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强脑力操2:让人惊呼神奇的创意课
- (英)罗勃·伊斯特维
- 887字
- 2020-08-27 22:36:30
多问“为什么?”
在前面的部分我们了解了孩子们对世界的反应。他们最喜欢提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一遍一遍,不厌其烦。这么做同样也会促进你的横向思维能力。类似的基本问题还有“谁”和“什么”,也能帮你开拓和提炼想法。
没人限制你只能问一次“为什么”。你可以一直问,直到问出问题的根源。这种“为什么?为什么?”方法是公司里很受欢迎的解题之道。
我印象中有一件事,正好可以印证我们多么容易陷于问题的琐碎之中,而跳出困境原来是多么简单。一次,我所在的团队负责组织一个教师会议,必须确定一个日期。本来我们想要定在复活节前的周五到周一,但有人担心最后一天参加的人会太少。
虽然我们最后终于做了决定,但花了很大工夫。如果开始时就用“为什么?为什么?”方法,问题就简单多了。
找出增加最后一天会议出席率的方法。
为什么?
因为多数我们联系过的人都说那天来不了。
为什么?
因为是周一,老师们有课。
为什么会议非要在周一结束?
因为会议要开四天,需要包含一个周末。
这个过程可以再持续好几个阶段,每个“因为”都能激发一个想法。事实上,解决方案就出现在第三个为什么:“为什么非要在周一结束”,所以,我们只需要把会议从以前的周五到周一改成周四到周日就可以了。和许多“跳出盒子”的解法一样,事后这个答案那么显而易见,但当你专注于细节小事时,这样的方法就像是灵光乍现一般新鲜。
谁、什么、哪里、何时和如何?
问“为什么?(why)”是展开问题的一种方法。另外五个问题——“谁?(who)”“什么?(what)”“哪里?(where)”“何时?(when)”和“如何?(how)”——既是帮你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同样也会促进你的横向思维,产生更进一步的想法。这些简单的问题都能把相关疑难呈现出来,而描述每个方面本身也经常会带来不同的切入点。
下面的方框中给出了每种问题的一些例子,解释了它们如何呈现出问题的不同特殊面。如在多数例子中所见,主要的问题很容易继续引发关联问题,最终指出新主意和可能产生答案的方向。
“我有六个忠实的仆人(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他们教的),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什么、为什么、何时、如何、哪里和谁。”
——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英国小说家,诗人,1865-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