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菩提树下寻禅踪(1)
- 心如菩提:跟林清玄走进禅韵人生
- 萧逸
- 4916字
- 2016-04-19 14:34:11
菩提
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
《黄昏菩提》
菩提是印度梵文Bodhi 的音译,通常被认为是佛教名词,意思是指不昧生死轮回,从而导致涅槃的觉悟与智慧。释迦牟尼正是因为成就这种觉悟而成正果,世称“佛陀”。遵从佛陀的经教可修成菩提,按小乘佛教的说法即成为大阿罗汉,按大乘佛教的说法即成为佛,所以修成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传说修成菩提的人火化后,骨灰中会出现舍利子,即灰质与矿物的结合晶体。
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为“觉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们还经常在菩提树下思考。
菩提树
绕过狭长的会议桌,走到长长的只有一面窗的走廊透气,从十四层的高楼俯视,看到阳光正以优美的波投射在春天的菩提树上,反射出一种娇嫩的生命之骚动,我便临时决定不再参加会议,下了楼,轻轻踩在红砖路上,听着欢跃欲歌的树叶长大的声音,细微几至不可听见。回头,正看到高楼会议室的灯光亮起,大家继续做着灵魂烧灼的游戏,那种燃烧使人处在半疯的状态,而结论却是必然的:没有人敢确定现代的消费者需要什么。
我也不敢肯定,但我可以确定的是,现代人更需要诚恳的、关心的沟通,有情的、安定的信息。就像如果我是春天的这一排被局限在安全岛的菩提树,任何有情与温暖的注视,都将使我怀着感恩的心情。
《黄昏菩提》
在我国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尚是扫地僧时写下了一首关于菩提树的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关于菩提树的诗,流传甚广。所以,许多人都认为这只是一种比喻,世界上本没有菩提树。其实人们误解了六祖的本意,菩提树是真实存在的,又名思维树。慧能所写的“菩提本无树”这一诗句,是从佛家的“四大皆空”里所引申而来。从禅宗创建已过了两千多年,佛祖当年“悟道”的那棵菩提树经受了无数风雨,因为那段神话般的经历,被公认为“大彻大悟”的象征。我国浙江普陀山文物展览馆内至今陈列着四片菩提树叶,据说是从这棵树上采摘下来的,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倍加珍惜。
据考证,我国境内的菩提树最初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被引进的。
据记载,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智药三藏大师自西竺国(印度)带回一株菩提,并亲手植于广州王园寺(后改名为光孝寺)。我国自那之后便有了菩提树,并在南方各省区寺庙中广为传播。广州海幛寺直到今天还有三株三百多年树龄的古菩提树!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对菩提树十分敬重,对信仰非常虔诚,几乎每个村寨和寺庙附近都栽种了许多菩提树。在傣家,砍伐什么树都可以,但只有菩提树是万万不能伤害的,即使是枯枝落叶也不能当柴烧,否则就是对佛的不敬,是罪过。解放以前,傣族封建领主制定了这样一条法律:“砍伐菩提树,子女罚做寺奴。”在傣家人的艺术思想里,菩提树象征着神圣、吉祥和高尚。每当举行婚礼时,歌手总会唱:“今天是菩提升天的日子。”少女们则会在情歌里,对心爱的男友唱“你是高大的菩提树”或“你像枝叶繁茂的菩提树”等。另外,傣家人的谚语里也有“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菩提树”这样的词句。
1954年,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带来一株由从成佛菩提上取下的枝条培育而成的小树苗,赠送给我国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以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后来,周总理将这棵代表友谊的菩提树苗转交北京植物园养护。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都十分重视,精心养护,使之生长茁壮、枝叶茂盛。每当国内外高僧前来时,植物园的这棵菩提树就会被请出来,接受高僧们的顶礼膜拜。“文革”期间,植物园被冠以“封资修”“花花草草”等罪名,建制撤销,人员流散,这棵菩提树也被迫离开植物园,流离失所。值得庆幸的是,有心人悄悄地把它藏起来,并用心管理,使之大难不死。十年浩劫之后,植物园的领导和职工四处寻找这棵菩提树,先后访问了几十个园林单位,几经周折,才最终把它找回来。目前,经过植物园职工的精心养护,这棵菩提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似乎象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放光芒,中印两国人民友谊永存。
菩提树原产印度,也因此通称印度菩提树,别名觉悟树、智慧树,是印度的国树。
在泰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它在《梵书》中称为“觉树”,被虔诚的佛教徒视为圣树,万分敬仰。
菩提树属桑科常绿大乔木。它树干粗壮雄伟,凹凸不平,树冠亭亭如盖,浓荫覆地,既可于寺院、街道、公园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最美的还要数它的叶子,叶互生,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做“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常用做诗画题材。滴水的叶尖也是该品种的特征,是适应热带雨林气候而成,此树的根压大得惊人,在早上可以见到树叶分泌出水由叶尖滴下。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形成“独树成林”景观。花也很奇特,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成对腋生。
菩提树不仅外形优美,且实际用途十分广泛。菩提树树干富有乳浆,可提取硬性橡胶;如将其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的某些地方,人们将枝干的气生根砍下来,作为大象的饲料。
菩提本无树
红尘中的修行,就是情感的修行,转识成智,转情成慧,如此而已。
因此每一次情感挫伤的修补、每一次情感染浊的清净、每一次情感波澜的歇息,都是红尘中的菩提。红尘是情境,菩提在自心,红尘是永远不可能澄清的,有菩提的人却可以用澄澈的心来对待,就仿佛大海的波浪永不止息,明眼的人却能看到深海无波。如果想要找一个理想的红尘来生活与修行,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幻梦。
《红尘菩提》
“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 的音译,在佛经中的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在英语里,“菩提树”一词为Peepul、Bo Tree 或Large Tree 等,均有宽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类学中,菩提树的拉丁学名为Ficus religosa,有神圣宗教之意。
据传说,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为了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王位继承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在菩提树下静坐了七天七夜后,战胜了各种邪魔诱惑。就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初升时,大彻大悟,终成佛陀。因此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而普通人熟悉菩提,是因神秀与慧能的一次对话。唐朝初年,神秀在五祖弘忍座下修禅,写下诗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说:身是觉悟的根本,心像明镜一样,能照万物。物象来时,镜不增加,物象去时,镜不减少。
这里的“身”和“心”,实是互文,意思相同,只是为了符合诗歌的句法而作的安排。六祖慧能对写了这么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流传甚广。
在禅宗中,就广义而言,菩提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音译),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记载,有五种:
(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密,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密相。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密中得方便力,亦不执著般若波罗密,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修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
《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
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
(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执著自我、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做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做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不得不说的禅机
禅宗在中国的发扬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把极乐世界从遥远的西方拉回现实世界,把虚幻不可知的来生拉回今生,把清净的彼岸与混沌的此岸打破了界线,甚至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森罗万象,乃至三千大世界与心地完全合一了。
《今生今世》
世人皆参禅,只道禅机玄妙,只道它大彻大悟,有无上大智慧,一心想着寻得禅意便可超脱俗世凡情,却终不得禅机。
现在的人比从前更多了几分感慨,感慨生活越来越忙,忙着学习、忙着挣钱、忙着应酬、忙着收拾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事情占去了生命里的大多数时间,自己没时间去欢喜和忧伤,没时间停住脚步看看路边的风景,甚至都没时间痛哭一场。
很多人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需要有某种东西帮助人们在喧嚣中寻得宁静,需要某种东西拭净人们被功利主义的尘埃覆盖的灵魂。
这样的“忙”在经典里早就有了,《往生礼赞》将“人于世间奔走钻营,茫然无定,一旦无常侵逼,则受六道轮回之苦”称为“忙忙六道”,善导大师的《日没无常偈》就说到:
人间匆匆营众务,
不觉年命日夜去。
如灯风中灭难期,忙忙六道无定趣。未得解脱出苦海,云何安然不惊惧。各闻强健有力时,自策自励求常住。
这正符合林清玄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忙”使得人心性浮动,心意不专,缺少了觉受与观照的能力,使得这种天生的觉照变得薄脆了。而禅是对生活专一地融入,对现代人重拾因“忙”而丧失的感受生活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只有专一于一种体验,才能体验生命中的难得,得其意于一刹那,才能得其意于一天,才能得其意于一生、得其意于永生永世。
这才是人们参禅、修禅的真正意义。
佛曰:“不可说。”
从前讲禅宗的人,常喜欢标榜禅的超乎逻辑、超乎理性、超乎言语道断,这使得禅有一种神秘性,甚至变成没有道理可讲,有的变成“沉默大师”,有的就胡说八道了。
《沉默大师》
想要修禅、参禅,先要理解什么是禅。从严格的语言意义上来说,所谓“禅”这个名词,是“禅那”的简称,从巴利语Jhāna音译而来,梵语是Dhyāna。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一种有层次的冥想,小乘佛教将它分成毗婆舍那(Vipassana,意为观、慧)与奢摩他(Samadhi,又译为止、定、禅定、心一境性)二者。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最基本的修行方法,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安世高汉译出的经典,是最早传入的小乘禅修经典。其后鸠摩罗什及佛陀跋陀罗译出更多小乘禅修经典,但赋与它大乘的意义,是指对本体的领悟,或是指对自性的彻见,这是大乘禅观传入中国的开端。根据这些经典教授学习禅定方法的僧人,被称为禅师。他们可以被视为中国禅宗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