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摄影教程(修订版)
- 谢琳
- 3560字
- 2024-12-22 22:41:12
第一章 摄影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新闻摄影是一种运用摄影手段进行新闻报道的形式,是一种以新闻图片及其不可分割的文字说明为载体的视觉传播方式,那么要把握好新闻摄影,首先要熟练掌握好新闻摄影器材的使用,并系统有效地提高新闻摄影的拍摄技能,为能抓拍到精彩的典型性瞬间而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
一、相机的类型
相机按照基本设计划分,主要有:旁侧取景相机、单镜头反光相机、腰部取景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座架式相机,等等。
按照不同功能和用途,还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一步成像相机、全景相机、水下相机,等等。
1.旁侧取景相机
旁侧取景相机是在镜头旁侧机身部位上放置取景器,然后通过取景窗进行聚焦,用来对准被摄范围,而不是通过镜头在拍摄的同时进行取景。它并不能够显示出与记录在胶片上完全一样的影像(图1-1)。这就是它与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区别,后者取景器中的影像与记录在胶片上的影像完全一样。
图1-1 旁侧取景相机。
旁侧取景相机的取景器有两种:一种只作取景使用,不兼有测距对焦的功能;另一种能够同时测距对焦。由于它的取景器和镜头不在同一光轴上,所以在取景器里看到的影像与相机镜头实际拍摄下来的影像有差异。
2.单镜头反光相机
单镜头反光相机简称单反相机,具有直接通过镜头观察和聚焦影像两种功能。它可以更换镜头,能根据不同的拍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镜头,也可以观看到与胶片上所记录的完全相同的影像,甚至可以精确调整影像,通常还具有自动控制补偿的功能。因为在取景器的磨砂玻璃上看到的影像是由拍摄所用的同一镜头形成的,所以没有视差(图1-2)。
图1-2 单镜头反光相机(尼康F4-E传统相机)。
3.腰部取景相机
这种相机不仅可以从腰部水平的高度拍摄,还可以放在较低的部位(包括地面上)取景,也可以将相机倒举高过摄影者的头部取景,以找到更合适的拍摄角度,或免于被前方物体遮挡(图1-3)。
图1-3 腰部取景相机。
相机可安装眼部水平取景器,在其反光镜的上方还有一块五棱镜。这是当代单镜头反光相机较普遍采用的取景系统,从取景器里观察影像非常方便,从眼睛的高度取景也便于快速操作相机,并且减小影像的透视变形。拍摄竖幅画面也很方便,只要把相机竖握即可。
4.双镜头反光相机
双镜头反光相机简称双反相机,有两支镜头,上方的镜头用于取景和聚焦,下方的镜头用于拍摄。所用的胶片通常为120胶卷。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120福莱相机,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喜爱。这类相机的反光镜是固定的,结构比单反相机简单、牢固,拍摄时声音小。它可以从腰部水平取景,也可以从低角度或高角度取景。
但双反相机存在视差,镜头不能更换,取景玻璃上影像的左右方向是反向的,体积较大而笨拙,不便于快速拍摄(图1-4)。
图1-4 双镜头反光相机。
5.座架式相机
座架式相机也称直接取景式相机,其结构分三部分:镜头前板、连接皮腔和胶片后板。它采用老式磨砂玻璃取景对焦方式,拍摄时必须固定在一个稳固的支架(或三脚架)上,携带不便,故外出拍摄时较为困难,一般只适合于影室中使用。座架式相机使用大画幅胶片拍摄,其标准画幅有4×5英寸、5×7英寸和8×10英寸等,大多数4×5英寸大画幅相机可换用120胶片后背。由于胶片尺寸大,画面影像清晰而细腻,特别适合于巨幅放大。
座架式相机的镜头前板和胶片后板可以做垂直升降、水平横移、俯仰倾斜和左右旋转摆动等多方位调整,因此配合较大像场的镜头,便可在拍摄中改善透视效果,获得理想范围内的最佳清晰度。它适合于拍摄建筑、广告、工业产品及室内环境,并有利于翻拍。它的缺点是体积大、分量重,只能在座架上使用(图1-5)。
图1-5 座架式相机。
6.一步成像相机
一步成像相机可在拍照后十几秒至几十秒内直接取出一张照片。该种相机又叫波拉相机,是美国波拉公司于1948年首先研制成功的,其特点是采用了特殊的感光材料。拍照后,在从相机中拉出感光材料的同时,经内装的糊状药剂显影,并把负像转印成正像。取出后,正负片揭开,便得到一张影像稳定的照片。
一步成像相机的结构与一般相机基本相同,只是把一般相机的卷片部件换成了出片转印部件。新型的一步成像相机还可以自动对焦、自动出片,并直接得到彩色照片。
这类相机的缺陷是不能得到可供复制的底片。若要将画面复制,必须用原照片翻拍。此外,它的色彩也不如普通彩色照片饱和(图1-6)。
图1-6 宝丽来一步成像相机。
7.全景相机
全景相机,又称为转机或摆头式相机,它是通过镜头摆动获得宽广面积底片的相机,其转幅最大可达360°。6×17全景相机,它的画幅为6×17cm,每卷120胶片拍摄4个画面,220胶片拍摄8个画面。这种相机装有一只固定的广角镜头(焦距通常为105mm)。由于它的胶片画幅是横长式,包括的景物范围广,所以特别适合拍摄广阔的风光,能获得高质量的影像。
全景相机适合拍摄人数特别多的团体照片。拍摄时,人群要排成一定半径的弧形,座机放在圆心位置。当快门启动后,机身自动旋转,胶卷同时自动卷动,并由焦平面前垂直的窄缝曝光(图1-7)。
图1-7 全景相机。
8.水下相机
水下相机是一种能在水底下进行拍摄的相机。无论在陆地,还是在水下;无论在大雨滂沱的街道上,还是在雪水飞溅的滑雪场,这种全天候的相机都能胜任。水下相机以35mm规格最为常见,可分为35mm单镜头反光式和35mm旁侧平视取景式两类。
自从奥林巴斯潜水相机μ720SW问世,又出了μ725SW、μ770SW、μ790SW和μ1030SW等。从最开始的潜水3米、5米一直改进到可以潜水10米,都采用了潜望镜式的镜头。开机时,镜头盖会往下移动,但镜头并不会伸出,类似数码卡片相机。背面则跟一般的数码相机大同小异,上方的按键很简单,一个是开关键,另一个是快门键。侧面是电脑传输线的插口。奥林巴斯μ770SW的外壳是由铝合金制成的(图1-8)。奥林巴斯μ720SW,采用紧凑轻薄的卡片式机身设计,而其潜望式镜头的设计让μ720SW坚固、耐用的时尚轻便机身极具整体感,并且便于携带和取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机身设计为出色的防震、防水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款相机机身重量约149克,外形尺寸为91×58.7×19.8mm。
图1-8 奥林巴斯防水数码相机。
9.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相机(图1-9)。与普通相机在胶卷上靠溴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影像的原理不同,数码相机的传感器是一种光感应式的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影像在传输到电脑之前,通常先被储存在数码存储设备中,如CF卡、SM卡、PC卡、SD卡等各种数码相机存储媒介。
图1-9 尼康D200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和胶卷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感光元件:一个是用CCD(或CMOS),一个是用胶片。前者直接生成数字文件,后者需要进行后期冲印才可以生成照片。只不过数码相机是将光转化成电信号,胶卷相机则是让光在胶片上产生化学反应。
二、选择与购买数码相机
1.选购
在此主要介绍适合普通百姓出门旅游且经济实惠的消费级便携式数码相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DC。这种便携式数码相机体积小巧玲珑,做工精致,便于随身携带。选购数码相机,高像素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建议选择1000万像素以上,28mm或35mm广角镜头,最大光圈F1.8-2.0,具有半手动、全手动和全自动功能,ISO800-1600。而佳能G10、松下LX-2、奥林巴斯等具有类似功能的相机价格多在2000-3000元之间。随着数码技术不断地发展,数码相机的价格也越来越亲民。
固定在数码相机上的镜头质量对拍摄出来的照片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名牌镜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必要的,如徕卡、蔡司等镜头的成像质量就非常高。有些数码相机的设计对镜头有保护作用,在旅行时会非常有用。
购买数码相机常常会涉及到镜头的变焦倍数问题,其包括两部分:一是光学变焦,如4倍有效变焦;二是数码变焦,如8倍变焦。光学变焦倍数越大,就能拍摄越远处的物体,这是购买时选择的标准之一;数码变焦的方式是把原来感应器上的一部分像素放大到整个画面,以牺牲清晰度来获得图像的放大,因此用数码变焦拍摄出来的图像成像质量不高,也不够清晰,建议慎重使用。
2.机身检查
购买数码相机要货比三家,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和最新价格行情,了解相机的性能及厂家附带的配件。假如购买的是行货,在购买时要详细核对包装盒与说明书上的描述,留意包装盒上的序列号、机身序列号、保修单序列号和型号是否相同,并索取正规发票。假如购买的是水货,则没有上面所讲的那些信息。
全新的机器是没有使用痕迹的,特别要检查相机底部和快门键是否有使用过的痕迹;观察相机电池是否被拆开使用过,其表面是否有划痕。如果购买的是水货,要特别小心,仔细检查机身上的螺丝是否被拧开过,国外常常有“返修货”经过改装后再次销售。数码相机快门有使用寿命的限制,如4万次、5万次,等等。假如你去购买时碰到要买的相机没货的情况,商家也许会把柜台中供顾客试用的相机拿出来卖给你,建议你最好别买,或者让商家打折出售。
开机检查:首先看镜头变焦时伸缩是否流畅,镜头表面是否有划痕。然后试拍几张放大观看画面是否有黑斑或黑点,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有可能是镜头损坏或有灰尘等其他问题。再寻找一个黑暗角落对准深色的物体拍摄几张,如发现画面有白点或红点,则有可能是感光元件已经损坏,这样的相机再便宜也绝对不能买。
设置相机最高分辨率试拍几张远景、近景,另外还要试用一下相机内置闪光灯。
三、数码摄影步骤
在数字化的今天,随着数码产品不断普及,数码相机不再是昂贵的物品,已经逐步走入千家万户。出门旅游携带数码相机已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当人们欢天喜地拍摄完毕观看照片时,常常会觉得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色彩暗淡、人物缺少活力、图像噪点多,有时还会偏色,等等。摄影是入门容易提高难的艺术,要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摄影的拍摄技术和艺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这里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旅游拍摄的几个必须步骤 :
1. 浏览说明书
在购买相机之后,应花点时间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
2. 保存图片
建议用JPG格式保存,图片质量设置为精细,文件大小一般为8-10M。有条件的话,要购买大容量的存储卡,目前有8G、16G、32G、64G等内存容量的卡,价格越来越便宜。
不要轻易相信相机液晶显示屏上的画面效果,那只是一个观看的窗口,显示的画面并不完全准确。有时在相机液晶显示屏上显示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但在电脑显示器中却显示其曝光正常。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查看相机液晶显示屏并不是很明智的做法,并且经常翻看照片会使数码相机的电量消耗得更快。故而不提倡这种习惯和做法。
3.慎重使用自动模式
数码相机具有自动白平衡功能,主要有自动、手动、阴天、日光、白炽灯、钨丝灯等模式,有时候由于受环境色的影响,或者由于曝光不正常,会造成画面偏色。而根据拍摄的时间和现场的光线、环境、色彩等需要灵活使用手动白平衡功能,对自己的摄影技术也是一种尝试和提高。
关于对光圈、快门的控制,一般情况可以使用自动模式或者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但在光线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如光线强烈,明暗反差大,室内外场景相互交替等,都可以尝试使用手动模式进行拍摄。
4.端稳相机
要想拍摄出清晰的图像,拍摄时就必须端稳相机,即使是最轻微的抖动都可能会造成图像模糊不清。因此,平时要练习双手平举两杯等量的水至与肩膀平行的高度,每天坚持练习半小时。这种练习效果明显,可以保证手持相机时双手不发抖。
拍摄时,为了拿稳相机,胳膊要紧贴肋骨两侧,按下快门键时动作要轻。在弱光条件下,建议把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或者将它放在稳固的平面上,如桌子、柜台或石阶,然后启动自动拍摄功能进行拍摄,以确保使用低速快门拍摄出来的画面不模糊。在进行微距摄影时,使用三脚架会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5.重视后期处理
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码影像,如果不经过简单的后期调整,如反差、对比度、饱和度等,就会显得暗淡无光。数码影像的优势就在于能在亮室洗相和进行后期加工,不用像传统摄影一样在暗房进行冲洗和放大。数码影像的后期调整是在摄影创作的基础上,经过个人的艺术构思,运用各种数码技术手段,进行的第二次艺术创作。
利用图像编辑工具,如Photoshop、光影魔术手等软件,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处理,可以增加曝光不足的影像亮度、校正偏色、调整色彩均衡,也可以剪裁画面多余的部分,或者用接图软件对所拍摄的画面进行拼接甚至可以对照片进行编辑,这都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便利之处。当然,用传统相机拍摄的照片经过扫描也能进行同样的处理。
四、数码相机的自拍功能
数码相机越来越普及,它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强大的使用功能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在实际操作中,要先熟悉并掌握数码相机的性能及一些专业术语,操作起来才能驾轻就熟。
1.善于使用数码相机的自拍功能
普通的数码相机一般都具备自拍功能。了解和掌握自拍功能可以应用于多种拍摄需要:
自拍和合影(图1-10)。当你独自一人出门旅游时,在没有其他人可以帮你拍摄时,就需要使用数码相机自拍功能。一般可以设置3秒、10秒、15秒甚至更长的自拍时间。拍摄时,最好能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进行拍摄,如果没有三脚架,可以找一个固定的平面放置相机,然后选好要拍摄的景物进行构图,再将自拍模式设置好,最后启动自拍功能,自己迅速跑到既定的位置等待拍摄。
图1-10 在土楼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自拍与孩子们的合影。D200、17-35mm镜头。
夜间拍摄往往需要使用三脚架,但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数码相机的自拍功能。首先将相机放在固定的平面上,然后启动自动拍摄功能进行拍摄,这样就能确保拍摄出来的画面清晰,不模糊。在进行微距摄影时,使用三脚架并且设置自拍功能也会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五、镜头的种类
镜头是相机最主要的部件之一,也可以说是相机的中心元件。相机的镜头由多组光学镜片组成,包括凹透镜和凸透镜。优质的镜头需要有高解析力(指表现细节的能力)和好的反差(指表现明暗层次的能力)。
对于传统135相机而言,焦距为50mm左右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焦距范围通常为40-70mm,其视角与人眼接近,拍摄的画面不会变形。而焦距范围为18-40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或短焦镜头,70-135mm的镜头称为中焦镜头,135-500mm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500mm以上的镜头称为望远镜头,18mm以下的镜头称为鱼眼镜头或超广角镜头。以上焦距范围的划分只是根据人们的习惯,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图1-11)。
图1-11 不同种类的镜头。
镜头的焦距决定着被摄对象在胶片上的成像大小。当被摄对象的距离和相机的位置不变时,焦距较长的镜头比焦距较短的镜头能使被摄对象在底片上形成较大的影像。镜头的焦距与被摄对象在胶片上的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长2倍的镜头所形成的影像,高和宽都是焦距仅有其一半的镜头所形成影像的2倍。所以,如果摄影者想获得大的影像而不愿意减小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就必须用焦距较长的镜头拍摄。
1.标准镜头
135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一般为50-55mm,其视角为45°左右。标准镜头的焦距等于或接近于片幅对角线的长度,它拍摄出来的影像范围和透视效果,接近人眼通常所看到的视觉效果。绝大多数相机都装配标准镜头,因此使用这种镜头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会很自然舒适。
标准镜头是使用起来很方便的一种镜头。如果是远距离拍摄,它能摄取足够开阔的场景;倘若是近距离拍摄,它也能够选取比较小的拍摄范围。而且标准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较大,可以使用较低的快门速度而不致引起相机在拍摄时产生震动,以保证图像的清晰。
摄影者在购买相机的时候,首先要选配的是标准镜头,因为它用途广泛,能满足多数场景的拍摄需要。
2.广角镜头
焦距在50mm以下的镜头都可以称为广角镜头。对于135相机来说,焦距为18-35mm的镜头被称为广角镜头。这种镜头视角宽、景深大,有利于在狭窄的空间里拍摄到更多的景物。但在使用时太靠近被摄对象,就可能会出现画面边缘变形的现象,而且它的画面透视感较强,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明显。
广角镜头可以拍摄比标准镜头更大范围的景色。28mm镜头的视角为75°,和人双眼的视角相当。而使用15mm的镜头,视角可以增大到110°。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可以让近景和远景都达到比较清晰的程度。当用广角镜头仰视或俯视拍摄时,画面中的线条会由近到远汇合在一起;当镜头向上拍摄某建筑时,会给人一种建筑物向后倾倒的感觉。
视角范围更大的是鱼眼镜头,有的焦距仅为6mm,视角却达220°。120相机的广角镜头较常见的焦距为50mm或65mm。
3.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是焦距长于所用相机底片对角线的镜头。对于135相机来说,焦距为80-300mm,视角在28°以下的镜头被称为长焦镜头。由于镜头焦距加长,景深变小,视角也随之变窄,因此长焦镜头有拉近被摄对象的效果,有利于远距离拍摄和细节丰满的特写拍摄。
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时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它的最大相对孔径比较小,对焦时要格外仔细,稍有疏忽,焦点就容易不实。其次,拍摄时略有震动虚像就十分明显。所以,拍摄时应保持相机稳定,提高快门速度,最好使用三脚架或利用其他的支撑物。
长焦镜头视角小,所摄取的范围窄,看上去好像把远处的景物拉近了。通常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画面,被摄对象在胶片上的成像较大,这一点对于拍摄远处的物体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有些摄影题材,如野生动物、体育比赛等,摄影者往往难以接近被摄对象,因此使用长焦镜头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4.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的焦距可以在它本身限定的最短和最长焦距之间任意调整,所以一只变焦镜头能够当作许多只不同焦距的镜头使用。根据设计上的不同,变焦镜头的最长焦距可能是最短焦距的2倍、3倍,甚至4倍。如今,多数变焦镜头在变焦过程中,焦点是固定不变的,不需要反复对焦。
使用变焦镜头的最大优点是,在拍摄过程中不必更换其他镜头或调整拍摄距离,就能拍摄到构图饱满的画面,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比购买数只不同焦段的镜头要便宜得多。有一些变焦镜头还有微距摄影装置,可供特写摄影使用,不必加用任何附件。但变焦镜头只能用于单反相机。
5.微距镜头
这种镜头是专为近距离特写摄影而设计的,可以在很近的距离内聚焦成像。多数微距镜头也具有标准镜头的性能,能够拍摄直至无限远的景物。
微距镜头一般是标准焦距或中长焦距,有的能将影像拍成实物的一半大小。这种镜头常用一个比值说明其近摄聚焦的能力,如1 : 2或1 : 4等,分别说明能把一件物体拍成它的1/2或1/4大小,等等。许多微距镜头还能与接圈一起使用,把影像拍到和实物一样大。
有的微距镜头是单独设计的,也有的是其他镜头兼有近摄功能。比如,一些新型变焦镜头的对焦环旁有一个扳钮(标有Macro或M字样),拨动对焦环,就能拍摄极近的物体,当微距镜头用,通常这类镜头的功能比较完善。
六、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
具有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如果按取景方式来分类,有平视取景相机,也有单反相机。
内装式测光系统的测光或自动控制曝光,主要通过装在相机机身内的感光元件进行。单反相机内部的感光元件,会对透过相机镜头内的光线有反应。旁侧取景的自动曝光相机,则会测量自镜头之外到达感光元件上的光线。一些功能完善的自动曝光相机,能够在取景器框内显示所用的光圈大小或快门速度。有一些相机还允许你在必要的时候增减感光元件所控制的曝光量。
如果按自动曝光的类型来分,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全自动曝光
它会按照摄影者事先设定好的模式,根据拍摄现场光线的强弱自动选择适宜的光圈和快门,摄影者的任务只是取景构图、对焦(如傻瓜相机)。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可同时或交替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以适应光线亮度的变化,使感光元件获得正确的曝光。
比较简单的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根据光线的亮度,将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曝光组合按程序输入相机。光线强则将快门速度调高,光圈调小。这类相机是对景深和快门速度的要求采取了一种折中的设计,既照顾了一定大小的景深,又考虑了被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当年的高级相机,如美能达X-700,佳能AE-1 Program、A-1,尼康FA、FG就有全自动曝光挡。
2.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
摄影者可以根据所需景深范围来决定光圈的大小。其只需调整光圈,相机的自动系统便会匹配快门速度。如果在弱光下要求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就要把光圈调到最大。当光圈大小或光线强弱发生变化时,快门速度也随之变化。快门速度通常可以在相机的取景器里显示出来。
具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既可以使用各种接环(自动接环、非自动接环或倒接环)、伸缩皮腔和滑动延伸套筒进行微距摄影,也可以使用固定光圈的反射式远摄镜头拍摄远处的景物。这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较其他各类自动曝光优越的地方,因此采用这种曝光模式的相机占绝大多数。
3.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
摄影者要根据被摄对象的运动速度事优先确定快门速度。当你改变快门速度或光线强弱有变化时,光圈也会随着变化。如果相机不能调到足够小的光圈去适应正确的曝光,可以另外选择更高的快门速度,使光圈能匹配上。
比如,拍摄普通的生活照片,快门速度可设为1/125秒;拍摄跳高等运动场面时,快门速度要事先定在1/500秒以上。曝光时,相机会自动选定光圈。这种曝光方式比较适于拍摄运动对象,以保证影像清晰、曝光准确。
4.多种方式自动曝光
专业相机具有多种曝光模式,适合各种拍摄情况。摄影者可以选用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控曝光或自动曝光模式。还有一些相机能够选择点测光或平均测光模式。然而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同时具备上述各项功能,但多数这类相机可以任意选择快门优先或光圈优先。
5.相机的几种曝光模式
Auto:全自动,什么都不用设定,当作傻瓜相机使用,闪光灯只有关闭和自动两个选项。
P:程序,相机自动曝光(AE),自动调整光圈和快门。使用者可以在±2EV之间调整曝光值。
Tv(有的用S表示):快门优先,手动设定好快门速度,光圈大小由相机自动匹配。
Av(有的用A表示):光圈优先,手动设定好光圈大小,快门速度由相机自动匹配。
M:手动模式,即手动调节光圈、快门等,自行调整闪光灯强度。
C:C模式是一个记录位置,在相机菜单中选择“储存设定”,就能将当前的所有设定值储存起来,下次使用时,只要转到这个模式,就会立即读取这些存储设定值。除了记录所有的手动设定值外,C模式还会记录当前的变焦位置和手动对焦的位置。
七、有关相机的基本概念
1.快门
快门是指快门速度,是控制光线进入相机内的大门,它由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快门速度一般由相机自身的电子系统控制,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准专业和专业级相机中,快门速度仍需手动设置。
打开快门,光线就会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的暗箱,使胶卷曝光;关闭快门,光线就无法进入相机的暗箱。因此,有的人将快门译为“光门”。快门打开的时间长短称为快门速度,以“秒”作为计算单位。
快门有中心快门(分镜间快门、镜后快门)和帘幕快门(亦称焦平面快门)两种类型。快门速度由慢至快分为: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 ……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调1挡,曝光量加倍或减半。
高速快门可以“凝固”高速的运动对象(图1-12、图1-13、图1-14);低速快门可以有意造成运动对象模糊,增强速度感(图1-15、图1-16)。
图1-12 1/800s、F2.8。亦诺摄。
图1-13 1/800s、F4.0。亦诺摄。
图1-14 17mm、1/400s。亦诺摄。
图1-15 1/25s、F6.3。亦诺摄。
图1-16 1/20s、F16。亦诺摄。
对比:同一运动对象在不同的快门速度下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轨迹(图1-17、图1-18、图1-19)。
图1-17 马术障碍赛。300mm、1/30s。亦诺摄。
图1-18 马术障碍赛。300mm、1/300s。亦诺摄。
图1-19 马术障碍赛。320mm、1/640s。亦诺摄。
2. B门
当需要进行长时间曝光时,就要用到B门了。使用B门的时候,按下快门释放按钮(一般使用快门线),快门便长时间开启,直至松开释放按钮,快门才会关闭。这是专门为长时间曝光设计的快门。
常见的单反相机B门功能,虽然可以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选择也更多,但目前大多数消费型数码相机都没有这项功能,仅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低速度的默认值。
3.光圈
光圈又称光孔,它是由镶在镜头中间的金属叶片组成的。通常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时间决定了一次成像的曝光量,也形成了相机的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调节光圈的大小就可以增加或减少进光量,使到达胶片的光线强度得以控制。光圈的大小用相对孔径来度量。相对孔径是指该镜头的入射光瞳直径D与焦距f的比值,即:
相对孔径=入射光瞳直径(D)/焦距(f)
比如,光瞳直径等于25mm,镜头焦距为50mm,则该镜头的相对孔径为“1 : 2”或“F2”。相对孔径的倒数f/D,称为光圈系数,简称为f/数或F数。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曝光时间就越短。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搭配可以得到相同的曝光值,但拍摄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景深问题。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
光圈有两个作用:一是调整曝光量,二是控制景深。充分利用景深,可以强调纵深景物的清晰度,也可以虚化被摄主体前后多余的景物,是摄影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功能的应用基础。
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数值越大,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
参见同一景物不同光圈产生的不同景深效果(图1-20、图1-21、图1-22)。
图1-20 80mm、1/40s、F2.8、ISO500。谢琳摄。
图1-21 80mm、1/10s、F5.6、ISO500。谢琳摄。
图1-22 80mm、1.6s、F22、ISO500。谢琳摄。
光圈大,景深则小,如F2.8或F3.5(图1-23和图1-24)。
图1-23 男子自行车比赛。F2.8、500mm。亦诺摄。
图1-24 巧妙运用景深。尼康D700、80-400mm、1/60s、F3.5。谢琳摄。
参见中等景深效果,此时光圈为F8或F5.6(图1-25和图1-26)。
图1-25 F8。亦诺摄。
图1-26 F5.6。亦诺摄。
最小的光圈值,具有最大的景深效果,如F11或F16、F22(图1-27和图1-28)。
图1-27 F16。谢琳摄。
图1-28 F11。曾戈摄。
4.曝光
被摄对象表面受到光源的照射,所反射出的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的暗箱内,照射到感光胶片的乳剂上,使胶片感光形成潜影,这就是曝光。
正确的曝光应当使胶片能够接受精确调整的定量光。为了获得曝光正确的画面,必须使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大小协调一致。而为了精确地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首先必须测量被摄对象的亮度。目前大多数相机本身就具备测光表,从而使测光变得很简单。如果懂得了测光原理,就能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即便使用具有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拍照也是一样。照片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过多少光线才能够得到清晰的影像。曝光量与曝光时间(由快门速度决定)和曝光面积(由光圈大小决定)有关。
5.对焦
对焦就是调节相机上的对焦环使被摄对象在胶片平面上准确聚焦,形成清晰的影像。按相机的操作方式,对焦可分为免对焦、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
(1)免对焦
免对焦方式没有对焦环,采用固定焦点结构,用于简易相机或低档傻瓜相机。由于该方式采用小广角镜头,景深较大,故一般距离被摄对象3米外就能获得大致清晰的影像。
(2)自动对焦
传统相机采取的一种类似目测测距的方式以实现自动对焦,此时相机会发射一种红外线(或其他射线),通过被摄对象的反射情况确定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镜头,实现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按工作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
主动式主要用在袖珍自动相机上,其简单的工作原理即是相机内的自动对焦装置通过红外发射器主动发射红外线。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直接有效、速度较快、容易实现、成本低廉,但有时候会出错(在相机和被摄对象之间有其他东西如玻璃或者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就无法实现自动对焦),精度也差,如今高档的相机一般已经不使用此种方式。因为该原理是由相机主动发射射线,故称主动式;又因它实际只是测距,并不通过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聚焦,所以又称为非TTL式。
被动式主要用于单反相机及部分高档袖珍相机,也就是根据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聚焦,其判断的依据一般是反差检测式,具体原理相当复杂。因为这种方式是通过镜头成像实现的,故称为TTL自动对焦。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动对焦方式基于镜头成像原理实现,因此对焦精度高,出现差错的比率低,但技术复杂、速度较慢(采用超声波马达的高级自动对焦镜头除外),成本也较高。
(3)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眼对对焦屏上影像的判别,以及摄影者的熟练程度,甚至涉及摄影者的视力。早期的单反相机与旁侧取景相机基本都是手动对焦。现在的准专业及专业数码相机都有手动对焦的功能,以配合不同的拍摄需要。
(4)多点对焦
很多数码相机都有多点对焦功能或者区域对焦功能。当对焦中心不设置在照片中心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点对焦,或者多重对焦。该方式除了设置对焦点的位置,还可以设定对焦范围,以便用户可拍摄不同效果的照片。常见的多点对焦为5点、7点和9点对焦。
(5)全息自动对焦
全息自动对焦功能是索尼数码相机独有的功能,是一种新的自动对焦光学系统。它采用先进的激光全息摄影技术,利用激光点检测被摄主体的边缘,就算在黑暗的环境亦能拍摄出对焦准确的照片,有效拍摄距离可达4.5米。
6.卷片
相机的卷片装置包括机体与盖板,机体内设有一个胶片填置区、一个卷片棘轮及卷片室。传统相机上都有卷片装置,它必须将曝光后的感光胶片卷过去,换上未曝光的感光胶片才能进行下一张胶片的拍摄。大部分相机的快门上弦部件与卷片部件是联动工作的。常见的联动上弦卷片装置有电动式上弦卷片部件、手动式上弦卷片部件和摇柄式上弦卷片部件三种类型。使用手动式上弦卷片部件时,扳动卷片扳手时必须准确到位,否则快门将无法释放。
卷片又称输片,就是将刚刚曝过光的胶片前进一张,使下一张未曝光的胶片对准快门框,处于待拍状态。卷片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手动卷片靠扳动卷片手柄或转动卷片轮来实现;自动卷片由马达驱动卷片部件带动胶卷输片,不仅快速,而且多数机型还可实现连续拍摄的功能。
八、摄影的基础知识
1.焦距
相机的镜头由一组透镜构成,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聚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其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
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在摄影领域,焦距主要反映了镜头视角的大小。
数码相机的CCD一般比135胶片小得多,所以相同视角其镜头焦距也短很多。比如,0.33英寸CCD数码相机,使用约13mm的焦距时,其视角大概相当于135相机50mm的标准镜头。由于各数码相机生产厂商所采用的CCD规格型号不同,所以往往采用“相当于35mm相机(即135相机)焦距”的说法。
2.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与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即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首先,景深的大小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最后,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段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3.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后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运用了超焦距,即通过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成像比较清晰的特点,省去了对焦功能。所以,普通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成像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让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无法放得太大的原因。
4. AE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就是相机根据光线条件自动确定曝光量。
从根本测光原理上可分为两种:入射式和反射式。入射式就是测量照射到相机上的光线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一种简单粗略的控制,多用于低档相机。反射式是测量被摄对象的实际亮度,也就是根据成像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
从测光计量方式上,可以分为点测光自动曝光、中央重点自动曝光、多点平衡自动曝光等,其各有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光线条件或拍摄目的。
从控制过程上,可分为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混合优先、程序控制及预定模式几种。顾名思义,光圈优先就是先确定使用的光圈大小,然后相机根据计算出的曝光量确定合适的快门速度,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预定景深或者配合闪光灯调配光比的场景;快门优先就是先确定快门速度,让相机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适用于拍摄运动对象;混合优先是弥补单一优先的不足而先确定光圈或快门的范围,再由相机确定曝光组合;程序控制则是让相机按照预先编定的控制程序曝光;预定模式,是生产厂家根据几种常见的光线条件,预设了比较合理的曝光参数供拍摄时选择,一般有夜景、风光、人像及运动等几种。
5.红眼
红眼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照片中人的眼睛出现红点。
6.白平衡
由于不同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比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使照片色彩尽量不失真,确保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九、闪光灯及其使用方法
1.闪光指数
在电子闪光灯的使用说明书上,都标明了该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常用“GN”表示。闪光指数有两种作用:一是鉴别闪光灯功率的大小,即GN数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二是当采用手动方式闪光拍摄时,用于计算、确定闪光曝光的光圈大小,其基本公式是:
闪光指数=摄距×光圈系数
(1)片速与闪光指数
同一输出功率的闪光灯,用于不同片速的胶卷时,具有不同的闪光指数。在闪光灯的说明书上,有的是以表格形式标出不同片速所对应的不同的闪光指数;有的只标出一个闪光指数,这通常是就感光度ISO100而言的。
(2)摄距单位与闪光指数
国内厂家提供的闪光指数,主要以“米”为摄距单位,国外有的是以英尺为摄距单位。在使用公式计算光圈系数时,务必使用相应的摄距单位。
闪光指数与摄距单位的变换可运用下列公式:
闪光指数(英尺) ×0.3 =闪光指数(米)
2.万次闪光灯的曝光问题
万次闪光灯闪光的时间通常是0.1‰秒。在闪光摄影中,假如是夜间摄影,在没有自然光的前提下,快门速度对于曝光量的控制已经失去作用。因此在拍照时,只能根据被摄对象与闪光灯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光圈大小的设置,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曝光。其基本规律是:近距离拍摄,用小光圈;远距离拍摄,用大光圈。也就是说,光圈是控制闪光灯发光量的,快门速度是调节、控制现场环境光的。
闪光灯的亮度性能用闪光指数表示。闪光灯的闪光指数高低不同,其亮度和射程也强弱不同。在进行闪光摄影时,要先熟悉了解所用闪光灯的闪光指数是多少,才能确保拍摄过程中所设置的曝光数据是正确的。
3.间接闪光摄影
间接闪光摄影是指闪光灯不直接照射到被摄主体上,而是采用45°角反射或者是90°直角直射天花板,让光线通过这些浅色天花板、墙壁等再反射回到被摄主体上。
这样的光源既有柔和的散射光效果,又让被摄主体得到比较均匀的正面补光。
4.介绍同步闪光的几种模式
闪光的速度大约是0.1‰ 秒,假如快门速度是0.7秒,那么在0.7秒快门速度下闪光,只是在快门开启之前或之后。
(1)前帘同步(光圈优先)
在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使用该模式(图1-29、图1-30、图1-31、图1-32、图1-33)。
图1-29 前帘同步机标。
图1-30 前帘同步。亦诺摄。
图1-31 前帘同步。亦诺摄。
图1-32 前帘追随。0.77s、F4。亦诺摄。
图1-33 前帘追随。0.77s、F6。亦诺摄。
(2)慢速同步
此模式与最低30秒或者更低的快门速度组合使用,能顾及拍摄环境的光线和画面背景的细节。若在程序自动和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中,相机一般会自动选择1/250-1/60秒的快门速度(图1-34、图1-35、图1-36)。
图1-34 慢速同步机标。
图1-35 慢门拍摄。1/15s。谢琳摄。
图1-36 慢速同步。28mm、1/15s、ISO200。亦诺摄。
镜头焦距越短,快门速度越低,效果越好。慢门追随效果和前帘基本类似。
(3)后帘同步
若要在移动对象后面创造出光线流丝效果,可使用此模式。当此模式和程序自动或光圈优先模式并用时,快门速度会降低,以达到和低速快门闪光同样的效果。
后帘是速度优先,镜头焦距越短,快门速度越低,效果越好。
使用时,可将闪光灯上的同步模式选择器设定为REAR(图1-37、图1-38、图1-39、图1-40、图1-41、图1-42)。
图1-37 后帘同步机标。
图1-38 30mm、1/20s。亦诺摄。
图1-39 20mm、1/5s。亦诺摄。
图1-40 200mm、1/60s。亦诺摄。
图1-41 后帘不追随。20mm、1/2s、F4。亦诺摄。
图1-42 后帘追随。20mm、1/4s、F4。亦诺摄。
(4)减少红眼(防红眼)
在主闪光前约1秒会先发射防红眼预闪光,让被摄者眼睛中的瞳孔产生收缩,以避免闪光时会产生的“红眼”效应(图1-43)。
图1-43 减少红眼机标。
此模式将防红眼与慢速同步闪光结合在一起,可将拍摄模式设定为程序自动或光圈优先模式(图1-44)。
图1-44 慢速同步减少红眼机标。
十、滤镜及其应用
滤镜也称“滤光镜”,是一种对光的不同波段具有选择性吸收(或通过)功能的光学部件,由镜圈和滤光片组成,常装在相机或摄像机的镜头前。滤镜的使用,拓展了摄影的范围,它对进入镜头的不同色光起着过滤或控制的作用。正确使用各种滤镜,有助于摄影者的创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除了要了解滤镜的性能外,还要掌握以下一些要领。黑白摄影时用的所有有颜色的滤镜(蓝色除外),都能减弱空气中由雾霭散射所形成的蓝、紫光线,增强远景的清晰度,并将天空压暗。滤镜颜色越深,效果越显著。黑白摄影用的滤镜主要用于校正黑白胶片感色性以及调整反差、消除干扰光等。彩色摄影用的滤镜主要用于校正光源色温,对色彩进行补偿等。
1.弱性、中性和强性三种滤镜
(1)弱性滤镜
弱性滤镜只能吸收紫外线和少量的蓝、紫光线,其他色光能全部通过,吸收力小,通过率大。所拍摄照片的影调与被摄对象的色调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分色片和盲色片除外)。通常所用的0号微黄和1号淡黄色滤镜都属于弱性滤镜。使用这种滤镜,一般不会影响曝光量,大多在照度较弱或被摄对象运动较快时使用。
(2)中性滤镜
中性滤镜能吸收大部分蓝、紫光线,吸收力较大,通过率略小。所拍摄照片的影调与被摄景物的色调相比较,显得自然适度,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通常2、3号黄色与1号橙色、黄绿色和淡绿色滤镜属于中性滤镜,是摄影中常用的滤镜。在拍摄风光、花卉、雪景、建筑物、室外人像和静物时,常常离不开中性滤镜。
(3)强性滤镜
强性滤镜能吸收全部蓝、紫光线,只能通过所需要的部分色光,吸收力极大,通过率很小。所拍摄照片的影调与被摄景物的色调比较,反差强烈,对景物颜色的调节超越了自然状态。通常2、3号橙色,4号黄色、深绿色,以及2号红色等颜色深的滤镜属于强性滤镜。用它拍摄远景风光,能消除空气中的薄雾,使远景分外清晰。
2.滤镜的用途
(1)消除尘雾
日光中的蓝、紫光线透过这些尘雾时,被大量散射,使远处的景物产生一种模糊、朦胧的状态。距离越远,模糊的程度越大。比如,拍摄远处景物,由于感光胶片对尘雾中所扩散的蓝、紫光线极为敏感,所以其拍摄的远处景物画面就不够清晰。紫外线对画面清晰程度影响很大,加用这种UV滤镜,可吸收紫外线。尤其在紫外线较多的高原摄影中,UV滤镜是必备的附件。
为了使远处景物能被拍摄清晰,就需要选用能够吸收和减弱蓝、紫光线的滤镜。一般来说,颜色较深的黄色、橙色或红色滤镜,可以吸收尘雾所散射的蓝、紫光线,使远处景物的画面被拍摄清晰。
(2)调节反差
由于感光片对光谱中各种色光的感色性能有差异,景物的不同颜色,通过曝光之后体现在照片上的黑白灰影调深浅各不相同,表现为反差不足或反差过强。在摄影中,有时为了对景物的某一部分颜色加以调节,使照片上的影调能够得到加强或减弱,就需要选用适当的滤镜来增强或减少这一部分色光的通过量。这就是滤镜调节反差的用途。
比如,在冬季拍摄带有蓝天、绿松树的雪景,白雪与蓝天、绿树的反差极为悬殊,加用浅绿色滤镜,可获得反差比较协调的画面。如果用全色片拍摄黄底红字的物体,通过黄色光的绿色滤镜,能使黄底明亮,红字发黑,从而使字迹十分突出。在阳光下拍摄人物肖像,为了调节人物面部亮度与天空亮度的反差,常加用黄色滤镜,以获得正常影调。
(3)剔除颜色
在拍摄有色物体时,如果需要将其中某一种颜色剔除或减弱,可选用与这种颜色相同的滤镜,使要剔除的颜色大量通过,最终在照片上表现为白色,从而起到消除的作用。如果拍摄被某种颜色所干扰的物品,若想剔除干扰色,可加用与此色相同的滤镜,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4)表现云天
为了表现蓝天白云,可加用黄色滤镜,它对蓝天和白云的光线都有吸收作用,但对蓝天中的蓝、紫光线吸收阻止较多,在照片上表现为较深的暗灰色影调;对白云的光线吸收较少,使白云在暗灰色的天空中显得更突出。
如果加用橙、红色滤镜来表现蓝天白云,可使蓝天更暗,白云更突出,但往往给人一种不自然的失真感。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宜用红、橙色滤镜表现蓝天白云,除非是要创造某种特殊艺术效果。
(5)校正色光
有时用黑白胶片在灯光下拍摄,由于灯光中红、黄、橙色光线过多,蓝、紫色光线太少,可根据需要加用蓝色滤镜以吸收过多的红、橙色光,相对弥补了蓝、紫色光的不足。在拍摄红花绿叶时,加红色滤镜,花明叶暗;加绿色滤镜,则花暗叶明。
在彩色摄影中,为使景物的各种颜色能够在彩色感光片上达到色彩平衡,常选用起校色作用的滤镜来校正色光。
(6)降低亮度
在一些光线过分明亮的环境中,如海滨、雪地、沙漠等场合,尽管曝光组合已达到极限(即光圈已收缩到最小一级,快门速度调整到最快一挡,在电影摄影中速度是固定的),仍无法做到曝光适度。为了使景物的亮度适应曝光组合,就需要选用能够降低亮度的中性灰色滤镜,来降低景物的亮度,达到可以适应曝光所需要的亮度。有时为了降低天空或背景部分的亮度,常采用中灰渐变镜来降低局部亮度,使地面景物的亮度不变。这种降低亮度的中灰滤镜在电影摄影中是不可缺少的。
(7)特殊效果
在室外强烈的日光下,使用全色片加用深红色滤镜,可获得月夜的效果。如果将深红色滤镜与偏振镜组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加强夜景气氛。在电影中拍摄外景时,常用此法来制造室外夜景效果。
3.常用滤镜
(1)偏振镜
偏振镜又叫偏光镜,它的作用是消除光滑物体表面的偏振光(反光)。光线投射到玻璃、水面等光滑物体的表面时会形成漫反射,使拍出的照片不清晰。这时把偏振镜加在镜头上,慢慢转动,可使漫反射的偏振光消除,即反光消失,从而使物体的影像清晰。拍摄蓝天时可使蓝天变暗。
① 改善蓝天影调和色调。
偏振镜可在基本不影响其他景物原有影调和色调的情况下,阻挡部分偏振光。因而偏振镜可压暗有偏振光的蓝天的亮度和影调。这既可把天空影调调节得更恰当,又缩小了天空与地面景物间的反差,使二者间的反差和影调更趋平衡、和谐。同时,偏振镜还可改善蓝天的色调,使彩色照片中的蓝天更蓝、饱和度更高,从而使白云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② 改善物体表面耀斑影像。
改善非金属物体表面耀斑部位的影像清晰度、质感和色彩饱和度。当一般白光照射到普通物体上时,物体表面将会吸收一部分色光而反射另一部分色光,从而使人眼能从被反射的色光中获知该物体的固有色。但是当高强度的白光(如室外阳光)照射到光滑物体表面时,物体除反射出一部分反映物体固有色的色光外,还会把光源发出的全部色光中的相当一部分毫无吸收地直接反射出去(若光源为阳光,则这部分反光为不显任何颜色的白光)。
③ 模拟夜景效果。
在黑白摄影中,由于偏振镜可压暗有偏振光的蓝天影调,故常与红色滤镜配合,以在阳光下用黑白胶片拍摄出具有模拟月夜效果的画面(应适当减少曝光)。在彩色摄影中,也常用偏振镜压暗蓝天影调,以在阳光下模拟夜景效果。
(2)雾镜
雾镜是一种特制的滤镜,其外形类似极细微的磨砂玻璃。在风景摄影中加用雾镜,能增强空间的纵深感和透视感,加强了雾的效果。在侧光或逆光摄影中加用雾镜,效果最佳,雾的氛围最浓厚。若在顺光中加用雾镜,效果极差,几乎没有雾的氛围。运用雾镜时一般不必增加曝光量。
拍摄黑白照片使用滤镜,是为了更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被摄景物的影调,调整被摄景物的反差。拍风光照片时,如果天空有白云,使用黄色滤镜就可把天空色调压暗一些,以突出白云。在傍晚或早晨拍摄风光照片,用橙色滤镜可以突出晚霞和朝霞,增强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3)柔光镜
柔光镜可以使影像柔化。它能折射透过镜头的部分光线,以柔和影像线条,减小明暗反差,起到柔化影像的作用。
(4)近摄镜
近摄镜又叫半身镜,它的作用是在拍摄近处细小的物体时可以放大影像。镜头前加用近摄镜,物体在底片上的成像可以和原物一样大小。
4.使用滤镜时的注意事项
在逆光或阴天里使用滤镜摄影,不能将天空压暗。在普通钨丝灯下或接近黄昏时在户外摄影,不宜使用黄色滤镜。因为此时光谱中黄色光的成分较多,滤镜将失去作用。使用滤镜时曝光不能过度,否则会减弱或失去效果。
人像摄影宜少用红色滤镜,它会使人物嘴唇发白,十分难看。不同颜色的有色滤镜不能两块合用。其他一些滤镜,为了突出效果,大多可以同时使用两块,但不能三块合用。
多影镜和星光镜的影像或光芒有多少之分,以选用少些的为好,过多会使画面显得零乱。偏振镜除能消除反光外,还可代替中灰滤镜,降低感光片的感光度。
普通校正色温的滤镜不能用于日光灯环境下的拍摄,因为在日光灯下摄影,会受到荧光特有光谱的影响。不论使用灯光型或日光型感光片,拍出的照片都会偏绿,不是偏红或偏蓝,也不起校正作用,所以应使用专用于日光灯摄影的EL-W滤镜。
在户外摄影时,无论使用何种滤镜,最好都加上遮光罩,以免光线直接射入,这点对于偏振镜尤为重要。
目前市售相机,大多采用螺口与滤镜连接,选用时要注意与镜头的螺纹吻合。若如无合适尺寸,可用转换接圈连接。
十一、感光材料的性能
1.感光度
感光度是指胶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用“ISO”表示。当胶片的感光度高时,说明胶片本身对光线非常敏感,只要有一点微弱的光线就可以使胶片上乳剂中的大量卤化银晶体感光,从而获得影像。这类胶片对光线的反应速度非常快,我们称之为“高速胶片”;反之,胶片对光线不是非常敏感,我们就称之为“低速胶片”。
最常用的感光度挡位一般有ISO50、100、200、400、800和1000,不同的感光度与光圈指数之间和其与快门指数之间的关系相似,都是倍数关系。拍摄时要注意感光度数值的相互匹配。如果你使用的是传统单反胶卷相机,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当胶片正确放进机身之后,相机会根据胶片的DX编码自动读取ISO值,并自动进行调节;如果你的相机是需要手动调节感光度的,那么在拍摄之前一定要将相机的感光度调至与胶片ISO值相符的挡位上;如果使用的是数码相机,也应该根据外界光线条件,适时调节ISO值,并保证外置测光表的感光度与数码相机数值相符。感光度的度量标准及换算关系见表1-1。
表1-1 感光度的度量标准及换算关系
另外,不要使用过高的感光度。虽然我们说提高相机的感光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拍摄难度,在弱光条件下,通过提高ISO可以提升快门速度或者放大光圈,创造更好的拍摄条件,少出虚片。但是,当感光度调节到ISO800以上时,无论使用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照片的质量都会下降,颗粒变粗,色彩还原能力变差。
2.反差
反差是底片或照片影像高光和阴影部分之间密度上的差异。摄影用的胶片分为高反差胶片和中等反差胶片两大类:高反差胶片适合翻拍线条丰富的画面和黑白文稿等,中等反差胶片适合于一般的摄影。
3.感色性
对不同光的灵敏度叫做胶片的感色性,也叫光谱感光度。我们平常使用的黑白胶片绝大多数是全色片。
4.曝光宽容度
胶片的曝光宽容度是指尽管曝光不足或过度仍能产生可用的底片的能力。不同类型的胶片,它的宽容度也不一样。有的胶片宽容度大一些,有的小一些。当照明条件很差时,最好使用宽容度大一些的胶片去拍摄。负片通常比反转片宽容度大一些。
胶片的曝光宽容度根据被摄对象亮度范围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被摄对象的亮度范围小,曝光宽容度大;反之,曝光宽容度小。
5.颗粒性
曝光并显影过的底片,在进行高倍率放大时,会显出颗粒状的结构,即胶片的颗粒性。
普通胶片,在将它放大或投影到一般的尺寸时,颗粒性并不明显。感光度低的低速胶片比感光度高的高速胶片颗粒小,放大的倍率高。
6.分辨本领
胶片乳剂的分辨本领关系到它区分细部的能力。胶片的分辨本领以每毫米内能分辨线条的最大数量表示,单位是线/毫米。
7.清晰度
胶片的清晰度是指影像上每个个别细部的边界清晰程度。边界截然分明的,胶片的清晰度高。
8.密度
密度是胶片冲洗后影像变黑的程度,用D表示。密度的大小与曝光的多少及显影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曝光越多,显影时间越长,还原的金属银越多,密度也就越大。
9.灰雾度
灰雾的产生与乳剂、储藏条件及显影有关。感光度高的灰雾大;胶片过期或贮存温度过高,灰雾较大。此显影药液碱性较强、液温过高、显影时间过长、抑制剂(溴化钾)太少或失效、暗室安全灯太亮或胶片距离灯太近,以及拍摄后长期不冲洗,都会导致灰雾度的增加。
10.胶片的种类
通用胶片,分为四大类:黑白胶片(图1-45和图1-46)、彩色反转片、彩色负片、一步成像胶片。黑白胶片与一次成像胶片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主要介绍另外两类胶片。
图1-45 “黑白胶片影像”系列,哈苏503CW,王刚摄。
图1-46 “黑白胶片影像”系列,哈苏503CW,王刚摄。
(1)彩色反转片
反转片有时也称为幻灯片(即正片),是一种经过反转冲洗后直接得到彩色透明正像的胶片。由于它是在显像处理工艺过程中把负像制作成正像(这一工艺过程称之为反转),所以称为反转片。
彩色反转片可以用幻灯机直接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观摩,也可以在观片灯箱上观赏,还可以直接印放照片,甚至可以作为原片用来分色制版印刷。彩色反转片色彩真实饱和,影像的清晰度、明锐度都比较高,不足之处是相对于彩色负片,曝光宽容度比较小,稍有不足或是过度,都会影响影像质量,所以拍摄反转片要求曝光一定要十分准确。
(2)彩色负片
彩色负片主要是供印放彩色照片用的感光片,在拍摄并经过冲洗之后,可获得明暗与被摄对象相反,色彩与被摄对象互为补色的带有橙色色调的彩色底片。
彩色负片的优点是曝光宽容度大,一般曝光不足一级或过度二级,仍可能得到满意的影像。另外,彩色负片对色温的变化有相当的通用性,在印放照片时可以通过放大机的滤镜再次调整色彩平衡和画面反差。
练习思考题
1.熟练掌握光圈与快门的曝光组合。
2.熟悉传统相机的使用步骤。
3.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几方面?
4.掌握相机的各种曝光模式与标记,以及相机的各种测光方式。
5.练习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
6.熟悉相机的几种曝光方式和曝光补偿。
7.了解胶片的国际感光度标准(ISO)。
8.掌握景物亮度对曝光的影响。
9.练习使用低速和高速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