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兵政二十勦匪二(8)

一曰崇獎節義。安徽自陸制軍蔣中丞敗潰之後。各縣人心瓦解。士民直不知有節義之重矣。自江中丞固守廬州。力竭盡節。然後官紳士民漸知大義。或以守城殉節。或以起義陣亡。或以請兵遭禍。或以助餉遇難。或以團練拒賊而死。城池未復。漸就湮沒。雖全省肅清之後。可以訪明彙奏。而究不如執事兵到之日。即首先示諭各地紳士。凡於義士義民貞女烈婦。速即確切報明。為之疏請旌表。免其家捐輸徭役以示矜恤。又或有老親寡妻孤子貧困顛連者。遺骸未葬者。令官紳籌資安全。無使失所。其殉節已經上聞者。即飭地方官擇地為祠立主。以彰忠義。又訪有讀書守義之士。甘心窮餓不污賊命。與前者大兵到日實曾囗力之家因以被賊毒禍者。亦令官紳報明予獎。以扶正氣。至賊陷城之後。凡屬貢舉生監。或充賊官。或應賊試。盡行斥革。不得考試。其有與賊為婚者。禁止平民以後不與為婚。其嘗助賊殘害忠義之家。則必嚴加之罪。如是。則士民耳目一新。心志一振。可以激廉恥而生義氣。庶後來有所畏效矣。

二曰寬散脅從。攻城之日。先須立數大旗。許以投誠免死。城破奔投旗下者。審實遣散。不囗軍中。其仍向賊方奔走者。則先伏兵殲之。無使逃佚復聚為害。至囗獲偵探。必殺其姦黠以嚴防禦。其餘有審係迫脅者。可給予告示。令回賊中。勸使解散。以搖脅從之心。其他賊所久據之地。必脅居人以充偽職。其中實有不肖之徒。藉賊為利助賊為虐者。亦有為身家之累不得遽逃者。大兵入境。先須一味寬大。諭其但能助團助攻助守。免其罪戾。有功者一體保賞。使之不懷疑懼。為賊耳目。城破之後。訪明一二確為窮凶極惡害民已甚者。必正軍法。以平士庶之心。其餘限日繳銷偽印。出資出力。聽公正紳士指使趨公。兵吏不得需索。士民不必報復。惟逾限不繳偽印。負固不肯趨公者。則一經紳士控告。必加重罪以示之準。如是。則畏威懷德。閭閻無擾。而公事易辦矣。

三曰嚴令固守。凡克復之後。必使守禦堅凝。守之不堅。賊或再竄。傷元氣失民望更甚。往年大兵復城。城中全不辦守。所得賊糧。聽兵竊賣。所餘屋宇。聽兵拆毀。無怪再有賊竄。潰散常數百里也。夫南方向來有城無池。今賊所踞。多為深溝高壘。藉資憑恃。加以近年數省米穀豐稔。但須擇賢守令。重其事權。嚴其責成。急與紳民力辦城守。練兵積穀。毋得任為空城。大兵前進。或有殘匪竄入。一面固守。一面分兵回援。賊無城可據。始易殄滅。即我兵偶有挫衄。亦可退入城中以圖再進。守一城者必重賞。失一城者必顯戮。毋徒為革職囗力軍營之具文。如此。則已復者之城守既堅。而未復者之兵氣愈壯矣。

四曰籌費團練。大兵收復一城。即不能不急辦團練以助守衛。而團練之費。勢不能不取於民。然民受賊禍既久。未能撫卹。而即責其出資。誅求刻削。徒失民心。念自逆賊據城以後。民之財力。半歸於賊。半歸於偽職。以及為賊使用之人。此時元惡固在所必誅。其餘既蒙寬恕。必諭公正紳士秉公罰使出金。以為保護地方之用。次則收取各地公款。再有不足。然後按田出費以助之。如是。則人心平而公費亦可無絀矣。

五曰奏收僧田。自賊破陷城池以後。各地菴觀寺院。焚毀幾盡。佛像無存。僧道反俗。其田租皆歸賊收。克復之後。此款正可為將來無窮之利。即以桐城而論。各鄉菴田。每年租穀約三四千石。若大兵克復。即諭令紳士察明。暫助一時團練城守。及為修理學宮忠義諸祠之用。以後此田租入。即永積為義倉。僧徒存者。量人與粟。使足自給而已。蓋地方困賊既久。窮民最多。一旦遇有凶荒。帑藏空虛。萬難賑濟。富室凋殘。何能勸分。惟有以此項田租。立法盡為義倉。擇各地公正紳士。豐年收積。凶年給散。分存各鄉。不經胥吏之手。則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比常平社倉更為得力。蓋常平社倉。皆必散而無收。無租入以為永利也。若此事行之十年之後。元氣必復。不然。民窮太甚。一有荒年。勢又不能不生意外之患。天下事有當承平不能更張者。乘大亂之後而更張之則易為力。此似無補於一時。而蓄積足恃。實可銷後來無窮之禍矣。

六曰招集流亡。潛太桐懷。田地尚未大荒。六霍舒廬。則荒田多矣。大兵克復。應即出示招集流亡。其實無主之田。或尚有主而力不能耕種者。即招外邑人民耕種。完糧納稅。以充軍食。有主者分與租課。如此。則公私兩便。而民氣漸復矣。

七曰囗省獄訟。地方無官既久。平日定多積怨。官兵一到。每事報復。當此團練兵差喫緊之時。官紳士民。宜專力團練以防後來之患。獄訟滋多。官未能問。徒為吏役所魚肉。蓋書吏差役。失業既久。一旦得勢。直如餓虎出山。誘人興訟。常置保衛地方大事於不問。而專於閒事興波作浪。以撓大計。尤可惡也。大兵所到。望即示諭各處紳士庶民。一切仇怨。俱宜解釋專辦團練。以衛身家。惟有匪民姦徒及命盜之案。則必當時控究。其餘爭端。各延紳士和解。無許興訟。不可和者。亦俟賊遠之後。再聽告理。而猾吏蠹役。必飭地方官嚴行懲治。如此。則同心合力。而團練可齊矣。

八曰勸化積習。凡遭亂之地。雖屬氣數。實亦人心風俗之壞。有以召之。平日驕奢淫佚。姦詐險惡。其士子專務浮華而不為實學。其富室專務吝刻而不存忠厚。其貧民專爭末利而不守本分。及至守城之時。又復各存私見。惜身保己。大義懵如。富者惜財。貧者惜力。以致遭殺身亡家之禍。失守之後。更多濡染惡習。以強為勝。以惡為能。以掠取為常行。以寡廉鮮恥為恆事。詩書之不習。禮義之不知。若不急行勸化。人心不悔禍。天心終不厭亂也。夫當承平之時。習安已久。雖有勸諭。視為具文。今當亂賊大創之後。又當大兵收復之期。沐鴻恩而懾威聲。若能愷惻宣諭。指其從前召亂之由。憫其中閒被亂之苦。勸其盡改前非。與之更始。以銷戾氣迓天休。並飭紳士家喻戶曉。愚民未有不感泣心動者也。往見執事起義檄文。閒一為愚民誦之。多有感激泣下者。安見良心之不可動哉。

凡此八者。皆於攻取大計無當也。然而振廉恥。定人心。固民氣。為後來守禦之用。未必無補。前此舒廬桐收而不能守者。未嘗非但為目前剝削之謀。而不為長久根本之計。執事以命世之才。負中外之望。迂儒之見。不徒望執事勘一時之禍亂。而望執事開百年之太平。復一邑即振起一邑之人心。克一郡即保養一郡之元氣。方今天下多故。執事所討者賊也。而宗誠所憂者官箴士習人心也。本原之地不清。逆賊雖平。禍終未已。私心竊望執事急平殘寇。早立 朝端。則所以正本清原。其任更有大者。天下幸甚。萬民幸甚。前見執事與竹如先生書。偁宗誠制行端粹。望宗誠近裏箸己。讀之汗下。且感且慚。謹以山中所箸俟命錄十卷。恭求鑒正不宣。

上曾協揆乞師公啟

馮桂芬

天禍吳民。陸沈一旦。焚燒夷戮之慘。遠接宋建炎四年金阿朮之禍。為吾吳七百有三十年未有之大囗。然阿朮自南而北。五晝夜即去。如疾風暴雨之一至。非若今日之賊之窟宅蹲踞兩年之久而未有已也。幸   先帝聖明。睠然於江南天下之重。舉而畀之執事。是天未絕我吳民之命。而使執事更生之也。惟是措置必規大局。攻取務求萬全。移兵則形勢不宜。分兵則調遣不足。執事遠猶碩畫。所見者大。某等具有一知半解。不勝欽佩。故一年以來。未敢輒以浮詞輕瀆清聽。近諗鋒車收復安慶。沿江州縣。次第肅清。前驅已達蕪湖。聞者無不額手稱慶。翹首跂足於旌旗之至。不獨某等私幸已也。夫三郡財賦之衍沃。兩年倒懸之困苦。萬戶壺簞之悃忱。凡茲皮傅膚受之說。執事心知而飫聞之。概不敢以進。惟是江蘇今日之情事。有可乘之機而不能持久者三。有僅完之地而不能持久者三。敬為執事陳之。一曰鄉團。去年各城被陷。鄉團抵死拒賊。有相持至數月之久者。以蘇府言之。永昌徐佩瑗黃土橋馬安瀾其尤也。所居在蘇州常熟之閒。縱橫三十里內。水陸勇數千。附近鄉團。一呼四應。不下數萬。嗣受中丞密檄。與送款之賊首熊國荃約盟而壁壘如故。大軍一至。必可為邪許之助。遲之又久。萬一事洩。則糜爛及於鄉黨。故屢請此閒進兵。不應則流涕以去。此不能持久者一也。一曰槍船。江浙閒向有之。船小而行捷。槍準而心齊。其始弋鳧騖為業。繼為開賭演花鼓戲之淵藪。官不能捕。軍興轉受雇防堵。吳江陷。其渠沙鍋阿四者死難。次渠費玉孫四喜亦受中丞密檄古見賊。各船來往忽。屢為賊患。賊畏而招之。許不蓄髮。出入賊中。陽陽如平常。此輩顯持兩端。而一狎於寬大之政。一戀於毛土之恩。實委心於我。大軍一至。必可為嚮導之助。惟賊明知彼之不為用而囗縻之。彼亦明知賊之不相容而暫受其羈縻。日復一日。必且中變。此不能持久者又一也。一曰內閒。聞賊中送款中丞者不少。蘇州李兆熙至以母子為質。春閒李大舉來犯。先期而漏師。交綏而旋遁。當非無因。大軍一至。或可為倒戈之助。遲之又久。亦必中變。更易賊將。益復牢固。不可收拾。此不能持久者又一也。然此猶其小者也。請言其大者。此猶其虛者也。請言其實者。其數亦有三焉。一曰有兵無餉之鎮江。馮鎮軍子材所統多張忠武舊部。艇船等水師。亦號稱勇銳。賊兩攻之輒大敗。今揚通一帶安堵。固由賊志在南不在北。亦未始非鎮江障蔽之力。及今而大軍一至。可保全之以為北路一面之師。然餉欠鉅萬。孤城無依。兵心已搖。潰可立待。此不能持久者一也。一曰兵單餉乏之杭湖兩郡。為賊所注意之地。兩年來以全力制之。乃靈光巋然。百[撼](憾)不折。可謂難矣。及今而大軍一至。可保全之以為西南一面之師。然精銳無多。師久而老。仰給過鉅。餉久而匱。比聞蕭山紹興相繼不守。四面受敵。文報不通。湖州更逼賊氛。四鄉瓦礫。幾無人煙。若無援師。終於潰散決裂而後已。此不能持久者又一也。

一曰有餉無兵之上海。上海為餉源重地。江浙餘燼所萃。商民輻輳。兵籍數萬。可恃者不過數千。及今而大軍一至。可保全之以為東路一面之師。且可籌備水陸糧餉。然勢居下游。無險可阨。蕞爾之區。孤懸浮寄。數十里外皆賊。兵勇雖多。或為近地游民。選懦而不能前驅。或為大營潰勇。獷悍而不知循律。雖孫吳復生。亦不能為功。幸賊不大至。視息偷安。日復一日。總非長策。此不能持久者又一也。由前三者言之。果使大軍破金陵而來。即鄉團盡散。槍船歸賊。內閒無聞。不礙其為破竹之勢。由後三者言之。則金陵既下。賊且徜徉南徙。自兩浙而皖南而西江。繞出上游。甚且蔓延江北。以躡大軍之後。而執事自西北控東南之議。不復可行。恐纚風沐雨正無已時。而吳中之果能出水火而登衽席。尚在可知不可知之閒也。某等借箸籌之。及今二兩月之內。可乘者未盡潰散。僅完者未盡決裂。但請奇兵萬人。以一勇將領之。閒道而來。旬日之閒。蘇常唾手可得。大軍一至。則朽株枯木。亦助聲威。大軍不至。則鐵郭金城。將淪灰燼。及今不圖。後悔必矣。聞大軍以一軍圍蕪湖。以一軍趣甯國。上游布置已密。所謂奇兵萬人者。宜由江北渡福山襲常熟。或由長江直薄江陰。以執事之威。挾疾雷迅霆從天而降之勢。各路兵勇民團。人人奮發。內外應合。即一萬可抵十萬之用。一面檄鎮江兵南攻丹陽西次高資。檄揚州兵截江要擊。檄艇師沿江助戰。為北路之軍。一面檄寶山兵攻嘉定。松江兵攻青浦。為東路之軍。一面檄杭州兵攻嘉興。湖州兵由太湖復宜興。以會甯國之師。為西南路之軍。同時大舉。下游各賊必將自亂自潰。執事堂堂之陣。正正之旗。由蕪湖太平以薄金陵。雖有智者。不能為賊謀矣。肅清江南在此一舉。昔梁王僧辯敗侯景。景奔吳郡。僧辯遣侯瑱追之。景南趨嘉興。勢復熾。幸趙伯超力拒之。乃退松江而死。明祖平吳。廖永安先以偏師入福山港。徐達常遇春自宜興入太湖趨湖州。守將李伯昇降。嘉興松江繼降。然後進圍平江。二者皆上游進兵殪賊吳地之證。然皆先以下游一軍牽制之。如出一轍。傳所謂譬如捕鹿晉人角之戎人掎之與晉掊之是也。敬陳芻說。願執事采擇焉。至師行以糧食為先。執事拔營有日。即飛札吳方伯預為籌備。方伯善籌餉。一以委之。必不貽誤。昨已臚陳大略。籲之  聖主。其有奏牘所不能盡者。囗縷如右。特遣錢戶部鼎銘齎呈。屬以包胥秦庭之事。願聽執事無衣之賦。如不得命。江南億萬姓。從此死無日矣。惟執事進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