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图解母婴版)
- 冀连梅
- 2019字
- 2021-03-29 07:59:54
自序
做学习型父母,给孩子一生健康
2007年年底,我在美国新泽西州工作期间怀上了女儿嘉嘉。孕八周的时候,我第一次去产科医生的诊所产检。产检当天,我和产科医生的沟通和检查进行得非常顺利,结束后诊室工作人员拿着账单让我签字。随后这张账单被寄到了我的医保公司Aetna,他们会支付我孕期的所有医疗费用。医保公司收到我的账单后,立刻用快递寄了一摞资料给我。让我意外的是,在一堆广告宣传页中,有一本厚厚的美国妇产科协会编著的孕产期科普书。书写得浅显易懂,事无巨细地讲解了孕产期必备的基础医学知识,包括各项孕检的时间、检查的目的、产后妈妈的注意事项以及宝宝出生后的日常护理等内容。同时,书中还运用图表的形式形象地描述了不同孕周妈妈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等。在每个章节的最后,还有关于孕产期常见问题的问答。
医保公司送书给孕妇是想达到运用知识普及控制医保费用的目的。如果孕妇认真阅读科普书,掌握科学的孕产知识,并运用这些靠谱的知识把自己和宝宝照顾好,就可以少生病,少生病就会少看病,也就在无形中为医保公司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当时,由于我父母不在身边,我又是第一次怀孕,不懂的东西有很多,因此整个孕期,我都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放在枕边随时查阅。它不仅使我学习到了知识,还有效缓解了我的焦虑。记得孕期最让我焦虑的一件事是唐氏筛查(俗称“唐筛”)。我在孕17周的时候做的唐筛,结果出来是1/52。产科医生打电话告诉我结果属于高风险,需要两周后去做羊膜腔穿刺(俗称的“羊穿”)。医生在电话里一说高风险,我的脑袋立刻就蒙掉了,完全想不起来要问医生什么问题。放下电话后,各种担心、各种焦虑接踵而来:我的宝宝万一是痴呆儿怎么办?“羊穿”一定要做吗?“羊穿”会不会导致流产?“羊穿”会不会很疼?……所有这些疑问,很快我就在医保公司送的科普书里找到了答案:唐筛本身是评估风险而不是诊断疾病,假阳性的结果也很常见,“羊穿”的结果才是最终的诊断。“羊穿”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美国“羊穿”流产率总体不到1/1000……学习到了这些知识,我的焦虑也随之缓解。两周后的“羊穿”做得很顺利,宝宝健康,唐筛结果只是虚惊一场。
身为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专业药师,我每天都会接触到焦虑的年轻父母。孩子生病本身就已经让他们心力交瘁,但在 “以药养医”这种不健康的医疗体制下,他们还得在用药问题上伤透脑筋:孩子的病要不要吃药?不吃药有没有可能自愈?不能自愈的话,该吃哪种药,不该吃哪种药?该吃的药应该怎么吃?诸如此类的问题让爸爸妈妈们焦头烂额。尽管我每天可以像自动答录机一样不厌其烦地解答网友们的问题,但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能解答的人数也很有限。受医保公司送书给我的启发,2013年底,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用药科普书《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反响非常好,成为很多读者的枕边书。他们习惯了遇到用药问题随手翻看我的书,及时缓解了用药方面的焦虑,这本书也因此一跃成为畅销书。
为了将用药科普知识传播得更广,惠及更多年轻父母,2015年,我在北京、天津、成都、长春、潍坊、淄博、西安、聊城、南宁、大连、济宁、烟台、常熟、台州、株洲、宜昌、义乌、嘉兴、沈阳、珠海等城市做了20多场安全用药的公益讲座,每场讲座的人数从几百到上千人不等,我能感受到家长们积极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一些家长虽然带着我的书来现场找我签名,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整地读完整本以文字为主的书。有些人即便读完了全书,还会问我一些书里能找到答案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认真进行了思考。在微博、微信全面普及的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随手获取碎片化信息,一篇文章的文字如果超过1000字,就会有很多人直接选择忽略而不去阅读。根据五年来写科普微博的经验,我想或许手忙脚乱的新手爸爸妈妈们更需要一本在遇到用药问题时能速查速用的书,这也是本书图解母婴版的写作缘起。
在这本书中,我尽己所能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用药经验以患者故事的形式写出来。同时,为了帮助爸爸妈妈们及时解决用药的疑问,我从自己解答过的海量真实患者问答中精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写进书中。本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原则,又将知识点以清晰明了的“一图看懂”的形式来加深记忆,并在每节最后着重提醒爸爸妈妈们出现哪些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
从当年的新手妈妈成长为如今从容淡定的妈妈,我的切身体会使我相信:为人父母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世上没有天生的好父母,好父母都是学习型的。父母爱学习,孩子少遭罪,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尤其如此。在普及科学用药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前行,期待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们与我一路同行!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本书不能取代医生,不能取代医生给出的诊断,也不能取代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本书的目的在于普及用药常识,更新母婴用药观念,希望爸爸妈妈们具备理性良好的判断力,在就医的过程中能经常向医生提出问题,真正参与到对自己和孩子疾病的治疗决策中,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冀连梅
2016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