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此一卷论切脉。治伤寒先须识脉。若不识脉。则表里不分。虚实不辨。仲景犹诮当时之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必欲诊冲阳。按太溪而后慊。况于寸关尺耶。大抵问而知之以观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与脉不可偏废。且如伤寒脉紧。伤风脉缓。热病脉盛。中暑脉虚。人迎紧盛伤于寒。

气口紧盛伤于食。率以脉别之。非特此也。病患心下紧满。按之石硬而痛者。结胸也。结胸证于法当下。虽三尺之童皆知。用大黄甘遂陷胸汤下之。然仲景云。结胸脉浮者。不可下。下之则死。以此推之。若只凭外证。便用陷胸汤则误矣。况伤寒尤要辨表里。脉浮为在表。脉沉为在里。阳动则有汗。

阴动则发热。得汗而脉静者生。汗已而脉躁者死。阴病阳脉则不成。阳病阴脉则不永。生死吉凶。如合龟镜。其微至于祸福休咎。修短贵贱。无不可考。然古人乃以切脉为下者。特以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而伤寒得外证为多故也。外证易见。切脉难明。弦紧之混淆。迟缓之参差。沉与伏相类。濡与弱相似。非得之于心。超然领解。孰能校疑似于锱铢者哉。苟知浮芤滑实弦紧洪属于表。迟缓微涩沉伏濡弱属于里。表里内外。阴阳消息。以经处之。亦过半矣。

脉穴图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右手关前一分。气口之位)气口脉人迎脉人迎在颈法象天地要会始终之门户。(人迎属太阴肺之经。而黄帝乃云。人迎亦胃脉何也。左手关前一分者人迎之位。挟喉咙两旁者人迎之穴。人迎之位属手太阴肺之经。人迎之穴属足阳明胃之经。

故素问云人迎亦胃脉也)太溪脉伤寒何以须诊太溪脉耶。答曰。太溪穴是足少阴肾之经。男子以右肾为命门。女子以左肾为命门。

(三十六难曰命门者神精所舍。原气所系。男子藏精。女子以胞)主生死之要。病患有命门脉者活。

无者死。仲景云。少阴病手足逆冷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太溪七壮。故伤寒必诊太溪以察其肾之盛衰也。(太溪二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冲阳脉伤寒何以须诊冲阳脉耶。答曰。冲阳穴是足阳明胃之经。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与五脏六腑。脏腑皆受气于胃。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胃为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故伤寒必诊冲阳。以察其胃之有无也。(冲阳二穴。一名会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骨三寸)风池穴风府穴仲景云。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正一)愈。谓服桂枝汤后。其证尚自汗发热恶寒。脉尚寸浮尺弱而反烦。为邪痹在阳维经。故可先针风池。(风池二穴。

是足少阳阳维之会。在项后发际陷中。是穴。甲乙经云。风池穴在 后发际陷者。中是穴。针入一寸一分)风府。(风府一穴。是督脉阳维之会。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穴中。不可灸。针入四分留三呼)此二穴阳维之会。非太阳经也。太阳经穴在挟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名曰天柱。不针此者。桂枝已主太阳病故也。

期门穴期门穴。在乳直下筋骨近腹处是也。凡妇人病。法当针期门。不用行子午法。恐缠脏膜引气上。

但下针令病患吸五吸。停针良久。徐徐出针。此是平泻法也。凡针期门。必泻勿补。可肥人二寸。瘦人寸半深。

关元穴脐下一寸五分。名气海。二寸名丹田。三寸名关元。关元穴。是小肠募足少阴任脉之会。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亦良。然不及针。(气海穴。或作脐下一寸。按针灸经云。脐下一寸曰阴交穴。

阴交下五分曰气海)(七)问三部之位左右手去鱼一寸名曰寸口。去泽一尺名曰尺部。两境之间。名为关位。关位六分。阳部出三分。

阴部入三分。关前为阳。关后为阴。为阴阳之关津。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阳得寸内九分。取阳奇之数。阴得尺内一寸。取阴耦之数。是名寸关尺也。寸上一分为鱼际。关下一分为神门。左关为人迎。右关为气口。三阳从地长。故男子尺脉常沉。三阴从天生。故女子尺脉常浮。

男子阳多而阴少。其脉在关上。故寸盛而尺弱。女子阴盛而阳微。其脉在关下。故寸沉而尺盛。所以男子不可以久泻。女子不可以久吐。男得女脉为不足。女得男脉为太过。所谓反也。(今人以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谓之反。非也。男子阳有余。脉在上。尺脉必弱。女子阴有余。脉在下。寸脉必微。乃是正也。非反也。又以男子以右尺为命门。女子以左尺为命门。谓之反亦非也。男子得阴以生。先生右肾。女子得阳以长。

先生左肾。乃是正也。非反也。所谓反者。只是男子尺脉当弱今反盛。女子尺脉应盛今反弱。谓之反耳)圣人以察阴阳以决生死。虽经络流注。如环无端。岂能逃于三部者耶。

(八)问诊候之法凡初下指。先以中指揣按得关位。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口也。后指尺部也。若人臂长乃疏下指。若臂短乃密下指。先诊寸口。(男先左手。女先右手)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

次。重按消息之。次。上竟消息之。次。下竟消息之。次。推指外消息之。次。推指内消息之。(医家责肥人脉浮为肌肉浓实。重取乃得。若举手而得。则其浮也甚矣。责瘦人脉沉为皮脉相附而易见。若按之始应。则其沉也亦甚矣)凡诊脉以气息平定。方下指。以一呼一吸为一息。其一息之间。脉息四至。或五至。不大不小。与所部分四时相应者。为平和脉也。过则为至。不及则为损。损至之脉。

难经言之详矣。(所属部分。谓心位洪。肺位浮。肾位沉。肝位弦。脾位缓也。四时谓春脉弦。夏脉洪。四季脉缓。秋脉浮。冬脉沉也。假令心脉本位虽当见洪。得冬脉须微带沉下。是四时相应。余皆仿此)(九)问脉息之证脉之字。从肉从 。又作 。盖脉以肉为阳。 以血为阴。华佗云。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又长人脉长。

短人脉短。性急则脉急。性缓则脉缓。反此者逆。按内经云。形盛脉细。气少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气多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难经云。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

王叔和云。脉沉为在里。脉浮为在表。迟则在脏。数则在腑。滑为实为下。数为虚为热。张仲景云。

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大抵阳脉常浮而速。阴脉常沉而迟。七表属腑。病在于阳。春夏见之易治。八里属脏。病在于阴。秋冬见之犹轻。假令数在左寸。浮之得者热入小肠。沉之得者热入于心。余皆仿此。脉理精微。非言可尽。论其梗概。不出于此矣。王叔和云。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亦在乎人熟之而已矣。

(十)问七表七表阳也。阳数奇。浮。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寸口浮。其人伤风。发热头疼。关上浮腹满。

尺中浮小便难。趺阳浮即为虚)芤。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芤主失血。寸口芤主吐血。

微芤者衄。关上芤。大便血。尺中芤。小便血)滑。往来前却流利。替替然与数相似。(脉滑为阳。

寸口滑为阳盛。关上滑为呕逆。尺中滑小便赤。妇人经脉不利。然而尺脉滑者。亦本形也。趺阳脉滑者。胃气实)实。脉大而长。按之隐指。 然。浮沉皆得。(寸口实。主上焦热。关上见之腹胀。

尺中有此。主小腹痛。并小便涩)弦。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又曰。浮紧乃为弦。状如弓弦。

按之不移。(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大抵伤寒脉须弦。盖人迎紧盛伤于寒。人迎者少阳之分。少阳脉主弦故也。寒邪中人。其脉必弦。弦则多兼洪数。为其先有邪热也。洪数甚者。正为阳证。若沉细而弦疾。乃正阴证也)紧。按之实。数似切绳状。(紧则为寒。寸口紧头痛。关紧心中满痛。尺紧脐下痛。阴阳俱紧。当清邪中于上。浊邪中于下)洪。极大在指下。举按满指。(寸口洪主胸膈烦热。关洪主胃热口干。尺中洪。主大小便血。三部洪。三焦俱热)(十一)问八里八里。阴也。阴数耦。微。若有若无。极细而软。(微则为虚。寸口微为阳不足。阳微则恶寒。

阴微则下利)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为在里。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然沉而迟者。乃阴证也。宜温之。沉而数者有热也。宜下之)缓。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缓则为虚。太阳病。其脉缓者为伤风。惟脾得之即是本形)涩。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涩则少血。寸口涩少气。上焦冷。关上涩胃冷脾痛。尺中涩小便数。小腹冷。三部俱涩。腹中气结。王冰曰。阳有余则血少。故脉涩也。又曰。涩者阳气有余。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迟。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迟则为寒。寸口迟则上焦冷。关上迟胃冷不欲食。吞酸吐水。尺中迟。小便多。并白浊)伏。极重按之。指着骨乃得。(伏主物聚。寸口伏胸中逆气。关上伏有水气。溏泄。尺中伏。水谷不化。大抵关前得之多为热。关后得之多为冷。关中得之阴阳结。或冷或热不定。当以余证参之)濡。

按之似无。举之全无力。(形与缓涩迟脉虽稍殊。其为冷证皆一也)弱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弱为虚。寸口弱。阳气虚。汗自出。关弱无胃气。胃中有热。脉弱为虚热病作。不可大攻。热去寒起。尺中弱。气少发热也)(十二)问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又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有结脉。有促脉。有代脉。结者。阴也。阴盛则结。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主胸满烦躁。促者。

阳也。阳盛则促。脉来数时一止复来。曰促。主积聚气痞。忧思所成。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正方七)若微寒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正八)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正二十八)大抵结促之脉。虽时一止为病脉。非死脉也。惟代脉者。真死矣。往来缓。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也。代者。死也。仲景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正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