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河篇上道光十二年
魏源
我生以來。河十數決。豈河難治。抑治河之拙。抑食河之餮。作籌河篇。但言防河。不言治河。故河成今日之患。但籌河用。不籌國用。故財成今日之匱。以今日之財額應今日之河患。雖管桑不能為計。由今日之河。無變今日之道。雖神禹不能為功。故今日籌河。而但問決口塞不塞。與塞口之開不開。此其人均不足與言治河者也。無論塞於南。難保不潰於北。塞於下。難保不潰於上。塞於今歲。難保不潰於來歲。即使一塞之後。十歲數十歲不潰決。而歲費五六百萬。竭天下之財賦以事河。古今有此漏卮填壑之政乎。吾今將言改河。請先言今日病河病財之由。而後效其說。人知 國朝以來。無一歲不治河。抑知乾隆四十七年以後之河費。既數倍於 國初。而嘉慶十一年之河費。又大倍於乾隆。至今日而底高淤厚。日險一日。其費又浮於嘉慶。遠在宗祿名糧民欠之上。其事有出於上者。有由於下者。何謂由上。 國初靳文襄承明季潰敗決裂之河。八載修復。用帑不過數百萬。康熙中堵合中牟楊橋大工。不過三十六萬。其時全河歲修不過數十萬金。蓋由河槽深通。而又力役之征。沿河協貼。物料方價皆賤。工員實用實銷。故工大而費省。乾隆元年。雖 詔豁各省海塘河隄派民之工十餘萬。而例價不敷者。尚攤徵歸款。至四十七年。蘭陽青龍岡大工。三載堵閉。除動帑千餘萬外。尚有夫料加價銀千有一百萬。應分年攤徵。其時帑藏充溢。破格豁免。而自後遂沿為例。攤徵僅屬空名。每逢決口。則沿河商民。且預囤柴葦。倍昂錢值。乘官急以取利。是為河費一大竇。然乾隆末大工。雖不派夫。而歲修搶修另案。兩河尚不過二百萬。及嘉慶十一年。大庾戴公督南河。奏請工料照時價開銷。其所藉口不過一二端。而攤及全局。於是歲修搶修頓倍。歲修增而另案從之。名為從實開銷。而司農之度支益匱。是為河費二大竇。計自嘉慶十一年至今。凡三十八載。姑以歲增三百萬計之。已浮舊額萬萬。況意外大工之費。自乾隆四十五年至今。更不可數計耶。此之謂費浮自上。其浮自下者。自靳文襄以後。河臣不治海口。而惟務洩漲。漲愈洩。溜愈緩。海口漸淤。河底亦漸高。則又惟事增隄。自下而上。自一二歲以至十歲數十歲。河高而隄與俱高。起海口至滎澤武陟。兩隄亙二千餘里。各增至五六丈。束水於堵。隆隄於天。試以每歲加隄丈尺案冊計之。必有二三十丈。其實今隄不及十分之二。不曰汛水淤墊。則曰風日削剝。以蓋其偷減。其實汛水僅能淤隄中之河身。不能淤隄外之官地。試以隄外平地高低丈尺詰之。則詞窮矣。即此加隄之費。已不下三萬萬。河身既淤。大溜偶灣。即成新險。於是又增另案之費。河隄既高。清水不出。高堰石隄亦逐年加高。於是又增湖堰之費。亦不下三五萬萬。是以每汛必漲。每漲必險。無歲不稱異漲。每歲兩河另案歲修。南河計四五百萬。東河二三百萬。潰決堵合之費。人能知之。能患之。其不潰決而虛糜之費。則習以為常。且不知之。且不能患之也。
隄日增。工日險。一河督不能兼顧。於是分設東南兩河。置兩河督。增設各道各廳。康熙初。東河止四廳。南河止六廳者。今則東河十五廳。南河二十二廳。凡南岸北岸。皆析一為兩。廳設而營從之。文武數百員。河兵萬數千。皆數倍其舊。其不肖者。甚至以有險工有另案為己幸。若黎襄勤之石工。栗恭勤之塼工。即已有縻費罪小節省罪大之謗。此之謂費增自下。是以國家全盛財賦。四千萬之出入。無異乾隆中葉之前。巡幸土木普免之費。且倍省於乾隆之舊。而昔則浩浩出之而不窮。今則斤斤撙之而不足。是夷囗者。民財之大漏卮。而河工者。國帑之大漏卮也。然則今日舍防河而言治河。可乎。懲糜費而言節用。可乎。曰。無及矣。南河十載前。淤墊尚不過安東上下百餘里。今則自徐州歸德以上無不淤。前此淤高於嘉慶以前之河丈有三四尺。故禦黃壩不啟。今則淤高二丈以外。前此議者尚擬改安東上下繞灣避淤。或擬接築海口長隄。對壩偪溜。以期掣通上游之效。今則中滿倒灌。愈堅愈厚愈長。兩隄中閒。高於隄外四五丈。即使盡力海口。亦不能掣通千里長河於囗月之閒。下游固守。則潰於上。上游固守。則潰於下。故曰由今之河。無變今之道。雖神禹復生不能治。斷非改道不為功。人力預改之者。上也。否則待天意自改之。雖非下士所敢議。而亦烏忍不議。
籌河篇中
魏源
河決南岸與決北岸孰勝。則必僉曰南決禍輕。北決禍重。北決而在上游。其禍尤重。決北岸上游者。若乾隆青龍岡之決。歷時三載。用帑二千萬。又改儀封考城而後塞。嘉慶封邱荊隆工之之決。歷時六載。後因暴風而後塞。武陟之決。用帑千數百萬。亦幸壩口壅淤而後塞。南岸則雖在上游。亦不過數百萬可塞。是地勢北岸下。而南岸高。河流北趨順而南趨逆。故挽復故道。北難而南易。上游北決。則較下游。其挽回尤不易。問曰。然則河之北決。非就下之性乎。每上游豫省北決。必貫張秋運河。張秋。即今壽張縣。趨大清河入海。非天然河槽乎。挽回南道既逆而難。何不因其就下之性。使順而且易。奈何反難其易而易其難。禍其福而福其禍。則必曰。恐妨運道。嗚乎。今之南運河。果能不灌塘而啟壩通運乎。既可灌塘於南運河。獨不可灌塘於北運河乎。明知順逆難易。利害相百。乃必不囗舍逆而就順。舍難而就易。豈地勢水性使然乎。審地勢水性如之何。曰。莫如南條行南。北條行北而已。近日黃河屢決。皆在南岸。誠為無益。即北決而僅在下游徐沛歸德之閒亦無益。惟北決於開封以上則大益。何則。河濟北瀆也。而泰山之伏脈介其中。故自封邱以東。地勢中隆高起。而運河分水龍王廟遏汶成湖。分流南北以濟運。是河本在中幹之北。自有天然歸海之壑。強使冒幹脊而南。其利北不利南者。勢也。北條有二道。一為冀河故瀆。史記所謂禹載之高地者。今不可用。上游即漳水。下游至天津靜海縣入海。皆禹河故道。其地亦高。故不可用。一為山東武定府之大清河。即濟水。小清河。即漯水。皆繞泰山東北。起東阿經濟南。至武定府利津縣入海。即禹囗河為二渠。一行冀州。一行漯川者也。自周定王時。黃河失冀故道。即奪濟入海。東行漯川。故後漢明帝永平中。王景治河。塞汴歸濟。築隄修渠。自滎陽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漢千乘。即今武定府利津縣。行之千年。閱魏晉南北朝迨唐五代。猶無河患。是禹後一大治。蓋不用禹冀州漳囗之故道。而用禹兗州漯川之故道。以地勢。則上游在懷慶界。有廣武山障其南。大伾山障其北。既出即奔直向東北。下游有泰山支麓界之。起兗州東阿以東。至青州入海。其道皆囗古不變不壞。其善一。以水性。則借至清沈駛之濟。滌至濁淤之河。藥對證而力相敵。非淮泗恆流不足刷黃者比。其善二。北宋河益北徙。幾復故道。宋人恐河入契丹境。則南朝失險。故興六塔二股河。欲挽之使東。又不知講求漯川故道。其弊在於以河界敵。志不在治河也。及南宋紹熙金明昌之際。河遂自陽武而東至壽張。注梁山濼。分二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南派由南清河入海。南清河。即泗水入淮之道。今會通河。起汶上縣至淮安府清河縣。是也。北清河即濟漯川。今大清河。自運河滾水壩。歷東阿平陰濟陽齊東武定青城濱州蒲臺。至利津海口。其時金人以鄰為壑。故縱河南下。與北清河並行。其弊又在於以河病敵。亦無志治河也。及元世祖至正中。開會通河。盡斷北流。專以一淮受全河。而河患始亟。
元末至正中。又北決。賈魯初獻二策。一議修築北隄以制橫潰。其用功省。一議浚塞並舉。挽河南行復故道。其功費甚大。脫脫竟用後議。挽之使南。其時佘闕即言河在宋囗之郊。地勢南高於北。河之南徙難而北徙易。議者慮河之北。則礙會通之漕。不知河即北。而會通之漕不廢。何則。漕以汶。不以黃也。賈魯不能堅持初議。其識尚出佘闕之下。明以來如潘印川靳文襄。但用力於清口。而不知徙清口於兗豫。其所見又出賈魯之下。諸臣修復之河。皆不數年十餘年隨決隨塞。從無王景河千年無患之事。豈諸臣之才。皆不如景。何以所因之地勢水性。皆不如景。其弊在於以河通漕。故不暇以河治河也。今日視康熙時之河。又不可道里計。海口舊深七八丈者。今不二三丈。河堤內外灘地相平者。今淤高三四五丈。而堤外平地。亦屢漫屢淤。如徐州開封城外地。今皆與雉堞等。則河底較 國初必淤至數丈以外。洪澤湖水。在康熙時。止有中泓一河。寬十餘丈。深一丈外。即能暢出刷黃。今則汪洋數百里。蓄深至二丈餘。尚不出口。何怪湖歲淹。河歲決。然自來決北岸者。其挽復之難。皆事倍功半。是河勢利北不利南。明如星日。河之北決。必衝張秋貫運河歸大清河入海。是大清河足容納全河。又明如星日。使當時河臣明古今。審地勢。移開渠塞決之費。為因勢利導之謀。真千載一時之機會。乃河再三欲東入濟。人必再三強使南入淮。強之而河不受制。則曰治河無善策。治河兼治運。尤無善策。嗚乎。運河之貫黃河。南北一也。黃河之貫運河。亦南北一也。汶水自南旺湖北行百三十餘里。至張秋入大清河。建瓴而下。是南岸通漕甚易。所宜籌惟北岸。但自壽張至臨清二百餘里。盡塞減水壩。倒塘濟運。而築石閘於壽張黃運之交。是北岸通運。亦視南河禦黃壩倍易。何虞乎運道。且今日之河。亦不患其不改而北也。使南河尚有一囗之可治。十餘歲之不決。尚可遷延日月。今則無歲不潰。無藥可治。人力縱不改。河亦必自改之。然改之不可於南岸。亦不可於下游徐沛之北岸。何也。上游河身高於平地。仍可決而南也。惟一旦決上游北岸。奪溜入濟。如蘭陽封邱之已事。則大善。若更上游而決於武陟。則尤善之善。河已挽之不南。費又籌之無出。自非因敗為功。計將安出。因敗為功如之何。曰。乘冬水歸壑之月。築堤束河。導之東北。計張秋以西。上自陽武。中有沙河趙王河。經長垣東明二縣。上承延津。下歸運河。即漢唐舊河故道。但創遙堤以節制之。即天然河槽。張秋以東。下至利津。則就大清河兩岸展寬。或開創遙堤。即如王景用錢百億。共一千萬貫。合銀五百萬兩。尚不及蘭陽武陟之半。河既由地中行。無高仰。自無衝決。即使盛漲偶溢。而隄內隄外相平。一堵即閉。不過如永定河塞決之費。一二十萬而止。新河北不駕太行之脈。南不駕泰山之脈。介兩脈之閒。所刷皆塵沙浮土。日益深通。且南岸有舊河淤身千餘里。高五六丈。寬數百丈。以北岸為南岸。新河斷不能再侵軼而南。
雖自考城以下舊河。迤邐益南。距新河漸遠。難盡借北隄為南隄。而河如南決。則斷不能冒截而過。北岸自囗輝以上。西薄大伾山。自囗輝以東。有平衍。無窪下。加用磚工護隄以禦大溜。河必不舍深就高侵軼而北。禹河由冀州入海。史言載之高地。是冀北不窪下之證。即使數百年後河流偶北。如北宋之復禹囗。亦無庸挽之使南矣。姑毋侈王景河千年之遠效。而數百載閒大工費必可省矣。其平時歲修。則姑復 國初之舊。以一河道駐張秋督南岸北岸上游下游數廳官。及河標武職。數十員而止。可裁囗員大半矣。每廳轄境。不能過百里。緣盛漲時。鞭長莫及也。若水由地中行。則無險工可搶。故無用多官。歲修及倒塘濟運。至多以數十萬計。如 國初舊額。歲可省五百萬。十數年可漸復乾隆庫藏之舊。大利一。河北自囗輝南境。凡沙河所經。如原武陽武延津封邱考城直走山東。皆歷年河決正溜所衝之地。非沙壓。即斥鹵。皆土曠人稀。無輻輳闤闠。而南自開封。下至淮海。舊河涸出淤地千餘里。以遷河北失業之民。舍磽瘠得膏腴。不煩給價買地。大利二。洪澤湖暢出入海。高堰可不蓄水。涸出淮西上游民田數萬頃。大利三。五壩不啟。下河不災。淮揚化為樂國。大利四。河不常患。帑不虛糜。而後 國家得以全力飭邊防。興水利。盡除一切苟囗權宜之政。大利五。其新河歲修數十萬金。但取諸舊河舊湖涸出淤地升科之項而有餘。 國家更不費一錢以治河。大利六。此六利者。天造地設自然之利。非非常之事也。亦不必需非常之人也。但須廷議決計於上。數曉事吏承宣於下。曉諭河北州縣當水衝數十里內之民。以蘭陽武陟之已事。令其徙危就安。徙害就利。舍磽瘠就膏腴。天下無不知利害之人。斷無甘心危地。以待淪胥之事。豈非因勢利導至易之策。然而事必不成者何也。河員懼其裁缺裁費。必譁然阻。畏事規避之臣。懼以不效肩責。必持舊例譁然阻。一人倡議。眾人側目。未興天下之大利。而身先犯天下之大忌。盤庚遷殷。浮言聒聒。故塞洚洞之口易。塞道謀之口難。自非一旦河自北決於開封以上。 國家無力以挽回淤高之故道。浮議亦無術以阻撓建瓴之新道。豈能因敗為功。邀此不幸中之大幸哉。吁。 國家大利大害。當改者豈惟一河。當改而不改者。亦豈惟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