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刺疟篇

帝承上编疟论,而申明刺疟之法。举三阳三阴、五脏胃腑之疟,以及风疟、温疟,各有刺治,因名刺疟。

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 然,热止,汗出难已,刺 中,出血。足太阳之脉,从头下背挟脊抵腰,故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病太阳之本气,故先寒;病太阳之标气,故后热。其热也,如火之 ,暑之 然,热止则汗出多而难已。

中, 中央,委中也。刺 中出血,以治太阳之疟。

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恶,去声,下同。解 ,犹懈惰,枢转不力也。足少阳之脉,行身之侧,枢转营运,疟病则枢转不力,故令人身体解 。枢转在中,以司开合,开出为阳,合入为阴,阴阳皆虚,故寒不甚,热不甚,少阴阳气不足,故恶见人,见人则心惕惕然,既见而心惕惕,则热多,汗出甚,当刺足少阳,以治少阳之疟。

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经脉》论云,足阳明是动,则病洒洒振寒。故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寒久则乃热,热去则阴阳和,故汗出。阳明虚,故喜见日月光火气。喜见者,得之乃快然也。当刺足阳明跗上之冲阳,以治阳明之疟。

足太阳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收之。好,去声。足太阴疟病,脾脉不上注于心,故令人不乐。脾气不上交于肺,故好太息。脾胃不和,故不嗜食,脾气不充于肌腠,故多寒热。脾土内虚,水津外泄,故汗出。疟病方至,正气不能上行外达则善呕,呕则太阴之气,从下而上,故呕已,乃衰;病衰,当即取太阴之经而刺治之。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足少阴疟病,阴寒上逆,故令人呕吐甚,从阴出阳,水火主气,故多寒热,气越于外,阳盛阴虚,故热多寒少。少阴神气,热甚而虚,故欲闭户牖而处,阴阳水火皆病,神气复虚,故其病难已。病难已,故不言刺也。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数,音朔。足厥阴之脉,合督脉而上行,故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其脉过阴器抵小腹,故少腹满。

少腹满,则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则如癃状。如癃状,究之非癃也。数便,则小便少而不利尔。