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岁前,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
- 夏志强
- 3698字
- 2020-06-24 14:09:57
47.滋养心灵,每天阅读15分钟
35岁以前,必须要求自己每天阅读至少15分钟。滋润心灵的精神食粮,永远不嫌多。而读书,是滋润心灵、完善自我的唯一途径。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掌握了知识就掌握了改变世界、创造财富的力量。所以成功人士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虽然这些人中不乏有一些摆样子、走形式的“作秀者”,但是也确有人从中吸取知识,为己所用,而这些人在说话办事时,从内到外都透露出一股儒雅的气质和夺人的魅力。
当人们离书越来越远的时候,读书就越来越成为一件高雅和超然的事情。换了装帧、变了价格的书出了书店,进入商店,渐渐地就成了购物者“品味”的象征,有人学着流行歌曲的样子,把新旧书目也列成“排行榜”,引导着读者们认清书的时髦与落伍;还有些人虽然早已无心看书,但因确曾读过些书,长久不读又颇惶惶然,于是就专门辟出一个书房,购买些精装书籍,也好落得个“书香满室”的坦然。
文学家严文井说:“读书,人才更加像人。”是的,在更多的时候,读书不只是与官财光荣相连,它是人的风骨的基石;它是文明的卫士,守卫在没有痰迹的风景线上;它是我们行为风范的精灵,不会使我们把商品和零钱扔给柜台外边的顾客,惹恼了他们后,还不知道为什么;它也是青春智力的储存器,使我们未来不至于像自己的父母一样,送给孩子一本书,上面画满强调线的却全是孩子们认为最肤浅的地方;它也是人类经验的车船,就像培根描述的一样:“如果船的发明被认为十分了不起,因为它把财富、货物运到各处,那么我们该如何夸奖书籍的发明呢?书像船一样,在时间的大海里航行,使相距遥远的时代能获得前人的智慧、启示和发明。”
总之,读书可以使人明心、清脑、益智、养气。明心指读书可以开阔人的心胸,涤荡人的灵魂;清脑指读书可以拓宽人的思路,开阔人的视野;益智指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智慧和才干;养气则指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自身修养和气质。
好读书,怡情悦性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张竹坡说:“读到喜、怒俱忘,是大乐处。”陆云士说:“读《三国志》,无人不为刘;读《南宋书》,无人不冤岳。庸人不知其怒处亦乐处耳。怒而能乐,唯善读史者知之。”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衣着,赋予你外在的美;读书,才能给你气质的美。拥有了书,生命也就有了寄托。
托尔斯泰酷爱博览群书。在他的私人藏书室,参观者可以看见13个书橱,里面珍藏着2.3万多册20余种语言的书籍。这些藏书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据说,他喜欢把书借给别人看,与他人共享读书的快乐。
读书,是一种美丽的行为。在读书中,天上人间,尽收眼底;五湖四海,就在脚下;古今中外,醒然可观。读书,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读书,让我们丰富了自己,升华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寒夜孤灯,捧书卷,闻墨香,那感觉如同盛夏里吸吮冰凉的饮料,甜滋滋、凉飕飕。读书的感觉,爱读书的人才独有;读书的快乐,在求知的过程中。读书,让你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品味生活中的各色景观。
能够读书,自然是件快乐事;能够读上一部妙书,那就更是一种幸福了。但是,对于那些蝇营狗苟、急功近利之徒来说,倒也未必如此。所以,这读书的快乐也是因人而异的,就因为幸福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人的心灵有着不同的境界和模式,所以幸福的程度或者感受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人是需要读一些书的,尤其是在现在富了物质穷了精神的时代,许多人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通过读书可以把自己从物欲名利中超拔出来,塑造美好的生活观念。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如果没有书籍,就好像是大地上没有阳光;智慧里如果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法国杰出的文学家司汤达说:“读书使我在普遍的野蛮中有了恢复文明的感觉。”
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赫尔岑说“: 书——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的精神上的遗训。”我们权且将其所言之的“精神”,狭隘地理解为生理意义上的“精神”。那么,通过读书,我们总会辩证地汲取对养怡有益的教诲,常使胸中无块垒,性情豁达,神态怡然,再辅之以其他的手段,我们的身体自然会健康。除书之外,报纸杂志、对联碑帖,大凡有益于开阔胸襟,远离俗物,引人求宁静、生雅趣之读物,尽可捧来一饱眼福、一清神志。做个坦荡君子,快快乐乐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工作。书,既是我们的益友,也是我们的良师。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套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晚上回到家后,先不要忙着打开电视机,你可以在家里为自己辟出一个安静的地方,放一段美妙的乐曲,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好好享受一下安静和温馨的感觉,听一听自己心灵的感觉。这时候,你的思想就放松了,心情就平静了。你的心灵不再受到欲望的困扰,你不再会担忧有其他的烦恼。
把握读书求知方略
读书学习必须讲究方法,培根对方法问题深有所悟,他指出:“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践就不能学到。”
他告诫人们:“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是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一、博采众长
读书需要广涉群科、博采众长。宽打基础窄打墙,是读书方法之一。35岁以前,欲在任何一个领域中有大的建树,博通是必行之路。科学和艺术看来是相距甚远的领域,可也有许多相通之处。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提问时,答道:“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答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逛逛动物园也会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这和理解力和记忆力同样重要。假如你未看过大象,你能凭空想象得出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吗?对世界或人类活动中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
二、务实持恒
读书,能持之以恒,坚持终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不少人读到一定的阶段就偃旗息鼓,“紧急刹车”,再不愿深化、前进了。其实,读书求知如逆水行舟,不奋力前行,就会功亏一篑,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勤勉地更新知识,充实自我的人,才有希望向新的领域迈进,获取新的成果。读书贵在一步一个脚印,一本一本地吞食。虚浮、轻飘、浅尝辄止、做表面文章,或以卖弄学识自耀,或以书装饰门面,都是读不出名堂来的。
阅读书籍是务实之举,它需要像牛食草料那样啃食咀嚼。而在书香气息不太浓厚的环境下,疏远书的事是常有的。善读书的人会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并常常给自己“定期盘货”。所谓“盘货”,即适时停顿休整,检查自己的知识库存,以便及时补充给养。
不断强化读书的欲望,并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很有必要。有的人形成习惯,读书便如一日三餐,不能舍弃,因此成了“书迷”、“书痴”。他们读书非但不苦,反而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乐趣。
三、莫做书奴
书,本应是人的奴仆,为人所用。可有时却相反,因为有的人却成了书的奴隶,这不能不令人痛惜。不顾实际、死啃书本的人,甘做书奴,他读书越多,就会变得越痴呆,使他深受书之害。因此,要善于驾驭书本,居高临下地读,而不要将自己埋进书本之中,被书淹没。你应占有书本,而不能为书本所左右、被它占有。有书就要去读,达到为我所用。有了书而不去阅读,就是莫大的悲哀。
四、择优而读
读书,需要选择。试想:一个经常在阅读沉思中与哲人、文豪倾心对语的人,与一个只喜爱读凶杀言情故事和明星花边轶闻的人,他们的精神空间是多么不同,他们显然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
在茫茫书海中,我们要力求寻觅上乘之作、经典之作,要多读名著,多读“大书”。所谓经典名著、“大书”,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筛选。一些社会学家曾做过统计,其结论是:至少要经过20年的阅读检验而未曾湮没,这样的著作方有资格称为经典、名著。择优读书,需要一种选择、琢磨功夫。我们应汲取前人的经验,将读书效率提高一个层次。
关于读书择优之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早就指出: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拒绝坏书。“应该去读那些伟人的、或已被事实证明是好书的名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开卷有益。
五、活读活用
如果在读书时能慎读精思、融会贯通、去粗取精、举一反三,就是将书读活了。这样就能将书本中的死知识,变成自己脑子里活的智慧。正如叶圣陶先生诗中所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珠玉。”
读书是接受前人的知识;实践,可吸取鲜活的知识,并能将书本知识化为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成功,既要有书本知识的积累,更要有实践经验的积累。扩大阅历,就是乐于投身实践,积极参与实践。
多跑,多看,多调查研究,这就会扩大生存空间,了解丰富多彩的“外面的世界”。要努力创造条件“行万里路”。视野的扩大,实践知识的增加,两个领域的互补,必能激活思维,必有利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读万卷书”同“行万里路”有机结合起来,是成功的法则。处处留心皆学问。一个人有了对新事物的热情,时时做一个有心人,就会比一般人接受到更多的知识,开发出较一般人更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