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如何管营销:高段位营销的16个关键点
- 史贤龙
- 2102字
- 2024-12-23 09:29:49
推荐序
战略营销才是未来
作为一个学科、一门学问,营销早就从国外舶来了。营销的威力、魅力甚至魔力,早就在跨国公司的攻城掠地及与本土企业的激烈对抗中尽显。
但本土营销人的真正出现和漂亮转身,只是近十来年的事。回溯以往,很多满嘴营销的专家,实际上都只是销售的拥趸。但这并不奇怪,长期的计划经济,早就麻痹了人们的营销神经。在那些年代,有一些市场思路和销售点子,已经不易。因此,营销就是销售,这是中国特色和市场的阶段性特征。
概念怎么叫,似乎并不重要,但是,把销售当作营销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人们别无选择地把营销当作战术,当作各种推销的点子、竞争的招数。于是,举国上下一夜之间就冒出了上亿人营销大军,营销很快就成了无师自通的把戏。回顾市场和营销在中国的发展,只有历经那个时代风雨洗刷的人,才会真正知之愈深,感之愈切。
《销售与市场》正是中国营销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如果二十年前有更加清晰的“营销”概念,也许这本杂志就叫《营销与市场》,但这样的命名并没有妨碍它成为中国营销人的“黄埔军校”。然而,刊物发展十几年之后的现实是,一方面,它毋庸置疑地戴上了“中国营销第一刊”的皇冠;另一方面,它的高端读者却在流失,发行量也在下滑。在既往的岁月里,这本刊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作为一名本土营销人和媒体人,我对它充满感情。
2007年岁末,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与李颖生社长的一次长谈,使我走上了挑战自我、挑战权威的主编岗位。在我看来,发行量下滑是必然的,这是互联网冲击的结果。高端读者的流失,也是必然的,因为刊物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读者群的需要。广告下滑,除了市场的原因,还有定位的影响,因为购买广告的根本目标在于读者群。
毫无疑义,如何提升内容定位,特别是在当时三刊界限不明的情况下,如何巩固母刊的市场地位,就直接摆在我的面前。此后,“大型战略营销管理期刊”的口号明确地标载到了封面。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营销的认识,都是建立在传统营销,特别是菲利普·科特勒的理论界面上。有很长一段时间,第一营销网异常热烈的讨论,其中对营销的根本分歧,正是传统营销与战略营销的认识分野。
作为杂志主编,我很少直接参与网络讨论。但在原则问题上,因为涉及刊物定位,所以我绝不会因为他人的高声喧哗而降低声调。我一直以为,一名合格的专家和学人,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才学,二是要有良知。有才学就是要有知识、有经验、有阅历,而有良知就是只向他人和社会传播正确的才学。古人作诗文,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今人做学问,为了博人眼球,不惜矫枉过正。
实际上,无论是传统营销还是战略营销,企业如何选择,这取决于企业的发展阶段和认识水平。而且,传统营销发展到今天,它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而最大的不足在于孤立地看待问题,因而往往导致企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战略营销管理(SMM)是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人们对于市场本质的深刻认识,也是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对营销方法的有效把握。传统的4P营销以企业为中心,它更多地强调产品的作用,而4C营销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是市场营销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然而,传统营销更强调满足顾客的当前利益,由于需求的不断变化及竞争者的干扰,企业往往陷入困境。战略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观念和思维方法,它认为,市场营销是产品导向、顾客导向和竞争导向的统一,是系统营销要素的整合。
战略营销还强调,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如果企业只关注产品和顾客,而忽视竞争对手,就会在市场营销中失利。因而,战略营销是一种基于竞争的思维方法,其目的是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前提下,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它不再只是把营销视为一个部门职能,而是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市场、管理营销,要求企业把营销战略当作企业的核心战略,把营销问题视为企业的重要问题。
但是,战略营销从不排斥传统的营销理论,并认为企业要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就需要把4C作为价值思考的起点,把4P作为价值交付的终点。可见,战略营销是一个精细化的营销模式,它包含传统营销的所有过程。不同的是,战略营销的所有活动都是以顾客价值为导向,以客户价值为归宿。因此,战略营销管理实现了产品导向、顾客导向与竞争导向的融合,而且其竞争是基于顾客需求并创造顾客需求,也是从市场驱动转化为驱动市场,这既反映了市场的规律,也反映了营销的本质。
当年的《销售与市场·管理版》正是基于这样的办刊理念和内容定位而创立的,但是,作为一本早已深入人心的杂志,要想彻底提升它的定位、改变它的风格,这无异于一次艰难的探险,几年下来,其间的甘苦至今令我难忘。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老板如何管营销》,正是在我担任主编期间,史贤龙先生参与执笔的多个封面专题文章的集成。贤龙说,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和我有关系,因此嘱托我写几句。这些内容我自然很熟悉,现在想想,如果不是当初我们反复压榨他的营销智慧,就不会有今天这本书的面世。而且,我相信无论对今天,还是明天的中国营销,它的价值都将无可置疑。再想想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不仅决定着一本书的诞生,而且还加快了一种营销方法论对市场的影响,对此,我真的很欣慰。
2014年5月26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