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宋建钢 饶彦久作者简介 宋建钢,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饶彦久,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编审处处长。

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新时期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新情况。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更为艰巨复杂,躲不开绕不过,解决不好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迈出新的改革重大步伐,有没有信心、智慧、勇气打开改革发展新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充满期待,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次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主题是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十三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企业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农村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六次三中全会基本上都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的改革,而且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改革涉及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全面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特点。

从现实情况来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远比以往更为敏感和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破解了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但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如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老问题新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外艰巨。中央提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是对改革所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的一个形象而又准确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特别提醒全党,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的决心与勇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推进改革的方式看,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是前所未有。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融汇交织不断深化,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伟大变革。改革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是一个重大举措。

(二)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35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连上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从1979年到2012年,3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在近代史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首先是日本,持续了15年;此后是“亚洲四小龙”,持续了20年。像中国这样,能够持续30多年近两位数的增长,更是奇迹。

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2012年达到38420元,比1978年增长100多倍,年均增长8.7%。人均国民总收入也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2012年达到117254亿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年均增长14.6%。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从外汇短缺国变成外汇储备大国。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居世界第38位,人均0.17美元,折合人民币不足1元钱。2012年,达到33116亿美元,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两个全面”的重大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等。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都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逐步深化的。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复杂性、艰巨性、敏感性前所未有。如何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如何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如何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如何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何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这些也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推动。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大量新论断、新举措,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充满着改革精神、改革思维、改革勇气。《决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系统表达和有力宣告。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动力是“三个进一步解放”,这将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决定》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进一步解放”的要求,即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进一步解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前提,是总开关和原动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质上就是围绕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社会创新活力、创业活力以及承受、抵御和应对巨大风险的能力和活力。

我们党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即“人”的因素充分解放出来,把人的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党和国家的发展活力。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先进生产方式和落后生产方式并存,科学技术仍然没有摆脱落后状况,要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当前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观念因素,也有体制机制因素;有发展基础较差问题,也有社会活力不足问题。《决定》如此鲜明强调“三个进一步解放”,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来的。

我们讲“三个自信”,自信从何而来?就是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更有效率,在实现人民权益上更有保障,在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活力上更有办法,从而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三个进一步解放”。从“三个进一步解放”到“三个自信”,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四)紧紧抓住今后8年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机遇,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后再经过30年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理论、道路、制度上有新的自信,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有新的自觉,在看世界上有新的眼界,紧紧抓住我国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联系到这一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的重大意义更加突出。

一是时间节点特殊。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从改革开放开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大体是70年时间。前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顺利实现了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那就要看后35年我们怎么干。而后35年中,又首先要看当前这8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我们怎么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好担负起启动这8年决战决胜伟大斗争的光荣使命。

二是思想条件具备。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呼声和期待非常强烈,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总体一致,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整个社会来看,人心思安、人心思进、人心思富是主流。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蓬勃向前发展的中国大势。

三是改革基础扎实。改革开放35年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对改革开放的方向、路径、目的之把握,以及实际驾驭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能力,达到了新水平;我们的创新活力、创业活力和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活力,也正获得进一步提高。

四是国际环境总体有利。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全球合作和利益汇合点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等因素,为我国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当然,形势复杂、正面和负面因素相交织,这样的“两重性”还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

五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这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结构、鲜明特点和创新之处

(一)框架结构

在框架结构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导向,按条条谋篇布局。

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全会决定共16个部分60条306项重大改革举措,覆盖十五大领域。整个决定共分三大板块。

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

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

经济方面6个部分(第二至第七部分),共22条;

政治方面3个部分(第八至第十部分),共11条;

文化方面1个部分(第十一部分),共4条;

社会方面2个部分(第十二至第十三部分),共9条;

生态方面1个部分(第十四部分),共4条;

国防和军队方面1个部分(第十五部分),共3条。

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大板块,共3条。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二)鲜明特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政策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其高度、力度、广度和深度及人民拥护改革的热度都是空前的。

1.自觉的改革,改革的高度空前

改革是自觉的改革,是“自己拿手术刀给自己动手术”,是“我要改”,而不是谁推动我们改。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高度自觉,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这种自觉来自对35年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来自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形势变化的清醒认识,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

改革的高度空前,一是明确把实现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上升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前六届三中全会在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这次的《决定》在继续强调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坚持把推进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升为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把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上升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内在要求。这与党的性质和宗旨完全相符,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全对接,充分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二是把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六届三中全会主要聚焦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这次《决定》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是《决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这个总目标的提出,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方向明确,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统一,是完善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治理制度体制机制与科学的治理方法的有机统一,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与治理效率的有机统一,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全面的改革,改革的广度空前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的广度空前。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不是单项的改革,而是全面的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改革,还有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质上是把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都包括在内的改革,是把治党治国治军都包括在内的改革,是全方位、宽领域、全程式、有重点、有步骤推进的改革。

3.务实的改革,改革的深度空前

改革是务实的,是从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入手进行改革。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深水区里的改革,是要涉险滩、啃硬骨头、破瓶颈,是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然涉及深层次问题、深层次矛盾,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要从真正意义上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本次改革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系统的改革,改革的难度空前

改革的难度和阻力加大。改革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放在大系统内来考量;改革与发展面临诸多棘手难题,破解每一个难题也是系统工程。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统筹兼顾体现于改革的各个方面,重视各领域改革之间的协同性以及各项改革之间的相互衔接,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改革系统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

5.坚决的改革,改革的力度空前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动员、总部署,既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又确定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

《决定》围绕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的全面改革60条中有55条是重大改革任务,改革举措多达300项。可谓“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

全会又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与力度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

6.人民的改革,改革的热度空前

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有了更高的期盼。他们热盼通过改革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也是改革的主体和动力。改革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群众的实践创造,尊重基层的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真知和智慧、热情和勇气化为改革的巨大推动力,做到改革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

(三)创新及亮点

可操作性强。《决定》最大的特点是条文具体明确,各行各业怎么改怎么做讲得很清楚、很具体,通俗易懂。《决定》不仅在深化改革内容上有许多重大突破,而且文体文风上也令人耳目一新,是一部体现务实精神、独具特色的指导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针对性强是另一大特点。《决定》改革的具体措施60条,都是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的呼声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亮点一,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决定》的特点和蕴含的思想主要有五点。

一是主题全面。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等的改革。

二是主线清晰。《决定》提出了“六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这六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了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三是重点明确。《决定》的定位是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15个改革任务中,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

四是力度空前。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话的内涵都十分丰富,每一项改革举措的落实都会使该领域的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化。

五是行动扎实。《决定》的落实既有组织保证,也有时间保证。组织上,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时间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改革进程是可检查、可评估的。这体现了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

亮点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决定》的亮点之一,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第一,内涵是全面的,是整个国家制度体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治理体制;第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要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制度体制;第三,主体是多元的,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协商民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重要一环;第四,方式是法治的,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亮点三,市场的作用从“基础性”变为“决定性”。

《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突破了过去关于市场“基础性”作用的表述。从“基础”到“决定”两个字的改变,是《决定》的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意义十分重大。这一论断抓住了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抓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明确了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检验尺度。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成果,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亮点四,清晰界定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这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政府“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决定》强化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针对性。

亮点五,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体现了一个基本精神和理念,就是更加公平地认识和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一是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强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公平、公正、统一等关键词。三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不是新概念,但有新的内涵和定位。

此外,《决定》在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改革方面,也有许多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必将掀起国有企业的第二波改革。

三、自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纲领和原则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

《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决定》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和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六个紧紧围绕”主要指的是: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容引人注目,内涵十分深刻

其内容包括改革总目标、改革方法论、具体改革目标和改革根本目的四个层次。

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方法论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具体改革目标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革根本目的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设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彰显了三个重要特点

(1)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我国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覆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又体现在“六个紧紧围绕”的具体目标之中。坚持“六个紧紧围绕”的正确方向,就能做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就会不断增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决定》在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自觉把握了社会脉搏、人民期待,自觉把握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若干重大关系。这就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同时,还自觉把握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五位一体改革全面深化、协同推进的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必将大大有利于把全面深化改革扎扎实实推向前进。

(3)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决定》在对全面深化改革众说纷纭的种种诉求和建言中,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开出了突破思想观念束缚、利益固化藩篱和部门权力掣肘的正确药方,形成了包括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在内的聚焦点、着力点,找准了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最佳结合点。按照《决定》精神全面抓好落实,有利于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形成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改革合力。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决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方面,中国的改革要发现新动力,经济要找到新活力,必须健全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创造微观的经济活力。而要实现这一构想,只能通过深化改革重构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是由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经过35年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过,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等突出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更为彻底的市场化,才是出路。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框架和时间表、路线图,全面展示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治党治军的基本纲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三个方面。

抓住经济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关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更加复杂的有机体。经济改革单兵独进已经不行了,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抓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要各就其位,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抓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上提出新要求。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抓住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全面深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是重点之一,关键是理顺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要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抓住城乡关系,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一体化体现了统筹城乡思路的新跨越,就是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一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三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抓住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决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抓住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的关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

抓住依法治国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抓住反腐败体制机制和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关系,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重点部署。《决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明确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抓住经济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做出重大部署。《决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还要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抓住满足人民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需求与解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的关系,就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提出新举措。《决定》提出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举措。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抓住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决定》提出,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生态的关系,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五)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

《决定》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总结出四条重要经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对于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关于“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这一条讲的是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改革开放是在党领导下向前推进的。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不可能走到今天,更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就会迷失方向,要么走回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要么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点必须高度清醒、毫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35年来,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成为充满发展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坚持改革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关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这一条讲的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一切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带领人民锐意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回顾历史,没有全党的思想解放,我们党就不可能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新时期;没有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不可能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迎来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全面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为我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只要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要勇于坚持,就要下决心向前推进。

3.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条讲的是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把改革开放与改善人民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依靠人民来推动改革。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推进任何一方面的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改革涉及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都要紧紧依靠人民来推进,做到谋划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进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检验改革依靠人民评判,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成为人民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过程,保证改革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民众动力,与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4.关于“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的可行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这一条讲的是改革的方法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是我们党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35年来,我们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我国社会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又保持了社会稳定。实践证明,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顺利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更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讲的是科学态度问题,是深化改革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胆子要大,就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有开拓前进的胆量和勇气,要有那么一股“冒”的勇气、闯的劲头;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谋划、慎重考虑、科学决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看准了的事情就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同时,又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对一些重大改革,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稳扎稳打地推进,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目的,积小胜为大胜。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讲的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既要从全局的高度对改革进行谋划和设计,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能改则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摸着石头过河,是对脚踏实地、尊重实践、从实践中摸经验摸规律,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的一种形象说法,也是推进改革健康有序发展的一种重要改革方法。这个方法,在整个改革进程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实践中,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先行试点,鼓励创造,鼓励探索,取得经验后再推开。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要求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把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有机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讲的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问题,既要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又要突出重点,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首先取得突破,以此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

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讲的是执行力问题。凝聚共识,对于深化改革至关重要。任何改革决策都要靠具体的部门、单位和人民群众去贯彻执行,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认识问题,为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还很多。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应多方面多角度总结经验,特别是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总结具体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借鉴。

(六)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公平正义是检验改革发展的尺度。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我们,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社会和谐稳定也难以保持。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共识所在,更是取得改革成功的深厚根基所在。

公平正义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既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又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把“蛋糕”分好,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制度安排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制度创新,致力于克服不公平现象,着眼于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就是要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贯彻全会精神,就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的各方面工作,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牢记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就一定能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积极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

1.充分认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的重要意义

(1)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全面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本质上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2)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

(3)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引领其他领域改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同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各项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协同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1)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决定》中一个重大而鲜明的观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们党对市场规律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2)全面实行科学管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发挥好政府作用,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切实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要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创造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间来创造财富、发展经济、造福人民。

(3)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是看得见的手,主要来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要协调配合,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

3.准确把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的财产权都不可侵犯,都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推动重要要素市场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要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切实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这些重要举措针对性很强,有利于清除市场壁垒,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水平。一方面,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不断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另一方面,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要增强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政府效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这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制约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有利于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格局深度调整,世情、国情正发生深刻变化。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要放宽投资准入,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是一个总目标,还要具体分解为每个阶段的目标,明确在每个阶段政治体制改革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决定》确定了“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和根本原则,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科学指南。

1.政治体制改革既紧迫又艰巨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着极强的现实紧迫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实现经济转型还是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强烈呼唤政治体制改革。

同时,现阶段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艰难性。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解决改革开放以前原有政治体制的问题和弊端,更要破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改革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涉及问题繁多,改革难度加大。尤其是弱势群体为了维护自己利益期盼改革,而既得利益群体不愿意伤害自己利益而阻碍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困难、阻力前所未有。加之国内因素和国际环境影响,给政治体制改革带来不少困难和风险。这种情况要求执政党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的驾驭能力、统筹兼顾的领导艺术、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将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勇气与提高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统一起来,不仅勇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要善于领导政治体制改革。

2.做好“顶层设计”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执政党作为改革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要善于统筹全局,科学进行“顶层设计”,合理制定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要确定不同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是一个总目标,还要具体分解为每个阶段的目标,明确在每个阶段政治体制改革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为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要组织理论界进行理论攻关,真正形成合情合理、逻辑严密、让人民信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体系;要倾听各方面声音,汲取群众的智慧,对各种改革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在集思广益基础上选出最优。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这些重大问题,要在深思熟虑、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提出改革措施。对于目前影响现实政治生活的主要问题,要抓紧制订改革方案,不失时机地推出改革措施。

3.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坚持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没有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是难以完成这个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的。但是,解放思想从来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对事关党和国家全局和重大制度方面的改革,既要坚持“顶层设计”,也要允许从各地实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既要反对盲目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模式,也要批判地吸取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和合理做法。

(2)将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结合起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每向前深入一步,都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非常复杂,极其敏感,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要善于将完善民主制度的进程同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结合起来,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在不断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进程中始终注意维护社会稳定。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制度,为广大公民更加有效进行政治参与提供条件。当前,我国在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方面还很不够,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缺乏具体法律保障。同时,公民政治参与需要的精神支持,即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理性合法参与意识还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公民民主权利行使能力和参与水平还没有普遍提高,难免出现某种非理性的过当参与要求,容易引发社会冲突和震荡,影响社会的稳定。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要求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既要不断扩大公民参与,又要始终注意维护稳定,引导群众树立改革与稳定相统一的意识,自觉维护稳定局面,真正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

(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形势

(1)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站在新的起点上。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深层次拓展、大力度推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攻克文化发展难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央确定的改革目标如期实现,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完成;广电传输网络和出版物发行网络省内整合基本完成;全国涌现出一批销售额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5%、98.2%,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和社区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公共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2004年以来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3%,2012年产业增加值突破1.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3%。这些成就为深化改革集聚了强劲势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2)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文化繁荣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同时,我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但是,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满足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已成为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方面,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新理念新论断,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后,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也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劲动力,必须坚定不移把文化体制改革推向前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既要注重自身的特殊性,又要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相衔接,实现各领域改革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从文化改革发展实践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面临许多新问题。目前,我国文化发展已进入攻坚期、关键期,老问题需要解决,更有深层次的新问题不断涌现,改革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如何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已经成为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重大课题;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后,如何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制和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迫切需要解决;文化事业单位分类以后怎么改革、怎么提高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探索;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依然面临提升质量和效益、增强总体规模和实力的重大任务;文化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职能和界限不清晰的情况还很多,政府在一些领域管得过多和管理缺位的现象依然存在;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冲破体制机制障碍,提高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要推动政府职能更好地转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实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管理。要探索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

(2)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创新水平;要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文化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优势产业门类集聚,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要选择一批改革到位、成长性好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尽快做大做优做强。

(3)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积极发展文化产品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培育资本市场,促进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对接,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快培育产权市场,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依法进行股权、版权、商标、品牌等方面的交易。

(4)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突出文化行业特点,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要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推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使用效率。要推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5)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要按照全覆盖、保基本、促完善、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形成文化服务均等享受、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用性、便利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之间有效对接,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建成”,又“用好”。加强工作效果评估,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的评估求取更大的工作效果。

(6)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大力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大政策法规保障力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7)提高文化走出去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要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鼓励文化企业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民族文化品牌。积极探索以文化企业为主体走出去的途径办法,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3.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1)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提高行政主体的宏观管理效能。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实现管办分离;按照转变职能的要求,推动文化行政部门实行简政放权,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实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管理;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原则,推动建立统一顺畅、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实现主管主办制度与出资人制度的有机衔接。

(2)健全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探索建立现代股份公司制度,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进行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探索建立企业管理层和职工股权激励机制。

(3)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要求,培育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市场要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文化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文化企业产权和版权交易;拓展文化产品传播消费渠道,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4)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转型。按照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进步、创意领先、竞争力强的要求,围绕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和技术集成,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由主要依靠文化产业规模扩张和文化产品数量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共同提高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型;由主要依靠资源资本消耗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生产率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手段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文化产业,向主要依靠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文化业态以及不同产业门类合理布局、传统与现代产业良性互动转型。

(5)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共享的要求,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创作生产、产品供给机制,加强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6)发展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围绕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制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战略和全球布局规划,探索以产业化、国际化运作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打造一批中国主题的国际文化品牌,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鼓励各种所有制的文化企业在境外创办文化机构、开展跨国经营;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文化传播能力。

(7)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和文化创新活力。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积极探索民营文化企业有序参与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开办小微文化服务企业;加强和改进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鼓励民营文化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8)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营造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要求,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文化市场管理水平;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四)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1.坚持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委领导与发挥各方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社会管理既要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政策制定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从事社会监管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发挥协同作用,唯其如此才能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使社会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2)维护中央权威与保证地方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中央政府在制定全国性的社会政策法规、厘定基本公共服务的全国性标准、协调社会管理中的省际关系、政策执行中的纠偏、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推进省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前提下,实行适度分权的政府间关系管理体制,对地方政府充分授权,使各级地方政府拥有与其社会管理责任相匹配的资源和权能,支持他们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地方性社会政策。

(3)服务和监管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要兼顾社会服务和社会监管两个方面。依靠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基础性地位。对于危害社会的行为需要依法监管并进行社会矫正,社会才能维持良好的秩序。同时,也要保障个人的私人空间和社会的自治空间、维护个人的自由权利与社会自治自律的权利,并尊重社会相对独立于国家的自主权。唯有如此,国家和社会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4)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敌对组织的敌对行为和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采取防范、控制、压制等措施加以有效防治。对于人民内部矛盾,采取平等协商、相互沟通、依法处理、引导疏导等方式加以化解。要遵循民主化和法治化的逻辑,从源头上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和协调利益关系。

(5)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原则。社会管理技术创新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

(6)坚持循序渐进与适时突破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也要抓住有利时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实质性突破,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保稳定。

2.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必须树立科学创新的理念

(1)树立美好社会的价值理想。一个美好社会应该是一个包容的社会、公正的社会、善治的社会和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消除了社会歧视、社会排斥、社会冷漠、社会仇恨、社会对抗和社会分类的社会。对每个人而言,美好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社会,社会成员应该充满安全感、自由感、尊严感、参与感、认同感和成就感。这种价值理想应当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指路明灯,也应当成为衡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际效果的基本评价尺度。

(2)确立人在社会服务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社会管理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社会成员不仅应当成为服务和管理的对象,而且应当成为服务和管理的主体。社会管理的民主化意味着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的制定过程,参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制定过程,参与社会组织管理和社区治理过程,参与社会管理效果的评价过程,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建议,客观评价社会管理的实际效果。唯有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将社会政策及其执行建立在民意基础上,民众才会真正得到实惠,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3)明确法治相对于人治的特殊优势。社会管理法治化是走向现代法理社会的必然趋势。在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保障公民权利中,法治具有人治无法比拟的优势。只有坚持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人们的行为才会回归平和理性,社会的稳定才可期可求。

(4)充分发挥好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协同作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意味着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要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发挥好协同作用。培育社会和服务社会应当成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政府要转变角色和职能,学会制定规则和做好“裁判”工作,将大量可以交给社会组织去做的事务交给社会组织去做。

(5)适应科学化和信息化要求。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意味着政府社会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职能配置、工作流程的合理化,社会管理工作的信息网络化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将会提高社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应当成为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意味着政府要建立社会管理各类基础数据信息库,实现信息整合和信息共享,以及利用互联网络为公民提供各种智慧型的公共服务,意味着政府要遵循信息社会的内在规律来管理现实世界和虚拟社会,实现官民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共治。

3.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制。一是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财政对公共服务投入的正常增长和经费保障机制,稳步提高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比例。财政新增公共服务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促进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协调发展。二是建立健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发展的良好机制。公平开放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营利和非营利公共服务。三是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服务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研究明确社会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战略措施,促进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按照各地实际和公共服务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地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四是深化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发展中的职责和事权划分,并确保事权与财力相对等,建立健全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统一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多层次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办法,将公共服务发展指标、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公平性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2)构建新型社区管理体制。一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要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在更高层次乃至全国层面有所作为,这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二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多样化模式。既要在改革理念、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等方面做到一致性,同时在体制机制设计上要考虑多样性需求,不能一刀切和模式统一。三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街道和社区应逐步将全部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去,同时也需要有制度化的人力资源支持和经济基础。四是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关键要解决好资源配置。相关行政部门在安排工作任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基层的资源承载能力,在资源配置上给予基层一定的自主权,使基层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3)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管理和监督。要加快制定《社会组织法》,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做出法律规范,做到依法管理、自主发展。

(4)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要重点保障四个领域。一是食品药品安全,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强化基本药物监管。二是生产安全,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三是社会治安防控,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四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各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

(5)健全社会诚信机制。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的工程。第一,要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信用征集、评价、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数据库,推进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第二,要深化和完善政府信用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第三,要健全企业诚信机制和个人诚信机制,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加大失信惩罚力度。第四,要营造弘扬诚信氛围,将外在惩罚和内在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五)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1.我国现有的生态文明制度和法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业政策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差距很大。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钢铁、水泥、汽车、化工、交通、建筑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我们已有的法规、制度是围绕着如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而制定的,重规模和速度、轻质量和效益的倾向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则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科技产业等,但这些产业大多投资量大,且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风险也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难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我们不能等到调结构转方式完成后再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和执行力来铲除生态破坏、环境危机产生的温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2)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化程度较低。我国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制定的,多是应急立法,工具性色彩浓。同时,由于人们的环境法治意识淡漠,出现有法不依、执法违法、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等一系列现象,任其下去必将严重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

(3)我国的干部考核制度也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一些地方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发展与干部政绩考核的唯一指标,这是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推进生态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要纠正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方式,在于改革干部考核制度。

2.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

(1)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立了政府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未能形成对粗放型、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制约,致使不少地方片面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以攫取和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生态越来越恶化。面对严峻形势,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2)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制度主要是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要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要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实行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主要是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全民节约制度、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和社会监督举报制度。要运用经济和社会力量,推动发展环保市场发展,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重点是落实生态环境责任制,改革现行的干部考评制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要使生态环境方面的制度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项制度相互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无缝隙的制度体系。

(3)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探索建立绿色行政体制。各级政府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要职责,切实加强政府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功能。要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建立独立的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体制机制。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制和国家公园体制。

(4)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既要看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感,又要看到这个问题与其他领域问题存在的错综复杂联系,不能单兵独进,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要始终坚持用发展解决我国面临的问题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动力,发挥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作用,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走出一条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着手体现“两个最严格”要求

(1)实行最严格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来论英雄了。要完善干部考核改革,把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实行重大环境责任事件“一票否决”不动摇。

(2)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性。政府决策部门做出任何一项决策,都要在生态文明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对于有损于生态环境的项目,即使经济效益再大也要坚决制止。习近平同志指出,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划定并坚守生态红线,不越雷池一步。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这样才能起到警示后人的作用。

(3)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于污染破坏环境的任何企业或个人,处以巨额环境损害赔偿罚款,让违法者付出沉痛的代价,使其不能为之、不敢为之,胆敢为之必遭重罚。要制定严格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办法,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把间接财产损害和环境健康损害等因素考虑进去,具有可操作性和威慑力。

(4)建立最严密的环境执法体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制度再好,法规再严,如果没有严格的执法体制,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亦如同摆设。要健全环境执法体制,对于地方政府干预执法部门的行为、对于执法部门执法违法的行为,对于那些玩忽职守、不作为的行为,都要严格追究办事人的责任及责任单位的领导责任,视其情节,给予处分、撤职,甚至刑事处罚。

(六)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1.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的原因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确保改革正确方向的根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沿着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党对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要增强战略定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能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守住;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出发,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广泛凝聚全党全国共识、最大限度聚集推进改革合力的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涉及各种社会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也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紧迫课题。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的自身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决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2.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应着力抓好的工作

(1)落实领导责任,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必须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切实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改革的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改革有领导、有步骤向前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要求非常高。各级党委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科学谋划改革方案和具体举措,加强统筹协调,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确保各项改革相互配合、协同推进。要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牵引和带动其他各方面改革。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科学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对条件已经成熟、各方面要求强烈的改革,要下定决心加快推进;对各方面认识还不一致、但又必须突破的改革,要尽可能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对实践发展有要求、但操作上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可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开。要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使之产生共振效果,放大改革效应。

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扬民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改革决策水平,使改革举措充分体现各方面意志,兼顾好各方面利益。要加强对改革思路和重要举措的研究和论证,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协调性。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社会协商,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改革上来。要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要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更好发挥专家学者在改革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落实领导责任,重在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各级党委要建立健全领导改革的责任机制,在强化党委负总责前提下明确责任分工,确定各项改革任务的责任主体、工作部门;在加强总体谋划、整体推进前提下细化目标任务,以项目化方式对改革任务进行分解、组合,强化跟踪落实,确保各项改革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为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和相关机构,为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提供保证。

(2)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各级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领导核心,在推进改革中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必须加强和改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的能力。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克服因循守旧、畏葸不前的思想障碍,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要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提高依法办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全球思维和战略眼光,努力使自己成为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多、善于领导改革开放的行家里手。

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越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要适应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的新变化,适应产业布局、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新变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推进党组织的设置,探索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把那些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人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良好作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关键在干部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归根到底要靠制度改革。要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和政绩考核相关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要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收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明显效果。要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奋力把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干部工作的特点规律,不断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各级党委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尤其要使那些理想信念坚定、锐意改革创新、敢于负责担当的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干部考察识别的责任。改革的设计和措施的推出,要加强制度统筹,注意衔接配套,不断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化水平。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抓住当前干部人事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促进科学发展和鼓励改革的导向。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注重干部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坚决纠正唯票取人现象。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坚决纠正唯分取人现象。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探索不同的干部人选产生方式和票数权重,避免一刀切。要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注意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既重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干部。完善干部管理制度,重点要打破干部部门化,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着力破除“官本位”观念;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切实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对干部严格考核、选拔和监督上,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

坚持党管人才,广开进贤之路,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创新人才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畅通进入党政领导岗位和公务员队伍渠道。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向缺乏人才地区聚集。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敞开大门招揽四方人才。

(4)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凝聚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宝贵经验,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反映群众愿望,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改革涉及的重大问题,谋划改革思路,提出改革举措,让群众从改革中得到更多实惠,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改革工作进展的重要尺度,努力使改革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群众检验。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改革的根本力量在于群众,办法来自基层。全面深化改革要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地方、基层和群众创造的生动鲜活的实践经验,要及时发现、积极推广,真正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力量进一步挖掘出来、释放出来。

动员和激励群众,引导群众知晓自身利益所在,并为之而奋斗,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改革合力。要切实做好《决定》以及有关改革方案和政策的宣传、解读,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讲透彻,把改革的思路举措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要认真研究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等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政策诉求,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引导广大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进对人民团体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其在表达利益、反映诉求、协调矛盾、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人民团体要积极主动地代表和组织各自联系的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不断巩固和扩大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厚群众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事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艰巨。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决定》的各项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