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 寿世保元
  • 佚名
  • 4966字
  • 2015-12-29 09:34:23

夫小儿初出腹。骨气未敛。肌肉未成。犹尚是血。血凝则坚而成肌肉也。书云。如水上之泡草头之露。夫初生一腊之内。天地八风之邪。岂能速至。良由在胎之时。母失爱护。或劳动气血相干。或坐卧饥饱相投。饮酒食肉。冷热相制。恐怖惊扑。血脉相乱。蕴毒于内。损伤胎元。而降生之后。故有胎热胎寒。胎肥胎怯。胎惊胎黄诸症生焉。外因浴洗拭口。断脐炙囟之不得法。或绑抱惊恐。乳哺寒温之乖其宜。致令噤口脐风。锁肚不乳等症病而起。

此亦难治疗。良可哀悯。小儿杂病诸方。悉陈于后。

胎热 胎寒 胎肥 胎怯 胎黄 胎惊 锁肚 不乳 脐风 撮口 噤风 客忤 不尿夜啼中恶 天吊 鹅口 口疮 重舌 木舌 弄舌 牙疳 吃泥土 丹毒 赤游 喉痹 乳蛾眼疾 耳疾 鼻疮 头疮 脐疮 虫痛 尾骨痛 阴肿 疝气 盘肠 气痛 脱肛 遗尿尿浊 便血 下淋 吐血 衄血 小便闭 大便闭 水肿 黄胆 汗症 解颅 鹤节行迟 语迟 齿迟 诸迟 龟胸 龟背 滞颐 囟陷 囟填 手拳 脚拳 痘疮 疹

初生杂症论

胎热

一论小儿胎热。因母孕时。食热毒之物过多。令儿生下。身热面赤眼闭。口中气热。焦啼燥渴。或大小便不通。法当渐次解热。先令乳母服药。儿服乳即解。决不可速效。以凉药攻之。必致呕吐而成大患也。慎之慎之。

酿乳方生地黄(三钱) 泽泻(二钱半) 猪苓(去黑皮) 赤茯苓(去皮) 天花粉(各一钱半) 茵陈甘草(各一钱)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令乳母捏去宿乳。却服药。少顷乳之。

初生杂症论

胎寒

一论胎寒。乳母孕时受寒。生下再感外邪。令儿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大便青黑。口冷腹痛。身起寒栗等症。即宜当归散服之。

当归散当归(炒) 黄 (蜜炙) 桂心 黄芩 细辛 龙骨(细研) 赤芍(各二钱)上为末。每服一字。用乳汁调下。日进三服。仍看儿大小加减。

初生杂症论

胎肥

一论胎肥。小儿生下。肥肉浓。遍身血色红。盈月以后。渐渐羸瘦。目白。晴粉红色。

五心烦热。大便难。时时生涎。当浴体。更别父母肥瘦。肥不可生瘦。瘦不可生肥。

初生杂症论

胎怯

一论胎怯。小儿面无精光。肌肉薄弱。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彩宜以浴体法主之。

浴体法天麻(末二钱) 蝎梢(去毒) 朱砂(各半钱) 白矾 青黛(各二钱) 乌蛇肉(三钱酒浸焙为末) 麝香(一字)上同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并叶五七个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浴时勿浴背。

初生杂症论

胎黄

一论胎黄者。皆因乳母受热而传于胎也。儿生下遍体。面目皆黄。状如黄金色。身上壮热。大便不通。小便不利。如栀子汁。乳食不思。啼哭不止。宜用地黄汤主之。

地黄汤生地黄 川芎 赤芍 当归 天花粉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茵陈 甘草(各等分)上锉。每服五钱。水煎。食前乳母服。并略滴些少与儿口中。

初生杂症论

胎惊

一论胎惊者。由孕妇调适乖常。饮食嗜欲。忿怒惊仆。母有所触。胎必感之。或外挟风邪有伤于胎。故子乘母气。生下即病也。其候月内温壮。番眼握拳。噤口切牙。身腰强直。

涎潮呕吐。搐搦惊啼。腮缩囟开。或颊赤。或面青眼合。其有着噤撮口。亦此一种之所发也视其眉间。气色红赤鲜碧者。可治而活。若点青黑者。不治。虎口指纹曲入里者。可治。

反出外者。不治。治宜解散风邪。利惊化痰顺气。青金丸主之。慎不可作慢惊而用温药也。

青金丸人参 天麻(煨) 白茯神(去皮木) 白附子(炮) 牛胆南星(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半)青黛(一钱) 朱砂(水飞半钱) 麝香(一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钩藤、皂荚子煎汤研化。不拘时服。

初生杂症论

锁肚

一论锁肚者。由肚中受热毒壅盛。大小便闭而不通。结于肛门。腹胀欲绝。急令妇人以温水先漱了口。吸咂于儿前后心。并脐下手足心。共七处。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红赤为度。

须臾自通。不尔无生意。若有此症。知此可得再生。

初生杂症论

不乳

一论不乳者。谓初出胞胎而不吮乳也。婴儿初出胎时。其声未发。急以手拭其口。令恶血净尽。不得下咽。即无他病。若拭口不全。恶秽入腹。则令腹满气短。不吮乳汁。或产母取冷过度。胎中受寒。致令儿腹痛也。宜用茯苓丸赤茯苓(去皮) 川黄连(去毛) 枳壳(去穣面炒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乳汁化下。

初生杂症论

撮口

一论撮口者。由胎气挟热。风邪入脐。流毒心脾之经。故令舌强唇青聚口。啼声不出者当视其齿龈之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急以温水蘸青熟棉布。裹手指。轻轻擦破。开口便安。

如甚则用牛黄三分。竹沥一蚬壳调匀。滴入口中。即愈。

初生杂症论

噤风

一论噤风者。眼闭口噤。啼声渐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皆通白盈月一百二十日。见此名曰犯风噤。可急看儿上 有点子。先以指甲轻轻刮破。次服定命散。如口噤不开。诸药不效者。生南星去皮脐。研为极细末。龙脑少许和匀。指蘸生姜汁。

于大牙龈上擦之。立开。凡脐风撮口噤风。三者虽异。其受病之原则一也。大抵里气郁结。

壅闭不通。并宜服淡豆豉汁与吃。取下胎毒。千金云。小儿初生。其气高盛。若有微患。即须下之。若不下时。则成大疾。难为疗矣。紫霜丸量而与之。

定命散 治初生小儿。口噤不开。

蝉蜕(十四个去口足) 全蝎(十四个去毒)上为细末。轻粉少许和匀。乳汁调之。煎服。

初生杂症论

脐风

一论脐风。多因断脐为风湿所乘。或者胎元有热毒。则儿下胎时。视其脐必硬直。定有脐风。必自脐发出青筋一道行至肚。却生两岔。行至心者必死。于青筋初发。急用灯心蘸香油用灯于青筋头。并岔行尽处燎之。以截住不致攻心。更以艾灸中脘三壮。内服万亿丸二三粒以泄其胎毒也。

一治小儿脐风撮口。用完全生葱捣汁。用直僵蚕三个。研末调涂母乳头上。令儿吮之。

或用乳调蚕末灌之。儿口即开。

一治脐风摄口。用田螺捣烂。入麝香一分再捣。涂脐上立效。

经验五通膏 治小儿脐风摄口。

生地黄 生姜 葱白 萝卜子 田螺肉(各等分)上共研烂。搭脐四围如指浓。抱住。候一二时。有屁下泄而愈。

一治脐风。用蛴螬一条。将尾发两根剪断。自然出水。滴入脐内。少顷即愈。其虫则在多年墙孔内。人家水缸底亦有。

一秘方 治脐风撮口。

僵蚕(末三分) 牛黄(六厘) 冰片 麝香(各一厘)先将僵蚕、牛黄搽上。次将片麝用虾蟆胆抹之。

一小儿犯撮口风、荷包风、鹅口风、脐风等项。并牙龈边生白点。名为马牙。作痛。啼哭不乳。即看口内坚硬之处。或牙龈边白点。将针挑破出血。用好墨调薄荷汤。以手指调过。再用其母油发蘸墨。遍口擦之。仍用青绢蘸新汲井水展口即。

初生杂症论

客忤

一论小儿客忤者。初生之时。因别房异户。外来气息忤之。一名中人。是为客忤也。及家人或乘马行。得马汗气息。或衣染秽暴之气。未盥洗易衣。便向儿侧。皆令忤也。

初生杂症论

不尿

一论小儿初生不尿者。皆因在胎之时。母食糟腌煎炙等毒物。热气流入胎中。儿因饮血是以生下肚腹膨胀肾肿。如觉脐四傍有青黑色及口撮。即不可救也。如有青黑色不饮乳者。服葱乳汤葱白切作四散。用乳汁半小盏。同煎片时。分作四次服即通。不饮乳者。服之即饮。

初生杂症论

夜啼

一论小儿夜啼者。此是邪热乘心也。宜化火膏用灯花三朵。以乳汁调抹儿口。或抹母乳上。令儿吮之。

一治小儿触犯禁忌而夜啼者。宜醋炭熏。服苏合香丸。

一治小儿夜啼不止。作心经有热有虚治。

安神散人参 黄连(姜汁炒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上锉。竹叶二十片。姜一片。水煎服。

一方。治惊啼。用乱发烧灰。酒调服。

一论小儿夜啼。似有邪厉。蝉蜕七个。下半截为末。初生炒一字。薄荷汤入酒少许调下或者不信。将上半截为末。根据煎汤调下。复啼如初。古人立法。莫知其妙。

初生杂症论

中恶

一论中恶天吊者。冒犯邪气也。小儿卒中恶毒。心腹刺痛。闷乱欲死等症。

辟邪膏 治中恶。

真降香 白胶香 沉香 虎头骨 兔肉 龙胆草 人参 白茯苓(去皮各五钱)上为细末。入雄黄五钱。麝香一钱。炼蜜为丸。乳香汤下。

初生杂症论

天吊

一治小儿天吊潮热。

钩藤散钩藤 人参 犀角(镑屑各五钱) 全蝎 天麻(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半)上锉四剂。水煎。温服。

初生杂症论

鹅口

一论小儿鹅口。口疮者。胃中湿热也。小儿口中百病。鹅口、口疮、重囗。不能吮乳。

及咽喉肿塞。一切热毒。

牛黄散牛黄 冰片 硼砂 辰砂(研各一分) 雄黄 青黛(各二分) 牙硝(一分半) 黄连(末八分)黄柏(末八分)上共入乳钵内研匀。每用少许。敷入口内。

一治小儿鹅口。不能食乳。用地龙擂水涂。疮即愈。即摩虫也。

初生杂症论

口疮

一治口疮。

泻心汤用川黄连净为细末。每服一字。蜜水调下。

一论小儿口舌生疮。乃心脾受热。口疮赤。心脏热。口疮白脾脏冷。口疮黄。脾脏热。

宜用吴茱萸末。醋调敷脚心。移夜即愈。药性虽热。能引热下行。其功至良。

一论小儿满口白烂生疮。名口糜。

白术 猪苓 泽泻 木通 生地 赤苓 肉桂 甘草(各等分)水煎服。

一论小儿白口疮。黄丹、巴豆仁同炒焦。去豆用丹。掺上立已。

咽喉并口疮。我也有妙方。白矾两钱许。硼砂一钱强。咽痛用吹入。口疮蜜调当。一次若不愈。再用保安康。

初生杂症论

重舌

一论重舌者。脾经实火也。小儿心脾有热。舌下有形如舌而小者。名曰重舌。及唇口两傍生疮。

当归连翘汤 治重舌。

归尾 连翘 白芷(各三钱) 大黄(煨) 甘草(炙各一钱)上锉。作二剂。水煎。食后频服。

一方。治重舌。用蒲黄涂之。

一方。用胆矾研细敷之。

一治小儿重舌、木舌。乃舌下生舌也。用三棱针于舌下紫脉刺之即愈。又宜竹沥调蒲黄末。敷之舌上。

一治小儿绊舌。用布针舌下针数下。溏鸡屎一搽。即愈。

一治小儿绊舌。不语啼哭。用布针蘸桐油烧红针。下颏挨骨边。一针即已。

初生杂症论

木舌

一论木舌。乃舌肿硬不柔和。脾经实火也。

泻黄散 治木舌、弄舌。

藿香叶(七分) 山栀(一钱) 软石膏(五分) 防风(四分) 甘草(七分)上锉一剂。水煎。不拘时服。

一治木舌。

百草霜 芒硝 滑石上为末。酒调敷之。

初生杂症论

弄舌

一论小儿舌微露而即收。名弄舌。属心脾亏损。用补脾散补之。舌舒长而收缓。名舒舌。乃心脾积热。少用前泻黄散主之。兼口舌生疮。作渴饮冷。胃经实热。用泻黄散。作渴畏冷。

属脾经虚热。用四君子汤。食少作渴。或大便不实。脾胃虚弱也。用门七味白术散 若午后甚者。脾血虚也。四物汤多加参、术、茯苓末。应用内伤门补中益气汤。大病未已。而弄舌者凶。

弄舌微微露即收。得于病后最难瘳。出长收缓名舒舌。热在心脾不用忧。

补脾散 治弄舌。

人参 白术(去芦各一钱) 白芍(酒炒) 茯苓(各八分) 陈皮 川芎(各六分) 黄 (盐炒) 当归(酒炒) 甘草(炙各四分)上锉。每剂三钱。生姜煎服。

初生杂症论

牙疳

一论牙疳者。阳明之热也。小儿齿肿流涎。腮肿走马牙疳等症。

清胃升麻汤升麻 川芎 白芍 半夏(汤泡各七分) 干葛 防风(去芦) 黄连(酒炒) 生甘草(各五分) 软石膏(煨一钱) 白术(七分) 白芷(三分)上锉。水煎热服。能漱口。即含漱而吐之。漱药不用白术、半夏。

一治小儿走马牙疳。一时腐烂即死。用妇人溺桶白垢。火 一钱许。入铜绿三分。麝香一分半。敷之立效。

立效散 治走马牙疳。

青黛 黄柏 枯矾 五倍子(各一钱)上药共为细末。用米泔水先漱口内。将药末掺入患处。

一论小儿走马牙疳。牙根臭烂。侵蚀唇鼻。先用甘草汤洗皮令血出。涂之。亦理身上肥疮。但是疳疮。用之立效。

玉蟾散蚵囗。即虾蟆不鸣不跳者是。用黄泥裹。火 焦。二钱半。青黛二钱。麝香少许。黄连二钱半。

上为细末。湿则干掺。干则香油调抹之。

初生杂症论

吃泥土

一治小儿爱吃泥土。乃脾虚胃热所致。面色青黄。或者虫动。此药皆治。若不急疗。癖症生焉。

清脾养胃汤软石膏 黄芩 陈皮 白术(去芦) 甘草 胡黄连 使君子 茯苓(去皮)上锉等分。水煎。温服。或为末。放于饮食内。令儿服之。

黄金饼 治好吃泥土。

干黄土为末。浓煎黄连汁为饼。服之立愈。

初生杂症论

丹毒、赤游

一论小儿丹毒赤肿。风热狂躁。睡卧不安。胸膈满闷。咽喉肿痛。九窍有血妄行。遍身丹毒。及痘疮已出未出。不能快透。或已出。热不解。急宜服。

消毒饮牛蒡子 荆芥穗 防风 黄芩(各一钱) 犀角 甘草(各五分)上锉。水煎。不拘时服。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

泥金膏 治丹毒赤游风。

阴地上蚯蚓粪、熟皮硝。蚯蚓粪三分之二。共一处研细。新汲井水浓调。浓敷患处。干则再上。

初生杂症论

喉痹、乳蛾

一论小儿喉痹。会厌两傍肿者。为双乳蛾。易治。一傍肿者。为童乳蛾。难治。乳蛾差小者为喉痹。热积于咽喉。且麻且痒。肿绕于外。名缠喉风。喉痹暴发暴死者。名走马喉风。

后方苏厄汤 主方。

桔梗(二钱) 山豆根(一钱) 牛蒡子(一钱) 荆芥穗(八分) 玄参(八分) 升麻(三分)防风(八分) 生甘草(一钱) 竹叶(五片)水煎频服。外用硼砂一味。噙化咽下。降痰消肿。

碧雪散 治咽喉肿痛。水浆不下。或生疮重舌、木舌。

碧雪真青黛。硼砂与焰硝。(飞过) 蒲黄甘草末。(俱用生) 等分掺咽喉。

一治喉痹乳蛾气绝者。实时返活。单乳蛾用巴豆一粒。去壳打碎。入绵絮团内塞鼻。在左塞左。在右塞右。若双蛾用两粒塞两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