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帝制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整个中国史上承先启后的时代。现今的宁夏,清代隶属甘肃省,北部各县属宁夏府,南部多归固原州管辖。清朝初期,宁夏回汉武将取得了令国人刮目相看的骄人成绩,彪炳青史。金国正,清朝初年人,同心回族将领,太原总兵官,固原署名提督。清初的战争给了他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时代成就了他的业绩。他戎马一生,参加了四川战役、平武昌兵变、灭山东海盗及倭寇等战役。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生前,他被推上了事业的顶峰,受到康熙、雍正两代君王的信任,部下官兵的爱戴,边疆人民的尊崇;死后,他被以国葬盛典安葬。

金国正是清代名将,官做到了从一品。荣任从一品这个级别的将军在古代算是回族中的出色人物,在同心县的历史上更是罕见,金国正的事迹肯定应该记入国史、民族史、军史、地方志的。但在当地的县志中对金国正的记载,内容太少,仅有只言片语。光绪五年编修的《平远县志》上竟然没有提到金国正。其他回族人物研究的著作中也很少记载,《清史稿》中也只有寥寥数语。除了在他的家乡同心县城回族公墓旁遗留下一个残缺墓园和墓碑外,历史似乎把这个人物遗忘了。

金超清老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哈智,朝觐归来后,本可安享晚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里看到了《百家讲坛》清史专家讲起历史滔滔不绝、深入浅出、头头是道,萌生了寻找金国正的设想。于是,他与志同道合的金氏后人成立了金国正研究会,并当选为研究会会长。几年来在金国正资料查询和研究的道路上,金超清等耗费了极大的精力,走南跑北,上山西,访北京,走青岛,到兰州,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浩瀚的清代文献资料,还拜访相关研究专家学者。随着调查的深入,大量史实浮出水面,还原了金国正将军个人原貌和历史功绩。

金超清也多次来拜访我,了解金国正的历史,他的执着与认真精神,让我十分感动。他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查询、提取、筛选、汇总了金国正这个人物的历史重要文献和研究成果,掀开了历史的尘封,重现了历史烟尘中的这个回族人物。

关于研究金国正的意义,我谈两点(: 一)金国正是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他在那个时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为祖国的社会进步开拓道路。他励精图治,安邦定国,施利与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回族在政治上最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金国正是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物,一方面他表现了忠君思想;另一方面他在海盗列强盛行的清朝前期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在他身上看到了回族爱国爱教的民族精神。我们也看到了他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搞清金国正的历史,不但是回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是宁夏地方志研究的突破性成果。《金国正研究》进行了大量考证与记述,视角新颖、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填补了宁夏地方史和回族历史研究的空白。对金国正这样一个回族人物相关史料的搜集与整理,是由回族史料相对匮乏的事实决定的,而要穷尽各方面的史料,再加以甄别、分析,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本回族人物传记史料搜集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从礼拜寺的碑刻、墓碑,有关的家谱、文契、账簿,到历代史书、小说笔记的记载,都被列入考察视野之内。当然,作为一部史料性的记述,由于受作者等各方面条件所限,很可能有错讹疏漏之处,敬请学术界予以校正。

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希望引起地方领导的重视。金国正陵园虽然已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但经过近300年的风雨侵蚀,现在已是破烂不堪。除了历代战争时的损毁,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破坏,至今只存有石碑两块、石狮一只,陵园里到处是残砖断瓦,牌坊顶檐早已不复存在。金国正陵园和故居,亟待修复和保护。我期待着金国正墓的建设能在金超清这一代人的手中变为现实,以记录金国正在人世上的功绩以及见证中国枪炮技术故步自封,传承失调,从大国逐渐衰落的历史。

(宁夏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作者金超清与吴忠礼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