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的境界决定管理的境界

有一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同样,老板心的境界有多高,管理的境界就有多高,管理的效果就会有多好。甚至可以说,老板心的境界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规模。因此,老板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就不能忽视内心的修炼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作为老板或管理者,内心的修炼首先要从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开始,多给他们微笑和赞美,使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要记住一句话,管理不是靠权力来压制人,而是靠魅力来感动人。老板与员工是合作关系,老板不是上帝,员工更不是奴隶,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是非常有必要的。你尊重员工才能赢得员工的尊重,你关心员工才能赢得员工的拥护,在员工心中你才有影响力。

老赵在一所小学当校长多年,无论你什么时候去参观他的学校,总能感觉到环境整洁、清新、优雅,师生们朝气蓬勃,精神状态积极向上,让人觉得这所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再看学校的制度,和大部分学校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学校的领导和普通老师一样,也要任课,有的还要当班主任,也就是说并没有专人负责管理学校。可为什么该校秩序井然,教师个个尽职尽责,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当地总是名列前茅呢?

老赵的管理秘诀是什么呢?一次,老赵和几位朋友闲聊时,有人问到这个问题,老赵笑着说:“我管理学校没什么秘诀!我觉得只要你把老师当人看,老师们都会自觉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本不需要谁管理。闲来无事时,我会和老师们打打乒乓球,见哪位老师心情不好,我会找他聊一聊。”

听了老赵的话,几位朋友顿时明白了,原来老赵的管理秘诀就是“管心”。这也难怪老赵学校的教师那么敬业,教学质量那么高,因为老赵把教师们的心都拴在了一起。

说到管理,很多人往往会习惯性地想到“管人”,要么想到“管事”,很少有人想到真正的管理是“管心”。因为人非动物,也非机器,都有感情,一个人工作做得好与坏,并不完全取决于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态度,而他的态度又取决于他的感情和心理。因此,只有想办法让员工心情愉快,从内心里认可你这个管理者,他们才会听命于你,才会服从你的管理,按照公司的要求去认真对待工作。

世界著名的哈佛商学院曾在教学中使用了一个测试性的案例:请根据下面三家企业的管理现状,判断他们的前途和命运。

第一家公司:每天八点钟上班,公司实行打卡制,每迟到或早退一分钟扣50元,以此类推。员工必须统一着装,必须佩带胸卡,公司每年给大家提供四次体育比赛、三次联欢、两次聚会、一次旅游的机会。每个员工每年必须给公司提供四项合理化建议。

第二家公司:每天九点上班,但不计考勤。每人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布置办公室。员工可以在走廊的白墙上信手涂鸦,公司给大家免费供应饮料和水果,员工可以在上班的时间去理发、游泳。

第三家公司:没有上班时间的规定,你什么时候想来就来,什么时候想走就走;没有专门的制服,你爱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你可以把自家的小狗和孩子带到公司,上班的时候你去度假也不会扣你工资,只要你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面对这个测试题,96%的人认为第一家公司的前景会更好,但是实际上呢?当哈佛教授宣布这三家公司的真实身份时,大家都会为之震惊。因为第一家公司是创立于1997年的广东金正电子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科研制造为一体的多元化高科技企业。可是因管理不善,在2005年7月申请了破产,生存仅9年。

第二家公司是创立于1975年的美国微软公司,是当今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和美国最有价值的企业,股票市值2883亿美元。第三家公司是创立于1998年的美国Google公司,如今每股股价402美元,上市一年翻了3倍,超越全球媒体巨人时代华纳,直逼百年老牌可口可乐。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管理的境界决定了企业的命运,而管理的境界又由管理者心的境界决定,一个有胸怀,一个有智慧的管理者,才能做到管人先管心,才能做到无为而治。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曾说过:“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一直强调无为才能不为,强调无为而治。他认为治理国家靠万民的自觉行为,这样君王就可以实现不治而治的目的。

海尔集团的董事长张瑞敏曾说:“我经营海尔主要是无为而治。我只抓大事,企业的大事就是文化、组织和战略。”在张瑞敏看来,“无为”中有“有为”,他认为“无为”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无形的,但是非常重要。在这个无形价值观的指导下,可以产生有形的企业发展成果。张瑞敏说:“所谓的‘超级领导’,就是当你的下属没有你的管理,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可见,真正的管理不是管住人,也不是管事,而是管心。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当你管住了人心,你才能管住了企业的效益,才能把握企业的命运。所以说,管心才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才是企业管理最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