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快速读心,瞬间赢得客户信赖(2)

当然,要想和对方有“共鸣”,关键是找话题。有人说:“交谈中要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所谓“找话”就是“找话题”。写文章,有了好题目,往往会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交谈,有了好话题,就能使谈话轻松自如,但是如果你选的话题并不适合你,那么最后难堪的只有你。

一天,电脑销售人员杰去拜访一位公司的老总,因为有消息传出说这家公司计划将目前所有的台式机都换成笔记本,因此他就抱着很大的希望约见了客户。

因为已经有了半年多的销售经验,杰也懂得一些销售之道,其中就包括找到与客户的共同点。这天,杰在进到这位老总的办公室后,发现在他的书架上摆放着几本关于金融投资方面的书,想起同是做金融投资的同学跟自己说过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于是就想借此打开与客户的谈话,因此便和老总聊起了投资的话题。结果这位老总深谙投资之道,没聊几句,杰就不知该怎么应付他了,最后不得不以尴尬的局面结束了这次拜访。

由此可见,察言观色,按图索骥,必须立足于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上,一定要能将自己所找的话题轻松地展开,对话题中的事或物有相当的了解或兴趣,否则只是为引起对方的好感,强行说出自己对某事物感兴趣,但却因为你的一知半解而中途“卡壳”,这样,你们之间的谈话就无法进行,还会让客户认为你不懂装懂,不值得信赖。就像上面案例中的销售人员杰,可谓没有选好话题,使得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此,要想使双方的交谈有味道,谈得投机,谈得其乐融融,销售人员在寻找共同点时,一定要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要能引起双方的“共鸣”。只有双方有了“共鸣”,才能够让沟通更深入、愉快,才能让客户更信赖你,销售也就水到渠成了。

感觉“对”了味,客户才会喜欢你

常言道:“有好的产品不一定有好的市场。”因此,准确地分析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销售机遇随时都有,但你却不一定能把握住,即便你把握住了,也难以将产品准确地推销给客户。因此,在分析客户的需求前,应该先消除客户的顾虑。

一位金牌推销员曾说过:作为推销员,你不是要打动客户的脑袋,而是要打动客户的心。因为心是离客户钱包最近的地方,是客户的感情,脑袋则是客户的理智,也就是说,合格的推销员要通过打动客户的感情,让客户感觉“对”了味,从而产生购买的想法。

一次,梦溪与朋友约在某餐厅见面,因为时间还早,她就走进了餐厅附近的一家服饰店看衣服,消磨时间。

一进门,坐在收银台后的店员就站起来对梦溪亲切地说:“您好,请慢慢看,若是有喜欢的告诉我。”然后便继续坐下去做她自己的事情。

表面上,似乎这位店员一直坐在位子上看账目,但事实上,她让同是做销售工作的梦溪敏锐地感觉到,她在使用障眼法,她的目光一直都在跟随着自己,并暗自观察着自己对服饰的喜好。

当然,这次梦溪的目的是消磨时间,并没有真正想要买衣服的意愿,因此看了一圈之后就准备离开了。就在她将要走出店门时,坐在收银台后面的店员站起来说:“小姐,真是不好意思,今天没有您喜欢的。不过我们随时都会添加新衣服,欢迎您下次再来,希望下次能有您喜欢的衣服。”

虽然并没有买衣服,但梦溪走出店门的那一刻心情非常好,也基于此,没过几天,她再度光临了这家店,并试穿了一件中等价位的衣服。

店员一直在左右忙活着,但是当看到梦溪试穿的衣服后,店员亲切地说:“小姐,这件衣服可能不太适合您,这样吧,我帮您选一件,您试试看!”

梦溪接过店员拿过来的衣服,感觉的确不错,心想这件一定很贵,但不想到试衣间一看,却比自己试的那件还便宜,于是对店员的好感再次提升了不少。梦溪很快便试好了衣服,感觉店员挑的衣服的确很合身,显腰身,也显瘦。

见梦溪对这件衣服很满意,店员又拿过了几件质量不错的衣服和裙子,对梦溪说:“小姐,我们店里还有几件不错的衣服和裙子,您看一下,我个人感觉挺适合您的,您试试吧。”七八件衣服,梦溪就像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一件件地试给店员和自己看,但不试不知道,一试感觉的确就像是专门为她设计的似的,没有一件不好看的。于是梦溪在试穿了将近一个下午后,将几件衣服统统买了下来。依然令梦溪感动的是,店员怕她拿着这几件衣服太累,于是还专门帮她叫了快递。

从此,梦溪变成了这家店的老顾客,同时还不断地将自己的朋友介绍到这家店来。梦溪告诉他们,自己之所以喜欢到这家店来选衣服,是因为完全信任这家店的店员,她让自己感到踏实,由她推荐的衣服,自己没有不喜欢的,也没有不合适的,有些衣服哪怕价格贵点,自己也心甘情愿地购买。梦溪说她不喜欢那些一上来就漫无目的推销的人,也不喜欢那些动不动就胡乱夸耀自己产品的销售人员,她更喜欢像那家店的店员一样的人,不张扬,且只为顾客选最适合他们的,而这样也恰恰让她感觉“对”了味,她也才更愿意相信这样的店员。

无论你从事的是哪个行业的销售工作,都要记住,“取得客户完全的信任”比什么招数都好用。客户绝对不可能一见到你就信任你,因此,你必须揣摩客户的心理,做出一些能够让客户信任你的举动,然后他才会消除疑心病。

当然,上述案例中的梦溪之所以相信那家服装店的店员,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在她第一次进店时,店员不张扬的行动以及几句贴切而温馨的话语,让梦溪感到心情舒畅,这为她的再次光临并且快速成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梦溪喜欢的是不张扬的销售人员,而其他的客户又认为店员或产品具备什么才能让他们感觉“对”了味呢?这就需要销售人员在销售中要善于察言观色,如果是大客户,需要事先从多方面了解一些客户的信息,尤其是客户的兴趣爱好,乃至客户最关心的事情或者最需要的东西。多谈谈客户的兴趣爱好,多提及一些客户关心的事情,并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会让客户感觉自己找到了真正可以合作的人,从而愿意购买销售人员的产品。

还有一些客户喜欢被赞美,这也是很多销售人员成功销售的法宝。因此,在销售中,你不要吝惜对客户的赞美。

将客户当成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也是赢得客户的良好感觉,让客户信任你的关键因素。因此,你需要学会一些嘘寒问暖的技巧,有好消息要及时与客户分享,有新产品、新服务要及时通知客户,过年过节别忘了给客户打个电话、发个信息,或者直接快递个小礼物过去,让客户感到你是重视他的,这样他更愿意相信你,愿意将你当成朋友。

总之,“感觉对了味,其他无所谓”。多了解客户,多做一些客户喜欢的事,说一些客户喜欢的话,打动了客户的心,让客户感觉“对”了味,将疑虑消除,你就不愁产品销售不出去了。

关心客户利益,让客户感觉你是个实在人

“推销是一种压抑自己的意愿去满足他人欲望的工作。毕竟销售人员不是卖自己喜欢卖的产品,而是卖客户喜欢买的产品,销售人员是在为客户服务,并从中收获利益。”这是一位成功的销售员说过的话。也就是说,在销售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销售人员自己,也不是产品,而是客户。销售人员只有在心中牢记“客户至上”,站在客户的角度,多为客户着想,多关心客户的利益,让他感觉到你的诚意,才能瞬间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让销售迅速成交。

王欣和李同都是某饮水机公司的销售员。一次,王欣与客户约好后,准时来到了客户家里。刚坐下,王欣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起饮水机,包括性能、质量以及近期的销量等,而且还不断地提醒客户说,若不趁现在的机会购买,错过就太可惜了。

客户起初对他还很热情,又是让座,又是倒茶的,同时也很耐心地听着,但10分钟过后,客户实在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于是毫不客气地打断了王欣:“王先生,是这样的,我知道你的产品质量好,也很畅销,但是很抱歉,我们家真的不需要,你还是到别的客户那里看看吧,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得到客户这“当头一棒”,王欣只好灰溜溜地说抱歉,然后离开了。

就在王欣被拒绝不久后的一天,李同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了这位客户,打过电话后,客户决定在家中约见李同。与王欣完全不同,来到客户家里,李同没有急着介绍自己的产品,而是一边与客户闲聊一边观察客户的家具布置,心里大致揣测着客户的生活档次和消费品位。当看到客户家的小孩时,他起身去和小孩玩了一会儿,甚至还让孩子“粘”上了他,一定要缠着他跟他一起做游戏。接下来,当客户问到李同有关产品的信息时,李同询问客户最想要什么样的款式,对档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当客户说出了自己的需求后,李同又将客户喜欢的产品一一向他做了介绍,并将产品可能给客户带来的潜在利益也讲给了客户听,像哪一款外观更美观,哪一款更省电,哪一款更耐用等。接下来,李同又将维修等事项向客户做了说明,说如果机器在一年内出现了问题,公司承诺免费维修。

谈到这里,客户已经心动了,也有了想要购买的意愿,不过李同并没有就此搁置,而是继续说:“如果您不着急用的可以先等一段时间,我们公司最近会推出一款新机器,这款机器可能会更符合您的要求。”

李同的行为和言语让客户很感动,于是客户随即说:“那我就等你们的新产品推出吧。到时候你亲自给我们送过来吧。”李同爽快地答应了。

过了一段时间,李同送饮水机到客户家里时,还特意给孩子带来一个小礼物,虽然没有多少钱,但却让客户和孩子非常开心。从那以后,这位客户又陆续给李同介绍了不少的客户。

很显然,两种不同的销售方式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王欣仅考虑到尽快将产品销售出去,个人的销售目的太过强烈,而李同则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一直在为客户考虑,表现出了对客户的真诚与关心,让客户真正感受到了他的实在与值得信赖,从而赢得了客户。

但凡客户都是这样,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你如果能够将他们的利益挂在嘴上,哪怕到最后无法真正满足他们,他们也会觉得你很实在,是个有诚意、靠得住、让人信赖的人。

关心客户的利益可以掩饰你推销的根本动机,同时也是与对方建立信任最彻底的方式,但也是最难的方式,因为若想实现这点,你还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找到客户的需求;二是找到自己帮助客户实现利益的方式;三是将前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最终促进销售的成功。

这不仅是一个销售技巧的问题,更是一个销售思维的问题,你必须时刻都具有双赢的思维,时刻都要为客户着想,并通过为客户谋利益而达成自己的利益。其实客户不怕你考虑自己的利益,但他却反感你只顾考虑自己的利益,他的内心更需要你能在销售中不时地表现出对他的利益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哪怕是一些与产品毫无关系的事或物,比如你可以听他讲讲他的烦恼,可以跟他一起讨论他的工作,可以问问他生活的困惑在哪里、他最近有什么打算等,虽然这些看似与销售“风马牛不相及”,却能让客户体会到你对他的关心,会让客户立刻感觉到你的诚意。

因此,在销售中,若想打动客户的心,让客户迅速下定购买的决心,就要时刻以客户的利益为中心,时刻为客户着想。

销售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的交易

虽然买卖双方之间进行着较量,但销售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的游戏,而是一场可以双赢的交易。销售员得到利润,而客户得到产品,买者欢喜,卖者得意,这才是销售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只有这样的销售才是持久的销售。

在经济学领域中,有一个“理性人”的基本假设: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在为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活动。因此,我们也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论断:若一方将利益占尽,另一方势必会选择退出这个利益博弈的游戏,从而也就此终止了活动。但销售是无止境的,是不能停步的,只有买和卖的行为共同存在,才能让销售顺利进行,因此这就告诫我们,销售人员在工作中要有双赢思想,不要只为追逐自己的利益,将销售当成是一种角斗,还要照顾到客户的利益,让双方都能得利。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总是能获得比别人多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对此他解释说:“若是我看中了一件藏品,卖家出价12万,虽然我知道8万元钱就能买下来,但我会还价10万,会让对方有钱赚。这样他们就会说:‘马未都这人好,总能让我赚钱,有古董了,我要先给他看。’若是你让人说:‘马未都这人一分钱也不让我赚,我卖谁也不卖给他。’那你就完了。谁坚持让人家有钱赚,人家就会想着谁,这就是双赢的好处,可赢得持续发展的机会。”因此,在销售中,只有让客户获得他应得的利益,你才会将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

当一个人心中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而无视他人的利益时,他的路会越走越窄,最终甚至会到无路可走的地步。而一个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着想的人,他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销售也是一样,当秉持着双赢的销售策略时,大家会皆大欢喜,销售的路也会越来越广。

华人首富李嘉诚之所以能够在多年的商战中一路高歌,与他双赢的观念是分不开的。他曾经说过:“我觉得,顾及对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利益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自己舍得让利,让对方得利,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占小便宜的人不会有朋友,这是我小的时候母亲告诉给我的道理,经商也是这样。”

在销售中,利益的博弈始终贯穿于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销售人员和客户构成了博弈的双方。对销售人员来说,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产品卖不出去,没有业绩,自己就拿不到提成,企业更是难以运转。但是,优秀的销售人员都懂得,想要争取自己的利益,就需要运用双赢的思想,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客户看到自己可以得到的利益。比如,在进行产品展示时,告诉客户产品能给客户带去什么核心价值,在客户有异议时,用产品可能会给客户带来的好处来消除其异议,这样就可以争取到客户并维护好客户。

乔·吉拉德刚开始卖车时,老板仅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时间,如果在一个月内没有销售业绩,那么他就必须走人。眼看29天很快过去了,他依然一辆车也没卖出去。

最后一天,他起了个大早,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赢来一张订单。他到各处去推销,嘴都磨破了,但是到下班时间,依然没有人愿意从他这里订车。

此时老板向他发出了“最后通牒”:“我准备收回你的车钥匙,你明天不用来公司了。”但是乔·吉拉德坚持说:“现在虽然下班了,但还没有到晚上12点,一天还没有结束,我还有机会拿到订单。”

老板见他还挺执著的,于是便给了他一整晚的时间。

12点很快要过去了,乔·吉拉德就这样在车上坐等他的第一位顾客。突然,车窗外传来了敲车玻璃的声音。是一个卖锅的人,他身上挂满了锅,但他已经冻得浑身发抖,看到车内有灯,他就想问问车主是不是需要一口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