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注 性者,五行之性也。德化者,气之祥也。政令者,气之章也。变眚者,气之易也。用者,体之动也。毛虫,木森森之气也。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是人秉五气五味所生,而复伤于五气五志。犹水之所以载舟,而亦所以覆舟也。是以上古之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顺天地之变易,以和调其阴阳,故能苛疾不起,而常保其天命。今时之人,能知岁运之变迁,避胜复之灾眚,不惟可以治人,而亦可以养生。推而广之,可以救斯民于万世也。】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脏为心。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色为赤,其化为茂。其虫羽,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焫,其味为苦,其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注 息者火气之蕃盛也,躁火之动象也。其虫羽者,火化游行于虚空上下也。炎烁燔焫,热之极也。极则变,变则为灾眚矣。】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脏为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其味为甘,其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脾,酸胜甘。
【注 充者,土气充贯于四旁也。静者土之性,兼者土王四季,兼有寒热温凉之四气也。化生万物,土之用也。倮虫,肉体之虫,土所生也。云雨者,湿气上升也。动注淫溃,湿之极也。】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气为成,在脏为肺。其性为凉,其德为清,其用为固,其色为白,其化为敛。其虫介,其政为劲,其令雾露,其变肃杀,其眚苍落,其味为辛,其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注 成者,万物感秋气而成也。固者,坚金之用也。介虫,外被介甲金之象也。肃杀者,物过盛而当杀,于时为金又兵象也。落者,肃杀盛而陨落也。】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气为坚,在脏为肾。其性为凛,其德为寒。其用为【缺】 。其色为黑,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其令【缺】 。其变凝冽,其眚冰雹,其味为咸,其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注 坚者,寒气之化也。静者,水之政令也。鳞虫,水所生也。凝冽,寒之极也。冰雹,水之变也。】
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注 五气五方之气也。更立四时更换也。各有所先者,如春之风,夏之热,秋之凉,冬之寒,各先应期而至也,各当其所主之位,四时之正气也。如冬时应寒而反热,夏时应热而反寒,非其所主之位则邪。邪者为万物之贼害也。】
帝曰:病生之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
【注 此论四时之气,而变生民病也。如五气各得其位,其病则微。不相得而非其本位,则其病甚矣。】
帝曰:主岁如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注 此复论五运主岁之有太过不及也。如岁木太过,则制己所胜之土气,而侮所不胜之金气。如不及,则己所不胜之金气,侮我而乘之;己所胜之土气,来轻我而侮之。五运皆同,周而复始。】
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帝曰:善。
【注 此言乘侮而反受其复也。如岁木不及,则所不胜之金气,侮而乘之,而金反自虚其位矣。室秋令之时,金气虚而反受木之子气来复,则火热铄金所谓侮反受邪也。侮而受邪因木气不及,而金气又能制木,寡于畏之故也。此篇论五运之气,主岁、主时,而兼论六气之上下左右,盖五六相合而后成岁也。】
五运六气主岁主时太过不及及间气加临之图。
【按岁运七篇总以此图推之,其五运、六气、司天在泉,间气、加临、主时、主岁,总括于中矣。再以天时民病合而推之,已了然在目,不必多赘也。】
六微旨大论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
【注 天之道者,阴阳之道也。言阴阳之道,高远而渊深也。夫有形者,尚可测。在天之为气者,莫知其极也。】
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注 天之道者,天之阴阳也。因天之序者,天以六为节,因六气而环序也。盛衰者,六气之有太过不及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注 六六者,谓司天之三阴三阳,上合天之六气也。上下有位者,言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厥阴在上,则少阴在下;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六期环转,而各有上下之定位也。左右有纪者,如少阴在上,则厥阴在左,太阴在右;太阴在上,则少阴在左,少阳在右;少阳在上,则太阳在左,阳明在右;阳明在上,则少阳在左,太阳在右;太阳在上,则阳明在左,厥阴在右;厥阴在上,则太阳在左,少阴在右。各随气之在上,而有左右之定纪也。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盖以右位之阴阳,转迁于上而主岁也。气之标者,标见于上也。夫天气右旋,故南面观之,而待其循序环转也。移光者,日月运行也,以日行一周天以定一气之位。正立,正南面而立也。】
六气主岁太过不及之图
五运主岁之图
六气主时之图
六气主岁及间气加临之图
五运六气主岁主时太过不及及间气加临之图
子午之岁
少阴司天
阳明在泉
太阳寒水加
厥阴风木加
少阴君火加
初之气
厥阴风
木主气
二之气
少阴君
火主气
三之气
少阳相
火主气
三之气,少阴君火加临,以终司天之三气。
太阴湿土加
少阳相火加
阳明燥金加
四之气
太阴湿
土主气
五之气
阳明燥
金主气
终之气
太阳寒
水主气
六之气,阳明燥金加临,以终在泉之三气。故曰,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司天之气,始于在泉之左,是天气之本于地也。
丑未之岁
太阴司天
太阳在泉
厥阴风木加
少阴君火加
太阴湿土加
初之气
厥阴风
木主气
二之气
少阴君
火主气
三之气
少阳相
火主气
司天在泉之气主岁,加临之气主时。
少阳相火加
阳明燥金加
太阳寒水加
四之气
太阴湿
土主气
五之气
阳明燥
金主气
终之气
太阳寒
水主气
在泉之气,始于司天之右,是地气之本于天也。加临为客气,六气为主气。客胜为从。主胜为逆。
寅申之岁
少阳司天
厥阴在泉
少阴君火加
太阴湿土加
少阳相火加
初之气
厥阴风
木主气
二之气
少阴君
火主气
三之气
少阳相
火主气
阳明燥金加
太阳寒水加
厥阴风木加
四之气
太阴湿
土主气
五之气
阳明燥
金主气
终之气
太阳寒
水主气
卯酉之岁
阳明司天
少阴在泉
太阴湿土加
少阳相火加
阳明燥金加
初之气
厥阴风
木主气
二之气
少阴君
火主气
三之气
少阳相
火主气
二之气,少阳相火加临于少阴君火,是以下临上,为不当其位:民善暴死。
太阳寒水加
厥阴风木加
少阴君火加
四之气
太阴湿
土主气
五之气
阳明燥
金主气
终之气
太阳寒
水主气
辰戌之岁
阳明司天
少阴在泉
少阳相火加
阳明燥金加
太阳寒水加
初之气
厥阴风
木主气
二之气
少阴君
火主气
三之气
少阳相
火主气
厥阴风木加
少阴君火加
太阴湿土加
四之气
太阴湿
土主气
五之气
阳明燥
金主气
终之气
太阳寒
水主气
巳亥之岁
厥阴司天
少阳在泉
阳明燥金加
太阳寒水加
厥阴风木加
初之气
厥阴风
木主气
二之气
少阴君
火主气
三之气
少阳相
火主气
司天之厥阴,加临于三气之上,以主岁半之前。
少阴君火加
太阴湿土加
少阳相火加
四之气
太阴湿
土主气
五之气
阳明燥
金主气
终之气
太阳寒
水主气
在泉之少阳,加临于六气之上,以主岁半之后。六气准此。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注 此言三阴三阳,有六气之化,有上下之本标,有中见之标本也。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故以天气为本而在上,以三阴三阳之气标见于下也。】
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注 此言三阴三阳之六气,虽上下相应,而各有不同也。少阴标阴而本热,太阳标阳而本寒,是本标之不同也。少阴太阳,从本从标。太阴少阳从本。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有从本而得者,从标而得者,有从标本而得者,有从中见而得者。是气应之异象也。】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注 此论三阴三阳之主岁,而各有太过不及也。至而至者,此平气之年,无太过不及,四时之气应期而至,气之和平也。如春应温而尚寒,夏应热而尚温,此应至而不至,来气之不及也。如未至春而先温,未至夏而先热,此未应至而先至,来气之有余也。按天元正纪大论曰:凡此阳明、太阴、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太阳、少阳、少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盖不及之岁,则司天之气,后天时而至;有余之岁,则司天之气,先天时而至。又阳年主实,阴年主虚,其天符岁会之年是为平气,无太过不及者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
【注 不及之岁,应至而不至;有余之岁,应未至而至,是为应则顺。如不及之岁,反未至而至;有余之岁,反至而不至,是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为民之灾病矣。】
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注 请言其应者,谓应太过不及之气也。物生其应者:如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少阳司天,草木早荣;太阴司天,万物以荣。凡此生物之类,皆所以应司天之候也。气脉其应者:如太阳司天,寒临太虚,阳气不令;阳明司天,阳专其令,炎暑大行;太阴司天,阴专其政,阳气退避。又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濇;太阳之至,大而长。凡此皆气脉其应也。】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注 此论六节应地而主时也。气位,六气所主之步位也。显明者,寅正立春节候,乃初之气也。显明之右,乃少阴君火之位,主二之气也。退行一步者,从右而退转一位也。君火之右,乃少阳相火之位,主三之气也。复行一步者,复行一位也。复行一位,乃太阴湿土,主四之气也;复行一位,乃阳明燥金,主五之气也;复行一位,乃太阳寒水,主六之气也;复行一位,乃厥阴风木,主初之气也;复行一位,乃少阴君火之所,主周而复始也。】
相火之下,水气治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