:长沙理工大学大一新生李润泉在前天晚上发了一条微博。军训第一天,感觉还行,就是脚疼。没想到,这是他人生中发的最后一条微博,14个小时以后,李润泉在早上军训时突发心脏病,倒在了操场上。
……
8点38分,在前往体育馆的路上,李润泉突然感觉胸闷难受,在队伍行进过程中倒在地上,在场的同学和老师赶忙拨打了急救电话,8点54分,120急救车赶到,将李润泉送往省第二人民医院抢救,9点50分,医院确认李润泉死亡,死亡原因为肥厚性心脏病心源性猝死。
从出事打120电话到急救车到达花了18分钟,理工大学城南学院距离省第二人民医院不到2千米。(笔者按。)
红网长沙2013年5月8日讯:“1千米范围内有3家医院,长沙女子却没能抢救过来”
5月7日中午,长沙市芙蓉中路湖南日报公交站附近发生一起悲剧:一名中年妇女跑步追赶公交车时扑倒在地上,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将这名女子接到约1千米以外的医院,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中年妇女最终因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身亡。
2.120岗位招聘遭冷遇
大众网——生活日报2010年1月18日报道: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却因应聘者未达到面试人选比例而取消,这在济南市环卫局招聘“掏粪工”时都不曾遇到,在120急救医生招聘中却发生了。济南市急救中心负责人直言,他们也没有想到。120招急救医生招不到人,招聘人员直喊没想到……
“同样是事业编制,掏粪工招聘都有很多人报名,120招聘却没人应聘,简直不可思议。”有业内人士如此感叹。此言非虚。2009年6月,济南市环卫局城肥清运管理二处对外招聘5名粪便清除工,三天就有391人报名,其中大学生比比皆是。虽然两者不可简单类比,但这一反差还是令人深思。王少平认为,急救医生招聘遇冷虽然难以排除一部分人没有看到相关信息,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不愿从事这一岗位。“一来这一岗位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同时也具有一定风险;二来,对于医学专业人才而言,可能会认为该岗位发展空间不大,没有前途,不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
事实上,急救医生招聘难并非个例。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急诊科去年也曾公开招聘2位急救医生。“总共三四个报名者选中了一个,结果却因故没能来。”该科蔡卫东主任告诉记者,由于急救医生不足,长时间以来,其院前急救工作只好由轮转科室的医生承担。
这样的事不只发生在山东,据《健康报》2014年1月17日:媒体就同样问题在北京地区进行调查,发现120急救网络医生不足700名,且存在严重流失,招不上人的现象。
120急救医生招聘难,除没有前途,不利专业长远发展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工作强度和风险。至于工作强度,抬抬担架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不是很费力的事。车祸、野外猝死,需要徒手心肺复苏的事情常有,一做至少20分钟,想想,以每分钟100次频率标准按压20分钟,如果没有人员替换,其强度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期间还要做口对口呼吸。有时在明知没有生存希望的情况下,也不能轻易宣布不治而放弃抢救。媒体曾报道,一些120急救医生抢救时只是心脏按压没有口对口呼吸,患者死了把责任一股脑推在医生身上,有的还惹上官司。再说现在岗位动不动与收益挂钩,120急救医生有时仅能收到一点出车费。与其他科室比起来,真是相差太远。可见其招聘遭冷遇绝非偶然。
六、客观评价现行院前急救机制
1.现行急救机制应对散发的猝死事件乏力
应该肯定,医疗急救系统的建立,对车祸、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的人员伤亡,比起过去抬着就走是一种进步,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已有提升。但对于猝死事件,由于呈散发性,发生的时间、地点不确定,不便于统一指挥和资源调集,比如调集专业人员和志愿者,以及医疗资源的集中与让道。如果没有在场人员或目击者施救,再好的高新设备也派不上用场,有“远水救不了近火”之痛。
急救专家认为,造成这种院外猝死增多现象除患者自身原因外,“没有目击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措施施救,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尽管红十字会组织社会上的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但应对猝死这类突发事件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据悉,我国掌握心肺复苏术的人群中比例不到5%,而美国达到40%。整个社会懂得急救技术的人群太少,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在场人员唯一能做的是打120电话。即使有人出来进行人工呼吸,也只在开始几分钟有效,等待时间过长,重要器官仍可因缺氧造成损害。只能干等120急救车专业人员到来。故经常看到报道猝死事件是“等医务人员到达时患者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或是路人旁观无人敢救。最近媒体又传医院的急救专家也进社区进行人工呼吸之类的急救宣传,号召社会“学雷锋,树新风”,在遇到晕倒、猝死事件时能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心肺复苏在全社会普及仍然是一头热,即专家满腔热忱,大众却反应冷淡。
2.面对晕倒的路人纠结
对自己的家人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换来家人的平安,施救肯定是积极的。但野外现场救人是纯粹的“做好事”、“积阴德”,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今义可诠释为“见义勇为”的义举。其实每个人骨子里都有想做好事、积阴德的冲动。并不一定做了好事就要得到社会的什么点赞,可是为什么路人在那种场合下会犹豫呢?因为不了解病史,多数是纠结于如何救,自己有没有能力救的问题上。如需要的时间、体力、操作的熟练度等。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有这种徘徊观望思想。
对于2014年2月17日深圳外企女高管地铁口猝死,晕倒在地50分钟无人施救事件,人们就扶与不扶纷纷展开讨论,有谴责路人冷漠的,有指责地铁部门急救措施缺失的。但也有网友提出不同观点,认为不应该把责任推在路人身上,救人不是扶起来或给人翻身那么简单。搞不清病因盲目施救可能造成第二次伤害,只能等专业人员施救。面对指责,地铁部门也一脸无辜。专家的说法是,各行业应必备急救意识和技能,上述事件受害者若能得到及时胸外按压,也许就可以得救。
3.各行业现场施救应学会指针急救法
心肺复苏术是从心论救,心跳复率后首先是循环恢复,其次是呼吸恢复,脑复苏一般要在心跳呼吸恢复一段时间之后。而行业人员在得知公共场所有人晕倒时,到达现场一般需要几分钟,如果到达早,对患者早期进行了施救,得救的概率相对要大一些。施救越迟,复苏成功率就会越低。因此心肺复苏结合指针反射急救法能提高生存率。
院前急救也应遵循“从简、从速、从巧”的原则,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客观地说,现场实施心肺复苏术如果能在几分钟内恢复心跳,那么患者生存的希望较大,但这种概率非常小。如果超过一定时间,即使心跳恢复,能否救活依然存在悬念。我们看到不少报道,通过几十分钟时间抢救后才恢复了心跳,又通过多少时间恢复了呼吸,结果到最后还是未能挽留住生命。因此,笔者认为,要把尊重生命放在第一位,在救法上必须讲求简、速、巧。对于生命来说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是不容等待的,应尽量选用简捷而又见效快的方法施救。中医指针急救讲究效果快速、施救简捷、技法巧妙,时间概念强,没有更多的程序和要求。多数晕厥,采用指针急救可以即刻出现转机。因此,掌握指针反射法,在急救中利用该法进行醒脑和除颤,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活动场所距离医院远的大学校园,遇到突发事件,等校医施救往往要在数分钟之后,应有部分学生掌握指针急救法,一来可以在突发事件中起到互救作用,二来可以弘扬雷锋精神,作为社会施救的后备力量。
本节总结:心肺复苏术在全世界推行才40年,已经历了几次修改。因口对口呼吸有造成疾病传染的可能,改为胸部按压式;胸部按压的人工呼吸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又改为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专家们为了提高院外急救生存率,为设计适合普通大众实施的急救方法,可谓呕心沥血。现行急救模式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从院内走向院外,先对猪进行按压实验再应用到人身上,存在“四脱离”现象。天天从事院前急救的120医生因到达现场需要一定时间,错过急救最佳时间,急救的绩效不佳,少有发言权;现场目击者是非专业人员,都是按着模式操作,但多数情况照葫芦画瓢都也没信心;而科普主流声音是来自科研人员和院内急救专家,这些人极少有机会进行院外急救实践,对院外猝死具体情况了解甚少。从欧美一些国家和我国的院前急救机制分析院外心肺复苏生存率低的原因:社会非专业人员很难做到正确判断和规范操作,以及心肺复苏术本身的难度是院外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需要长时间接力按压,靠心跳复率泵血形成一定血压后,才能改善脑血流让脑复苏。如此对脑的拯救无异于禾苗干死了再灌水——太晚。从以上回顾的成功率和生存率,医学对社会散发猝死的院前抢救有颇多无奈之处,即使有少数按这种模式得以复苏,但仍然难逃“三高”厄运: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高。这种机制必须尽快加以完善:如建立晕厥、猝死急救的“指针反射法优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