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要方》治宿舍不消、心腹妨满胀痛须利方∶诃黎勒皮(八分) 桔梗(六分) 槟榔仁(八分) 夕药(六分) 大黄(十分)上,为散,空腹煮生姜,饮服三钱匕,日二服。
《葛氏方》治脾胃气弱,谷不得下,遂成不复受食方∶大麻子仁(一升) 大豆黄卷(二升)并熬令黄香,捣筛,饮服一二方寸匕,日四五。(今按《僧深方》∶大麻子仁三升,大豆二
治寒冷不食方
《千金方》消食断下丸,寒冷者常将之,方∶曲末(一升) 大麦 末(一升) 吴茱萸(四两)三味,蜜和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
又云∶消食丸,主数年不能食方∶小麦 (一升) 干姜(四两) 乌梅(四两) 曲(一升)四味,蜜和服十丸,日再,至四十丸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者皆瘥。
《范汪方》治久寒不欲饮食数十岁方∶茱萸(八合) 生姜(一斤,切) 硝石(一升)凡三物,清酒一升,水五合,煮令得四升,绞去滓,温饮二升,病即下去,勿复服也。
《葛氏方》治胃中虚冷不能饮食,食辄不消,羸瘦 乏、四肢 弱、百疾因此牙生方∶薤白(一斤) 枳实(三两) 橘皮(一两) 大枣(二十枚) 粳米(二合) 豉(七合)以水七升,先煮薤,得五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作之。
《广济方》疗冷气不能食及少气调中丸方∶人参(五两) 茯苓(五两) 甘草(五两) 白术(五两) 干姜(四两)捣,以蜜和丸,空腹温酒服如梧子三十丸,日二夜一,不饮酒,煮大枣饮下。
《录验方》治恶食人参汤方∶人参(四两) 生姜(二斤) 浓朴(二两) 枳实(二两) 甘草(二两)凡五物,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集验方》治久寒胸胁逆满不能食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 人参(一两) 生姜(八两) 小麦(一升) 甘草(一两) 桂心(一两) 半夏凡八物, 咀,以清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绞去滓,适寒温,饮一升,日三。
治上热下冷不食方
《耆婆方》治人上热下冷痰饮风气虚劳方∶独活 茯苓 白术 泽泻 浓朴 黄 升麻 本 紫菀 甘草 人参 黄芩各(二两)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又云∶因饮酒上热下寒不能食方∶人参(二分) 甘草(二卜) 升麻(二两) 干蓝(二两) 粟米(一合)凡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米去滓,分三服。
又方∶平且空腹服真酪一合即愈。
又方∶常食粟餐及粟粥之。
又云∶治虚上热下冷气上,头痛胸烦人参汤方∶人参(二两) 茯苓(三两) 麦门冬(一两) 粟(二两)凡四物,水七升,煮取四升,分三服,日三夜二。
又云∶治内虚上热下冷,气不下,头痛胸烦头豉汤方∶豉一升,水二升(一方三升),令小沸,纳豉令三沸,顿服有验。
《僧深方》茱萸丸,治膈上冷膈下热,宿食癖饮积聚,食不消,寒在胸中,或反胃害食消瘦茱萸(二两) 椒(一两半) 黄芩(一两) 前胡(一两) 细辛(六分) 皂荚(二枚) 人参(三凡十一物,下筛,丸以蜜,服如梧子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之。
《广济方》疗膈上热膈下冷,日西身体热疼,吃食不下,夜卧不安方∶苦参〔(一名火槐)六分〕 龙胆(五分) 夕药(四分) 黄连(六分) 栝蒌(四分) 青葙子(捣筛,蜜丸,每食后以饮服丸如梧子十四丸,日二。
治谷劳欲卧方
《病源论》云∶谷劳者,脾胃虚弱不能传消谷食,使腑脏气痞也,其状令人食已则卧,肢体《葛氏方》治饱食竟便卧,得谷劳病,令人四肢烦重欲卧、食毕辄甚方∶大麦 (一斤) 椒(一两) 干姜(三两)捣末,服方寸匕,日三四服。(今按∶《范汪方》∶大麦 一升,椒二升,干姜三两也。)又云∶治食过饱,烦闷但欲卧而腹胀方∶熬麦面令微香,捣服方寸匕,得大麦面益佳,无面《新录方》治谷劳食竟即因而睡方∶以酒二升,煎杏仁五十枚,取一升服之,覆取汗。
又方∶食伤饱为病,胃胀心满者∶灸胃脘七壮。
又方∶十沸汤,生水共三升饮之,当吐食出。
治恶心方
《病源论》云∶恶心者,心下有停水积饮所为,则心里澹澹然欲吐,为恶心。
《千金方》治恶心方∶苦瓠瓤并一升,切,酒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须臾吐并下如虾蟆《葛氏方》治人忽恶心不已方∶薤白(半斤) 茱萸(一两) 豉(半升) 米(一合) 枣(四枚) 枳实(二枚)盐如弹丸,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又方∶但多嚼豆 子及啖槟榔亦佳。
《孟诜食经》恶心方∶取怀香华叶煮服之。
《新录方》治恶心方∶生姜合皮捣服五大两汁。
又方∶槟榔仁,末,方寸匕,生姜汁服之,日二。又加橘皮更佳。
《极要方》疗冷痰气在胸腹,胀不能食,吐水沫,耿耿恶心方∶吴茱萸(一升) 橘皮(二两) 杏仁(三两) 生姜汁(三合)上,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六合,去滓,纳槟榔仁散方寸匕,分再服,得一两行利大快,三五
治噫酢方
《病源论》云∶噫酢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葛氏方》人食毕噫酢及酢心方∶人参(二两) 茱萸(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集验方》同之。)《千金方》治食后吐酢水方∶干姜(二两) 食茱萸(半升)二味,酒服方寸匕,日二,立验。
《医门方》疗食噫或酢咽方∶人参(二两) 吴茱萸(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橘皮(一两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
又云∶疗食后吐酢水,食羹饭粥并作方∶浓朴(炙) 吴茱萸 桂心 橘皮(各二两) 白术(三两)上捣筛为散,空腹酒服方寸匕,甚效。
《广济方》疗吐酸水,每食即变作酸水吐出方∶槟榔仁(十二六分) 人参(六分) 茯苓(八分) 橘皮(六分) 荜茇(六分)捣筛为散,平晨空腹,取生姜五大两,合皮捣绞取汁,温,纳散方寸匕,搅调顿服之,日一《效验方》治食后吐酢水,洗洗如酢浆,食羹即剧,为胃冷干姜散方∶食茱萸(一两) 干姜(一两) 术(一两) 甘草(一两)凡四物,冶下筛,用酒若汤服方寸匕,日三。
治呕吐方
《病源论》云∶呕吐者,皆由脾胃虚弱,受于风邪所为也。若风邪在胃则呕,膈间有停饮,生《极要方》疗呕吐∶此病有两种,一者积热在胃,呕逆不下食,二者积冷在胃,呕逆不下食生姜根(切,一升) 生麦门冬(一升) 青竹茹(一升) 生姜(切,五合) 茯苓(五两)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加竹沥六合搅调,分二服。
《博济安众方》治呕逆不食方∶浓朴(三两,去皮,姜涂,炙) 人参(一两) 橘皮(一两)上,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作三服,饭后服。
《僧深方》生姜汤治食已吐逆方∶生姜(五两) 茯苓(四两) 半夏(一升) 橘皮(一两) 甘草(二两)五种,水九升,煮取三升七合,分三服。
《广济方》疗脾胃中冷气、每食即呕吐方∶人参(二两) 甘草(一两半,炙) 橘皮(一两半,炙) 葱白(三两) 生姜(三两,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合,绞去滓,分温三服,忌生冷油腻猪鱼海藻。
《范汪方》半夏汤,治胸中乏气而呕欲死方∶人参(二两) 茯苓(二两) 生姜(三两) 白蜜(五合) 半夏(三升,洗)凡五物,以蜜纳六升水中挠之百过,以余药合投中,煮得三升,分四服,禁冷食,治干呕亦《医门方》治呕逆变吐食饮不下方∶橘皮(二两) 术(二两) 生姜(三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温三服,服相去八九里。
止呕橘皮汤方∶橘皮(二两) 干姜(二两) 人参(一两半)以水六升,煮得二升,服七合,日三。
《新录方》治呕吐不下食方∶茅根(切,二升) 生姜合皮(切,一升)以水四升半,煮取二升,二服。
《录验方》治热呕方∶芦根 茅根(切,各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葛氏方》治卒呕哕又厥逆方∶生姜(半斤,切) 橘皮(四两)水七升,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日三。
《千金方》云∶诸呕哕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悸者,小半夏汤主之∶半夏(一升) 生姜(八两) 茯苓(三两)三味,水七升,煮取二升半,二服。
又云∶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也。
又云∶饮食呕吐法∶生熟汤二升,顿服即吐。
又云∶灸呕吐方∶灸心俞百壮。
又方∶灸膈俞百壮。
又方∶灸胸堂百壮。
又方∶灸原阙五十壮。
又方∶灸胃脘百壮,三报。
又方∶灸脾募百壮,三报。
治干呕方
《病源论》云∶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故谓之干呕。
《僧深方》治胃逆干呕欲吐无所去人参汤方∶人参(二两) 干姜(四两) 泽泻(二两) 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 茯苓(四两) 大黄(一八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服八合,日三。
又云∶茱萸汤,治干呕吐涎沫、烦心头痛方∶茱萸(半升) 大枣(十枚)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凡四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五合,日三服。
又方∶茱萸一升,大枣十二枚。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方∶半夏、干姜分等为散,服方寸匕。
又方∶生姜汁五合,蜜四合,二物,先煎蜜减一合,竟投姜汁,复煎数沸,稍稍啖之,勿久《范汪方》治卒干呕烦闷方∶用甘蔗捣之,取汁,温服一升,日三。
《集验方》治干呕或哕、手足逆冷方∶橘皮(四两) 生姜(六两,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服一升。(《千金方》同之。)《葛氏方》治干呕不息方∶捣葛根,绞汁,服一升许。
又方∶灸两手腕后两筋中一夫,名间使,各七壮。
又《千金方》治干呕哕厥逆方∶饮新汲水三升。
又方∶煮豉三升,饮汁。
又方∶浓煮三斤芦根,饮汁。
又方∶空腹饮生姜汁。
又云∶灸干呕方∶灸心主,尺泽亦佳。(今按《明堂》云∶在肘中缝上。)又方∶灸乳下一寸二十壮。
治哕方
《病源论》云∶哕者,脾胃俱虚,受于风邪,故令新谷入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旧相《葛氏方》治卒哕不止方∶饮新汲井水∶(今按《新录方》云∶服井华水二升。数升。)又方∶但闭气拆引。
又方∶痛抓眉中央,闭气。
又方∶好豉二升,煮取汁饮之。
又方∶枇杷叶一斤,水一斗,煮取三升,再服。
又方∶煮芦根亦佳。(今按《千金方》∶浓煮三斤饮汁。)又方∶以物刺鼻中,若以少许皂荚纳鼻中,令嚏即止。
《录验方》治呕哕橘皮汤方∶生姜(四两) 橘皮(一两) 甘草(一两)凡三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一服七合,日三。
《新录方》治哕方∶单服十沸汤,任多少。
又方∶生姜五大两,合皮捣取汁服。
又方∶荻根切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稍咽之。
又方∶橘皮五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三服。
又方∶灸腋下一寸。又灸胃脘穴。
《苏敬本草注》治哕方∶服千岁 汁。崔禹锡《食经》云∶薯蓣为粉,和 汁煮作粥食之。
《短剧方》治哕方∶灸腋下聚毛中五十壮。
又方∶灸石关穴五十壮。
《千金方》治 方∶灸承浆炷如麦七壮。
又方∶灸脐下五寸七壮。
又方∶煮豉三升,饮汁。
又方∶空腹饮姜汁一升。
医心方医心方背记《病源论》云∶夫饮酒人大渴,渴而饮水,水与酒停聚胸膈之上,蕴积不散而成癖也,则令楮∶陆法言云∶刃吕反。释反云∶ 树也。恶木也。似伫子,可以为药也。又名通天木,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