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100种常见鸟 世界100种常见树 世界100种常见昆虫和鱼(彩图精装)
- 乔楚
- 2290字
- 2024-12-22 20:12:41
冢雉
虽然冢雉看起来是典型的雨林地面猎禽,但独一无二的孵卵技巧使它们有别于其他所有鸡形目鸟类。能够利用周围多种环境中的热源来进行孵卵,无疑是冢雉科最令人惊叹的一面。
自16世纪首次发现冢雉以来,它们与众不同的孵卵方法一直深深吸引着自然学家和科学家们。如今我们已经知道,这些方式几乎对它们行为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脚鸟
形态与功能
冢雉科现有7属22种,可分为以下几类:丛冢雉类(丛冢雉属和冠冢雉属3种);红嘴冢雉类(红嘴冢雉属3种);冢雉类(冢雉属14种,其中包含单一种类摩鹿加冢雉);还有两种各具特色的种类,即斑眼冢雉和苏拉冢雉。最近对大洋洲的考古学研究发现,该地区另有33种冢雉在过去的数千年里灭绝,基本上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冢雉归于鸡形目,在形态上与该目其他鸟类相似。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身材紧凑,腿长,适于耙和挖的趾和爪相对较大,它们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冢雉”在希腊语中为“大脚”之意。所有种类均为地栖性,在森林的地面层觅食多种昆虫、果实和其他可食之物。大部分种类的体羽为单调的褐色、灰色和黑色,鲜有斑纹图案。例外的是斑眼冢雉,具有褐色、白色和黑色组成的复杂斑纹,这种鸟是唯一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冢雉,这样的体羽明显有助于伪装保护。
橙脚冢雉是该科分布最广的种类,其分布范围从印度尼西亚中部至新几内亚东部的特罗布里恩群岛,横跨35个经度。
灌丛冢雉为大型冢雉之一,体长可达70厘米。它色彩鲜艳的头部与科内大部分种类普遍暗淡的着色形成鲜明对比。
多数种类虽然体羽色彩暗淡,然而头和颈基本不覆羽的区域皮肤却呈黄色、红色或蓝色。但有一类冢雉即丛冢雉,头部和颈部色彩鲜艳亮丽。并且这些种类的雄鸟具有不同的冠和肉垂,在繁殖期不仅大小会膨胀,颜色也会变亮。如灌丛冢雉的肉垂既是一种视觉信号,在膨胀时又可以帮助这种鸟发出一种深沉的鸣声。丛冢雉类是冢雉中唯一呈明显性二态的一类,在其他种类中,雌雄鸟通常差异不大。
“热工程师”
繁殖生物学
关于冢雉的繁殖,几乎每个方面都受到它们特殊的孵卵方式的影响。它们会利用3种环境热源:地热、太阳辐射、有机物降解。一般而言,使用前两种不受鸟类左右的热源孵卵,需要找到适宜的产卵地址,哪里有合适的土层或沙层,拥有理想的温度,才能挖穴孵卵。
大部分冢雉的繁殖机制似乎为单配制,配偶一直相伴在一起,共同建孵卵冢。但也存在大量多配现象,甚至出现于基本为单配制的种类中。
丛冢雉类即为明显的非单配制。雄鸟维护它们的土堆,不允许其他雄鸟接近,但接受任何愿意与之交配并产卵于堆中的雌鸟。在这些种类中,由于雄鸟数目众多,雌鸟似乎可以自由选择。但它们并不混交,而是实行所谓的“阶段性单配制”——与一只雄鸟交配并在它的堆中产卵,然后前往下一站。
知识档案
冢雉
目 鸡形目
科 冢雉科
7属22种。种类包括:红斑冢雉、马利冢雉、橙脚冢雉、波利冢雉、灌丛冢雉、苏拉冢雉、斑眼冢雉等。
分布 从尼克巴群岛穿过印尼东部(但不包括大的岛屿及大陆地区)、马里亚纳群岛、帕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直至汤加。
栖息地 原始雨林和次级雨林、季风性灌丛、干燥而密闭的森林以及干旱的低地桉树林(斑眼冢雉)。
体型 体长27~70厘米,体重0.29~2.95千克。
体羽 一般为褐色、灰色色。有些种类头颈部色彩鲜艳的裸露皮肤,少数种类有颈囊和肉垂,呈蓝色、红色和黄色。两性之间体羽差异通常不明显,只有丛冢雉类季节性变化突出。
鸣声 为不悦耳的咯咯声和咕噜声,有些通过膨胀的颈囊发出隆隆的低沉鸣叫声,少数种类会进行复杂的齐鸣。
巢 卵产于孵卵冢,或者土壤可接收大量太阳光的洞穴及火山地带的洞穴中。
卵 白色和淡褐色,有些种类为粉红色带白垩色。一窝单卵,每个繁殖期一只雌鸟可产卵12~30枚。
食物 主要在落叶层觅食昆虫、果实和肉质根。
冢雉的卵相对较大,重75230克,为雌鸟体重的10% 22%。卵黄极为丰富,占到卵总重量的48% 69%。每枚卵产下的间隔期不定。由于孵卵场所始终保持暖和,因此每个胚胎在形成后就开始迅速发育。而雌鸟每个繁殖期会产12 30枚卵,于是在接连几个月里都会有独立孵化的雏鸟陆续从孵卵的堆穴中爬出来。
冢雉的卵孵化时会体现出一种地下孵卵的适应性。大部分鸟的卵内有一出气孔,通常这对于它们发育完全的胚胎在即将出生前的初次呼吸有着重要意义。但冢雉的卵没有气孔。所以与其他雏鸟常见的缓慢出壳不同,冢雉的卵孵化时呈爆炸性,雏鸟用腿、背和头强行将卵壳撑破。肺中的流质迅速消失,肺很快明显膨胀。
然而,孵化只是冢雉雏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破壳而出后,它们会发现自己身处30120厘米深的地下,因此必须挖通道出去。这一过程完全需要它们自己动手,得不到任何帮助,并需要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具体取决于卵埋藏的深度和掩层的属性。
出来之后,雏鸟的情况仍旧没有改观。它们还是得不到亲鸟的照顾(甚至见不到亲鸟),不得不离开孵卵地。在随后的数周乃至数月里,冢雉的雏鸟过着形影相吊的生活。觅食、觅水、寻找热源、躲避天敌,一切都不会有成鸟的指导和保护。因此,冢雉雏鸟的死亡率非常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只刚从孵卵冢中钻出来的灌丛冢雉雏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艰辛程度是其他绝大部分雏鸟所不可能经历的——必须自己一点一点挖通往表面的路,这个过程会耗上几天。出来后还要自己觅食,没有亲鸟的帮助,甚至永远都不会见到亲鸟。
冢雉奇特的孵卵冢堪称鸟类界一绝。在澳大利亚南部,斑眼冢雉的雄鸟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孵卵冢打交道:掘洞,将落叶填入,铺以沙土;或者,对现有的孵卵冢进行改造。这样的孵卵冢在年复一年的使用后,直径可达5米。雌鸟将卵产于由雄鸟所挖的“卵房”里。孵卵所需的热量由植被降解腐烂提供。一旦卵产下并覆盖好后,亲鸟双方就不再理会,包括50~90天后出生的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