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做慈善表现的是商人的气度
- 创造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的经商哲学
- 郭敏
- 1382字
- 2016-10-28 10:19:24
慈善并非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一件必须真正付出时间去做的事情。
——李嘉诚
富不忘本是商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这不是一件可以轻易许诺的事情,不是一种轻易做出的姿态。富不忘本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发达不忘当年志向的精神。李嘉诚作为优秀商人的代表,相信很多人都会问他: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商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渴望着成功。然而李嘉诚只说了一句话:“很多媒体记者问我,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定位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我首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商人。”李嘉诚每年都坚持捐资办学,帮助穷人,用自己的财富回馈社会。
20世纪80年代,拥有雄厚财力的李嘉诚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命名为“李嘉诚基金会”。到了2010年,这个基金会已经捐出的款项达到113亿港元。李嘉诚有过少年失学之痛,因此重视教育投资。李嘉诚的父亲因病去世,他自己也曾与肺结核奋战多年,因此,李嘉诚很关注医疗事业。李嘉诚说:“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
1981年,李嘉诚资助成立了广东潮汕地区第一所大学——汕头大学。为了办好这个学校,李嘉诚不惜重金从加拿大、香港请名师担任各学院院长。其中的医学院是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不仅如此,李嘉诚还动用他的人脉,广邀名人授课,即便是在他的公司面临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停止对汕头大学的资助。
除了汕头大学之外,香港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清华大学的FIT未来互联网络研究中心,也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的巨资捐助。2006年,李嘉诚宣布捐出1/3财产给基金会后,他跟家人说:“我一生可以成立这样规模的基金会,心里绝对不会惋惜。捐出来,是高高兴兴捐出来,去做,也是高高兴兴去做,一点儿都不会后悔。”
由此可见,在李嘉诚的眼里,慈善并非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一件必须真正付出时间去做的事情。慈善也是一个商人需要担当的责任。
洛克菲勒成为当时世界首富的时候,别人劝他把这些钱留给他的孩子们,洛克菲勒回答:“这些钱是从大众那里来的,因此,也应该回到大众那里去,到它们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去。”
洛克菲勒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他帮助成千上万的食不果腹的孩子,让他们可以吃上饭,让他们上学接受教育,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主要投资在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方面。他的基金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先后投资达数亿美元。
在外人看来,李嘉诚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应该是一手缔造长江实业,而事实上,真正令李嘉诚骄傲的事情却是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二院,还有汕大精神卫生中心的肿瘤医院。
在李嘉诚决定捐建汕大医学院之初,曾有朋友劝他说,办医学院很贵,比一般的大学可能贵10倍。但李嘉诚依然没有动摇,这种强烈的情感,一是基于他对“体之健康,益于社会”的深刻认识,二是他对昔年父亲因医治不及时而过早辞世有切身之痛。他早已在青年时期就立志:当自己发达之日,一定要实现发展医疗事业、造福社会的夙愿。
一个眼睛只盯着钱袋的人看不到需要帮助的人。只有大气度的人才能看到芸芸众生的苦处,才会尽力去帮助别人。
人们在谈论金钱的时候,往往会说,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攒那么多做什么?可是一旦自己拥有了财富,又有多少人舍得去践行自己造福社会的诺言呢?
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一个商人最大的荣耀应该不是自己赚了多少钱,而是用自己赚来的钱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