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 疡医大全
  • 佚名
  • 3183字
  • 2015-12-26 19:08:39

通治脱肛主方(《活人录》)生黄 (三钱) 人参 当归(各一钱五分) 白术 川芎 陈皮(各一钱) 柴胡 防风(各七分) 升麻(五分)甘草(二分)水煎,空心午前服。(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川芎于至阴之中,升提清阳之气,达于腠理,不外地气上腾之义。若地气上腾,则天气自然下降矣。真气虚寒而自脱者,加附子五分,血枯液竭燥结下坠,及老年产后血燥者,加松子泥五钱,生地三钱,减黄 一钱五分,去白术、川芎、防风,服益血润肠丸,或滋燥养血润肠丸。阳明燥火自亢,实热下坠者,加黄连一钱五分,生地三钱,白芍二钱,去参、 、术、芎、防。服搜风顺气丸,或润下丸。脾胃气虚,泄痢而脱者,加茯苓一钱五分,白术、肉果各一钱,去芎、归,服培元固本启脾丸,或香连固本丸。小儿久痢久泻,湿热下迫而虚脱者,加白芍一钱,黄连三分,减黄 一钱五分,人参五分,去芎归,服香连健脾丸,或香连固本丸。)脱肛 人参、黄 、当归身、升麻、川芎,水二碗,煎八分,食前服。血虚加芍药、熟地,血热加炒黄柏,虚寒加炒黑干姜。外以五倍子末托而上之。

又方 剃头店荡刀旧青布 灰,托之即上。

又方 以手托上,用烘热旧鞋底熨之即上。

又方 番木鳖子去壳取仁,用冰麝油磨汁扫上,即缩入。

因久痢脱肛 蜗牛烧灰,猪油和敷立缩。

脱肛因久患泻痢所致者 葱汤熏洗令软送上。或以五倍子末敷之,频频托入。或煎汤洗亦可又方 生鳖头烧存性研细,香油调敷托上。

小儿脱肛 黄狗一只,将绳捆狗四足后,将狗倒挂,候其口中流出粘涎搽上,其肛即收矣。

脱肛 白矾三分,童便二盏,炖热洗之即上。

龙骨散 小儿大肠虚肛门脱出。

龙骨(二钱五分) 诃子(煨,去核) 没石子(各二个) 赤石脂 罂粟壳(去盖带穣醋炒,各二钱)为极细末,米饮调化,食前服。

伏龙肝散 治小儿阴证脱肛。

伏龙肝(一两) 鳖头骨(五钱) 百药煎(二钱五分)为细末。用紫苏煎浓候温和,清油同敷。

又方 五倍子(二钱,研) 白矾(一钱)同煎汤洗。

又方 木贼草烧灰存性为末,掺肛门上,按入即愈。

又方 浮萍为末干贴。

又方 陈壁土泡汤,先熏后洗。

脏头风门主论

粪门生虫,奇痒万状,以人之势进出而后快者,此乃幼时为人戏耍,乘风而入之,故见此怪证也。(《石室秘录》)

脏头风门主方

蜜煎止痒丹(《石室秘录》)蛇床子 楝树根(各三钱) 生甘草(一钱)共为细末。同蜜煎成,做如人势,导入粪门,听其自化,一条即止痒而愈。

风疳门主论

《心法》曰∶风疳者,乃风湿客于谷道,形如风癣作痒,破流黄水浸淫,遍体微痛,宜用如圣散治之。

冯鲁瞻曰∶谷道痒痛,多因湿热生虫,欲成痔 ,宜以雄黄和艾烧烟熏之,或用桃叶一斤,蒸之极热,纳小口瓶中,坐熏立死。

风疳门主方

如圣膏当归(五钱) 巴豆仁(三钱)麻油八两熬枯,入黄蜡三两化尽,绢滤,入轻粉二钱,搅匀搽之。

股阳疽门主论

《心法》曰∶股阳疽生于股之外侧,胯尖之后,其毒内搏骨节,脓深至骨,故漫肿不变色也。

股阴疽门主论

《心法》曰∶股阴疽,一名赤施,发生于股内合缝下,近阴囊之侧,因偏在厥阴经,故名股阴也。

骑马痈门主论

骑马痈,皆由少年人不保重,或串花街柳巷,或贪倚翠偎红,忍精而战,耐饥而守,或将泄而提其气,或已走而再返其阳,或人方泄精,未经洗净,重与交合,皆足以生此恶毒也。治以七味圣神汤主之。盖此毒乃乘虚而入,必大补其血,而佐以逐邪之品,则病去如失,否则婉转留连,祸不旋踵,与其毒势弥漫,到后来发散,何不乘其初起正气未衰,一剂而大加祛逐之为快哉!方中妙在用金银花,而以当归补血为君,人参为佐,大黄为使,重轻多寡之得宜也。(《秘录》)王肯堂曰∶骑马痈,乃手足三阴经所司,毒在肾经,湿热流于大小肠分,热血积而为毒,缓治则成漏证,大小便俱从此出矣。此处不可用刀针,如用只可针一二分,慎之慎之。

《心法》曰∶骑马痈,亦名骗马坠,生于肾囊之旁,大腿根里侧股缝夹空中,由肝肾湿火结滞而成,此处乃至阴之下,医治不可过用寒凉药。

骑马痈门主方

七味圣神汤(岐天师)金银花(四两) 蒲公英(二两) 人参 当归 甘草(各一两) 大黄(五钱) 天花粉(二钱)水煎服。一剂即消,二剂全愈,溃者三剂愈。

骑马痈已成脓者。(《新都治验》)黄 (三钱) 人参(二钱) 川芎 当归(各一钱) 白芷 防风 肉桂 甘草(各五分)白水煎,一贴痛止,再服自溃,十贴肉生。

坐马痈门主论

《心法》曰∶坐马痈生于尻骨略上,属督经,由湿热凝结而成,虚人患此,易于成漏。

上马痈门主论

《心法》曰∶上马痈生于左臀之下折纹中。

下马痈门主论

《心法》曰∶下马痈生于右臀之下折纹中。

涌泉疽门主论

《心法》曰∶涌泉疽生于尻骨之前,肛门之后长强穴,属督经首穴,由湿热凝结而成。老弱患此,多成冷漏,难痊。

穿裆疽门主论

王肯堂曰∶穿裆宜,生背之下极,属督脉及太阳经,由劳伤忧思积郁所致。宜速治,稍缓则溃烂难收敛。欲成漏者,多麻木黑陷。泄泻呕哕,疲倦者不治。(《准绳》)《心法》曰∶穿裆疽生于会阴穴,在谷道之前,肾囊之后,此系皮囊空处,如痛连睾丸及腰背肛门。根深迟溃,腐伤尿管,漏溺不能收敛者,至险。

悬痈门主论

悬痈《鬼遗方》云∶胯下两臀尖下,大道前(谷道)。小道后,水道成悬痈,皆是虚极人患此。近谷道左右,乃名痔痈,宜急补脾脏,及发处贴药,即用发穴药。破后用抽脓膏,脓尽用合疮口药合之。慎勿过冬,即成冷漏,难治。

王肯堂曰∶悬痈生于篡间,谓前阴之后,后阴之前,屏翳处也,即会阴穴。属任脉别络,侠督脉波脉之会,痈生其间,人起立则若悬然,故名悬痈,属足三阴亏损之证。轻则为漏,沥尽气血而亡;重则内溃而即殒。原属肝肾二经,阴虚虽一,于补犹恐不治,若又加克伐,不死何待。(《准绳》)又曰∶悬痈与骑马痈,惟制甘草内服外洗。

又曰∶交 一处近棱在线名骗马坠,俗名跨马痈,防漏。

陈实功曰∶悬痈生于肾囊之后,肛门之前,又名海底漏,最难收功。初起肿痛继即溃脓,总由湿热相火内灼肺金而然也。

宜服国老散、加减地黄丸,此一定之治法也。(《正宗》)蒋示吉曰∶悬痈生于谷道之前,阴器之后,又谓海底穴也。乃三阴亏损。湿热结聚而成。初生状如莲子,少痒多痛,日久渐如桃李,赤肿 痛,溃而流脓,破后轻则成漏,重则气血沥尽,变为痨瘵不起之候者多矣。初起壮实者,泻其病根;稍虚者,利其湿热;已成者,托里排脓;已溃者,温补滋阴。切忌寒凉损胃,冰凝气血,致生变证。(《说约》)冯鲁瞻曰∶悬痈者,谷道前后生疮是也。初发形如松子,渐如莲子,数十日后甚,赤肿如桃即破,破最难收。其治每用粉草一两,无灰酒煎服以解毒,此证多属阴虚,故不足人患之。大禁寒凉克削,肝肾虚极之证也。重为滋阴峻补,并为绝欲,急令收功,否则成漏痨瘵之根矣。(《锦囊》)汪省之曰∶悬痈即骑马痈也。此证多因酒色不慎,湿热壅滞而作,况谷道之前,乃任脉会阴发源之地,又乃肝经宗筋所会之处,患此多属肝肾二经阴虚。今人每以败毒流气等攻伐之剂治之,殊不知阴既虚矣,须一于补,尚恐不能成脓敛口,反加克伐,不死何待。(《理例》)

悬痈门主方

生熟地黄丸大熟地(九蒸九晒) 大生地(酒洗,各三两) 柏子仁(去壳隔纸炒) 当归(酒蒸) 白芍(酒炒 各二两) 牡丹皮(酒蒸) 山药(乳蒸) 白茯苓(乳蒸,各一两五钱) 泽泻(水蒸,一两) 败龟版(童便浸,去墙酥炙,研为极细末) 远志肉(甘草水泡透,各四两)共为细末。用金钗石斛四两,金银花十二两,熬膏和炼蜜捣丸,每早淡盐汤送下四钱。

国老散 甘草七段,用急流水一碗浸之炙干,又浸又炙,以水尽为度,研细末,每日空心白汤调服二钱,忌煎炒、烟酒、炙 、辛辣、发物。

天粉草膏 悬痈已成,服药不得内消者服此,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已溃者即敛,此治斯证之良方。

大粉草(用长流水浸透,炭火上炙干,再浸再炙,如此三度,切片) 当归身(各三两)水三碗,慢火煎至稠膏,去渣再煎稠浓为度,每日三钱,无灰酒一大杯化开,空心服之。

四神汤 专治悬痈一切肿毒,不红不肿,气血虚者。

当归(八钱) 嫩黄 金银花(各五钱) 甘草节(二钱)水酒各一碗煎服,仍以酒助药力。

又方 甘草梢四两,水煎服。

敷法大黄(一两) 熟石膏(三钱) 紫金锭(一锭)同捣碎,水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