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黄裳进言于嘉王曰:“为学之道,当体之以心,王宜以心为严师。于心有一毫不安者,不可为也。”且引前代危亡之事,以为儆戒。王谓人曰:“黄翊善之言,人所难堪,惟我能受之。”
正己为严师
【许鲁斋语录】:正心之始,当以正己为严师。凡所动作,则知所惧。如此一二年间,守得牢固,则自然心正矣。
训人如严师
【后周书】:苏绰为文帝行台尚书常言为国之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
善恶皆我师
【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则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左传】《襄六年》,郑人游于乡校,乡人之学校以论执政,论政得失。然明谓子产:毁乡校如何?患人于中谤议国政。子产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
文王我师
【孟子】: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
天赐我师
【新唐书】《则天传》高宗头眩不能视,侍医张文仲、秦鸣鹤曰:“风上逆砭血,头可愈。”后内幸帝,殆得自专,怒曰:“是可斩,帝体宁刺血处耶!”医顿首请命。帝曰:“吾眩不可堪,听为之医一再刺。帝曰:“吾目明矣。”后帘中再拜谢曰:“天赐我师。”身负缯宝以赐。
疏广吾师
【晋书】《羊传》:与弟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以曰士而居重位,何能不以盛满受责乎?疏广是吾师也。详《本传》。
叔度吾师
【续后汉书】《高士传》:黄宁,字叔度。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陈蕃、周举尝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杜陵吾师
【宋吴总志】:黄,字济川。山谷老人犹子也。年十九岁,会山谷自涪归,寓荆州,教以诗律。济川曰:“为学当师古。吾叔源流实自杜陵,即吾师也。”余时尚幼,方参老人,侍立在傍。会有乞草堂诗者,山谷即试之。济川援笔立成,曰:“径入小庭迂,登登岂按图。主人缘雅趣,有客爱规模。鸥与邻翁狎,船从稚子呼。何当迎接汝,有梦隔江湖。”山谷大奇之,即别以所用研并手校注释杜诗以遗之,且铭研曰:“其重也,可以压险者之累卵;其坚也,可以当谤者之铄金;其圆也,可以消非意之横逆;其方也,可以行立心之直方。夫如是,则研为子师,亦为子友。善友在前,良规在后。”后三年,余与济川别,乃举以相赠,盖传衣也。呜呼!济川肉烂久矣,而二物悉罹于兵火,念之令人鼻酸。
步兵吾师
【北齐书】:齐李元忠为侍中,虽处要任,不以物务于怀。每言宁无食,不可使我无酒。阮步兵吾师也,孔少府岂如我哉!
痛饮真吾师
【唐杜工部集】《戏赠郑广文虔》: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对尔汝,痛饮真吾师。
足为汝师
【南史】《南到溉传》: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行府郡事。武帝敕绎曰:“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
卫交愿师
【韩诗外传】:卫公子交见于子思曰:“先生圣人之后,执清高之操。天下之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虽不敏,窃慕下风,愿师先生之行,幸顾恤之。子思曰:“公子不宜也,夫清高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意;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今公绍康叔之绪,处战伐之世,当务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否臧,立规捡,修匹夫之行之时也。”
外国愿师
【新唐书】《艺文列传》:萧颍士授河南府参军,倭国遣使入朝,自陈国人愿求萧夫子为师者。中书舍人张渐等谏不可而止。
父子资师
【唐】:肃宗即位,灵武李泌愿以客从入议国事,出陪舆辇,帝因赐金紫,拜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帝尝曰:“卿侍上皇,中为朕师。今下判广平行军,朕父子资卿道义云。”
兄弟同师
【北史】:贾思伯,字士休。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业成,无资酬之,凤质其衣。时人语曰:“北海阴生不免痴,不识双凤脱人衣。”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遣凤,因具车马迎凤。凤惭不往。
为子求师
【后魏书】:魏宗室钦为右仆射,托高僧寿为子求师。师至,未几逃去。钦让僧寿,僧寿曰:“凡人绝粒,七日乃死。始经五朝,便尔逃去。去食就信,实有所阙。”钦大惭,待客稍厚。
为子延师
【言行龟鉴】:吕原明,正献公之长子也。王献公通判颍州,欧阳文忠公适知州事,焦先生千之伯强客文忠公所,严毅方正,正献公招延之使教诸子。诸生小有过差,先生端坐召与相对,竟夕不与之语。诸生恐惧畏服,先生方略降词色。
敕子从师
【世说】:太傅东海王越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学之所以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刑;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
白首从师
【文中子】:繁师玄闻董常贤,问贾琼以齿,琼曰:“始冠矣,年二十。”师玄曰:“吁,其幼达也。”琼曰:“夫子十五为人师焉。夫子,谓文中子。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琼闻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
舍职从师
【文中子】《魏相》篇:子之韩城,自龙门关先济,贾琼程元后。关吏仇璋止之,曰:“先济者为谁?吾视其籴页颓如也,重而不亢;目灿如也,澈而不瞬;口敦如也,阚而不张;凤颈龟背,须垂至腰,参如也。与之行,俯然而色卑;与之言,泛然而后应,浪惊拖旋而不惧。是必有异人者也。吾闻之,天下无道,圣人藏焉。鞠躬守默,斯人殆似也。”程元曰:“子知人矣,是王通者也。”贾琼曰:“吾二人师之,而不能去也。”仇璋曰:“夫杖一德,乘五常,扶三才,控六艺,吾安得后而不往哉?”遂舍职从于韩城。子谓贾琼曰:“君子哉,仇璋也!比董常则不足,方薛收则有余。”
负笈从师
【邴原别传】:原旧能饮酒,自行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行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躬,涿郡则庐子干,汝南则交范孟博,适留则友符伟明,游太学则师仇季智,之陈国则亲庞德公,入汝南则师黄公度。临归,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以一饮咽。”于是每坐饮终日不醉。
负帙从师
【魏书】《李业兴传》:业兴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从师,不惮勤苦。
负卷从师
【马明叟实宾录】:北齐张雕武好学,精力绝人,负卷从师,不远千里,后为侍中加开府。
蹑从师
【宋史】《陆佃传》:佃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蹑从师。不远千里过金陵,受经于王安石。
折节从师
【南史】《未异传》:异年十余,好群聚扌莆博,颇为乡党所患。及长,乃折节从师。
辞亲从师
【宋史】:王存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十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自以为不及。
辞母求师
【北史】《雷绍传》:绍九岁而孤,十八给事镇府。使洛阳,见京都礼义之美。还谓同僚曰:“徒知边备尚武以图富贵,不谓文学身之宝也。生世不学,其犹穴处,何所见焉?”遂逃归,辞母求师。经年,通《孝经》、《论语》。尝读书至“人之行莫大于孝”,乃投卷叹曰:“吾离违侍养,非人子之道。”即还乡里躬耕奉养。
步檐求师
【汉书】:杜乔少好学,常步担求师。
赍金求师
【马令南唐书】《儒者传》:夏宝松工诗。晚进儒生求为师事者,多赍金帛,不远数百里,辐辏其门。
千里寻师
【东汉书】《李固传》:固,司徒之子也。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
【宋史】:王庠颍悟,七岁能属文。年十三,与其弟序闭户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寻师千里,究其旨归。元中,吕陶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荐之,庠推以让宋朝杰。崇宁壬午岁,应能书为首选。
千里追师
【晋书】《董景道传》:景道,字文博,弘农人也。少而好学,千里追师。所在唯昼夜读诵,略不与人交通。明《春秋》三传、京氏《易》、马氏《尚书》、《韩诗》,皆精究大义。三礼之义,专遵郑氏。著《礼通论》,非驳诸儒,演广郑旨。
千里迎师
【仪真志】:孙锡,字昌,世为广陵巨室。父再荣,悉推田宅与诸兄弟,独携锡居建安军杨子县,遂为真州人。千里迎师,立学舍市书,至六七千卷。锡刻意诵习,年十九,举开封进士第二。
孟尝迎师
【韩诗外传】:孟尝君请学于闵子,使车往迎闵子,闵子曰:“礼有来学,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礼,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明日祛衣请受业。《诗》曰:“日就月将。”剑虽利不砺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旨酒嘉肴,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坏而勉,不究故尽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子夏问《诗》,学一以知二。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诗》曰:“日就月将。”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故太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尊师尚道也。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诗曰:“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郡守不迎师
【文选】《扬雄解嘲》: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俯眉。
天子不召师
【孟子】: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曰:“为其多闻也,为其多贤也。”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
敕朝臣举师
【北齐书】《孙灵晖传》:后主时为潼郡太守。天统中,敕令朝臣推举可为南阳王师者。吏部尚书尉瑾表荐灵晖,徵为国子博士,授南阳王经。绰虽不好文学,亦甚相敬重,启除其府谘议参军。绰除定州刺史,仍随之镇。绰所为倡蹶,灵晖唯默默忧,不能谏正。绰欲以管记马子结为谘议参军,乃表请转灵晖为王师,以子结为谘议。朝廷以王师三品,启奏不合。后主于启下手答云,但用之。仍手敕南阳书,并依所请。儒者甚以为荣。
筑宫亲师
【史记】:邹子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往亲师之。
聚徒往师
【宋史】《安焘传》:焘,字厚卿,开封人。幼警悟,年十一从学里中,羞与群儿伍。闻有老先生,聚徒往师之。
捧手问师
【管子】《弟子职》篇:若有所疑,捧手而问之。师出皆起。
【谢承后汉书】:董春,字纪阳。会稽余姚人。少好学,师事侍中祭酒王君仲,受《古文尚书》,后诣京房受《易》,究极经旨,条列科义。后还为师,立精舍,远方门徒学者常数百人。诸生每升讲堂,鸣鼓三通,下横经捧手请问者百人。
下床拜师
【海内先贤传】:仇览,字季智。郭泰赍刺从之,曰:“暮来留宿,明旦下床拜之。”曰:“君非泰友,乃泰师也。”
省疾拜师
【崔鸿后集】:初,姚泓之为太子,受经于太学博士淳于歧。歧病在家,泓以师者人之表范,传先圣之训,加在三之义,不可以不重,亲诣省疾,拜于床下。
无钱资师
【后汉书】:邴原年十一丧父,家贫,邻有书舍,原过之必泣。其师问之曰:“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学者必有父兄,羡其不孤而得学。”师感之,曰:“欲学何书?”原曰:“无钱资师”。师曰:“苟有志,徒相教,不求资。”遂从学也。
半俸奉师
【元一统志】:令狐再谪三衢,遇田敦为牧,乃门生也。方相见,敦曰:“吾今日方见坐主。”乃分半俸奉之。
金紫加师
【宋书】:武帝登祚,加颜延之金章紫绶,领湘东王师。
重教尊师
【颜先生百衲锦】:凡人之性,未有不善,亦未有不资于教也。自古迄今,无圣愚贤否,皆知师之可尊者,重教法也。
尊礼儒师
【元王恽秋涧集】《总管王公碑》:所至兴修庙学,尊礼师儒,崇礼让而抑豪强,务致差赋办集,尊礼儒师,民安俗阜。
尽礼敬师
【续后汉书】:荀攸,字公达。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达人之师表。当尽礼敬之。
庾公不害师
【孟子】: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云云。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赵希循会心录】:庾公之斯不欲以其师之道害其师,则当明告卫君,辞此行可也。今用兵于敌,而以私恩废君命,于子濯孺子则为端矣,于国事非端也。
致尸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